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3 posters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科学家接收到神秘“外星人”脉冲信号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19 07:52
[摘要]科学家接收到神秘脉冲信号,有人认为这或许是外星人在试图和我们通讯。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斯林贝尔发现太阳系外出现了一组连续的脉冲信号,这些发现令她非常惊讶,她当时建议这可能是外星智慧生物的信号,但后来科学家证实这是一种高速旋转的脉冲星,可发射出非常规律的周期性信号。然而在2007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组神秘的周期信号,科学家将这组信号命名为快速射电脉冲,今年4月,又探测到类似的神秘信号,对此有分析指出这可能是中子星碰撞,或者是外星智慧生物的信号。
快速射电脉冲再次让科学家摸不着头脑,或许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天体行为所发出的信号可能就来自外星智慧文明,图中显示了2007年天文学家邓肯和他的研究小组接收到的神秘信号源,信号来源可能是中子星碰撞或者是外星智慧文明,信号距离分析结果认为这组分散的信号源距离我们数十亿光年,如此特别的信号使得科学家也不清楚其背后存在何种情况,信号持续了大约5毫秒,但有科学家指出这可能是射电望远镜故障。
对此,波多黎哥天文台的科学家也确认了该信号,认为信号来自银河系之外是真实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出几种可能的信号源,比如白矮星合并,快速旋转的白矮星合并时可以释放出强烈的快速脉冲;中子星合并也可能是该信号释放源,中子星碰撞时可释放出强辐射脉冲,并引发高能伽玛射线,这也可能是快速射电脉冲的释放源;此外中子星被黑洞吸积时也会释放强烈的电磁波信号。
除了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Parkes射电望远镜探测到该信号外,波多黎哥的射电望远镜也发现了类似的信号,这些情况都指向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天文现场,或者其表明这是一个巨大的外星通讯网络,宇宙中其实充满了智慧生物,目前中子星的合并可能是一个最为接近的解释,可在短短两毫秒内释放强脉冲并形成比地球磁场强万亿倍的磁场。不过,外星文明解释也有可能,到目前为止快速射电脉冲的来源仍然是个迷。
█ 事实+
1977年发现的外星人“WOW"信号
1977年8月16日Jerry R. Ehman在检测到的一个明显的窄频无线电讯号,当时他使用的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巨耳无线电望远镜。这个信号的特征显示并非是来自类地行星和太阳系内的信号,并且大耳朵完整且持续观测了72秒钟,但是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这种讯号。惊讶于这个讯号与星际讯号天线选单中使用的是如此吻合,Ehman在电脑打印机的报表上圈出了这个讯号,并在旁边写上了“Wow!”,而这个注记就成为这个讯号的名称。
尽管过去了35年,但这个信号到底是什么,仍然无法确定。不过,这个信号本身确有独特之处。那么,“Wow!”信号到底是不是外星人发来的呢?这个说法现在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定。因为这个信号只被接收到这么一次,后来再也没有重复出现过,也没有接收到类似的其他信号。(腾讯科学综合wikipedia报道)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19 07:52
[摘要]科学家接收到神秘脉冲信号,有人认为这或许是外星人在试图和我们通讯。
Parkes射电望远镜和波多黎哥射电望远镜都探测到神秘信号
神秘信号在2007年被探测到,今年4月又出现了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乔斯林贝尔发现太阳系外出现了一组连续的脉冲信号,这些发现令她非常惊讶,她当时建议这可能是外星智慧生物的信号,但后来科学家证实这是一种高速旋转的脉冲星,可发射出非常规律的周期性信号。然而在2007年,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组神秘的周期信号,科学家将这组信号命名为快速射电脉冲,今年4月,又探测到类似的神秘信号,对此有分析指出这可能是中子星碰撞,或者是外星智慧生物的信号。
快速射电脉冲再次让科学家摸不着头脑,或许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天体行为所发出的信号可能就来自外星智慧文明,图中显示了2007年天文学家邓肯和他的研究小组接收到的神秘信号源,信号来源可能是中子星碰撞或者是外星智慧文明,信号距离分析结果认为这组分散的信号源距离我们数十亿光年,如此特别的信号使得科学家也不清楚其背后存在何种情况,信号持续了大约5毫秒,但有科学家指出这可能是射电望远镜故障。
对此,波多黎哥天文台的科学家也确认了该信号,认为信号来自银河系之外是真实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出几种可能的信号源,比如白矮星合并,快速旋转的白矮星合并时可以释放出强烈的快速脉冲;中子星合并也可能是该信号释放源,中子星碰撞时可释放出强辐射脉冲,并引发高能伽玛射线,这也可能是快速射电脉冲的释放源;此外中子星被黑洞吸积时也会释放强烈的电磁波信号。
除了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Parkes射电望远镜探测到该信号外,波多黎哥的射电望远镜也发现了类似的信号,这些情况都指向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天文现场,或者其表明这是一个巨大的外星通讯网络,宇宙中其实充满了智慧生物,目前中子星的合并可能是一个最为接近的解释,可在短短两毫秒内释放强脉冲并形成比地球磁场强万亿倍的磁场。不过,外星文明解释也有可能,到目前为止快速射电脉冲的来源仍然是个迷。
█ 事实+
1977年发现的外星人“WOW"信号
通常来说,自然现象产生的射电信号会在所有频道上产生噪声。但是,这个信号只出现在其中一个频道里,其他频道里没有听到任何噪声。
1977年8月16日Jerry R. Ehman在检测到的一个明显的窄频无线电讯号,当时他使用的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巨耳无线电望远镜。这个信号的特征显示并非是来自类地行星和太阳系内的信号,并且大耳朵完整且持续观测了72秒钟,但是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这种讯号。惊讶于这个讯号与星际讯号天线选单中使用的是如此吻合,Ehman在电脑打印机的报表上圈出了这个讯号,并在旁边写上了“Wow!”,而这个注记就成为这个讯号的名称。
尽管过去了35年,但这个信号到底是什么,仍然无法确定。不过,这个信号本身确有独特之处。那么,“Wow!”信号到底是不是外星人发来的呢?这个说法现在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定。因为这个信号只被接收到这么一次,后来再也没有重复出现过,也没有接收到类似的其他信号。(腾讯科学综合wikipedia报道)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古埃及灭亡的原因找到:气候变化所致
自然地理腾讯科学2014-05-22 08:27
[摘要]科学家对埃及棺材上树木年轮样本分析得出结论,远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很可能与一段短暂的干旱气候有关。
古埃及棺木年轮分析结果显示,快速气候变化可能与远古埃及文明衰落密切相关。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远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可能是由于气候快速变化所致。这将预示着当前全球气候转暖等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一具远古埃及棺材上的树木年轮样本显示,受气候变化影响,古埃及出现食物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变化,进而导致古埃及文明的逐渐衰落。该项研究讨论何种因素导致古埃及文化从3000多年前开始衰落,其中涉及的解释理论包括:战争、饥荒和疾病等。
通过研究分析塞索斯特里斯三世金字塔附近掩埋的Ipi-ha-ishutef棺材样本,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图尔特-曼宁(Stuart Manning)教授说:“棺材上树木年轮样本表明远古埃及经历了气候快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并不像冰河时代产生的毁灭性气候变迁。”
