教育
5 posters
回复: 教育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48426695.html
媒体披露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名单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麒麟
又是一年高考时,虚假高校问题再成考生及家长的热议话题。近年来,上大学网陆续发布三期“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
原标题: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完整名单全披露
又是一年高考时,虚假高校问题再成考生及家长的热议话题。近年来,上大学网陆续发布三期“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
野鸡大学,北京是重灾区
从“上大学网”发布的三份榜单来看,虚假高校问题在北京最为严重,在210所被曝光的虚假高校里占83所,占比44%;上海次之,有15所,占比8%;被曝光12所虚假高校的山东紧随其后,占6%;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苏、浙江、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等地均有分布。
各地野鸡大学所占比例
李逵VS “李鬼”
“中国邮电大学”、“上海工商学院”、“中国科技管理学院”、“长江科技学院”……乍一看,很少人会疑心这些学校有问题,但这就是虚假大学的第一大特点:在名字上“耍花招”。它们往往故意取与正规高校相似的名字,从而混淆视听。《法制日报》曾于2014年7月报道并分析,虚假学校常利用家长与考生的心理,专门取“高大上”的名字,有的听起来甚至比正规高校还让人信服,“把河南省的正规高校中原工学院,和虚假大学中原工业大学放在一起,一般考生和家长都会认为后者更像正规大学”。
盗用正规高校网站内容
虚假高校往往也建有自己的官网,但多数已无法登入。能登入的网站看似与普通高校网站并无二异,但仔细对比便可能发现其中猫腻,如广东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的网站www.gddz.org“合作院校”一栏的新闻内容抄袭中山大学,“学校简介”一栏严重抄袭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的简介。从域名来看,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官方网站的域名后缀都为“.edu.cn”,但是虚假大学这种网站都是用工商、金融企业的那种“.com”或者“oip”或者“.cn”。再者,虚假大学他没有像正规高校一样有专门的部门、人员来管理这个网站,网站内容往往不更新。
210所“虚假大学”完整名录
中国邮电大学 上海工商学院
中国科技管理学院 长江科技学院
中国民航学院 西安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师范学院 西安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信息科技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技术学院
中国电子信息科技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学院
中国电子科技学院 西安建设科技学院
中国科技工程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技术学院
中国传媒艺术学院 南京科技管理学院
中国金融管理学院 南京金陵科技管理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院 江苏都市建设学院
中国经济贸易大学 江苏理工职业学院
中国科贸管理学院 石家庄工程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贸易学院 华北建筑工业学院
中国北方理工学院 华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工业工程学院 中原工业大学
中国现代财经学院 河南科技师范学院
中国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杭州建设管理大学
华北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学院
华北理工学院 广东科技管理大学
中联司法学院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
北方国际经济学院 福建海峡经贸技术学院
北方经济管理学院 福建经济贸易大学
北方医科大学 常德经贸学院
北京京华医科大学 湖南经济管理大学
中北科技学院 山西信息工程学院
华北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远东外国语学院
华北师范学院 沈阳盛京大学
中原金融学院 对外经贸管理学院
华侨国际商务学院 武汉建筑职工大学
首都科技信息管理学院 江西赣南学院
首都科技管理学院 安徽城建大学
首都财贸管理大学 四川华商学院
北京财贸科技学院 兰州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首都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财经政法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管理学院 北京现代商务学院
恒远教育 北京工程经济学院
首都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实验大学
首都科技学院 北京商贸职工大学
首都医学院 北京工学院
首都文理大学 辽宁轻工职工大学
北京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联合大学
北京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北京工程技术大学
首都财经贸易大学 北京现代工程学院
北京燕京华侨大学 北京经济信息学院
北京经贸联合大学 北京京桥大学
北京国际金融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管理学院
北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前进大学
淄博理工学院 北京工商学院
山东邮电大学 北京国际医学院
山东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财经贸易学院
山东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财贸管理学院
上海东方科技学院 北京财贸管理大学
上海工程管理学院 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上海华夏学院 北京法商学院
上海建筑工业学院 北京经济工程学院
上海商贸管理大学 北京经济工程大学
南京工商大学 北京城市建设学院
华东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商贸管理学院
安徽城市建设学院 北京贸易管理大学
江西科技工程大学 北京商贸管理大学
江西科技管理学院 京师科技学院
江西经贸管理学院 北京科技学院
华中工商学院 北京中山学院
中原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京城学院
湖南屈原大学 上海经济贸易大学
株洲航空旅游学院 上海工业科技大学
四川财经管理学院 上海工业科技学院
四川中山学院 上海财经贸易学院
广东电子信息技术学院 上海金融管理学院
厦门师范学院 天津文理大学
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电子信息学院
中国信息科技大学 杭州工商管理大学
中国信息工程学院 杭州理工大学
首都财经管理学院 杭州理工学院
北京财经管理大学 南京科技学院
北京财经管理学院 南京商学院
北京财商学院 山西理工学院
神州大学 新民大学
北京中加工商学院 武汉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京文国际学院 武汉工商管理大学
北京商贸大学 湖北工商管理学院
北方交通工程学院 广州理工学院
华北工业大学 河南华夏医学院
北京英迪经贸学院 石家庄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高级财务管理专修学院 青岛博洋商务学院
青岛远洋大学 山东经济技术学院
山东文理学院 山东沂蒙学院
山东建设学院 北京财经大学
青岛现代经贸学院 北京城建大学
山东经济信息学院 中外经贸管理学院
山东城市学院 西安理工学院
华东财经学院 西安工商学院
上海同济医科大学 西安科技师范大学
上海华文外国语学院 华北经贸管理学院
上海城市建设大学 山西经济技术学院
河北东亚大学 山东东岳学院
北京经贸科技学院 北京财经学院
媒体披露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名单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麒麟
又是一年高考时,虚假高校问题再成考生及家长的热议话题。近年来,上大学网陆续发布三期“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
原标题:中国210所“野鸡大学”完整名单全披露
又是一年高考时,虚假高校问题再成考生及家长的热议话题。近年来,上大学网陆续发布三期“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曝光了国内21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北京为虚假大学的高发地。
野鸡大学,北京是重灾区
从“上大学网”发布的三份榜单来看,虚假高校问题在北京最为严重,在210所被曝光的虚假高校里占83所,占比44%;上海次之,有15所,占比8%;被曝光12所虚假高校的山东紧随其后,占6%;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江苏、浙江、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等地均有分布。
各地野鸡大学所占比例
李逵VS “李鬼”
“中国邮电大学”、“上海工商学院”、“中国科技管理学院”、“长江科技学院”……乍一看,很少人会疑心这些学校有问题,但这就是虚假大学的第一大特点:在名字上“耍花招”。它们往往故意取与正规高校相似的名字,从而混淆视听。《法制日报》曾于2014年7月报道并分析,虚假学校常利用家长与考生的心理,专门取“高大上”的名字,有的听起来甚至比正规高校还让人信服,“把河南省的正规高校中原工学院,和虚假大学中原工业大学放在一起,一般考生和家长都会认为后者更像正规大学”。
盗用正规高校网站内容
虚假高校往往也建有自己的官网,但多数已无法登入。能登入的网站看似与普通高校网站并无二异,但仔细对比便可能发现其中猫腻,如广东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的网站www.gddz.org“合作院校”一栏的新闻内容抄袭中山大学,“学校简介”一栏严重抄袭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的简介。从域名来看,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官方网站的域名后缀都为“.edu.cn”,但是虚假大学这种网站都是用工商、金融企业的那种“.com”或者“oip”或者“.cn”。再者,虚假大学他没有像正规高校一样有专门的部门、人员来管理这个网站,网站内容往往不更新。
210所“虚假大学”完整名录
中国邮电大学 上海工商学院
中国科技管理学院 长江科技学院
中国民航学院 西安信息技术学院
中国师范学院 西安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信息科技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技术学院
中国电子信息科技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学院
中国电子科技学院 西安建设科技学院
中国科技工程学院 陕西国防工业技术学院
中国传媒艺术学院 南京科技管理学院
中国金融管理学院 南京金陵科技管理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院 江苏都市建设学院
中国经济贸易大学 江苏理工职业学院
中国科贸管理学院 石家庄工程管理学院
中国经济贸易学院 华北建筑工业学院
中国北方理工学院 华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工业工程学院 中原工业大学
中国现代财经学院 河南科技师范学院
中国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杭州建设管理大学
华北科技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学院
华北理工学院 广东科技管理大学
中联司法学院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
北方国际经济学院 福建海峡经贸技术学院
北方经济管理学院 福建经济贸易大学
北方医科大学 常德经贸学院
北京京华医科大学 湖南经济管理大学
中北科技学院 山西信息工程学院
华北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远东外国语学院
华北师范学院 沈阳盛京大学
中原金融学院 对外经贸管理学院
华侨国际商务学院 武汉建筑职工大学
首都科技信息管理学院 江西赣南学院
首都科技管理学院 安徽城建大学
首都财贸管理大学 四川华商学院
北京财贸科技学院 兰州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首都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财经政法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管理学院 北京现代商务学院
恒远教育 北京工程经济学院
首都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实验大学
首都科技学院 北京商贸职工大学
首都医学院 北京工学院
首都文理大学 辽宁轻工职工大学
北京经济贸易大学 天津联合大学
北京经济贸易学院 北京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北京工程技术大学
首都财经贸易大学 北京现代工程学院
北京燕京华侨大学 北京经济信息学院
北京经贸联合大学 北京京桥大学
北京国际金融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管理学院
北京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前进大学
淄博理工学院 北京工商学院
山东邮电大学 北京国际医学院
山东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财经贸易学院
山东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财贸管理学院
上海东方科技学院 北京财贸管理大学
上海工程管理学院 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上海华夏学院 北京法商学院
上海建筑工业学院 北京经济工程学院
上海商贸管理大学 北京经济工程大学
南京工商大学 北京城市建设学院
华东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商贸管理学院
安徽城市建设学院 北京贸易管理大学
江西科技工程大学 北京商贸管理大学
江西科技管理学院 京师科技学院
江西经贸管理学院 北京科技学院
华中工商学院 北京中山学院
中原工商管理学院 北京京城学院
湖南屈原大学 上海经济贸易大学
株洲航空旅游学院 上海工业科技大学
四川财经管理学院 上海工业科技学院
四川中山学院 上海财经贸易学院
广东电子信息技术学院 上海金融管理学院
厦门师范学院 天津文理大学
北京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电子信息学院
中国信息科技大学 杭州工商管理大学
中国信息工程学院 杭州理工大学
首都财经管理学院 杭州理工学院
北京财经管理大学 南京科技学院
北京财经管理学院 南京商学院
北京财商学院 山西理工学院
神州大学 新民大学
北京中加工商学院 武汉科技工程学院
北京京文国际学院 武汉工商管理大学
北京商贸大学 湖北工商管理学院
北方交通工程学院 广州理工学院
华北工业大学 河南华夏医学院
北京英迪经贸学院 石家庄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高级财务管理专修学院 青岛博洋商务学院
青岛远洋大学 山东经济技术学院
山东文理学院 山东沂蒙学院
山东建设学院 北京财经大学
青岛现代经贸学院 北京城建大学
山东经济信息学院 中外经贸管理学院
山东城市学院 西安理工学院
华东财经学院 西安工商学院
上海同济医科大学 西安科技师范大学
上海华文外国语学院 华北经贸管理学院
上海城市建设大学 山西经济技术学院
河北东亚大学 山东东岳学院
北京经贸科技学院 北京财经学院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农村考生称高考作文难:没见过高速路父亲也没车
2015-06-10 11:30:48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鹏
今年高考期间,一封写给高考命题老师的信,意外蹿红网络。
这位自称来自陕西阎良的农村学生自曝家事,痛诉自己“看到材料后,不知道如何提笔写信”。原来,今年陕西省高考试题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Ⅰ,作文题目大意是,女大学生举报在高速路上违反交规的父亲引发争议,考生可给女儿、父亲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网络上流传的这封信里写道:“尊敬的老师,高速公路对我而言,也只是电视上、报纸上和书本上的事。我走过的路只有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第一次听到高速公路这个词语后,我曾经幻想有一天,我能够带着父亲一起走在那样的路上,宽阔平坦。但截止到现在,截止到我写这封信,我仍然没有目睹过‘她’的芳容……父亲,一个一辈子只和土地打交道的质朴农民,他怎么会有车呢?当然,他有车,那个爷爷手里就有的架子车。”
这封信为何会引爆网络情绪?击中了高考命题的哪些痛点?如何反思目前的高考命题“城市化倾向”?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基层一线的教师以及专家学者。
命题者忽略了农村学生的认知感受
甘肃省临洮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崔浩很早注意到了这封信引发的网络争论。他认为,“语文高考作文分值高,占比大,这样的作文题目对农村学生肯定有影响,农村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答题就无法具象,对他们来说,有失公平。”
“命题者忽略了农村学生的认知感受,没有考虑到生活经历对学生的影响。”崔浩说。
这位曾在中学任教11年的语文老师注意到,近年来,高考作文一直在倡导创新,但“似乎陷入了一种歧途,出题有点偏,有点怪”。
在崔浩看来,高考作文应该坚持倡导生活化,鼓励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同时,崔浩建议,每年的高考命题应该多吸纳一些中学教学一线教师的建议,甚至鼓励中学一线教师参与命题,“更好地捕捉考生的心理”。
无独有偶。接受记者采访时,兰州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张平同样认为,高考命题目前都是由大学教授以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参与,而没有中学教师参加,导致命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现象。他注意到,近年来实施电脑阅卷后,高考语文卷难出高分,“阅卷老师给出的分值差距不大,否则影响阅卷进度”。
“高考作文题目应该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应该一味追社会热点,而全国卷的这个题目本身有点假大空,人为地制造了情和理的割裂,主题先行的色彩非常明显。”张平说。
张平认为,高考作文题争论的背后,实际反映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本来农村学生就不占优势,命题再有倾向性,对农村孩子来说不公平。”张平说。
信息化社会,不熟悉城市生活不应成为学生的认知障碍
“我看这个阎良娃的信完全可能是虚构的。”河南的媒体人张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考题对农村生不利的观点。
昨天下午,这封陕西阎良考生的信,经过翻版改造,出现了甘肃会宁版的,河南商丘版的,高二小版的,结尾都推介了自己的家乡,最终阅读量都超过了10万。
从数字可以看出,高考命题对农村考生是否公平这一话题,很容易刺痛人们的神经。
“为农村学生呼吁非常需要,但要警惕非理性的、追求转发率的做法。甘肃会宁考生今年根本没考‘高速路打电话’作文,怎么也写了这封信?”张先生从小在农村长大,他认为转发的人未必了解农村、了解农村的中学生,“别忘了现在的考生是95后,现在是网吧遍布的时代!”