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登德罗放射性碳摆动匹配”的技术,可以精确树木的年代,增减值不会超过10年。该技术能够校正树木年轮样本中放射性碳同位素。
研究人员发现树木年轮出现一段较短时期的异常,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200年前,史前气候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个短暂的干旱时期。
曼宁说:“树木年轮放射性碳异常可解释为生长期变化,这应当是气候变化,可精确至一段气候干旱时期。我们最新研究表明放射性碳和考古学证据将证实古埃及文明的衰落与气候异常变化密切相关。”
这段气候变化将产生重大政治意蕴,干旱气候足以大幅减少食物资源,削弱其它社会基础设施。该时期很可能导致阿卡德帝国的衰落,并影响了埃及古国王时期和其它人类文明。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袭俄陨石残骸中发现2.9亿年前撞击神秘物
科学新闻腾讯科技[微博]罗辑2014-05-25 07:26
[摘要]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袭击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可能在2.9亿年前与一颗小行星相撞,陨石残留物中发现了奇特的矿物成分。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车里雅宾斯克陨石袭击事件已经过去,但科学家们仍然在对这起举世瞩目的小天体撞击进行调查,目前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袭击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可能在2.9亿年前与一颗小行星相撞,该结论是科学家在研究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后得出的,其中隐藏了撞击所产生的矿物质,因为只有在极端高温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出现该矿物,研究人员推测陨石之前所属的结构与一颗小行星发生碰撞,形成极端的压力和温度,从而造就了这些矿物。
日本研究人员从陨石撞击中发现了一场在2.9亿年前发生的天体碰撞事件,留下的碎片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研究数亿年前的近地天体,进一步的分析指出,陨石与小行星碰撞的相对速度在每小时3000英里,大约为每小时4800公里,而这颗小行星可能会与地球相撞。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到,2.9亿年前的碰撞使得这颗陨石改变了轨道,并从更大的天体上剥离出其他物质,并于去年坠落到地球上。
科学家根据碰撞模型得出另一颗小行星的直径至少在150米左右,大约为490英尺,撞击造成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陨石中形成了奇特的矿物,陨石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融化,并重新凝结,这些信息都留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上。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在20米左右的陨石坠落在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坠落过程中陨石分裂,并形成明亮的火球,科学家计算发现陨石穿越大气层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7600公里,接近每秒18公里,相当于30颗广岛原子弹。
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袭击事件造成了1000多人受伤,目前科学家仍然在分析陨石袭击的轨道,日本研究人员认为这起陨石袭击事件是一个独特的样本,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近地天体的撞击事件,只不过在大气层中陨石被分裂了。1908年,俄西伯利亚通古斯卡也遭到神秘天体撞击,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00倍,超过772平方英里,接近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受到波及。
科学新闻腾讯科技[微博]罗辑2014-05-25 07:26
[摘要]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袭击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可能在2.9亿年前与一颗小行星相撞,陨石残留物中发现了奇特的矿物成分。
研究小组在袭击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中发现的奇特矿物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车里雅宾斯克陨石袭击事件已经过去,但科学家们仍然在对这起举世瞩目的小天体撞击进行调查,目前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袭击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可能在2.9亿年前与一颗小行星相撞,该结论是科学家在研究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后得出的,其中隐藏了撞击所产生的矿物质,因为只有在极端高温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出现该矿物,研究人员推测陨石之前所属的结构与一颗小行星发生碰撞,形成极端的压力和温度,从而造就了这些矿物。
日本研究人员从陨石撞击中发现了一场在2.9亿年前发生的天体碰撞事件,留下的碎片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研究数亿年前的近地天体,进一步的分析指出,陨石与小行星碰撞的相对速度在每小时3000英里,大约为每小时4800公里,而这颗小行星可能会与地球相撞。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到,2.9亿年前的碰撞使得这颗陨石改变了轨道,并从更大的天体上剥离出其他物质,并于去年坠落到地球上。
科学家根据碰撞模型得出另一颗小行星的直径至少在150米左右,大约为490英尺,撞击造成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陨石中形成了奇特的矿物,陨石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融化,并重新凝结,这些信息都留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上。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在20米左右的陨石坠落在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坠落过程中陨石分裂,并形成明亮的火球,科学家计算发现陨石穿越大气层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7600公里,接近每秒18公里,相当于30颗广岛原子弹。
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袭击事件造成了1000多人受伤,目前科学家仍然在分析陨石袭击的轨道,日本研究人员认为这起陨石袭击事件是一个独特的样本,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近地天体的撞击事件,只不过在大气层中陨石被分裂了。1908年,俄西伯利亚通古斯卡也遭到神秘天体撞击,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00倍,超过772平方英里,接近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受到波及。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美科学家国会报告:有三种方法可发现外星人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26 07:47
[摘要]根据科学家目前所掌握的宇宙观测数据,仅银河系中就拥有大量潜在生命的宜居行星,暗示地外生命极有可能存在,并提出了三种寻找外星人的方法。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一直想知道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但根据科学家目前所掌握的宇宙观测数据,仅银河系中就拥有大量潜在生命的宜居行星,暗示地外生命极有可能存在,对此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学家也在通过不同方法和渠道寻找可能存在地外智慧生命,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在5月21日的会议上提到,我们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寻找外星智慧生物。
第一种方法是寻找外星微生物或者死亡后的遗骸。这项调查任务主要集中在火星探索方面,目前美国宇航局已经在火星上部署了好奇号、机遇号火星车,这是目前两台仍然在持续进行观测任务的地面漫游者平台。但火星并不是太阳系内唯一具有潜在生命的星球,事实上太阳系内许多天体都具备了拥有生命的潜力,比如木卫二、木卫三、土卫六等,两颗木星的卫星拥有潜在的地下海洋,土卫六拥有液态甲烷湖泊,后续我们将派遣探测器前往这些星球寻找外星微生物或者它们曾经存在的痕迹。
第二种方法探测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比如氧气或者甲烷,同时也可以通过探测生物过程产生的气体来发现地外生命,目前系外行星观测技术中已经可以对大气成分进行光谱分析,塞思·肖斯塔克认为这两种方法将在未来二十年内取得重大成果。
第三种方法不只是为了寻找地外生命,而是寻找智慧生物,这就需要我们动用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对各种宇宙信号在更广的频谱上进行分析,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学家希望能找到外星文明有意或者无意间向宇宙广播的信号,当然发现并确定外星智慧文明的信号是一件非常难的工作,而且成功率很低,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搜寻了近半个世纪,仍然没有发现。这与我们搜寻的范围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探测的恒星数量还不到银河系的1%,更不用说河外星系了,塞思·肖斯塔克预计在未来20年内将对数百万恒星系统进行调查。
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发现了太阳系外拥有数量极为庞大的行星世界,平均每40亿颗恒星周围就有1.6颗行星,如果放大的银河系中,那么有五分之一的行星很可能是地球的“表兄”,这就意味着银河系内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数量就可以达到百亿数量级,显然银河系内仅仅只有人类那是极为不寻常的。在地球上,45亿年前地球诞生,仅过了10亿年左右就出现了早期生命形式,并快速发展演化,因此科学家们怀疑宇宙其实是充满微生物的地方,这就是说宇宙生命不存在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有多少进入了高级文明阶段。
同时,科学家指出智慧生物可能有几种演化模式,一些行星的物化条件不同就会出现别样的进化路线,并发展出不同的特点,有些星球可能比较有利于生命的诞生,进化会快一些,有一些地外生命可能只为了生存而生存,无法演化至高级文明。目前地球上搜寻地外生命最有效的平台为位于波多尼哥的阿雷西博望远镜,直径达到305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射电望远镜,可以对宇宙间的信号进行进行持续监听,只要信号能通过地球。
从1999年开始,全球有意愿加入搜寻外星计划的公民都可以参与到信号分析任务中,如今有226个国家的840万用户加入了该计划,当它们的计算机进入屏保时就会接入宇宙信号分析网络,这就增强了科学家寻找宇宙不明信号的分析能力。但也有人质疑信号分析是否会给用户带来麻烦,比如病毒、潜在的安全问题等,对此搜索地外文明机构的科学家称程序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检查其中是否存在病毒或者有问题的代码,在过去15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被数百万人使用过。
接下来,该机构的科学家将升级探索外星生命的方法,比如在各种波长上对宇宙进行观测,包括无线电、光学和红外等,这是一个全面的探索宇宙计划。此外,科学家还试图监听恒星系统之中的潜在陌生信号,比如美国宇航局将好奇号送往火星,就需要在地火之间建立通信网络,如果我们需要与另一个恒星系统内的航天器进行通信,这样的信号就会被其他文明捕捉到。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可疑信号,很可能还有后续的信号,其他观测站或者无线电爱好者也会接受到类似的信号,因此我们可以对不明宇宙信号进行多层次的甄别。
目前在搜寻地外文明机构中的全职科学家只有24名,三分之二来自美国,预算主要由美国航天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私人捐助者,预算问题使得阿雷西博望远镜的运作也面临资金困难,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计划停止对西弗吉尼亚格林班克望远镜的资金供应。科学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发现智慧生物的信号,只要这项科学计划能够延续下去。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26 07:47
[摘要]根据科学家目前所掌握的宇宙观测数据,仅银河系中就拥有大量潜在生命的宜居行星,暗示地外生命极有可能存在,并提出了三种寻找外星人的方法。
科学家绘制的开普勒-186f系外行星,这里可能存在液态水环境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一直想知道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但根据科学家目前所掌握的宇宙观测数据,仅银河系中就拥有大量潜在生命的宜居行星,暗示地外生命极有可能存在,对此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学家也在通过不同方法和渠道寻找可能存在地外智慧生命,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在5月21日的会议上提到,我们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寻找外星智慧生物。
第一种方法是寻找外星微生物或者死亡后的遗骸。这项调查任务主要集中在火星探索方面,目前美国宇航局已经在火星上部署了好奇号、机遇号火星车,这是目前两台仍然在持续进行观测任务的地面漫游者平台。但火星并不是太阳系内唯一具有潜在生命的星球,事实上太阳系内许多天体都具备了拥有生命的潜力,比如木卫二、木卫三、土卫六等,两颗木星的卫星拥有潜在的地下海洋,土卫六拥有液态甲烷湖泊,后续我们将派遣探测器前往这些星球寻找外星微生物或者它们曾经存在的痕迹。
第二种方法探测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比如氧气或者甲烷,同时也可以通过探测生物过程产生的气体来发现地外生命,目前系外行星观测技术中已经可以对大气成分进行光谱分析,塞思·肖斯塔克认为这两种方法将在未来二十年内取得重大成果。
第三种方法不只是为了寻找地外生命,而是寻找智慧生物,这就需要我们动用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对各种宇宙信号在更广的频谱上进行分析,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学家希望能找到外星文明有意或者无意间向宇宙广播的信号,当然发现并确定外星智慧文明的信号是一件非常难的工作,而且成功率很低,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搜寻了近半个世纪,仍然没有发现。这与我们搜寻的范围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探测的恒星数量还不到银河系的1%,更不用说河外星系了,塞思·肖斯塔克预计在未来20年内将对数百万恒星系统进行调查。