有不少人赞同张先生的观点。有网友认为,这道高考作文题命题的重点不在于高速公路、小汽车,而是情与法的关系,从这道题扯到对农村考生不公平上有点牵强附会。“如果是让考生写一篇关于高速公路或者小轿车的说明文,那才是对农村考生不公平。”
甘肃陇西县第二中学语文老师苏振亚则认为,“身处信息化社会,不管是城市学生不熟悉农村生活,还是农村学生不熟悉城市生活,都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认知障碍。”
在这位资深语文老师看来,这道全国高考作文题倡导遵守法治社会的规则意识,改变传统的陋习,贴合时代脉搏,是一道比较好的材料作文题。
在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基本国情
记者采访的基层教师普遍认为,高考存在“城市化倾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目前的现状下,英语和数学这两个科目,是农村考生与城里考生竞争的利器,而需要实验的物理、化学则成了农村孩子的短板。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教育界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城市化倾向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怎样在制度设计时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基本国情,以免造成新的不公平,是考验制度设计者的智慧。
一封网上流传的信为什么引起那么大反响,一道高考题能有多大过错?“是长期以来二元社会的恶果,人们对农村教育积压下来的情绪。”有专家指出,在教育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学校由于受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各种改革举措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落实到位,从而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孩子在高考中越来越处于劣势。
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教授表示,“高考命题者心中应该有一个维度,要照顾到不同孩子的生活经验,尽量回避城市化的倾向。”
在邬志辉教授看来,具体到出题的技术层面完全可以规避,“围绕情和法的关系,农村有农村的事,城市有城市的事,说的是一个理,事情是千差万别的。反过来问一下,就会好很多,完全可以是多元的”。
“高考命题者应该认真反思。高考作文到底是要考查学生的什么呢?这是经验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城乡孩子的智力分布是一样的。”邬志辉说。
今年5月在长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上,与会高校、教育部门、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长春共识》。
《长春共识》呼吁,“农村教育应当既是田园的又是现代的,它不应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应该充分发掘农村教育的独特优势,让大自然成为农村教育的活教材,让生活成为农村教育的大课堂。”
2015-06-10 11:30:48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鹏
今年高考期间,一封写给高考命题老师的信,意外蹿红网络。
这位自称来自陕西阎良的农村学生自曝家事,痛诉自己“看到材料后,不知道如何提笔写信”。原来,今年陕西省高考试题采用新课标全国卷Ⅰ,作文题目大意是,女大学生举报在高速路上违反交规的父亲引发争议,考生可给女儿、父亲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网络上流传的这封信里写道:“尊敬的老师,高速公路对我而言,也只是电视上、报纸上和书本上的事。我走过的路只有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第一次听到高速公路这个词语后,我曾经幻想有一天,我能够带着父亲一起走在那样的路上,宽阔平坦。但截止到现在,截止到我写这封信,我仍然没有目睹过‘她’的芳容……父亲,一个一辈子只和土地打交道的质朴农民,他怎么会有车呢?当然,他有车,那个爷爷手里就有的架子车。”
这封信为何会引爆网络情绪?击中了高考命题的哪些痛点?如何反思目前的高考命题“城市化倾向”?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基层一线的教师以及专家学者。
命题者忽略了农村学生的认知感受
甘肃省临洮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崔浩很早注意到了这封信引发的网络争论。他认为,“语文高考作文分值高,占比大,这样的作文题目对农村学生肯定有影响,农村学生没有这样的生活阅历,答题就无法具象,对他们来说,有失公平。”
“命题者忽略了农村学生的认知感受,没有考虑到生活经历对学生的影响。”崔浩说。
这位曾在中学任教11年的语文老师注意到,近年来,高考作文一直在倡导创新,但“似乎陷入了一种歧途,出题有点偏,有点怪”。
在崔浩看来,高考作文应该坚持倡导生活化,鼓励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同时,崔浩建议,每年的高考命题应该多吸纳一些中学教学一线教师的建议,甚至鼓励中学一线教师参与命题,“更好地捕捉考生的心理”。
无独有偶。接受记者采访时,兰州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张平同样认为,高考命题目前都是由大学教授以及科研单位的专家参与,而没有中学教师参加,导致命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脱节现象。他注意到,近年来实施电脑阅卷后,高考语文卷难出高分,“阅卷老师给出的分值差距不大,否则影响阅卷进度”。
“高考作文题目应该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应该一味追社会热点,而全国卷的这个题目本身有点假大空,人为地制造了情和理的割裂,主题先行的色彩非常明显。”张平说。
张平认为,高考作文题争论的背后,实际反映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本来农村学生就不占优势,命题再有倾向性,对农村孩子来说不公平。”张平说。
信息化社会,不熟悉城市生活不应成为学生的认知障碍
“我看这个阎良娃的信完全可能是虚构的。”河南的媒体人张先生旗帜鲜明地反对考题对农村生不利的观点。
昨天下午,这封陕西阎良考生的信,经过翻版改造,出现了甘肃会宁版的,河南商丘版的,高二小版的,结尾都推介了自己的家乡,最终阅读量都超过了10万。
从数字可以看出,高考命题对农村考生是否公平这一话题,很容易刺痛人们的神经。
“为农村学生呼吁非常需要,但要警惕非理性的、追求转发率的做法。甘肃会宁考生今年根本没考‘高速路打电话’作文,怎么也写了这封信?”张先生从小在农村长大,他认为转发的人未必了解农村、了解农村的中学生,“别忘了现在的考生是95后,现在是网吧遍布的时代!”
有不少人赞同张先生的观点。有网友认为,这道高考作文题命题的重点不在于高速公路、小汽车,而是情与法的关系,从这道题扯到对农村考生不公平上有点牵强附会。“如果是让考生写一篇关于高速公路或者小轿车的说明文,那才是对农村考生不公平。”
甘肃陇西县第二中学语文老师苏振亚则认为,“身处信息化社会,不管是城市学生不熟悉农村生活,还是农村学生不熟悉城市生活,都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认知障碍。”
在这位资深语文老师看来,这道全国高考作文题倡导遵守法治社会的规则意识,改变传统的陋习,贴合时代脉搏,是一道比较好的材料作文题。
在制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基本国情
记者采访的基层教师普遍认为,高考存在“城市化倾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目前的现状下,英语和数学这两个科目,是农村考生与城里考生竞争的利器,而需要实验的物理、化学则成了农村孩子的短板。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教育界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城市化倾向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怎样在制度设计时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基本国情,以免造成新的不公平,是考验制度设计者的智慧。
一封网上流传的信为什么引起那么大反响,一道高考题能有多大过错?“是长期以来二元社会的恶果,人们对农村教育积压下来的情绪。”有专家指出,在教育改革快速推进的同时,农村学校由于受经费、师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各种改革举措无法像城市学校一样落实到位,从而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孩子在高考中越来越处于劣势。
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教授表示,“高考命题者心中应该有一个维度,要照顾到不同孩子的生活经验,尽量回避城市化的倾向。”
在邬志辉教授看来,具体到出题的技术层面完全可以规避,“围绕情和法的关系,农村有农村的事,城市有城市的事,说的是一个理,事情是千差万别的。反过来问一下,就会好很多,完全可以是多元的”。
“高考命题者应该认真反思。高考作文到底是要考查学生的什么呢?这是经验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城乡孩子的智力分布是一样的。”邬志辉说。
今年5月在长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上,与会高校、教育部门、研究机构共同发布了《长春共识》。
《长春共识》呼吁,“农村教育应当既是田园的又是现代的,它不应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应该充分发掘农村教育的独特优势,让大自然成为农村教育的活教材,让生活成为农村教育的大课堂。”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通识教育
http://baike.haosou.com/doc/5728057-5940795.html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人们出于种种原因而聚集成互相之间存在差异的人群。现代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样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虽然人们对于通识教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人们可以达成共识。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1 什么是通识教育
2 通识教育的特征
3 通识教育的内涵
4 通识教育的缺点
5 通识教育对大学文化创新的作用
6 相关条目
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指高校全体学生所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养成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识教育又称为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自由文化精神理解的教育,它所提倡的自由、独立、追求卓越等精神正是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点。通识教育承载着育人和文化功能,其首要本质就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培育。
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特征
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
通识教育的内涵
1.通识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
2.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
3.通识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教育
4.通识教育是一种涵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缺点
由于通识教育科目的多样性,通识学生的所学定必不及其他专科学生所学之专。
其科目之多,亦有可能对其学生造成沉重的学习压力。
通识教育对大学文化创新的作用
1.通识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整合,为大学文化创新奠定了理论和思维的基础。
2.通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文化均衡发展,弥补大学文化片面发展的不足。
3.通识教育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为大学文化创新创设了共同的语境。
4.通识教育有利于形成人才的创新文化属性,为大学文化创新提供能力支撑。
http://baike.haosou.com/doc/5728057-5940795.html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人们出于种种原因而聚集成互相之间存在差异的人群。现代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在现代多样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虽然人们对于通识教育这个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目标人们可以达成共识。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1 什么是通识教育
2 通识教育的特征
3 通识教育的内涵
4 通识教育的缺点
5 通识教育对大学文化创新的作用
6 相关条目
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指高校全体学生所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旨在养成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通识教育又称为自由教育和博雅教育。
通识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自由文化精神理解的教育,它所提倡的自由、独立、追求卓越等精神正是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点。通识教育承载着育人和文化功能,其首要本质就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培育。
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特征
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
通识教育的内涵
1.通识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
2.通识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
3.通识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整合的教育
4.通识教育是一种涵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缺点
由于通识教育科目的多样性,通识学生的所学定必不及其他专科学生所学之专。
其科目之多,亦有可能对其学生造成沉重的学习压力。
通识教育对大学文化创新的作用
1.通识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整合,为大学文化创新奠定了理论和思维的基础。
2.通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文化均衡发展,弥补大学文化片面发展的不足。
3.通识教育有利于国际文化交流,为大学文化创新创设了共同的语境。
4.通识教育有利于形成人才的创新文化属性,为大学文化创新提供能力支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如雷轰顶!北大最牛教授怒批中国教育!震惊教育部!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0/94/62/6_1.html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0/94/62/6_1.html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女生拒替班主任“乱收费”被踢 致***流血不止(组图)(1/6)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1/32/57/2_1.html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1/32/57/2_1.html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在中国绝不可能发生的事,确在美国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1/45/26/6_1.html
在美国堪萨斯城郊发生了一件事,在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起源于一位美国女教师因学生缺乏诚信,愤然辞职,从而导致了一连串的社会反应。
当时,在这位女教师所任教的高中,有一批高二的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而她班里有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本来批评一下学生,教育他们今后别犯这样的错误,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女教师却偏偏固执地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才导致了他们去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这位女教师不但将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判为零分,并且还警告他们将要面临留级的危险。
学生们的试卷被判为零分后,引起了家长们的抱怨和反对,他们大动肝火,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女教师重新评判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学校领导不堪重压,只得将矛头对准女教师,迫令她屈从。然而这位女教师对于校方和家长们的要求严词拒绝,结果执拗不过,只得愤然辞职。
令校长始料不及的是,这位女教师的辞职,成了全市市民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巨大的社会反响,校方不得不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结果,绝大多数的与会者都支持女教师,学校领导见形势对己方不利,只得征求老师们的意见,结果该校近半数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降格满足了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于经过一番讨论和争辩,家长们只得让步,同意了对孩子们的留级"处分"。
后来,这位女教师的辞职,引起了接二连三的社会反应。她本人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聘请她去工作的电话,一些公司甚至给学校发传真,向学校索要作弊学生的名单,以确保他们的公司今后永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某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在一次招生入学考试中,见到报考的考生中有位与作弊的学生同校的女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不要搞欺骗啊!”一位同作弊学生的家长住在一起的女士,对电视台的记者忧心忡忡地说:“我非常担心从我们这个社区出去的人,是否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一位美国商人在一次演讲中,借题发挥道:“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一个不信守信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常常举步维艰。”
我们无法取笑美国人的小题大做。倘若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就会变得尔虞我诈;一个企业要是失去了诚信,就会生产出假冒伪劣的商品;一个社会要是缺失了诚信,就会到处充斥着奸诈欺骗的小人。
美国人重视诚信,正如他们懂得诚信是一个人取信立足社会的根基,倘若这个人缺失了诚信,也就缺失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切美德,他也只会危害社会,侵犯人类,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1/45/26/6_1.html
在美国堪萨斯城郊发生了一件事,在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起源于一位美国女教师因学生缺乏诚信,愤然辞职,从而导致了一连串的社会反应。
当时,在这位女教师所任教的高中,有一批高二的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而她班里有28名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本来批评一下学生,教育他们今后别犯这样的错误,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女教师却偏偏固执地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才导致了他们去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这位女教师不但将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判为零分,并且还警告他们将要面临留级的危险。
学生们的试卷被判为零分后,引起了家长们的抱怨和反对,他们大动肝火,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女教师重新评判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学校领导不堪重压,只得将矛头对准女教师,迫令她屈从。然而这位女教师对于校方和家长们的要求严词拒绝,结果执拗不过,只得愤然辞职。
令校长始料不及的是,这位女教师的辞职,成了全市市民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巨大的社会反响,校方不得不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结果,绝大多数的与会者都支持女教师,学校领导见形势对己方不利,只得征求老师们的意见,结果该校近半数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降格满足了少数家长修改成绩的要求,他们也将辞职。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于经过一番讨论和争辩,家长们只得让步,同意了对孩子们的留级"处分"。
后来,这位女教师的辞职,引起了接二连三的社会反应。她本人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聘请她去工作的电话,一些公司甚至给学校发传真,向学校索要作弊学生的名单,以确保他们的公司今后永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某高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在一次招生入学考试中,见到报考的考生中有位与作弊的学生同校的女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不要搞欺骗啊!”一位同作弊学生的家长住在一起的女士,对电视台的记者忧心忡忡地说:“我非常担心从我们这个社区出去的人,是否会被贴上不诚实的标签。”一位美国商人在一次演讲中,借题发挥道:“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一个不信守信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常常举步维艰。”
我们无法取笑美国人的小题大做。倘若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就会变得尔虞我诈;一个企业要是失去了诚信,就会生产出假冒伪劣的商品;一个社会要是缺失了诚信,就会到处充斥着奸诈欺骗的小人。