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发现了太阳系外拥有数量极为庞大的行星世界,平均每40亿颗恒星周围就有1.6颗行星,如果放大的银河系中,那么有五分之一的行星很可能是地球的“表兄”,这就意味着银河系内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数量就可以达到百亿数量级,显然银河系内仅仅只有人类那是极为不寻常的。在地球上,45亿年前地球诞生,仅过了10亿年左右就出现了早期生命形式,并快速发展演化,因此科学家们怀疑宇宙其实是充满微生物的地方,这就是说宇宙生命不存在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有多少进入了高级文明阶段。
同时,科学家指出智慧生物可能有几种演化模式,一些行星的物化条件不同就会出现别样的进化路线,并发展出不同的特点,有些星球可能比较有利于生命的诞生,进化会快一些,有一些地外生命可能只为了生存而生存,无法演化至高级文明。目前地球上搜寻地外生命最有效的平台为位于波多尼哥的阿雷西博望远镜,直径达到305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射电望远镜,可以对宇宙间的信号进行进行持续监听,只要信号能通过地球。
从1999年开始,全球有意愿加入搜寻外星计划的公民都可以参与到信号分析任务中,如今有226个国家的840万用户加入了该计划,当它们的计算机进入屏保时就会接入宇宙信号分析网络,这就增强了科学家寻找宇宙不明信号的分析能力。但也有人质疑信号分析是否会给用户带来麻烦,比如病毒、潜在的安全问题等,对此搜索地外文明机构的科学家称程序是开源的,任何人都可以检查其中是否存在病毒或者有问题的代码,在过去15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被数百万人使用过。
接下来,该机构的科学家将升级探索外星生命的方法,比如在各种波长上对宇宙进行观测,包括无线电、光学和红外等,这是一个全面的探索宇宙计划。此外,科学家还试图监听恒星系统之中的潜在陌生信号,比如美国宇航局将好奇号送往火星,就需要在地火之间建立通信网络,如果我们需要与另一个恒星系统内的航天器进行通信,这样的信号就会被其他文明捕捉到。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可疑信号,很可能还有后续的信号,其他观测站或者无线电爱好者也会接受到类似的信号,因此我们可以对不明宇宙信号进行多层次的甄别。
目前在搜寻地外文明机构中的全职科学家只有24名,三分之二来自美国,预算主要由美国航天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私人捐助者,预算问题使得阿雷西博望远镜的运作也面临资金困难,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计划停止对西弗吉尼亚格林班克望远镜的资金供应。科学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发现智慧生物的信号,只要这项科学计划能够延续下去。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美科学会议商讨如何寻找外星智慧文明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28 08:27
[摘要]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科学家再次召开会议探讨如何寻找外星文明,并分析了开普勒望远镜对系外行星调查的结果。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5月21日,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学家再次研究如何寻找外星智慧生物。天体生物学家塞斯·肖斯塔克等参与了会议,这位资深地外生物研究人员并不陌生,此前他对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形式进行了解读,认为在特定的行星表面环境下可演化出不同类型的生物。本次会议上,研究人员根据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所掌握的系外行星数据推测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形式,并回顾了开普勒望远镜取得的科学成果以及包括艾伦望远镜在内的“监听”宇宙计划。
科学家指出,我们通过系外行星探测器已经发现银河系内行星的数量可达到万亿颗数量级,平均一颗恒星可存在三颗行星,类地行星的数量大约在10亿颗左右,其中就存在位于可居住带上的“潜力行星”,它们被认为具备了演化出生命的必要条件,比如轨道环境适中,液态水可以存在于这些行星上,只要行星拥有一定厚度的大气层、磁场等基本条件,同时也暗示了银河系内可能是个“蓬勃发展”的生命星系,除地球之外还存在无数类型的外星生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运行着持续时间最长的搜寻地外智慧生物项目,科学家通过位于波多黎哥的射电望远镜“监听”宇宙。自1999年以来,人类已经展开了较大规模的宇宙监听计划,全球范围内的志愿者也可以让自己家中的计算机参与宇宙射电信号的解读工作。科学家认为智慧生物的信号可能非常微弱,或者具有更强的规律特征,如果发现奇特的宇宙信号,那么很有可能是外星智慧文明所为,比如地球上的电视剧信号已经在宇宙空间中穿梭了数十光年。
但科学家认为智慧文明可能会控制信号在宇宙空间中的扩散,并使用更加集束的技术让信号进行定向传输,比如从一个恒星系统向另一个恒星系统传输信号时会使用更先进的通讯系统,只有当地球与驾束信号重合时才有可能接收到外星信号。对此,科学家将启动更加庞大的宇宙“监听”计划,联合“绿岸”射电、“凯克”望远镜等强大陆基望远镜来寻找宇宙中可疑的光学、红外以及射电信号。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28 08:27
[摘要]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科学家再次召开会议探讨如何寻找外星文明,并分析了开普勒望远镜对系外行星调查的结果。
“绿岸”射电、“凯克”望远镜等强大陆基望远镜将寻找宇宙中的可疑电磁波信号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5月21日,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学家再次研究如何寻找外星智慧生物。天体生物学家塞斯·肖斯塔克等参与了会议,这位资深地外生物研究人员并不陌生,此前他对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形式进行了解读,认为在特定的行星表面环境下可演化出不同类型的生物。本次会议上,研究人员根据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所掌握的系外行星数据推测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形式,并回顾了开普勒望远镜取得的科学成果以及包括艾伦望远镜在内的“监听”宇宙计划。
科学家指出,我们通过系外行星探测器已经发现银河系内行星的数量可达到万亿颗数量级,平均一颗恒星可存在三颗行星,类地行星的数量大约在10亿颗左右,其中就存在位于可居住带上的“潜力行星”,它们被认为具备了演化出生命的必要条件,比如轨道环境适中,液态水可以存在于这些行星上,只要行星拥有一定厚度的大气层、磁场等基本条件,同时也暗示了银河系内可能是个“蓬勃发展”的生命星系,除地球之外还存在无数类型的外星生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运行着持续时间最长的搜寻地外智慧生物项目,科学家通过位于波多黎哥的射电望远镜“监听”宇宙。自1999年以来,人类已经展开了较大规模的宇宙监听计划,全球范围内的志愿者也可以让自己家中的计算机参与宇宙射电信号的解读工作。科学家认为智慧生物的信号可能非常微弱,或者具有更强的规律特征,如果发现奇特的宇宙信号,那么很有可能是外星智慧文明所为,比如地球上的电视剧信号已经在宇宙空间中穿梭了数十光年。
但科学家认为智慧文明可能会控制信号在宇宙空间中的扩散,并使用更加集束的技术让信号进行定向传输,比如从一个恒星系统向另一个恒星系统传输信号时会使用更先进的通讯系统,只有当地球与驾束信号重合时才有可能接收到外星信号。对此,科学家将启动更加庞大的宇宙“监听”计划,联合“绿岸”射电、“凯克”望远镜等强大陆基望远镜来寻找宇宙中可疑的光学、红外以及射电信号。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607/006092.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月球七成物质来自一颗名为“忒伊亚”的星球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6-07 07:33
[摘要]德国科学家对阿波罗11号、12号以及16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分析结果发现,地球曾与一颗名为“忒伊亚”的星球发生碰撞,如今月球上近7成的物质或来自“忒伊亚”。