美国人重视诚信,正如他们懂得诚信是一个人取信立足社会的根基,倘若这个人缺失了诚信,也就缺失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切美德,他也只会危害社会,侵犯人类,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陕西:中学老师涉嫌猥亵女生 班上仅2人没被抱过
来源:华商报
曾作为佳县优秀教师的40多岁殷某,近日被多名家长举报猥亵女学生。华商报记者调查时,有群众反映,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佳县某中学七年级一个班17名女生中,有15名曾受到殷某骚扰。
原标题:佳县一中学教师涉嫌猥亵班上多名女生
华商报榆林讯(记者李敏祁铭)曾作为佳县优秀教师的40多岁殷某,近日被多名家长举报猥亵女学生。华商报记者调查时,有群众反映,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佳县某中学七年级一个班17名女生中,有15名曾受到殷某骚扰。
学生:班里17个女生,只有2个没被抱过
近日,有读者向华商报反映,佳县某中学七年级×班班主任殷某多次猥亵班里女学生,受害者众多,家长向学校反映无果。
24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该中学,让人吃惊的是,在该班学生当中,殷某的猥亵行为已成公开的秘密。其他班级的学生对殷某的行为也多半知情,学校中还流传七年级×班“出了一个变态老师”。
“前几天全班扫雪,殷老师把我一人叫到办公室,抱住我,然后亲我的脸,我推开他,他对我说‘我从你眼神看出了拒绝’,吓得我急忙跑开。”该班学生小红说,就在亲脸事件的前一天,殷某将她叫到办公室抱了她,她将此事告诉了父母,父母来到学校找了殷某,殷某向她道了歉。
“殷老师不敢动我,副校长是我家亲戚,班里共有17个女生,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生没被殷老师抱过。”班上的女生小利说,“小红被亲以后,班里女同学下课都不敢单独上厕所。有的女同学放学回到宿舍后,躲在被窝里哭,其他人就知道,肯定又被殷老师欺负了。”另一名学生小花称,殷某曾多次被学生看到在办公室内看“黄片”,有时晚上还会呆在女生宿舍不走。
校长:这是名好老师,我没听说过他猥亵女学生
“这是一名好老师,我没听说过猥亵女学生的事。”该校副校长李国民称,殷某是学校的优秀教师,今年上半年带的九年级一个班里,有二十多个考上了榆林市重点高中。在2014年举办的佳县中学组数学示范教学活动中,殷某曾是全县仅有的三名优秀示范教师之一。
然而就在李国民表态不久,该校一名教师对华商报记者说,殷某的行为已持续很长时间,校长几年前就在大会上点名批评过,但殷某并未收敛。据该校教师透露,24日当天,殷某仍在正常上课。
家长:起初以为孩子胡说,不相信
“孩子之前告诉我班主任欺负她,我以为是孩子胡说,直到一次孩子的几个同学来到家里说起此事,我仔细询问才知,殷某不仅亲过我的孩子,还将孩子的上衣解开。”家长王女士称,她先后找过殷某和校长李舒平,殷某向她保证不再犯,保证让孩子考上榆林的重点中学。加上校长李舒平对此事不置可否,她便没有再追究。
18日,另一名家长刘先生联系到了6名被殷某亲过的学生家长找校长李舒平,要求换老师。“李舒平不但不答应,还对我说‘是不是不想在学校念了’,无奈之下,只能直接找殷某,殷某答应帮忙给我娃转学。”刘先生称,农村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家长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愿意出面,他只联系到了6个学生家长,开始还说的好好的,但看到校长态度强硬后,就也都不敢吭声了。
家长:害怕遭到报复,不敢报警
然而,包括王女士、刘先生在内的多位家长均表示,事发后,虽然找过校长和殷某,但都没有想过报警,原因是“害怕报复”。
华商报记者采访后,将线索提供给警方。12月24日下午,佳县警方询问了多名受害学生,并向家长了解了情况,当晚,殷某被警方带走。
为何家长反映此事,学校却对涉事老师未做处理?校长李舒平称,他和殷某一起教书8年了,真的没有听说过他的这些行为。家长反映此事后,他和两个副校长都找殷某谈过话,殷老师矢口否认。“既然他不承认,作为校领导也只能告诫他。”李舒平称,由于没有处置经验,也没有确凿证据,学校也没有想到过报警。
李舒平承认,此事会对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心理受到影响,“我已经给教育局领导汇报了,殷某被警察带走了,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处理此事。”
“现在核实整理出来的主要受害女生至少有8名,其余的还在调查中。”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胡亚飞表示,希望更多的受害人站出来指证。殷某目前已被刑拘。(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文中的学生均为化名)
来源:华商报
曾作为佳县优秀教师的40多岁殷某,近日被多名家长举报猥亵女学生。华商报记者调查时,有群众反映,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佳县某中学七年级一个班17名女生中,有15名曾受到殷某骚扰。
原标题:佳县一中学教师涉嫌猥亵班上多名女生
华商报榆林讯(记者李敏祁铭)曾作为佳县优秀教师的40多岁殷某,近日被多名家长举报猥亵女学生。华商报记者调查时,有群众反映,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佳县某中学七年级一个班17名女生中,有15名曾受到殷某骚扰。
学生:班里17个女生,只有2个没被抱过
近日,有读者向华商报反映,佳县某中学七年级×班班主任殷某多次猥亵班里女学生,受害者众多,家长向学校反映无果。
24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该中学,让人吃惊的是,在该班学生当中,殷某的猥亵行为已成公开的秘密。其他班级的学生对殷某的行为也多半知情,学校中还流传七年级×班“出了一个变态老师”。
“前几天全班扫雪,殷老师把我一人叫到办公室,抱住我,然后亲我的脸,我推开他,他对我说‘我从你眼神看出了拒绝’,吓得我急忙跑开。”该班学生小红说,就在亲脸事件的前一天,殷某将她叫到办公室抱了她,她将此事告诉了父母,父母来到学校找了殷某,殷某向她道了歉。
“殷老师不敢动我,副校长是我家亲戚,班里共有17个女生,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女生没被殷老师抱过。”班上的女生小利说,“小红被亲以后,班里女同学下课都不敢单独上厕所。有的女同学放学回到宿舍后,躲在被窝里哭,其他人就知道,肯定又被殷老师欺负了。”另一名学生小花称,殷某曾多次被学生看到在办公室内看“黄片”,有时晚上还会呆在女生宿舍不走。
校长:这是名好老师,我没听说过他猥亵女学生
“这是一名好老师,我没听说过猥亵女学生的事。”该校副校长李国民称,殷某是学校的优秀教师,今年上半年带的九年级一个班里,有二十多个考上了榆林市重点高中。在2014年举办的佳县中学组数学示范教学活动中,殷某曾是全县仅有的三名优秀示范教师之一。
然而就在李国民表态不久,该校一名教师对华商报记者说,殷某的行为已持续很长时间,校长几年前就在大会上点名批评过,但殷某并未收敛。据该校教师透露,24日当天,殷某仍在正常上课。
家长:起初以为孩子胡说,不相信
“孩子之前告诉我班主任欺负她,我以为是孩子胡说,直到一次孩子的几个同学来到家里说起此事,我仔细询问才知,殷某不仅亲过我的孩子,还将孩子的上衣解开。”家长王女士称,她先后找过殷某和校长李舒平,殷某向她保证不再犯,保证让孩子考上榆林的重点中学。加上校长李舒平对此事不置可否,她便没有再追究。
18日,另一名家长刘先生联系到了6名被殷某亲过的学生家长找校长李舒平,要求换老师。“李舒平不但不答应,还对我说‘是不是不想在学校念了’,无奈之下,只能直接找殷某,殷某答应帮忙给我娃转学。”刘先生称,农村家长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家长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愿意出面,他只联系到了6个学生家长,开始还说的好好的,但看到校长态度强硬后,就也都不敢吭声了。
家长:害怕遭到报复,不敢报警
然而,包括王女士、刘先生在内的多位家长均表示,事发后,虽然找过校长和殷某,但都没有想过报警,原因是“害怕报复”。
华商报记者采访后,将线索提供给警方。12月24日下午,佳县警方询问了多名受害学生,并向家长了解了情况,当晚,殷某被警方带走。
为何家长反映此事,学校却对涉事老师未做处理?校长李舒平称,他和殷某一起教书8年了,真的没有听说过他的这些行为。家长反映此事后,他和两个副校长都找殷某谈过话,殷老师矢口否认。“既然他不承认,作为校领导也只能告诫他。”李舒平称,由于没有处置经验,也没有确凿证据,学校也没有想到过报警。
李舒平承认,此事会对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心理受到影响,“我已经给教育局领导汇报了,殷某被警察带走了,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处理此事。”
“现在核实整理出来的主要受害女生至少有8名,其余的还在调查中。”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胡亚飞表示,希望更多的受害人站出来指证。殷某目前已被刑拘。(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文中的学生均为化名)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一篇轰动全国的猛文:中国的未来可能就败在这上面!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32/02/1_1.html
中国从来不缺乏对教育倾注无限热情的人,大师、学者、作家,不一而足,而学生作为教育最直接的产品,却往往失去了话语权。近日,一篇万言长帖《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备受中国人关注。一时间对于教育质量的讨论再次达到了一个高度。帖子如此之长恐怕会花费你的一些时间,但可以保证,真正将该帖完整读完,你一定会为作者所写的最真实,最露骨的大学所揪心不已。你也可以保存,或推荐给其他朋友。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五年多以前,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读书。我抱着最理想的热情,以为从此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为我的人生即将要大展宏图!
三年以前,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分团委副书记的职务,开始认真地大量阅读和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学,我的未来。试图找到对周围一切我无法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次的决定,也意味着我放弃了原来一直抱有的,通过“从政”来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今天,在毕业工作一年多后,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经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马上就要派我出国任职的时候,我却辞职了。我不想违心地接受这个光荣,我决心到远在大山中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志在探索中国新教育模式的私立学堂,试图通过投身中国最缺乏,最需要的教育,来实现我人生最大的价值:为我热爱的中国,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我自己,做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在无望的等待中浪费掉自己的生命。
因为,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鬼迷心窍阿了。放弃了中国人从小就灌输的,从小就追求的“最正宗”、“最正确”、“最理所当然”的道路的确令人不解。我也在认真地思考我这样做的理由。在这里,把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质疑的回答写出来。你们也可以自己评析: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一、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
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再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散发着异味,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发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是大学生么?这些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我的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
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家长过来求情延缓时间,但于事无补,游戏照打不误,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
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混日子?还要求情“给机会”?给他继续游戏的机会吗?
都说可怜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辛苦地赚钱,无私地供养儿女“上学”,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
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戏人生。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因为在中国“上大学”,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大家可以游戏,看电视,逃课,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
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感情剧,一部接着一部。你能想象这就是“我的大学”么?很不幸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武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行为如此令人费解?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混日子,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但是他们也一样困惑: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恐惧”和压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
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纵”自己。但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为国为民而学。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有“游戏人生”,但是却生活在沉重的压抑心理状态下,思维往往呆滞,慢慢地走上一条被大学生们嘲笑的“越学越傻”的“傻博士”道路。
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一样,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权威结论”,以自我的压抑而不是以心灵的呼唤来“学习”,这难道就真的比“玩游戏”“看影碟”更好吗?大学的学习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照本宣科的老师 一学期也见不到几次
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讲得稀里糊涂,还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艰难晦涩,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
后来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的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垃圾教材,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
据说老师们也很可怜,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则就可能降职。有些老师没办法就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这种可以不花钱出教材,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
大学里的学生生涯,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活的课程。我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学习,但是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求?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其实我觉得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看专业叫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就改个名字。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糊弄人就完事了。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大学重建》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也似乎抓住了一些东西,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方向不明确,理想似乎越发遥远,而不知如何下手。同时,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缺乏精神思考而且没有老师指引?除了在一些讲座上偶尔能够听到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外,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讲完课就像是打工混日子,无趣无内容,讲完就走人?为什么大学老师从来不与学生探讨人生智慧?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这些问题我不得而知,而我自己也在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道路上,碰到了更多的困惑。
二、为什么要辞去团委副书记?
大一时我参加学生会新闻部,然后做部长,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激扬文字,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在大二下的时候,成功竞选为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在半年后,我就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务,你可能会很惊讶,我不是有“总理的梦想”么?为什么要辞去呢?这可是走上“官员之路”的正途呀?在我最开始做学生会一个小小的部委时候,我只是抱着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想法。到了后来做部长,在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开始思考我做的事情作用在那里?到底能够做那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服务同学?
大学里的学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帮助,就像我自己内心就有很多的困惑需要解答,学生会做得这么多活动能够解决了么?没有。从我进学生会开始,我就抱着相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跑着,班团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在开始我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比较丰富多彩。但是慢慢的,我的内心开始不明白,我发现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精彩了、笑过了,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似乎只是一个“政绩”的记录。那些游戏的大学生继续游戏,我内心对于理想的迷惘更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解答。
于是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花很大力气很多精力组织这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真正的问题、做学生和大学里真正应该做的工作?那个时候我还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在面临换届的时候我想过退出,我的内心已经隐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但内心那个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我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力”更大一些,如果自己可以领导团委和学生会,是不是就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了?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以明确自己的方向。有很多的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的。
于是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凭借自己比较不错的实力和老师的信赖,我成功地竞选为学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这可能是学生中地位最高的“官”了。我的内心鼓足了干劲,我要做出一些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事情。可是当真正到了这个位置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天真: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是我们能够“安排”的,我们只是按照“上面老师”布置的既定程式和内容去走,想要改变其形式上的作用几乎不可能;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安排,校团委的领导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可是没有一个人去思考这样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那里。
我发现自己更加没有个人的“自主权”,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无聊会议,要去组织很多无意义的活动,这些会议、这些活动大多数对于服务学生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我甚至还失去了思考和学习提高的时间和空间。
我的内心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什么不在他们沉迷网络与游戏时加以规劝和引导,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难道非得等到他们挂课后给予处分、开除学籍么?更有甚者,与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我发现大学学生会里面的学生干部,有不少本人就是“游戏大学”的优等生,但是他们却因为和辅导员老师关系不错而成为学生干部,来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这样的学生干部能够引领学生走向哪里?同时,这些人似乎非常自信自己是一个“精英团体”,个个都感觉良好。
学生干部中开始有很多的饭局来“拉进”彼此的关系,喝酒甚至吸烟,所谓的“烟搭桥,酒开路”这样的话,我第一次就是从学生会主席的口里听到的,我很困惑,这是在读大学的有志青年学子么?这就是要引领国家未来的“精英集团”嘛?我们国家就缺这样的“人才”吗?