月球身世之谜或揭开,大约有70%至80%的材料来自“忒伊亚”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当前的理论认为月球来自一次大冲撞事件,即地球和一颗不明天体撞击形成了月球。这个推测已经有了一些证据支持,但最近科学家再次获得了新的证据显示地球曾经遭受到巨大的撞击,对象是一颗体积接近火星的天体,撞击时间发生在45亿年前,那时候地球才刚刚诞生不久。太阳系形成于46亿年前,原行星盘在后续数亿年的时间内开始逐渐演化出各大行星,但是当时的太阳系天体轨道极为不稳定,天体撞击事件时常发生。
本次调查来自德国科学家对阿波罗11号、12号以及16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的分析结果,撞击发生在45亿年前,这颗火星大小的来袭天体被命名为“忒伊亚”天体,撞击导致了地球上大量物质被剥离,逐渐在轨道上聚集并形成月球。这一结论来自科学家对月球岩石氧原子的分析,同时也发现月球上的岩石与地球岩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说明月球上的岩石大多来自其他天体。
为了验证这颗被命名为“忒伊亚”的天体来自何处,科学家开始对同位素比值进行测定,涉及到氧、钛以及硅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比值会随着太阳系的演化而出现变化,但是在地月系统中仍然可以表现出一定的说服力,研究人员根据撞击模型和同位素分析结果发现,月球上的多数物质来自“忒伊亚”天体,而且“忒伊亚”星球上的物质组分也不同于地球。
研究地外天体最佳的方法仍然是表面取样,之前科学家通过研究地球上的陨石来推测地外天体的相关元素分布,但这个方法不太靠谱,因为陨石在漫长的时间内会与地球上的物质发生交换,这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忒伊亚”天体类似于我们目前发现的E型球粒陨石,撞击发生后“忒伊亚”星球上的物质开始融入地球,并在地球轨道上形成物质环,在月球形成过程中,大约有70%至80%的材料来自“忒伊亚”,剩下的10%至30%左右来自早期的地球,但也有研究指出,月球上的物质一半来自地球、一半来自“忒伊亚”。
月球七成物质来自一颗名为“忒伊亚”的星球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6-07 07:33
[摘要]德国科学家对阿波罗11号、12号以及16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分析结果发现,地球曾与一颗名为“忒伊亚”的星球发生碰撞,如今月球上近7成的物质或来自“忒伊亚”。
月球身世之谜或揭开,大约有70%至80%的材料来自“忒伊亚”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当前的理论认为月球来自一次大冲撞事件,即地球和一颗不明天体撞击形成了月球。这个推测已经有了一些证据支持,但最近科学家再次获得了新的证据显示地球曾经遭受到巨大的撞击,对象是一颗体积接近火星的天体,撞击时间发生在45亿年前,那时候地球才刚刚诞生不久。太阳系形成于46亿年前,原行星盘在后续数亿年的时间内开始逐渐演化出各大行星,但是当时的太阳系天体轨道极为不稳定,天体撞击事件时常发生。
本次调查来自德国科学家对阿波罗11号、12号以及16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本的分析结果,撞击发生在45亿年前,这颗火星大小的来袭天体被命名为“忒伊亚”天体,撞击导致了地球上大量物质被剥离,逐渐在轨道上聚集并形成月球。这一结论来自科学家对月球岩石氧原子的分析,同时也发现月球上的岩石与地球岩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说明月球上的岩石大多来自其他天体。
为了验证这颗被命名为“忒伊亚”的天体来自何处,科学家开始对同位素比值进行测定,涉及到氧、钛以及硅等元素,这些元素的比值会随着太阳系的演化而出现变化,但是在地月系统中仍然可以表现出一定的说服力,研究人员根据撞击模型和同位素分析结果发现,月球上的多数物质来自“忒伊亚”天体,而且“忒伊亚”星球上的物质组分也不同于地球。
研究地外天体最佳的方法仍然是表面取样,之前科学家通过研究地球上的陨石来推测地外天体的相关元素分布,但这个方法不太靠谱,因为陨石在漫长的时间内会与地球上的物质发生交换,这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忒伊亚”天体类似于我们目前发现的E型球粒陨石,撞击发生后“忒伊亚”星球上的物质开始融入地球,并在地球轨道上形成物质环,在月球形成过程中,大约有70%至80%的材料来自“忒伊亚”,剩下的10%至30%左右来自早期的地球,但也有研究指出,月球上的物质一半来自地球、一半来自“忒伊亚”。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607/006128.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创造论力压进化论占主流 在美拥有40%支持率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6-07 07:28
[摘要]最新的盖洛普民意调查发现,40%的美国人相信是上帝在1万年内创造了地球和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类。
据盖洛普民意调查发现,40%的美国人相信创世论。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约50%的美国人认为人类的进化史超过了数百万年,而其中的大部分人认为上帝引导了这个过程。宗教人士、受教育较少的人以及老年调查对象更可能支持年轻地球创造论的观点,他们认为生命是在大约6000到1万年间被创造出来的。
美国人一贯对于超自然有着较高的信仰。大约80%的美国人相信神迹,而且四分之三的人相信耶稣是童贞女之子。尽管相信创世论的美国人比例在过去数十年里几乎没什么变化,但相信人们进化没有上帝存在的人们已经增长了超过一倍,而且相信上帝引导人类进化的人已经减少。
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对于科学非常尊重,许多人可能都需要重修科学的基本课程。比如说,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而且许多人都不知道地球的核心是热的。许多美国人都不知道父亲的精子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作为价值观和信仰调查的一部分,盖洛普公司随机与1028位固网和手机用户进行了通话,并且询问三条描述中哪个与他们的信仰最接近:人类是低级生命形式经历数百万年进化而来,而且上帝引导了这个过程;人类从低级生命形式经历数百万年进化而来,上帝并未参与这一过程;上帝在大约1万年前创造了现在的人类形态。
大约42%的人支持创世论,而31%的人声称上帝引导了进化过程,只有19%的人相信进化过程并没有上帝参与。相信进化论的人中大部分都称自己精通这一理论,而那些声称对进化论不太熟悉的人也不太可能相信它。
美国人对创世论的信仰也是与科学舆论相悖的。几乎所有研究人类起源的科学家都认为我们从别的生命形式进化了数百万年而来的。事实上,人类或者说人属大约在2500年前出现在地球上。(过客/编译)
创造论力压进化论占主流 在美拥有40%支持率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6-07 07:28
[摘要]最新的盖洛普民意调查发现,40%的美国人相信是上帝在1万年内创造了地球和解剖学上的现代人类。
据盖洛普民意调查发现,40%的美国人相信创世论。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约50%的美国人认为人类的进化史超过了数百万年,而其中的大部分人认为上帝引导了这个过程。宗教人士、受教育较少的人以及老年调查对象更可能支持年轻地球创造论的观点,他们认为生命是在大约6000到1万年间被创造出来的。
美国人一贯对于超自然有着较高的信仰。大约80%的美国人相信神迹,而且四分之三的人相信耶稣是童贞女之子。尽管相信创世论的美国人比例在过去数十年里几乎没什么变化,但相信人们进化没有上帝存在的人们已经增长了超过一倍,而且相信上帝引导人类进化的人已经减少。
虽然大多数美国人对于科学非常尊重,许多人可能都需要重修科学的基本课程。比如说,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只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转,而且许多人都不知道地球的核心是热的。许多美国人都不知道父亲的精子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作为价值观和信仰调查的一部分,盖洛普公司随机与1028位固网和手机用户进行了通话,并且询问三条描述中哪个与他们的信仰最接近:人类是低级生命形式经历数百万年进化而来,而且上帝引导了这个过程;人类从低级生命形式经历数百万年进化而来,上帝并未参与这一过程;上帝在大约1万年前创造了现在的人类形态。
大约42%的人支持创世论,而31%的人声称上帝引导了进化过程,只有19%的人相信进化过程并没有上帝参与。相信进化论的人中大部分都称自己精通这一理论,而那些声称对进化论不太熟悉的人也不太可能相信它。
美国人对创世论的信仰也是与科学舆论相悖的。几乎所有研究人类起源的科学家都认为我们从别的生命形式进化了数百万年而来的。事实上,人类或者说人属大约在2500年前出现在地球上。(过客/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美国宇航局发现土卫六上存在有机物质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6-16 08:04
[摘要]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模拟土卫六大气环境生成了芳香化合物,这些物质被证实在土卫六的大气中存在,这意味着这颗卫星是名副其实的芳烃乐园。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近日“创造”了一个新的地外天体物质,在此前对土卫六调查参数的基础上模拟生成了土卫六的有机物质,来自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行星学家梅利莎认为新形成的物质具有极强的芳香性,这意味着该分子的结构较为复杂,是一个种混合物。如果大气中存在原始的反应物,那么土卫六上很可能就存在一些简单的芳香化合物,甚至是一些多环或者杂环化合物。
事实上,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通过复合红外光谱仪已经在远红外端发现了类似的物质,但我们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进一步推测出土卫六大气中存在此前未知的物质,光谱特征显示这些物质为混合物。为了研究这些物质,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研究,将这些气体物质融合以观察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并提供类似土卫六的大气环境参数。科学家的想法是如果实验室给出的模拟条件正确,那么其形成的物质就可以在土卫六的大气中找到,这个过程就像是制作一个蛋糕,我们要找出合适的配方,在不同地方再制作一个相同的蛋糕出来。
在对混合物进行分析过程中,科学家发现其中土卫六上的橙色物质属于烃类,这个家族拥有数十万的成员,在地球上普遍存在,也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物质。此外,土卫六大气层中还存在氮气和甲烷,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科学家创造出了笨环类物质,通过比对土卫六的观测结果,笨环在土卫六上也是存在的,因此最后的结果显示,土卫六的大气中充满了有机物质,这些气体属于芳烃。
卡西尼探测器小组的科学家嘉莉·安德森认为实验室得出氮的芳烃结果与土卫六的观测相互匹配,我们已经通过光谱分析得知土卫六上存在类似的物质,这就意味着我们使用基本的配方可以模拟其它天体上的大气化学反应,并推测其含有这些物质,甚至推测其是否能演化出生命。从本项调查可以看出,土卫六是一个奇妙的卫星,是名副其实的芳烃乐园。(罗辑/编译)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6-16 08:04
[摘要]美国宇航局科学家模拟土卫六大气环境生成了芳香化合物,这些物质被证实在土卫六的大气中存在,这意味着这颗卫星是名副其实的芳烃乐园。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模拟土卫六大气环境,创造出与实际相符的化学物质,证实土卫六上存在有机物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近日“创造”了一个新的地外天体物质,在此前对土卫六调查参数的基础上模拟生成了土卫六的有机物质,来自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行星学家梅利莎认为新形成的物质具有极强的芳香性,这意味着该分子的结构较为复杂,是一个种混合物。如果大气中存在原始的反应物,那么土卫六上很可能就存在一些简单的芳香化合物,甚至是一些多环或者杂环化合物。
事实上,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通过复合红外光谱仪已经在远红外端发现了类似的物质,但我们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进一步推测出土卫六大气中存在此前未知的物质,光谱特征显示这些物质为混合物。为了研究这些物质,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研究,将这些气体物质融合以观察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并提供类似土卫六的大气环境参数。科学家的想法是如果实验室给出的模拟条件正确,那么其形成的物质就可以在土卫六的大气中找到,这个过程就像是制作一个蛋糕,我们要找出合适的配方,在不同地方再制作一个相同的蛋糕出来。
在对混合物进行分析过程中,科学家发现其中土卫六上的橙色物质属于烃类,这个家族拥有数十万的成员,在地球上普遍存在,也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物质。此外,土卫六大气层中还存在氮气和甲烷,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科学家创造出了笨环类物质,通过比对土卫六的观测结果,笨环在土卫六上也是存在的,因此最后的结果显示,土卫六的大气中充满了有机物质,这些气体属于芳烃。
卡西尼探测器小组的科学家嘉莉·安德森认为实验室得出氮的芳烃结果与土卫六的观测相互匹配,我们已经通过光谱分析得知土卫六上存在类似的物质,这就意味着我们使用基本的配方可以模拟其它天体上的大气化学反应,并推测其含有这些物质,甚至推测其是否能演化出生命。从本项调查可以看出,土卫六是一个奇妙的卫星,是名副其实的芳烃乐园。(罗辑/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美国宇航局调查太阳系诞生时遗留的神秘残骸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6-18 08:03
[摘要]美国宇航局计划动用哈勃望远镜寻找冥王星轨道之外天体,主要观测方向为柯伊伯带,为“新地平线”号拓展支线任务。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新地平线”探测器正前往冥王星之际,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开始动用哈勃望远镜寻找冥王星轨道之外的神秘天体,这些天体可能是“新地平线”号在探索冥王星之后的调查目标。科学家预计“新地平线”在2015年7月之后飞掠冥王星,因为其速度无法降低,飞掠之后将进入冥王星之外的轨道,并逐渐深入太阳系更加遥远的深空。美国宇航局经过慎重考虑和分析,哈勃望远镜将获得十分珍贵的观测时间,为“新地平线”号后续开展的支线任务做准备。
“新地平线”号预计将飞往柯伊伯带,图中显示的就是“新地平线”号抵达柯伊伯带时的情景,其周围布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天体,这些城市大小的冰冷天体是太阳系诞生时期遗留下来的,其轨道半径可达到67亿公里以上,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木星和海王星,其分别为橙色和蓝色,位于太阳的右边。柯伊伯带的形成年代可追溯到太阳系诞生之初,大约为46亿年前,迄今为止我们的探测器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柯伊伯天体,因为除了旅行者、先驱者探测器之外没有飞船能抵达如此遥远的空间。
哈勃望远镜的观测任务就是对冥王星轨道之外的天体进行初步分析,将在人马座的方向上扫描柯伊伯天体,当然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射手座的杂波和背景恒星会干扰到哈勃望远镜的观测,因此寻找柯伊伯天体主要依靠相对背景恒星的移动,而且在亮等上也会有所差别。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来自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都在申请哈勃的观测时间,有些观测只有哈勃才能解决。
此前哈勃望远镜发现了冥王星除了最大的“卡戎”卫星外还有其他小卫星,这些数据让美国宇航局深感焦虑,因为“新地平线”号可能撞上这些没有预警的小卫星,哈勃还提供了位于冥王星周围潜在的尘埃环,科学家计划当“新地平线”飞掠冥王星时,绘制出详细的冥王星表面分布图。未来数年,哈勃望远镜将被更加先进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接替,该平台可进一步加强行星科学的观测潜力。(罗辑/编译)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6-18 08:03