当面对着这样的现状的时候,我的内心开始痛苦:我可以选择若无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下去,反正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熬一两年就会有各种优秀的荣誉、保研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但是,我也开始明白了,无论我将来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我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是一个人在与一个庞大的,堕落的,只关心物质利益和为自己捞好处的集团体系作对。
我如果想当上“总理”或者其他能够有决策权的位置,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混下去,否则早早就会被这个体制踢开。但我真的希望这样么?如果我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根本不能起到实际作用的事情上,来收获一些所谓的荣誉和好处,我内心的困惑将怎么办?我之后的道路该怎样继续?难道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经历了深入的思考后,任职半年我就毅然申请辞去这一职务。当时学院的老师很惊讶我的举动,在明确我执意要辞后,非常好心地建议我可以挂名不做事,这样在大四时候就可以获得保研的机会。我不愿意占这个便宜,告诉老师,既然要走就走个彻底,不需要挂名,我的内心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于是,我很高兴地脱离了很多无聊的“学生工作”,回到了没有会议,没有那么多我看不懂活动的自由日子。自己读书、听讲座、听武大的“周末艺苑”,让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地成长。我努力去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因为我发现从政似乎不适合自己。剩下来的选择还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家都很热衷的,也是很传统的“实业救国”之路,我可以去帮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也帮助自己成为一个“经济英雄”,做“李百万”另外一条就是冷板凳的“学术之路”:考研,攻博,成为一个学者。
我很敬佩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当年作为热血青年,做为一个台湾军官,由于反对蒋家王朝的政治***,他“叛逃”到大陆。他当然可以享受“义士”级的待遇,在我国的“党政军”系统里快速地升职。但是,他当时叛逃台湾,绝对不是为了谋取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心中的热血理想。
我想他后来离开政治圈子,走上学者之路,是不是跟我一样,发现在中国“从政”不能解决“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只好去研究学问,去当学者。否则如果他叛逃的目的,仅仅是想当一个学者的话,当时的台湾条件更好,所以一定有他的难言之隐。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学界最好的学者之一,还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到底那条路更有意义和价值呢?我努力去大量阅读,努力去思考,去发现各种线索和事实来帮助我决定,去解决我内心所有的困惑。
三、读懂“大学”,我发现“做学问”在大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我真的能够专专心心去做一个学者吗?像林毅夫那样?在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中,我对于大学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曾经安静和充满追求智慧风气的象牙塔越来越千奇百怪。商业中逐利的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挂钩和教师职称评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重视教学而忙于自己的项目,忙于发表论文。因为有了论文,有了项目,才会有职称和金钱,才会有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那里有时间去传业授道解惑呢?
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老师。因为“理想型”的老师注定要被现实“淘汰”。别的学校不了解,但是全国有名的易中天,在武大的时候却因为个性独特,不愿流俗而被排挤,出走厦门大学。后来是学生们敬仰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教授赵林也要离开武大,引起学生轰动。
后来据说校长看民意沸腾,才执意挽留赵林老师,勉强留了下来。但是根子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我最近又听说专注学问的知名哲学教授邓晓芒要去华工。一个文科教授,却要离开以文科着名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宁愿去一所工科大学任职,武大到底怎么了?珞珈山还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吗?
四大名嘴的尚重生教授也说:当年与他一起留校任教的早期很多有才华的老师,都离开武汉大学了。而且很多离开了大学,离开了学界。难道在中国,学者之路也同“从政”之路一样,是一条不可行的“梦幻之路”?中国之大,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我很不安地探讨自己从事“学问之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地发现:所谓的“名牌大学”里,真正的学问根本没有地位。
老师不关心学问和学习。在这样的大学里,缺乏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老师在大学里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被一群根本不懂教育的教育官员们“管理”着,迫于生存压力,为了职称,为了提级,为了饭碗等等,不得不向畸形的评定机制屈服。能够独立思考和具有独立人格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见容于这个教育官僚体制。
连知名的教授如赵林,邓晓芒都不得不屈服于“体制”,连四大名嘴尚重生都不断地抱怨无法发挥所长,我一个小小的后生,真的能在“学问”的路上实现理想吗?很多博士生导师会派自己的研究生替代自己给本科生上课,自己忙项目,当老板,追逐金钱和权力地位,这与“官场”和“商场”又有什么不同呢?真正的不同,就是这里更虚伪,贴了一张“教育”的皮,所以更害人。
校长把老师当打工仔 谁也不关心学生
大学的领导不关心学问。他们不关心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当做打工仔。他们也不关心学生,不理会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很多管学生的“大学领导”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一副“官员”的样子。他们也不关心自己的毕业生到底受不受社会的欢迎,不关心学科的设计是不是符合教育和社会的要求。他们只关心“如何保住位置”,“如何捞取好处”,如何“买卖文凭”,如何与社会上的官员们“交易”。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武汉大学授予了很多官员“特聘教授”的头衔拉拢他们,还送出大量的“博士学位”给各级官员,仅仅因为他们是有实权的“官员”,学校愿意“证明”他们“很有学问”,让他们捞一笔“学问资本”。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前几个月武汉大学的两个校领导被抓,其中一个还是享有“国家荣誉”的获奖“杰出领导”,这暴露了大学一系列问题的冰山一角,据说出事以后,很多有实权的“大学领导”们都惶惶不安,生怕有一天查到自己头上来。我相信这不是武汉大学一家的事情,可能其他大学更***。
可是,我关心的是:这说明了什么?这样的大学,难道真的有“大学精神”吗?真的是一个我要做学问的地方吗?
1.我缺钱么?我们的社会缺钱么?我的人生需要去做一件没人需要的事情吗?
现在我们的国家里,大家都在努力创造着物质的财富,每一个城市里可以看到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每个人都在辛苦的追逐着。特别是我在深圳工作,这个节奏很快的城市就是金钱驱动的城市。每一次,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我都会留意下那些等车的和街上走过的人们,很多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和疲惫。
大家都在追求金钱以为会带来幸福,可是为什么都这么不快乐?望着车外的人们,我就问我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跟他们一样? 我问自己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是,我想幸福于我而言,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开心有价值的工作并能保障物质生活,一个和睦的家庭。并能把这个幸福的圈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推广,那么我实业的梦想能够带给自己幸福和更多的人幸福么?
再看看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已经诞生了很多的企业,华为、联想、等等,人们已经创造积累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优越。而我们却越来越齐心协力地追求金钱,我们创造了很高的GDP,但同时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大都市白领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每况日下,都市女性白领越来越多的人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市人在物质富足的表象里精神匮乏,借以酒吧、网络游戏、聚餐等打发时间,青少年儿童以及高校大学生自杀比率升高,流行文化越来越庸俗甚至恶俗化,以及我在大学所碰到的种种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靠追求金钱可以么?
而这些问题却很实在地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这个社会的整体幸福。但这一切,靠钱都不能解决,是要靠文化,靠智慧。如果金钱可以解决,那我们可以用钱买来生理和心理健康,可以买来家庭的幸福和谐,可以买来优秀的文化,我当然应该多赚钱。可惜这一切都买不来。
2. 为什么说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
靠文化,靠智慧,人才能够得到幸福,国家才会真正强大。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教育?答案是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教育和社会的现状以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我们就可以明白。
我们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都在教学生不断地考试,关注考分,然而,做了那么多的试卷,考了那么多的试,拿了学士、硕士、博士文凭就能解决人生和幸福的问题吗?看一看现在的大学生面貌,有多少人不过是在混一张文凭而已,还自欺欺人地以为:这张文凭会给自己带来一份不错的工作和钱途,可能么?那么多经过高考的学生,走进大学为什么就失去了青年人本来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为什么他们沉迷网络游戏、在无聊中打发着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成为“啃老一族?”还有工作之后很多成为“月光一族”?
我们最终都要走上社会,我们最终都要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和生存,我们最终都要为人父母,我们最终都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真正关乎我们人生幸福的问题,诸如怎样去强身健体,怎样去规划人生方向,怎样去处理婚姻问题,怎样去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有去关注或者启发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吗?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学校里培养一群考试的机器,然后出来成为一个工作的机器?老了成为一个等死的废物吗?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问一问亲爱的朋友们,在中国目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里,有这样的教育么?没有,中国太缺乏真正的教育、缺乏真正的大学了!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张载曾如此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以后,这句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这样的学者?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这样的教授和博导?我们可以看到为各种利益集团说话的所谓“专家”,可以看到为了金钱奔波在官场和商场的教授和博导。
现在我们的社会很多人都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从让我们痛恨的房地产商到现在的医院,从老师到卖奶粉的,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一味地拜金。缺乏文化和责任的富人们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危害。我们可曾知道美国的清洁工人的工资可以达到年薪五六万,但是他们的房子只需要三十万左右的美金?
而我们国内的老百姓却需要耗费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去买一套房子,就因为一些人昧着良心攫取高额利润,而让多少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临这个严峻的人生大事,房子真的值那么多钱么?孟子曾经告诉过我们:上下交征利,国危矣。三鹿奶粉、各地不断的儿童血铅案例已经用血的事实不断地印证着这句话,而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多少这样的例子来唤醒大家:如果仅为了钱而忘记了道德,昧了良知,我们的社会将走向何方?
在这么一个逐利的社会里,究竟还有多少中国人会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我们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老子》、《论语》、《大学》、《金刚经》、《资治通鉴》等等,这些经典的遗产我们继承了么?我们该怎样把这些东西交给我们的下一代,如果不能交给,如果不能完成五千年里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何以有颜面自称为中国人?
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国家破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复国家(比如以色列),但一个文化破亡了的民族,无一例外地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比如古巴比伦等。而正是由于这些精髓的传统文化丢失,我们的社会才变得越来越千奇百怪。
学校缺乏真正的教育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盲目逐利、精神空虚、各种社会问题曾出不穷,传统文化精髓遗失,后面两者又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回把我们带向哪里?我们的后代将会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
究竟是这个社会在疯狂地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还是我是一个疯子在危言耸听?
3.为中华之崛起做教育
考虑到如此的地步,我对于自己做实业的想法又发生了深深的怀疑,我对于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深地担忧。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写下《少年中国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更加严重。只有从教育上去入手,培养优秀和有良知的公民及社会领袖,我们才有希望去改变我们社会中丑恶的一面,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健康、幸福地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才能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因此我决定走进大山,去一个小小的私立学校做一名普通老师,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习武修身,传播智慧。为我热爱的这个国家,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自己,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唯有文化方能立国,唯有真正的教育才能树人!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的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
注:没有想到文章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在此说明下――由于体制内教育的失败,我不可能加入任何一所官办的应试学校来实现自己做真正教育的理想,而选择了在大山里的这所私立精英学堂(别误会,不是农村支教,那样我再努力也只是为体制培养几个低级打工仔),不提学堂名字的原因,是因为避免有人说我是商业炒作(毕竟是私立的),玷污了这个神圣的教育理想。
同时,这所学堂目前因为超前的教育理念,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力已波及全国,她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先进教育的一个范例,因此我也不想借名生辉,借学堂出名。我更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自己踏实的努力来让学堂因我而更荣耀而非相反。希望大家理解。
另外,我开始新的工作才两个月。在这里,我第一次尝到了“挫折”的感觉,相对于我一贯的“顺风顺水”,我在这里明显感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思想的浅薄。相比一起工作的,跟我同年毕业的同事和朋友,我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差异,我需要有更多的努力来提高和完善自己。但是,这反而让我更加高兴,更加认定了自己选择的正确: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不断提高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让我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教育强国之梦----去不断提高自己和需要我帮助提高的人。
写这篇文章目的有两个:
1. 能够唤醒大学里沉睡的一部分人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自助者天助之。
2. 引起更多的人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因为这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不能因为老师、大学和社会对我们不负责任就放任自流,相反正因为学校和社会没有为我们负责,我们更要加倍地为自己负责,更要认真地思考和选择自己人生。如若能达到此两者,足矣,谢谢各位。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32/02/1_1.html
中国从来不缺乏对教育倾注无限热情的人,大师、学者、作家,不一而足,而学生作为教育最直接的产品,却往往失去了话语权。近日,一篇万言长帖《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备受中国人关注。一时间对于教育质量的讨论再次达到了一个高度。帖子如此之长恐怕会花费你的一些时间,但可以保证,真正将该帖完整读完,你一定会为作者所写的最真实,最露骨的大学所揪心不已。你也可以保存,或推荐给其他朋友。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五年多以前,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读书。我抱着最理想的热情,以为从此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为我的人生即将要大展宏图!
三年以前,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分团委副书记的职务,开始认真地大量阅读和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学,我的未来。试图找到对周围一切我无法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次的决定,也意味着我放弃了原来一直抱有的,通过“从政”来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今天,在毕业工作一年多后,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经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马上就要派我出国任职的时候,我却辞职了。我不想违心地接受这个光荣,我决心到远在大山中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志在探索中国新教育模式的私立学堂,试图通过投身中国最缺乏,最需要的教育,来实现我人生最大的价值:为我热爱的中国,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我自己,做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在无望的等待中浪费掉自己的生命。
因为,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鬼迷心窍阿了。放弃了中国人从小就灌输的,从小就追求的“最正宗”、“最正确”、“最理所当然”的道路的确令人不解。我也在认真地思考我这样做的理由。在这里,把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质疑的回答写出来。你们也可以自己评析: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一、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
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再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散发着异味,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发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是大学生么?这些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我的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
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家长过来求情延缓时间,但于事无补,游戏照打不误,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
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混日子?还要求情“给机会”?给他继续游戏的机会吗?
都说可怜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辛苦地赚钱,无私地供养儿女“上学”,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
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戏人生。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因为在中国“上大学”,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大家可以游戏,看电视,逃课,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
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感情剧,一部接着一部。你能想象这就是“我的大学”么?很不幸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武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行为如此令人费解?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混日子,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但是他们也一样困惑: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恐惧”和压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
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纵”自己。但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为国为民而学。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有“游戏人生”,但是却生活在沉重的压抑心理状态下,思维往往呆滞,慢慢地走上一条被大学生们嘲笑的“越学越傻”的“傻博士”道路。
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一样,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权威结论”,以自我的压抑而不是以心灵的呼唤来“学习”,这难道就真的比“玩游戏”“看影碟”更好吗?大学的学习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照本宣科的老师 一学期也见不到几次
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派他的研究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讲得稀里糊涂,还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艰难晦涩,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
后来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的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垃圾教材,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
据说老师们也很可怜,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则就可能降职。有些老师没办法就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这种可以不花钱出教材,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
大学里的学生生涯,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活的课程。我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学习,但是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
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求?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其实我觉得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看专业叫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就改个名字。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糊弄人就完事了。
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大学重建》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我听到了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也似乎抓住了一些东西,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彷徨,方向不明确,理想似乎越发遥远,而不知如何下手。同时,为什么我们的大学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多的学生缺乏精神思考而且没有老师指引?除了在一些讲座上偶尔能够听到一些激动内心的声音外,为什么大学里的老师讲完课就像是打工混日子,无趣无内容,讲完就走人?为什么大学老师从来不与学生探讨人生智慧?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这些问题我不得而知,而我自己也在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的道路上,碰到了更多的困惑。
二、为什么要辞去团委副书记?