[摘要]美国宇航局计划动用哈勃望远镜寻找冥王星轨道之外天体,主要观测方向为柯伊伯带,为“新地平线”号拓展支线任务。
艺术家绘制的柯伊伯带天体,木星和海王星分别为橙色和蓝色,位于太阳的右边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新地平线”探测器正前往冥王星之际,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开始动用哈勃望远镜寻找冥王星轨道之外的神秘天体,这些天体可能是“新地平线”号在探索冥王星之后的调查目标。科学家预计“新地平线”在2015年7月之后飞掠冥王星,因为其速度无法降低,飞掠之后将进入冥王星之外的轨道,并逐渐深入太阳系更加遥远的深空。美国宇航局经过慎重考虑和分析,哈勃望远镜将获得十分珍贵的观测时间,为“新地平线”号后续开展的支线任务做准备。
“新地平线”号预计将飞往柯伊伯带,图中显示的就是“新地平线”号抵达柯伊伯带时的情景,其周围布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天体,这些城市大小的冰冷天体是太阳系诞生时期遗留下来的,其轨道半径可达到67亿公里以上,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木星和海王星,其分别为橙色和蓝色,位于太阳的右边。柯伊伯带的形成年代可追溯到太阳系诞生之初,大约为46亿年前,迄今为止我们的探测器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接触柯伊伯天体,因为除了旅行者、先驱者探测器之外没有飞船能抵达如此遥远的空间。
哈勃望远镜的观测任务就是对冥王星轨道之外的天体进行初步分析,将在人马座的方向上扫描柯伊伯天体,当然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射手座的杂波和背景恒星会干扰到哈勃望远镜的观测,因此寻找柯伊伯天体主要依靠相对背景恒星的移动,而且在亮等上也会有所差别。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来自全球各地的天文学家都在申请哈勃的观测时间,有些观测只有哈勃才能解决。
此前哈勃望远镜发现了冥王星除了最大的“卡戎”卫星外还有其他小卫星,这些数据让美国宇航局深感焦虑,因为“新地平线”号可能撞上这些没有预警的小卫星,哈勃还提供了位于冥王星周围潜在的尘埃环,科学家计划当“新地平线”飞掠冥王星时,绘制出详细的冥王星表面分布图。未来数年,哈勃望远镜将被更加先进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接替,该平台可进一步加强行星科学的观测潜力。(罗辑/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623/011736.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科学家在线虫身上找到长生不老的秘密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6-23 07:54
[摘要]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秘密,饥饿状态下可使细胞进入静止阶段,身体发育停滞。
秀丽隐杆线虫在饥饿状态下可处于“长生不老”,身体发育停滞,当恢复食物摄入时,进入正常发育,但其寿命显著延长。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几百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长生不老之术,目前最新研究揭开了其中的谜团,一种几厘米长的线虫处于饥饿状态可保持“长生不老”,他们认为这项研究有望未来研制适用于人类增寿的药物。
研究负责人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副教授大卫-谢伍德(David R. Sherwood)说:“很可能低营养食物也能使人类细胞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未来我们将寻找一种方法服用药物达到抗衰老效果,而无需承受限制饮食的痛苦。”
研究人员发现限制秀丽隐杆线虫食物摄入,可使它们进入发育停滞阶段——虽然这种生物仍不断地蠕动,搜寻食物,但是它的细胞和器官已处于静止状态。
当食物变得非常充沛的时候,秀丽隐杆线虫将恢复正常生长,寿命延长一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发现秀丽隐杆线虫饥饿两个星期以上,一旦恢复喂食,将进入正常发育状态。
谢伍德说:“这项研究暗示秀丽隐杆线虫的饥饿模式不仅可以抑制衰老,还能治疗癌症,癌症研究中最大的一个谜团是癌细胞如何早期转换,以及潜伏数年再被唤醒。我猜测这种蠕虫是束缚细胞处于饥饿之中,之后再次唤醒,这与人类癌细胞转移有着相同之处。”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系列基因研究,观察是否能够发现另一种方法迫使秀丽隐杆线虫进入发育停滞。(悠悠/编译)
科学家在线虫身上找到长生不老的秘密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6-23 07:54
[摘要]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掌握着“长生不老”的秘密,饥饿状态下可使细胞进入静止阶段,身体发育停滞。
秀丽隐杆线虫在饥饿状态下可处于“长生不老”,身体发育停滞,当恢复食物摄入时,进入正常发育,但其寿命显著延长。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几百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长生不老之术,目前最新研究揭开了其中的谜团,一种几厘米长的线虫处于饥饿状态可保持“长生不老”,他们认为这项研究有望未来研制适用于人类增寿的药物。
研究负责人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副教授大卫-谢伍德(David R. Sherwood)说:“很可能低营养食物也能使人类细胞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未来我们将寻找一种方法服用药物达到抗衰老效果,而无需承受限制饮食的痛苦。”
研究人员发现限制秀丽隐杆线虫食物摄入,可使它们进入发育停滞阶段——虽然这种生物仍不断地蠕动,搜寻食物,但是它的细胞和器官已处于静止状态。
当食物变得非常充沛的时候,秀丽隐杆线虫将恢复正常生长,寿命延长一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发现秀丽隐杆线虫饥饿两个星期以上,一旦恢复喂食,将进入正常发育状态。
谢伍德说:“这项研究暗示秀丽隐杆线虫的饥饿模式不仅可以抑制衰老,还能治疗癌症,癌症研究中最大的一个谜团是癌细胞如何早期转换,以及潜伏数年再被唤醒。我猜测这种蠕虫是束缚细胞处于饥饿之中,之后再次唤醒,这与人类癌细胞转移有着相同之处。”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一系列基因研究,观察是否能够发现另一种方法迫使秀丽隐杆线虫进入发育停滞。(悠悠/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科学家发现恐龙时期“吸血鬼”怪物化石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6-27 08:00
[摘要]中国内蒙古境内最新发现一种“淡水吸血鬼”生物化石,它生活在1.65亿年前,主要吸食淡水蝾螈的血液,它们的身体十分怪异,腹部长着许多吸盘垫。
腾讯科学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1.65亿年前一种神秘吸血寄生虫化石,它们的腹部长着许多吸盘结构。
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中国内蒙古淡水河中存在着双翅目伪鹬虻科幼虫化石,它的身体上有独特的吸盘垫,胸部有一个巨大的吸盘,能够刺穿远古两栖动物的薄皮肤,吸食它们的血液,这种寄生虫被命名为“侏罗纪奇异虫”。
科学家推测这种寄生虫体长大约2厘米,在进化历程中经历了诸多改变。例如:它的头部相对身体而言非常小,整个身体呈管状,头部前端有一个锥子形状的口器。身体中部完全变成一个巨大的吸盘,腹部有许多履带状吸盘垫。
德国波恩大学杰斯-鲁斯特(Jes Rust)教授称,这种寄生虫生活在1.65亿年前淡水湖泊环境,当时湖泊中有许多蝾螈。科学家在内蒙古宁城县发现大约30万个保存完好的昆虫化石样本,现代昆虫没有类似奇异虫的微妙身体结构。
奇异虫化石能够完好保存至今,部分原因是它们埋入细粒泥岩之中,波恩大学托斯滕-瓦普勒(Torsten Wappler)博士解释称,细粒泥岩层非常适合保存动物化石,能够真实再现动物的真实模样。