大一时我参加学生会新闻部,然后做部长,和一群志气相投的朋友激扬文字,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在大二下的时候,成功竞选为分团委副书记兼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然而在半年后,我就毅然辞去了这个光鲜的职务,你可能会很惊讶,我不是有“总理的梦想”么?为什么要辞去呢?这可是走上“官员之路”的正途呀?在我最开始做学生会一个小小的部委时候,我只是抱着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想法。到了后来做部长,在我的本职工作之外,我开始思考我做的事情作用在那里?到底能够做那些有价值的事情去服务同学?
大学里的学生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引导帮助,就像我自己内心就有很多的困惑需要解答,学生会做得这么多活动能够解决了么?没有。从我进学生会开始,我就抱着相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跑着,班团会、运动会、文艺比赛等等,在开始我很兴奋,因为生活很充实,活动的确还比较丰富多彩。但是慢慢的,我的内心开始不明白,我发现这些活动组织了、举办了、精彩了、笑过了,却没有更多的智慧启迪,似乎只是一个“政绩”的记录。那些游戏的大学生继续游戏,我内心对于理想的迷惘更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解答。
于是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花很大力气很多精力组织这一些形式上的活动,而不去关注学生真正的问题、做学生和大学里真正应该做的工作?那个时候我还是学生会的新闻部部长,在面临换届的时候我想过退出,我的内心已经隐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不适合自己。但内心那个朦胧的梦想让我思考:如果我的“地位”更高一些,“权力”更大一些,如果自己可以领导团委和学生会,是不是就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了?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个机会锻炼自己,以明确自己的方向。有很多的学生干部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的。
于是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凭借自己比较不错的实力和老师的信赖,我成功地竞选为学院的分团委副书记,这可能是学生中地位最高的“官”了。我的内心鼓足了干劲,我要做出一些真正对学生有帮助的事情。可是当真正到了这个位置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多么的天真: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是我们能够“安排”的,我们只是按照“上面老师”布置的既定程式和内容去走,想要改变其形式上的作用几乎不可能;学院的老师有自己的安排,校团委的领导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达到一个目的:活动要精彩,形式要多样!可是没有一个人去思考这样的活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在那里。
我发现自己更加没有个人的“自主权”,必须要面对更多的无聊会议,要去组织很多无意义的活动,这些会议、这些活动大多数对于服务学生或者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根本没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所碰到的诸如沉迷网络游戏、缺乏精神风貌的现状,我甚至还失去了思考和学习提高的时间和空间。
我的内心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中切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什么不在他们沉迷网络与游戏时加以规劝和引导,甚至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难道非得等到他们挂课后给予处分、开除学籍么?更有甚者,与其他学院的一些学生干部打交道后,我发现大学学生会里面的学生干部,有不少本人就是“游戏大学”的优等生,但是他们却因为和辅导员老师关系不错而成为学生干部,来帮助老师“管理学生”。这样的学生干部能够引领学生走向哪里?同时,这些人似乎非常自信自己是一个“精英团体”,个个都感觉良好。
学生干部中开始有很多的饭局来“拉进”彼此的关系,喝酒甚至吸烟,所谓的“烟搭桥,酒开路”这样的话,我第一次就是从学生会主席的口里听到的,我很困惑,这是在读大学的有志青年学子么?这就是要引领国家未来的“精英集团”嘛?我们国家就缺这样的“人才”吗?
当面对着这样的现状的时候,我的内心开始痛苦:我可以选择若无其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下去,反正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熬一两年就会有各种优秀的荣誉、保研的机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一步步走上从政之路。但是,我也开始明白了,无论我将来的“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我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是一个人在与一个庞大的,堕落的,只关心物质利益和为自己捞好处的集团体系作对。
我如果想当上“总理”或者其他能够有决策权的位置,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混下去,否则早早就会被这个体制踢开。但我真的希望这样么?如果我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了一些根本不能起到实际作用的事情上,来收获一些所谓的荣誉和好处,我内心的困惑将怎么办?我之后的道路该怎样继续?难道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经历了深入的思考后,任职半年我就毅然申请辞去这一职务。当时学院的老师很惊讶我的举动,在明确我执意要辞后,非常好心地建议我可以挂名不做事,这样在大四时候就可以获得保研的机会。我不愿意占这个便宜,告诉老师,既然要走就走个彻底,不需要挂名,我的内心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于是,我很高兴地脱离了很多无聊的“学生工作”,回到了没有会议,没有那么多我看不懂活动的自由日子。自己读书、听讲座、听武大的“周末艺苑”,让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地成长。我努力去重新定位自己的理想,因为我发现从政似乎不适合自己。剩下来的选择还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家都很热衷的,也是很传统的“实业救国”之路,我可以去帮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也帮助自己成为一个“经济英雄”,做“李百万”另外一条就是冷板凳的“学术之路”:考研,攻博,成为一个学者。
我很敬佩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当年作为热血青年,做为一个台湾军官,由于反对蒋家王朝的政治***,他“叛逃”到大陆。他当然可以享受“义士”级的待遇,在我国的“党政军”系统里快速地升职。但是,他当时叛逃台湾,绝对不是为了谋取物质利益,而是为了心中的热血理想。
我想他后来离开政治圈子,走上学者之路,是不是跟我一样,发现在中国“从政”不能解决“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只好去研究学问,去当学者。否则如果他叛逃的目的,仅仅是想当一个学者的话,当时的台湾条件更好,所以一定有他的难言之隐。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学界最好的学者之一,还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
到底那条路更有意义和价值呢?我努力去大量阅读,努力去思考,去发现各种线索和事实来帮助我决定,去解决我内心所有的困惑。
三、读懂“大学”,我发现“做学问”在大学也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
我真的能够专专心心去做一个学者吗?像林毅夫那样?在不断地阅读和思考中,我对于大学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曾经安静和充满追求智慧风气的象牙塔越来越千奇百怪。商业中逐利的浮躁气息充斥着整个校园,学术与商业的挂钩和教师职称评定的畸形化,使得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老师不重视教学而忙于自己的项目,忙于发表论文。因为有了论文,有了项目,才会有职称和金钱,才会有房子、车子和各种名誉,这样的老师那里有时间去传业授道解惑呢?
但是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老师。因为“理想型”的老师注定要被现实“淘汰”。别的学校不了解,但是全国有名的易中天,在武大的时候却因为个性独特,不愿流俗而被排挤,出走厦门大学。后来是学生们敬仰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的哲学教授赵林也要离开武大,引起学生轰动。
后来据说校长看民意沸腾,才执意挽留赵林老师,勉强留了下来。但是根子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我最近又听说专注学问的知名哲学教授邓晓芒要去华工。一个文科教授,却要离开以文科着名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宁愿去一所工科大学任职,武大到底怎么了?珞珈山还是个做学问的地方吗?
四大名嘴的尚重生教授也说:当年与他一起留校任教的早期很多有才华的老师,都离开武汉大学了。而且很多离开了大学,离开了学界。难道在中国,学者之路也同“从政”之路一样,是一条不可行的“梦幻之路”?中国之大,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吗?我很不安地探讨自己从事“学问之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地发现:所谓的“名牌大学”里,真正的学问根本没有地位。
老师不关心学问和学习。在这样的大学里,缺乏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因为老师在大学里其实是“弱势群体”,他们被一群根本不懂教育的教育官员们“管理”着,迫于生存压力,为了职称,为了提级,为了饭碗等等,不得不向畸形的评定机制屈服。能够独立思考和具有独立人格的老师,可能根本就不见容于这个教育官僚体制。
连知名的教授如赵林,邓晓芒都不得不屈服于“体制”,连四大名嘴尚重生都不断地抱怨无法发挥所长,我一个小小的后生,真的能在“学问”的路上实现理想吗?很多博士生导师会派自己的研究生替代自己给本科生上课,自己忙项目,当老板,追逐金钱和权力地位,这与“官场”和“商场”又有什么不同呢?真正的不同,就是这里更虚伪,贴了一张“教育”的皮,所以更害人。
校长把老师当打工仔 谁也不关心学生
大学的领导不关心学问。他们不关心教师,仅仅是把教师当做打工仔。他们也不关心学生,不理会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很多管学生的“大学领导”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一副“官员”的样子。他们也不关心自己的毕业生到底受不受社会的欢迎,不关心学科的设计是不是符合教育和社会的要求。他们只关心“如何保住位置”,“如何捞取好处”,如何“买卖文凭”,如何与社会上的官员们“交易”。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武汉大学授予了很多官员“特聘教授”的头衔拉拢他们,还送出大量的“博士学位”给各级官员,仅仅因为他们是有实权的“官员”,学校愿意“证明”他们“很有学问”,让他们捞一笔“学问资本”。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前几个月武汉大学的两个校领导被抓,其中一个还是享有“国家荣誉”的获奖“杰出领导”,这暴露了大学一系列问题的冰山一角,据说出事以后,很多有实权的“大学领导”们都惶惶不安,生怕有一天查到自己头上来。我相信这不是武汉大学一家的事情,可能其他大学更***。
可是,我关心的是:这说明了什么?这样的大学,难道真的有“大学精神”吗?真的是一个我要做学问的地方吗?
1.我缺钱么?我们的社会缺钱么?我的人生需要去做一件没人需要的事情吗?
现在我们的国家里,大家都在努力创造着物质的财富,每一个城市里可以看到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每个人都在辛苦的追逐着。特别是我在深圳工作,这个节奏很快的城市就是金钱驱动的城市。每一次,我坐公交车的时候,我都会留意下那些等车的和街上走过的人们,很多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和疲惫。
大家都在追求金钱以为会带来幸福,可是为什么都这么不快乐?望着车外的人们,我就问我自己:会不会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跟他们一样? 我问自己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是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是,我想幸福于我而言,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开心有价值的工作并能保障物质生活,一个和睦的家庭。并能把这个幸福的圈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推广,那么我实业的梦想能够带给自己幸福和更多的人幸福么?
再看看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已经诞生了很多的企业,华为、联想、等等,人们已经创造积累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优越。而我们却越来越齐心协力地追求金钱,我们创造了很高的GDP,但同时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环境污染,大都市白领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每况日下,都市女性白领越来越多的人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市人在物质富足的表象里精神匮乏,借以酒吧、网络游戏、聚餐等打发时间,青少年儿童以及高校大学生自杀比率升高,流行文化越来越庸俗甚至恶俗化,以及我在大学所碰到的种种困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怎样去解决?靠追求金钱可以么?
而这些问题却很实在地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这个社会的整体幸福。但这一切,靠钱都不能解决,是要靠文化,靠智慧。如果金钱可以解决,那我们可以用钱买来生理和心理健康,可以买来家庭的幸福和谐,可以买来优秀的文化,我当然应该多赚钱。可惜这一切都买不来。
2. 为什么说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
靠文化,靠智慧,人才能够得到幸福,国家才会真正强大。为什么一定要去做教育?答案是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看看教育和社会的现状以及我们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我们就可以明白。
我们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教育都在教学生不断地考试,关注考分,然而,做了那么多的试卷,考了那么多的试,拿了学士、硕士、博士文凭就能解决人生和幸福的问题吗?看一看现在的大学生面貌,有多少人不过是在混一张文凭而已,还自欺欺人地以为:这张文凭会给自己带来一份不错的工作和钱途,可能么?那么多经过高考的学生,走进大学为什么就失去了青年人本来应该有的朝气和活力?为什么他们沉迷网络游戏、在无聊中打发着自己最宝贵的年华?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成为“啃老一族?”还有工作之后很多成为“月光一族”?
我们最终都要走上社会,我们最终都要独立地去面对生活和生存,我们最终都要为人父母,我们最终都要赡养自己的父母,真正关乎我们人生幸福的问题,诸如怎样去强身健体,怎样去规划人生方向,怎样去处理婚姻问题,怎样去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有去关注或者启发我们去思考这些问题吗?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学校里培养一群考试的机器,然后出来成为一个工作的机器?老了成为一个等死的废物吗?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国二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此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问一问亲爱的朋友们,在中国目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里,有这样的教育么?没有,中国太缺乏真正的教育、缺乏真正的大学了!同时我们回过头来看***传统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做的,宋朝一代大儒张载曾如此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以后,这句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这样的学者?我们的大学里有多少这样的教授和博导?我们可以看到为各种利益集团说话的所谓“专家”,可以看到为了金钱奔波在官场和商场的教授和博导。
现在我们的社会很多人都在一味地追求金钱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从让我们痛恨的房地产商到现在的医院,从老师到卖奶粉的,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一味地拜金。缺乏文化和责任的富人们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危害。我们可曾知道美国的清洁工人的工资可以达到年薪五六万,但是他们的房子只需要三十万左右的美金?
而我们国内的老百姓却需要耗费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去买一套房子,就因为一些人昧着良心攫取高额利润,而让多少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面临这个严峻的人生大事,房子真的值那么多钱么?孟子曾经告诉过我们:上下交征利,国危矣。三鹿奶粉、各地不断的儿童血铅案例已经用血的事实不断地印证着这句话,而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多少这样的例子来唤醒大家:如果仅为了钱而忘记了道德,昧了良知,我们的社会将走向何方?
在这么一个逐利的社会里,究竟还有多少中国人会静下心来学习和传承我们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老子》、《论语》、《大学》、《金刚经》、《资治通鉴》等等,这些经典的遗产我们继承了么?我们该怎样把这些东西交给我们的下一代,如果不能交给,如果不能完成五千年里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们何以有颜面自称为中国人?
曾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国家破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复国家(比如以色列),但一个文化破亡了的民族,无一例外地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比如古巴比伦等。而正是由于这些精髓的传统文化丢失,我们的社会才变得越来越千奇百怪。
学校缺乏真正的教育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人盲目逐利、精神空虚、各种社会问题曾出不穷,传统文化精髓遗失,后面两者又反过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如此的恶性循环回把我们带向哪里?我们的后代将会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
究竟是这个社会在疯狂地走向一个危险的境地,还是我是一个疯子在危言耸听?
3.为中华之崛起做教育
考虑到如此的地步,我对于自己做实业的想法又发生了深深的怀疑,我对于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深地担忧。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写下《少年中国说》,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更加严重。只有从教育上去入手,培养优秀和有良知的公民及社会领袖,我们才有希望去改变我们社会中丑恶的一面,才能传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子孙后代才会健康、幸福地生存在这块土地上,才能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
因此我决定走进大山,去一个小小的私立学校做一名普通老师,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习武修身,传播智慧。为我热爱的这个国家,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自己,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因为唯有文化方能立国,唯有真正的教育才能树人!唯有智慧方能让一个人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一个社会真正的和谐,让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
注:没有想到文章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在此说明下――由于体制内教育的失败,我不可能加入任何一所官办的应试学校来实现自己做真正教育的理想,而选择了在大山里的这所私立精英学堂(别误会,不是农村支教,那样我再努力也只是为体制培养几个低级打工仔),不提学堂名字的原因,是因为避免有人说我是商业炒作(毕竟是私立的),玷污了这个神圣的教育理想。
同时,这所学堂目前因为超前的教育理念,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力已波及全国,她必将成为中国未来先进教育的一个范例,因此我也不想借名生辉,借学堂出名。我更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自己踏实的努力来让学堂因我而更荣耀而非相反。希望大家理解。
另外,我开始新的工作才两个月。在这里,我第一次尝到了“挫折”的感觉,相对于我一贯的“顺风顺水”,我在这里明显感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和思想的浅薄。相比一起工作的,跟我同年毕业的同事和朋友,我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差异,我需要有更多的努力来提高和完善自己。但是,这反而让我更加高兴,更加认定了自己选择的正确: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不断提高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让我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教育强国之梦----去不断提高自己和需要我帮助提高的人。
写这篇文章目的有两个:
1. 能够唤醒大学里沉睡的一部分人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自助者天助之。
2. 引起更多的人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因为这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我们不能因为老师、大学和社会对我们不负责任就放任自流,相反正因为学校和社会没有为我们负责,我们更要加倍地为自己负责,更要认真地思考和选择自己人生。如若能达到此两者,足矣,谢谢各位。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教育
敬佩!女教师执教40年月薪150元:痛哭完继续上课!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38/83/2_1.html
从17岁到57岁,山西省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40年,她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照亮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宋玉兰这一辈子每月工资最多时也只有一百多元,但她喜欢孩子,说“我离不开孩子们”;乡亲们也敬重她,说“她是小山村不灭的蜡烛”。
执教40年 一家两代人都是她的学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一直代小学的课程,2000年以后学校的小学老师多起来了,我便开始带幼儿班。”宋玉兰说,现在班上有11个孩子,每天给孩子教些简单的汉字和加减乘除,带他们唱唱歌,跳跳舞。“村子里老师少,逼得我们几乎都是全能教师。”
宋玉兰第一次作为老师走上讲台时还是个学生。1975年的一天,生产队的领导找到17岁的宋玉兰,问“村里小学没有老师,你能不能给孩子们上上课。”坐在教室里她回忆说,“当年我是边上高中边给小学代课,没想到一代就是40年。”
保守估计,在这个现在有1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宋玉兰累计教出了上千名学生。不少家庭,大人孩子两代人都出自宋玉兰门下。
现在,幼儿班的小朋友小轩(化名)的妈妈,便是宋玉兰在上世纪90年代教过的学生。小轩的妈妈说:“村子里哪家哪户没有宋老师的学生?虽然是一个村的乡亲,但村里人都不按辈分叫她,而是习惯喊‘宋老师’。”
工资150元 痛哭后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在宋玉兰家,她拿出一张上世纪90年代积善学校的教职工合影,照片上有10多位老师;现在,这些老师外出打工的打工,退休的退休,坚持到现在的只有她一个人。宋玉兰指着其中一个人说:“这位老师也是代课教师,工资太低了,养活不了家,前几年出去打工了。”
宋玉兰回忆,刚当上老师时她是挣工分,全年是280个工分;上世纪八十年代,每月可以赚50元,在当时的农村,这收入还算不错;到了九十年代,月工资涨到100元,家里的开支开始不够用;2000年以后,她的收入又涨了30元。
现在,宋玉兰每月工资只有150元,一年结一次,到了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代课老师退休后一点保障也没有,现在也不敢退休。”超过退休年龄2年的宋玉兰说,“自己能干一年是一年。”
为了维护权益,宋玉兰坦陈,自己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子,但十几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宋玉兰平静地说,“以前被气哭过,有时一天都吃不下去饭,哭过后再接着给孩子们上课。”
记者咨询陵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据介绍,当地在2000年前后有一次民办老师转公办老师的机会,之后十几年来再也没有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了。并且,这位负责人说,“幼儿教师一直没有正式编制,很多时候都是挤占小学教师的编制名额。”
积善小学一位工作十几年的老教师对记者说,虽然宋玉兰不时会为自己待遇问题奔波,但很少见她因此影响孩子的课程,“宋老师上课总是兢兢业业”。
据《新华每日电讯》
可怕的不是月薪150元,而是官方惯常的冷漠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39/93/3_1.html
闲散一石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17岁到57岁,山西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40年,可是目前每月工资只有150元。即使月薪150元,也不是月结月清,而是一年一结,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
据保守估计,在这个现有1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宋玉兰累计教出了上千名学生。不少家庭,大人孩子两代人都出自宋玉兰门下。可是一名教师,干了40年,月薪只有150元,你说惨不惨。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标准是2011年确定的。按照这个标准,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就是中国式的贫困群体。宋玉兰本人年收入才1800元,你说他是不是贫困?即使如此贫困,宋玉兰还是站在讲台之上,你说可敬不可敬?
如此可敬的教师,理应得到政府奖励和关照才对,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她一直处于贫困当中,至今没有哪级政府伸出救援之手。如此冷漠,确实让人惊讶。按理说,这些年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并不少,一些农村的教师咋还是这个收入,这些钱是不是用去给哪些收入并不低的教师锦上添花了,而把乡村教师落下了?按理说,这些年各级政府一直在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而且多次开展了解决乡村教师困难的“运动”,陵川县的宋玉兰咋还是这么穷,这些“运动”是怎么搞的?按理说,这些年国家在扶贫开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宋玉兰没有纳入公办教师队伍,理应属于农村贫困户吧,怎么没有将贫扶到她的头上?到底谁应该为宋玉兰这样的贫困教师负责?
如果宋玉兰对自己的待遇长期保持沉默,相关部门以及负责人完全可以以不了解情况为由推卸责任,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宋玉兰表示,为了维权,自己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但问题十几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宋玉兰平静地说,“以前被气哭过,有时一天都吃不下去饭,哭过后再接着给孩子们上课。”积善小学一位工作十几年的老教师说,虽然宋玉兰不时会为自己待遇问题奔波,但很少见她因此影响孩子的课程,“宋老师上课总是兢兢业业”。反映了十几年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解决,只能用“冷漠”两个字来解释。无论是出于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感也好,出于政府对雇工应尽的责任也好,亦或是出于怜悯之心也好,如果不是“冷漠”,宋玉兰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据陵川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当地在2000年前后有一次民办老师转公办老师的机会,之后十几年来再也没有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了。并且,这位负责人说,“幼儿教师一直没有正式编制,很多时候都是挤占小学教师的编制名额。”由此看来,宋玉兰老师的遭遇也不能怪县里的教育局,因为如果不能转公办教师,待遇就上不去,而转公办教师又没有编制。这是在说,不是我不想解决问题,而是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果然如此吗?那不也见得。编制可以没有,工资是可以有的。既然教育局聘用人家当了教师,理所当然应该保证他的待遇,哪有只管让人干活而不给钱的道理?如果不是冷漠,何至于长期解决不了问题。不知道陵川县有多少个宋玉兰。如果人数并不多,甚至是极少数,显然是教育局冷漠到不作为的程度。如果人数很多,自然是当地政府没有统筹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问题,长期以来对民办教师采取冷漠的态度。
一名教师执教40年,月薪只有150元,除了当地的冷漠之外,其实还是当前这个社会的一个悲剧。宋玉兰月薪150元,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尽管社会公众热烈关注,可是各级政府官员至今沉默不语,似乎谁也没有责任,谁也不负责解决这个问题,可谓冷漠到家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却有许多人为一些收入并不算太低的群体的收入奔走呼号,唯独乡村教师没有人为他们说话,这岂不是悲剧?2014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一个报告,说是高校教师收入太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47.7%,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到总人数的85.9%。如果年入15万都太低,那么宋玉兰们呢?这些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说,医生收入太低,平均起来只有10万,有的医生则自曝年入20万。如果说,这样的收入都不能体面的生活,那么宋玉兰们还有尊严吗?这些年,公务员们也一直哭诉收入太低、压力太大,甚至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的国企老总也在说收入太少,不知道他们想到过没有,同样是为国家工作,全国还有多少个宋玉兰?
无论是多是少、是高是低,都在哭穷喊低,从这些群体的自身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收入方面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对于为全体人民谋利益、主持公平正义的政府来说,则应该有一个统筹兼顾的考虑,这就是设计制定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各类群体都在哭穷,都在喊收入太少,问题就出在收入分配制度偏离公平合理轨道所致。这几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积极作为,不断出台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政策,但是只在体制之内有些效果,对体制之外政策失去作用。宋玉兰们恰恰位于体制之外。为何冰火两重天?体制内由财政拨款,体制外由企业掏钱,赚不到钱就何谈增资。收入分配失秩,贫富差距悬殊,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尤其应该抓紧解决体制外低收入人群的问题,起码体制内单位如教育系统长期以来存在的在收入分配方面“一校两制”的歧视性政策应该尽早废除,从小学到大学都应该如此。这是政府力所能及而且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哀莫大于心死。解决政策性、制度性问题的障碍莫大于冷漠。如果各级政府继续冷漠下去,执教40年、月薪150元的现象还得继续存在下去。此事经过媒体报道之后,社会广泛关注,但官方依然显示出自己既有的惯常的冷漠,说明有些官员已经对这样的事情完全麻木了,急需有人给他们打上一针清醒剂,使他们恢复到清醒状态。那么,这针清醒剂又在哪里呢?难道还得重复昨天的故事,等待高层再作出一个批示不成?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38/83/2_1.html
从17岁到57岁,山西省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40年,她用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照亮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宋玉兰这一辈子每月工资最多时也只有一百多元,但她喜欢孩子,说“我离不开孩子们”;乡亲们也敬重她,说“她是小山村不灭的蜡烛”。
执教40年 一家两代人都是她的学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一直代小学的课程,2000年以后学校的小学老师多起来了,我便开始带幼儿班。”宋玉兰说,现在班上有11个孩子,每天给孩子教些简单的汉字和加减乘除,带他们唱唱歌,跳跳舞。“村子里老师少,逼得我们几乎都是全能教师。”
宋玉兰第一次作为老师走上讲台时还是个学生。1975年的一天,生产队的领导找到17岁的宋玉兰,问“村里小学没有老师,你能不能给孩子们上上课。”坐在教室里她回忆说,“当年我是边上高中边给小学代课,没想到一代就是40年。”
保守估计,在这个现在有1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宋玉兰累计教出了上千名学生。不少家庭,大人孩子两代人都出自宋玉兰门下。
现在,幼儿班的小朋友小轩(化名)的妈妈,便是宋玉兰在上世纪90年代教过的学生。小轩的妈妈说:“村子里哪家哪户没有宋老师的学生?虽然是一个村的乡亲,但村里人都不按辈分叫她,而是习惯喊‘宋老师’。”
工资150元 痛哭后继续给孩子们上课
在宋玉兰家,她拿出一张上世纪90年代积善学校的教职工合影,照片上有10多位老师;现在,这些老师外出打工的打工,退休的退休,坚持到现在的只有她一个人。宋玉兰指着其中一个人说:“这位老师也是代课教师,工资太低了,养活不了家,前几年出去打工了。”
宋玉兰回忆,刚当上老师时她是挣工分,全年是280个工分;上世纪八十年代,每月可以赚50元,在当时的农村,这收入还算不错;到了九十年代,月工资涨到100元,家里的开支开始不够用;2000年以后,她的收入又涨了30元。
现在,宋玉兰每月工资只有150元,一年结一次,到了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代课老师退休后一点保障也没有,现在也不敢退休。”超过退休年龄2年的宋玉兰说,“自己能干一年是一年。”
为了维护权益,宋玉兰坦陈,自己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子,但十几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宋玉兰平静地说,“以前被气哭过,有时一天都吃不下去饭,哭过后再接着给孩子们上课。”
记者咨询陵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据介绍,当地在2000年前后有一次民办老师转公办老师的机会,之后十几年来再也没有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了。并且,这位负责人说,“幼儿教师一直没有正式编制,很多时候都是挤占小学教师的编制名额。”
积善小学一位工作十几年的老教师对记者说,虽然宋玉兰不时会为自己待遇问题奔波,但很少见她因此影响孩子的课程,“宋老师上课总是兢兢业业”。
据《新华每日电讯》
可怕的不是月薪150元,而是官方惯常的冷漠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39/93/3_1.html
闲散一石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17岁到57岁,山西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40年,可是目前每月工资只有150元。即使月薪150元,也不是月结月清,而是一年一结,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
据保守估计,在这个现有1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宋玉兰累计教出了上千名学生。不少家庭,大人孩子两代人都出自宋玉兰门下。可是一名教师,干了40年,月薪只有150元,你说惨不惨。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标准是2011年确定的。按照这个标准,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就是中国式的贫困群体。宋玉兰本人年收入才1800元,你说他是不是贫困?即使如此贫困,宋玉兰还是站在讲台之上,你说可敬不可敬?
如此可敬的教师,理应得到政府奖励和关照才对,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她一直处于贫困当中,至今没有哪级政府伸出救援之手。如此冷漠,确实让人惊讶。按理说,这些年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并不少,一些农村的教师咋还是这个收入,这些钱是不是用去给哪些收入并不低的教师锦上添花了,而把乡村教师落下了?按理说,这些年各级政府一直在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而且多次开展了解决乡村教师困难的“运动”,陵川县的宋玉兰咋还是这么穷,这些“运动”是怎么搞的?按理说,这些年国家在扶贫开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宋玉兰没有纳入公办教师队伍,理应属于农村贫困户吧,怎么没有将贫扶到她的头上?到底谁应该为宋玉兰这样的贫困教师负责?
如果宋玉兰对自己的待遇长期保持沉默,相关部门以及负责人完全可以以不了解情况为由推卸责任,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宋玉兰表示,为了维权,自己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但问题十几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宋玉兰平静地说,“以前被气哭过,有时一天都吃不下去饭,哭过后再接着给孩子们上课。”积善小学一位工作十几年的老教师说,虽然宋玉兰不时会为自己待遇问题奔波,但很少见她因此影响孩子的课程,“宋老师上课总是兢兢业业”。反映了十几年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解决,只能用“冷漠”两个字来解释。无论是出于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感也好,出于政府对雇工应尽的责任也好,亦或是出于怜悯之心也好,如果不是“冷漠”,宋玉兰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据陵川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当地在2000年前后有一次民办老师转公办老师的机会,之后十几年来再也没有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了。并且,这位负责人说,“幼儿教师一直没有正式编制,很多时候都是挤占小学教师的编制名额。”由此看来,宋玉兰老师的遭遇也不能怪县里的教育局,因为如果不能转公办教师,待遇就上不去,而转公办教师又没有编制。这是在说,不是我不想解决问题,而是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果然如此吗?那不也见得。编制可以没有,工资是可以有的。既然教育局聘用人家当了教师,理所当然应该保证他的待遇,哪有只管让人干活而不给钱的道理?如果不是冷漠,何至于长期解决不了问题。不知道陵川县有多少个宋玉兰。如果人数并不多,甚至是极少数,显然是教育局冷漠到不作为的程度。如果人数很多,自然是当地政府没有统筹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问题,长期以来对民办教师采取冷漠的态度。
一名教师执教40年,月薪只有150元,除了当地的冷漠之外,其实还是当前这个社会的一个悲剧。宋玉兰月薪150元,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尽管社会公众热烈关注,可是各级政府官员至今沉默不语,似乎谁也没有责任,谁也不负责解决这个问题,可谓冷漠到家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却有许多人为一些收入并不算太低的群体的收入奔走呼号,唯独乡村教师没有人为他们说话,这岂不是悲剧?2014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一个报告,说是高校教师收入太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47.7%,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到总人数的85.9%。如果年入15万都太低,那么宋玉兰们呢?这些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说,医生收入太低,平均起来只有10万,有的医生则自曝年入20万。如果说,这样的收入都不能体面的生活,那么宋玉兰们还有尊严吗?这些年,公务员们也一直哭诉收入太低、压力太大,甚至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的国企老总也在说收入太少,不知道他们想到过没有,同样是为国家工作,全国还有多少个宋玉兰?
无论是多是少、是高是低,都在哭穷喊低,从这些群体的自身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收入方面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对于为全体人民谋利益、主持公平正义的政府来说,则应该有一个统筹兼顾的考虑,这就是设计制定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各类群体都在哭穷,都在喊收入太少,问题就出在收入分配制度偏离公平合理轨道所致。这几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积极作为,不断出台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政策,但是只在体制之内有些效果,对体制之外政策失去作用。宋玉兰们恰恰位于体制之外。为何冰火两重天?体制内由财政拨款,体制外由企业掏钱,赚不到钱就何谈增资。收入分配失秩,贫富差距悬殊,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尤其应该抓紧解决体制外低收入人群的问题,起码体制内单位如教育系统长期以来存在的在收入分配方面“一校两制”的歧视性政策应该尽早废除,从小学到大学都应该如此。这是政府力所能及而且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哀莫大于心死。解决政策性、制度性问题的障碍莫大于冷漠。如果各级政府继续冷漠下去,执教40年、月薪150元的现象还得继续存在下去。此事经过媒体报道之后,社会广泛关注,但官方依然显示出自己既有的惯常的冷漠,说明有些官员已经对这样的事情完全麻木了,急需有人给他们打上一针清醒剂,使他们恢复到清醒状态。那么,这针清醒剂又在哪里呢?难道还得重复昨天的故事,等待高层再作出一个批示不成?
贞诚-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14-01-03
回复: 教育
中学教师:中国的中学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监狱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48/85/4_1.html
本人就是一名中学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工作,先在山区农村初中任教十多年,后在县城一所重点高中至今,有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我谈的都是事实,夹杂着一些感触。
中学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监狱,区别的是里面囚禁不是人犯,是表面上是有人身自由的青少年,其实他们比人犯更缺少自由,他们的休息时间比犯人要少的多。校长在这里扮演的是典狱长的角色,教师充其量不过是个狱卒而已。
本是一群生龙活虎的青年,他们可以自由的探讨人生价值,可以在科海泛舟,他们可以自由的歌唱,打打球,自我组织各种活动,也可以谈谈男女朋友(因为恋愛也是人生必修课)。但现实中,他们已经成了一种机器,会做题的机器而已。
这里没有吵闹声,没有喝彩声,只有老师在讲台上唾星四溅。从醒到睡,他们所做的事,都会有规范,都有人“管理”。晚饭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十分钟的课间,还可以被“拖堂”,只容许有上厕所时间。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半,十几个小时坐在椅子上,伏在课桌上,写呀,做呀,听呀!两耳不闻窗事,精神上是没完没了的苦役。学生宿舍里十点就熄灯,学生们就要用一种电池灯来照明,继续完成课业。
考考考,不知考学生还是考老师,学生的成绩因为与老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而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早就麻木了,需要老师不断的挥舞手中的鞭子驱赶。中国的校园里最缺的人文关怀,正常的学习活动都被升学率这个恶魔搞的面目全非。
我相信中国教育是最落后的,因为从骨子里落后。
先看授课模式。当前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几千年,仍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统一進度,统一内容,按部就班,以班级为单位進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废止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个性化教育,不能兼顾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精英学生来说,智力上也是一种浪费;对差生的来说,拼上命也无法追赶匆匆的脚步。
填鸭式的灌输占统治地位,学生只要用耳朵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主要教学用具。许多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这种教学手段仅仅形式上,只不过是多了一块小黑板而已,只是提高了一点效率,对教学模式没有根本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向老师提问,不能跟老师辩论,老师对喜欢发问的学生会很厌烦,只有听、写、背,获得知识的渠道非常狭窄。
从讲台上看下去只见一片亮花花的眼镜,疲倦的眼神从书山后面抬起来。估计,高三学生近视率在80%以上(近视也算一种病,学生几乎皆病)。他们已经丧失了青年人的活力,成了病态,没有个性,没有愛好与兴趣,没有才艺。
因此中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用来的考试的工具而已。他们的学的所谓“知识”,都是些专门为考试而制造的知识和题目,没有实践性,没有应用价值,也不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基本丧失了科学性与真实性,支离破碎,差不多已经沦为伪科学、伪学问。
下面把中学各学科分析一下。
数学变的艰涩无比,所谓的难题无非是把有限的几个公式变来变去,难度无限提高而已。
物理、化学、生物,本来是实验科学,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现在都变成了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连接电路,在卷面上做化学实验。据老师说现在越是让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题成绩反而纸上谈兵好。对这些学科来说,概念比知识更重要,但我们的学生只会做题,科学观念与概念都是浮云。
历史课,变成了无限多“知识点”,每个题目考查几个知识点,这样就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脉络,也不能培养历史观,只能学到一些知识的碎片。
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的高级体现,但这个不容易见效,不容易立马见到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很少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主要让学生大量的记忆与背诵,书写大量的字词,也不培养阅读的愛好,也没有阅读时间,语文教学已经到了舍本逐末的地步。
政治,这本门只是当局的一个……,越学人的素质越低下。
英语,几乎是“哑巴英语”,不会会话,不会交际,也不学英美文化。
地理,里面大量的题目是计算“地方时”的,大家知道“地方时”在生活中基本上是没用的东西。还有那些大量“太阳光照图”等,其实就是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属性变来变去,结果地理变的比立体几何更难,十分令人头痛。
本来可以容忍千差万别答案的科目,比如政治、历史、语文,在考试时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教师全是教书匠,只会照本宣科,把需要考试的内容教给学生,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千万不能教,否则就是不务正业,还可能受到投诉。教师们只了解本学科知识,对于其它学科几乎是“隔行如隔山”,打个比喻来说历史教师只知道历史,数学教师只知道数学,而且他们仅懂得课本知识,而且语文教师不会写作。
缺乏全面的知识修养,没有人文内涵,这是中学教师的通病。而且,我所了解的一些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文化程度之低,让人咋舌,简直可以称的上“半文盲”。
什么是名师、好老师?家长在择校、择班的时候,一般都要问,哪个老师教的好?现在所谓的“好老师”这个价值取向,一般是指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比较强的人,他们比较“狠”,滴水不漏,会做“思想工作”,人际关系较好。因此会管人,把班级管的像铁桶,比较恐怖的教师,才会考出好成绩,至于科学人文素养、学科素养,一般不在考虑之列;另一类,会猜题压宝的老师,掌握考试动向的教师,也比较受欢迎。
说到“思想工作”,一般是恩威并用,并不是什么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比如说“你考不好,怎么对的起家长”,“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都像你这样不守纪律,我们班的成绩能上去吗?”
当然也要会惩罚学生,让他们罚站,背不过课文的在走廊里站着。以前老师们体罚,曾经有一个教师用一张板子打手背,好玩的是板子上写着“落后就要挨打”几个字。现在体罚容易被举报,举报渠道很多,老师们可能因此被惩罚。因此体罚现象已经不多见。但既要管好班级,又不能用极端措施,老师们比较难,经常唉叹“学生不好管!”
没有工作热情。前一两年,在我们学校里一个潜规则,男52女50就能内退,所以一到年龄,他们比兔子跑的还快,回家颐养天年去了,说不定还可以找个第二职业挣点钱。
中学教师,一般只要晋级到副高级就到头了,就万事大吉了,这些人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干后勤,不愿意上课。说白了,我所了解的教师,没有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为了学生考个好成绩,也拼命工作,也就是拼命给学生增加负担,并不提高学生素质,为的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一是学校的压力,清规戒律很多,学生的成绩不高,就批你,少发给钱,没面子;二是为了晋职称,职称与待遇是挂钩的,为了糊口,为了生计。中国教师几乎没有什么理想信念!更没有一个称的上是教育家的。
我们的学校把学生当机器,事事讲究“整齐划一”,让学生跟军队一样守纪守时,制订了极为苛刻的“学生守则”“校规校纪”,对学生的作息严格控制,让学生无比听话,无比驯服。
吃饭睡觉等都有规范,如果午休、晚休不到,可能要受到“劝其退学”的待遇,虽然学校一般不会开除学生,但领回家让家长教育,这是惯用的。学生喊着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跑操,像军队一样。这种表面上的整齐,其实是对学生个性与人身自由的极大漠视,这种规范可能要与法律冲突。
学校里最重要的工作是“迎查”,迎接上级检查。为了让上级满意,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还有其它部门的检查,如文明单位、普法工作先進单位、工会工作检查等。为了迎查,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副校长挂帅,制订周密的方案,教学工作可以让路,学生停课让打扫卫生,可以大把地扔钱,要填写大量的文字材料,摆上高档水果给领导吃,大量的精力与经费花在“迎查”上,“培训”学生,好让学生帮着圆谎,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可以作假。
教师们一面要求学生讲真话,做正直的人,一面教学生撒谎。老师和学生都要有多重人格!这样培养的学生除了利己主义,还可能人格分裂。
前几年学校参加规范化检查,因为被评上“省规范化学校”,可以提高学费,还可以提高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为了这个倾向的政策性,许多学校趋之若鹜。为了这个检查,学校调用一批人员来造文字材料,准备各项内容,买了大量的平时根本不用的器材,建设了平时不用的“功能教室”,如劳技教室、舞蹈室、美术器材室、地理教室等。
仅档案就造了七百盒,用了数百斤纸张,不知累瘫了多少次打印机,为了这此检查,据说花了数百万元。但省里的检查团根本没有来,不知什么原因也通过了。
教师们的压力还是有的,因为高考,还有平时的各种考试。如果哪个老师的成绩差了,都会被级部主任批评的,甚至被校长点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比较生疏的,只要上课不打闹就行了。
班里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是受到父母的压力来上学的,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混天熬日头比认真学习的更难受,他们在后边睡觉还好些,怕说话、打闹,影响班级,任课教师管不了,就要交给班主任处理。弄不好,就要打电话找家长,“孩子哭,抱给娘”。
让学生规规矩矩的读他们的书,做他们的题,不必心灵沟通,师生的关系已经异化为牧羊人与羊群的关系。学生桌上永远有做不完的题,有各类辅导资料,还要印大量的“卷子”,“卷子”就是把找到的题目挖天窗剪下来,贴到纸上印制而成。每科每天都发几张这样的试卷,学生桌上摞的老高,再加上各种教材与教辅书,几乎可以把学生的头埋起来。
他们的发型,服饰都有严格的限制,可能被强制理发。那些敢于说摇头说“不”的学生,会遭到老师的白眼、指责,甚至体罚。只有良好的考试成绩才是通行证,只有清华北大能让学校光耀门楣。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是最完美的结合;还有人说,西方国家也来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的经验。这简直是痴人说梦!中国的中学教育几乎泯灭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高考仍然是指挥棒,俨然是个统帅。除了升学率是真的,其余的都可以是假的。
许多学校制造了很多噱头,比如“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挫折教育”,这些都是为了宣传之用,你可千万不要相信;还有什么“选课走班”“导师制”等“改革”,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除了学生成绩,别的没人关注。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升学服务的,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前途。学校里的摆设很多,比如说图书馆、阅览室,据说有藏书十万册,但不向学生开放,再说学生也没有时间看课外书。
几乎教学的每一个题目,每一项管理都是为了升学而设,偏离了升学的东西会大逆不道。偶尔搞点活动,比如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不过是为了粉饰,只是安排少数“精英”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只能充当“看客”,这些活动的程序和内容都是校方规定好的,学生更像些牵线木偶,没有任何自由发挥的余地。校长给学生讲话,其内容都是高调,没有共鸣,也没有共识,也没有对话。
还有无所不在的歧视,教师的课堂提问或辅导瞄准两类学生,一类是“尖子生”,可能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学校和教师的脸面;另一类的“边缘生”,即加把劲能够统考上线,或升入一般院校的学生。“渣子生”最受人漠视,他们上课可以睡觉,只要不捣乱就行了,几乎是可有可无的,除非是教师的子女,家长有权势的,或给老师送过礼的请过客的。排桌、选班干、都得看人下菜。
公道说,现在的教师待遇也不算低(发达地区和其它地区差距巨大),主要特权是假期节假日多,工作时间一年也就二百多天。教师的劳动几乎没有任何创造性,完全是一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不敢创新,也不需要创新,每年都是把那些“知识”翻来翻去,天天给学生出题,看作业,批卷子而已。
有些教师利用一些空闲时间办个假期班、辅导班,去赚一些外快,但主要限于英语、数学、理化等几门。中国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喜欢学习,不懂教育,而且中国人重实用、重功利的品性,充当了应试教育的“推手”。
高考政策改来改去,教改只是那些行政部门与“砖家”们闭门造车的产物,是一种瞎指挥,没有实质内容的改变,也没有教学模式的变革。这些“教改”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只能被动的服从,那些改革政策落实到学校仍是换汤不换药,而且“上有政策,上有对策”。
高考试卷的模式几乎延伸到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我就见过幼儿园小朋友做的试题也是这个程式。一种模式,千篇一律,能培养什么人才!中国的高考,就是凭一纸试卷来决定学生的一生。一纸试卷,你如何考查出一个人的智力、潜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呢?
还有中国的高等教育,***无耻,学术能力低下,被网友们称之为“养猪场”。我所了解的许多大学生,只是混一张文凭而已,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大学收费高昂,让一些贫困家庭难以抵挡,说到底大学只是收费的机器而已!
几十年来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有个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他到处宣扬,一年跑十万里,到处演讲,他当着校长、两个班的语文课、两个班的班主任,而且他班级井井有条,语文成绩非凡,因为他实行了“学生自我管理”。魏书生这样的故事,你相信吗?我相信一定是扯谎。
现在山东有个杜郎口中学,一所农村初中,他们分组教学,去他们学校取经的人踏破了门槛,收了不少“参观费”,受到教育部与某些专家的褒扬,这样的经验你相信吗?
我是不相信的,他们只是精于制造噱头而已,实际上是一些骗子。素质教育,喊的山响,连篇累牍的文章,完全是作秀,天下乌鸦一般黑,神州大地没有一处真正的素质教育。
教育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没有智力启迪,没有非智力因素培养,没有独立人格,没有创造能力,没有社会责任感,不仅身体虚弱,而且心理严重不健康,身心俱残,陶行知先生最厌恶的“死读书,读死书”在这里变成了现实。现在的高考制度,只是一个另外形式的科举,这样培养的人将来凭什么做民族的脊梁?
教育病了,并不是肌肤之疾,而是从内脏和大脑坏了。而教育制度只不过是社会制度的组成或延伸,学校更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的,学校只不过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附属品,在办学上毫无独立性,从某个角度上看学校和老师并没有错。
泯灭人的创造性,愚昧青少年,教育在摧毁民族的明天,是一种自残行为。教育、学校、教师、学生,你们到底错到哪里?如此不堪的教育如何支撑起中国!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48/85/4_1.html
本人就是一名中学教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工作,先在山区农村初中任教十多年,后在县城一所重点高中至今,有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我谈的都是事实,夹杂着一些感触。
中学就是一座活生生的监狱,区别的是里面囚禁不是人犯,是表面上是有人身自由的青少年,其实他们比人犯更缺少自由,他们的休息时间比犯人要少的多。校长在这里扮演的是典狱长的角色,教师充其量不过是个狱卒而已。
本是一群生龙活虎的青年,他们可以自由的探讨人生价值,可以在科海泛舟,他们可以自由的歌唱,打打球,自我组织各种活动,也可以谈谈男女朋友(因为恋愛也是人生必修课)。但现实中,他们已经成了一种机器,会做题的机器而已。
这里没有吵闹声,没有喝彩声,只有老师在讲台上唾星四溅。从醒到睡,他们所做的事,都会有规范,都有人“管理”。晚饭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十分钟的课间,还可以被“拖堂”,只容许有上厕所时间。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半,十几个小时坐在椅子上,伏在课桌上,写呀,做呀,听呀!两耳不闻窗事,精神上是没完没了的苦役。学生宿舍里十点就熄灯,学生们就要用一种电池灯来照明,继续完成课业。
考考考,不知考学生还是考老师,学生的成绩因为与老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而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早就麻木了,需要老师不断的挥舞手中的鞭子驱赶。中国的校园里最缺的人文关怀,正常的学习活动都被升学率这个恶魔搞的面目全非。
我相信中国教育是最落后的,因为从骨子里落后。
先看授课模式。当前的授课模式还停留在几千年,仍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统一進度,统一内容,按部就班,以班级为单位進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废止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不能个性化教育,不能兼顾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于精英学生来说,智力上也是一种浪费;对差生的来说,拼上命也无法追赶匆匆的脚步。
填鸭式的灌输占统治地位,学生只要用耳朵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主要教学用具。许多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这种教学手段仅仅形式上,只不过是多了一块小黑板而已,只是提高了一点效率,对教学模式没有根本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向老师提问,不能跟老师辩论,老师对喜欢发问的学生会很厌烦,只有听、写、背,获得知识的渠道非常狭窄。
从讲台上看下去只见一片亮花花的眼镜,疲倦的眼神从书山后面抬起来。估计,高三学生近视率在80%以上(近视也算一种病,学生几乎皆病)。他们已经丧失了青年人的活力,成了病态,没有个性,没有愛好与兴趣,没有才艺。
因此中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用来的考试的工具而已。他们的学的所谓“知识”,都是些专门为考试而制造的知识和题目,没有实践性,没有应用价值,也不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基本丧失了科学性与真实性,支离破碎,差不多已经沦为伪科学、伪学问。
下面把中学各学科分析一下。
数学变的艰涩无比,所谓的难题无非是把有限的几个公式变来变去,难度无限提高而已。
物理、化学、生物,本来是实验科学,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现在都变成了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连接电路,在卷面上做化学实验。据老师说现在越是让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题成绩反而纸上谈兵好。对这些学科来说,概念比知识更重要,但我们的学生只会做题,科学观念与概念都是浮云。
历史课,变成了无限多“知识点”,每个题目考查几个知识点,这样就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脉络,也不能培养历史观,只能学到一些知识的碎片。
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的高级体现,但这个不容易见效,不容易立马见到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很少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主要让学生大量的记忆与背诵,书写大量的字词,也不培养阅读的愛好,也没有阅读时间,语文教学已经到了舍本逐末的地步。
政治,这本门只是当局的一个……,越学人的素质越低下。
英语,几乎是“哑巴英语”,不会会话,不会交际,也不学英美文化。
地理,里面大量的题目是计算“地方时”的,大家知道“地方时”在生活中基本上是没用的东西。还有那些大量“太阳光照图”等,其实就是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属性变来变去,结果地理变的比立体几何更难,十分令人头痛。
本来可以容忍千差万别答案的科目,比如政治、历史、语文,在考试时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教师全是教书匠,只会照本宣科,把需要考试的内容教给学生,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千万不能教,否则就是不务正业,还可能受到投诉。教师们只了解本学科知识,对于其它学科几乎是“隔行如隔山”,打个比喻来说历史教师只知道历史,数学教师只知道数学,而且他们仅懂得课本知识,而且语文教师不会写作。
缺乏全面的知识修养,没有人文内涵,这是中学教师的通病。而且,我所了解的一些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文化程度之低,让人咋舌,简直可以称的上“半文盲”。
什么是名师、好老师?家长在择校、择班的时候,一般都要问,哪个老师教的好?现在所谓的“好老师”这个价值取向,一般是指组织管理能力强,责任心比较强的人,他们比较“狠”,滴水不漏,会做“思想工作”,人际关系较好。因此会管人,把班级管的像铁桶,比较恐怖的教师,才会考出好成绩,至于科学人文素养、学科素养,一般不在考虑之列;另一类,会猜题压宝的老师,掌握考试动向的教师,也比较受欢迎。
说到“思想工作”,一般是恩威并用,并不是什么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比如说“你考不好,怎么对的起家长”,“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都像你这样不守纪律,我们班的成绩能上去吗?”
当然也要会惩罚学生,让他们罚站,背不过课文的在走廊里站着。以前老师们体罚,曾经有一个教师用一张板子打手背,好玩的是板子上写着“落后就要挨打”几个字。现在体罚容易被举报,举报渠道很多,老师们可能因此被惩罚。因此体罚现象已经不多见。但既要管好班级,又不能用极端措施,老师们比较难,经常唉叹“学生不好管!”
没有工作热情。前一两年,在我们学校里一个潜规则,男52女50就能内退,所以一到年龄,他们比兔子跑的还快,回家颐养天年去了,说不定还可以找个第二职业挣点钱。
中学教师,一般只要晋级到副高级就到头了,就万事大吉了,这些人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干后勤,不愿意上课。说白了,我所了解的教师,没有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为了学生考个好成绩,也拼命工作,也就是拼命给学生增加负担,并不提高学生素质,为的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一是学校的压力,清规戒律很多,学生的成绩不高,就批你,少发给钱,没面子;二是为了晋职称,职称与待遇是挂钩的,为了糊口,为了生计。中国教师几乎没有什么理想信念!更没有一个称的上是教育家的。
我们的学校把学生当机器,事事讲究“整齐划一”,让学生跟军队一样守纪守时,制订了极为苛刻的“学生守则”“校规校纪”,对学生的作息严格控制,让学生无比听话,无比驯服。
吃饭睡觉等都有规范,如果午休、晚休不到,可能要受到“劝其退学”的待遇,虽然学校一般不会开除学生,但领回家让家长教育,这是惯用的。学生喊着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跑操,像军队一样。这种表面上的整齐,其实是对学生个性与人身自由的极大漠视,这种规范可能要与法律冲突。
学校里最重要的工作是“迎查”,迎接上级检查。为了让上级满意,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还有其它部门的检查,如文明单位、普法工作先進单位、工会工作检查等。为了迎查,领导班子开会研究,副校长挂帅,制订周密的方案,教学工作可以让路,学生停课让打扫卫生,可以大把地扔钱,要填写大量的文字材料,摆上高档水果给领导吃,大量的精力与经费花在“迎查”上,“培训”学生,好让学生帮着圆谎,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可以作假。
教师们一面要求学生讲真话,做正直的人,一面教学生撒谎。老师和学生都要有多重人格!这样培养的学生除了利己主义,还可能人格分裂。
前几年学校参加规范化检查,因为被评上“省规范化学校”,可以提高学费,还可以提高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为了这个倾向的政策性,许多学校趋之若鹜。为了这个检查,学校调用一批人员来造文字材料,准备各项内容,买了大量的平时根本不用的器材,建设了平时不用的“功能教室”,如劳技教室、舞蹈室、美术器材室、地理教室等。
仅档案就造了七百盒,用了数百斤纸张,不知累瘫了多少次打印机,为了这此检查,据说花了数百万元。但省里的检查团根本没有来,不知什么原因也通过了。
教师们的压力还是有的,因为高考,还有平时的各种考试。如果哪个老师的成绩差了,都会被级部主任批评的,甚至被校长点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比较生疏的,只要上课不打闹就行了。
班里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是受到父母的压力来上学的,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混天熬日头比认真学习的更难受,他们在后边睡觉还好些,怕说话、打闹,影响班级,任课教师管不了,就要交给班主任处理。弄不好,就要打电话找家长,“孩子哭,抱给娘”。
让学生规规矩矩的读他们的书,做他们的题,不必心灵沟通,师生的关系已经异化为牧羊人与羊群的关系。学生桌上永远有做不完的题,有各类辅导资料,还要印大量的“卷子”,“卷子”就是把找到的题目挖天窗剪下来,贴到纸上印制而成。每科每天都发几张这样的试卷,学生桌上摞的老高,再加上各种教材与教辅书,几乎可以把学生的头埋起来。
他们的发型,服饰都有严格的限制,可能被强制理发。那些敢于说摇头说“不”的学生,会遭到老师的白眼、指责,甚至体罚。只有良好的考试成绩才是通行证,只有清华北大能让学校光耀门楣。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是最完美的结合;还有人说,西方国家也来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的经验。这简直是痴人说梦!中国的中学教育几乎泯灭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高考仍然是指挥棒,俨然是个统帅。除了升学率是真的,其余的都可以是假的。
许多学校制造了很多噱头,比如“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挫折教育”,这些都是为了宣传之用,你可千万不要相信;还有什么“选课走班”“导师制”等“改革”,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除了学生成绩,别的没人关注。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升学服务的,美其名曰:为了学生的前途。学校里的摆设很多,比如说图书馆、阅览室,据说有藏书十万册,但不向学生开放,再说学生也没有时间看课外书。
几乎教学的每一个题目,每一项管理都是为了升学而设,偏离了升学的东西会大逆不道。偶尔搞点活动,比如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不过是为了粉饰,只是安排少数“精英”学生,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只能充当“看客”,这些活动的程序和内容都是校方规定好的,学生更像些牵线木偶,没有任何自由发挥的余地。校长给学生讲话,其内容都是高调,没有共鸣,也没有共识,也没有对话。
还有无所不在的歧视,教师的课堂提问或辅导瞄准两类学生,一类是“尖子生”,可能能考上名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学校和教师的脸面;另一类的“边缘生”,即加把劲能够统考上线,或升入一般院校的学生。“渣子生”最受人漠视,他们上课可以睡觉,只要不捣乱就行了,几乎是可有可无的,除非是教师的子女,家长有权势的,或给老师送过礼的请过客的。排桌、选班干、都得看人下菜。
公道说,现在的教师待遇也不算低(发达地区和其它地区差距巨大),主要特权是假期节假日多,工作时间一年也就二百多天。教师的劳动几乎没有任何创造性,完全是一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不敢创新,也不需要创新,每年都是把那些“知识”翻来翻去,天天给学生出题,看作业,批卷子而已。
有些教师利用一些空闲时间办个假期班、辅导班,去赚一些外快,但主要限于英语、数学、理化等几门。中国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不喜欢学习,不懂教育,而且中国人重实用、重功利的品性,充当了应试教育的“推手”。
高考政策改来改去,教改只是那些行政部门与“砖家”们闭门造车的产物,是一种瞎指挥,没有实质内容的改变,也没有教学模式的变革。这些“教改”没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只能被动的服从,那些改革政策落实到学校仍是换汤不换药,而且“上有政策,上有对策”。
高考试卷的模式几乎延伸到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我就见过幼儿园小朋友做的试题也是这个程式。一种模式,千篇一律,能培养什么人才!中国的高考,就是凭一纸试卷来决定学生的一生。一纸试卷,你如何考查出一个人的智力、潜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会责任感呢?
还有中国的高等教育,***无耻,学术能力低下,被网友们称之为“养猪场”。我所了解的许多大学生,只是混一张文凭而已,根本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大学收费高昂,让一些贫困家庭难以抵挡,说到底大学只是收费的机器而已!
几十年来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有个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他到处宣扬,一年跑十万里,到处演讲,他当着校长、两个班的语文课、两个班的班主任,而且他班级井井有条,语文成绩非凡,因为他实行了“学生自我管理”。魏书生这样的故事,你相信吗?我相信一定是扯谎。
现在山东有个杜郎口中学,一所农村初中,他们分组教学,去他们学校取经的人踏破了门槛,收了不少“参观费”,受到教育部与某些专家的褒扬,这样的经验你相信吗?
我是不相信的,他们只是精于制造噱头而已,实际上是一些骗子。素质教育,喊的山响,连篇累牍的文章,完全是作秀,天下乌鸦一般黑,神州大地没有一处真正的素质教育。
教育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没有智力启迪,没有非智力因素培养,没有独立人格,没有创造能力,没有社会责任感,不仅身体虚弱,而且心理严重不健康,身心俱残,陶行知先生最厌恶的“死读书,读死书”在这里变成了现实。现在的高考制度,只是一个另外形式的科举,这样培养的人将来凭什么做民族的脊梁?
教育病了,并不是肌肤之疾,而是从内脏和大脑坏了。而教育制度只不过是社会制度的组成或延伸,学校更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的,学校只不过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附属品,在办学上毫无独立性,从某个角度上看学校和老师并没有错。
泯灭人的创造性,愚昧青少年,教育在摧毁民族的明天,是一种自残行为。教育、学校、教师、学生,你们到底错到哪里?如此不堪的教育如何支撑起中国!
贞诚-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14-01-0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