令人感到惊异的是,中国侏罗纪时期淡水湖中未发现鱼类化石,而是发现大量的蝾螈化石。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可以解释为什么奇异虫能幸存于湖泊:鱼类是它们的天敌,会抑制其数量增长。
奇异虫的独特适应性对于研究昆虫进化及远古生态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侏罗纪时期“淡水吸血鬼”,很可能寄生在蝾螈鳃后皮肤或者其它隐蔽位置,专门吸食它们的血液和体液,尽管这是一种令蝾螈讨厌的寄生虫,但并不是导致蝾螈死亡的直接原因。
如果奇异虫完成幼虫阶段发育,将成长为成年体昆虫,身体也会完全发生变化。然而科学家目前并不知道成年体的模样,以及它们如何生活。(悠悠/编译)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6-27 08:00
[摘要]中国内蒙古境内最新发现一种“淡水吸血鬼”生物化石,它生活在1.65亿年前,主要吸食淡水蝾螈的血液,它们的身体十分怪异,腹部长着许多吸盘垫。
中国内蒙古境内最新发现一种1.65亿年前的淡水吸血生物——侏罗纪奇异虫,它们主要吸食蝾螈的血液。
腾讯科学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1.65亿年前一种神秘吸血寄生虫化石,它们的腹部长着许多吸盘结构。
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中国内蒙古淡水河中存在着双翅目伪鹬虻科幼虫化石,它的身体上有独特的吸盘垫,胸部有一个巨大的吸盘,能够刺穿远古两栖动物的薄皮肤,吸食它们的血液,这种寄生虫被命名为“侏罗纪奇异虫”。
科学家推测这种寄生虫体长大约2厘米,在进化历程中经历了诸多改变。例如:它的头部相对身体而言非常小,整个身体呈管状,头部前端有一个锥子形状的口器。身体中部完全变成一个巨大的吸盘,腹部有许多履带状吸盘垫。
德国波恩大学杰斯-鲁斯特(Jes Rust)教授称,这种寄生虫生活在1.65亿年前淡水湖泊环境,当时湖泊中有许多蝾螈。科学家在内蒙古宁城县发现大约30万个保存完好的昆虫化石样本,现代昆虫没有类似奇异虫的微妙身体结构。
奇异虫化石能够完好保存至今,部分原因是它们埋入细粒泥岩之中,波恩大学托斯滕-瓦普勒(Torsten Wappler)博士解释称,细粒泥岩层非常适合保存动物化石,能够真实再现动物的真实模样。
令人感到惊异的是,中国侏罗纪时期淡水湖中未发现鱼类化石,而是发现大量的蝾螈化石。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可以解释为什么奇异虫能幸存于湖泊:鱼类是它们的天敌,会抑制其数量增长。
奇异虫的独特适应性对于研究昆虫进化及远古生态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侏罗纪时期“淡水吸血鬼”,很可能寄生在蝾螈鳃后皮肤或者其它隐蔽位置,专门吸食它们的血液和体液,尽管这是一种令蝾螈讨厌的寄生虫,但并不是导致蝾螈死亡的直接原因。
如果奇异虫完成幼虫阶段发育,将成长为成年体昆虫,身体也会完全发生变化。然而科学家目前并不知道成年体的模样,以及它们如何生活。(悠悠/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如何判断外星有无智慧生命?看环境污染状况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01 07:53
[摘要]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探测地外星球上是否存在污染物质,将是证实该星球孕育高级文明的可靠证据。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命是凌乱肮脏的,寻找外星人为何不从探测地外星球污染物着手呢?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将透过类地行星大气层探测到星光,并且可以寻找生命迹象。一些提议计划涉及搜寻氧气等高活性气体,但是这样的方法仅能发现植物和微生物等相对简单的生命。
美国哈佛大学亨利-林(Henry Lin)表示,如果未来着眼于探测地外星球的工业污染,或将增大发现高级文明的概率。他和研究同事认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能够探测到两种类型含氯氟烃(CFCs),这是化学溶剂和气溶胶中的复杂含碳气体。
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阿维-利博(Avi Loeb)说:“含氯氟烃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的产物,在地球上只有人类能够制造。”
研究小组猜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仅需要几天时间观测便能探测到环绕白矮星运行类地行星上的含氯氟烃指数,虽然这是拥有低温内核的类太阳死亡恒星,但部分恒星也存在着行星环绕,之前研究暗示着这样的星球环境可能孕育生命存活。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仅能从严重污染大气层中探测到含氯氟烃指数,但是研究小组发现该指数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此外,从理论上该望远镜还能探测到高级文明生存迹象和他们湮灭的证据,因为含氯氟烃分子可存在至少10万年以上。
利博说:“人们通常认为外星人是矮小的绿色生物,但事实上未来探测到含氯氟烃指数较高的地外文明可能并非绿色,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环保。”(悠悠/编译)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01 07:53
[摘要]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探测地外星球上是否存在污染物质,将是证实该星球孕育高级文明的可靠证据。
科学家最新研究指出,探测到地外星球污染物或将证实某高等外星生物的存在。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生命是凌乱肮脏的,寻找外星人为何不从探测地外星球污染物着手呢?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将透过类地行星大气层探测到星光,并且可以寻找生命迹象。一些提议计划涉及搜寻氧气等高活性气体,但是这样的方法仅能发现植物和微生物等相对简单的生命。
美国哈佛大学亨利-林(Henry Lin)表示,如果未来着眼于探测地外星球的工业污染,或将增大发现高级文明的概率。他和研究同事认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能够探测到两种类型含氯氟烃(CFCs),这是化学溶剂和气溶胶中的复杂含碳气体。
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阿维-利博(Avi Loeb)说:“含氯氟烃是一系列化学反应的产物,在地球上只有人类能够制造。”
研究小组猜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仅需要几天时间观测便能探测到环绕白矮星运行类地行星上的含氯氟烃指数,虽然这是拥有低温内核的类太阳死亡恒星,但部分恒星也存在着行星环绕,之前研究暗示着这样的星球环境可能孕育生命存活。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仅能从严重污染大气层中探测到含氯氟烃指数,但是研究小组发现该指数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此外,从理论上该望远镜还能探测到高级文明生存迹象和他们湮灭的证据,因为含氯氟烃分子可存在至少10万年以上。
利博说:“人们通常认为外星人是矮小的绿色生物,但事实上未来探测到含氯氟烃指数较高的地外文明可能并非绿色,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环保。”(悠悠/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研究表明抑制特殊基因使“植物寿命”延长一倍
科技前沿腾讯科技[微博]悠悠2014-07-06 07:18
[摘要]科学家发现一种方法能够延长植物寿命,通过抑制植物“Ephmeral1”基因可以延长植物“寿命”。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对于人类是一个好消息,一种基因改良技术可以延长植物寿命。目前,日本遗传学家发现通过改变基因,可以延长寿命一倍,虽然对象是花卉,并不是人类。
这项突破性技术使花束保鲜时间更长,有助于揭晓如何阻止其它生物体细胞衰老的秘密。日本筑波市国家农业和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发现一种叫做“Ephmeral1”的基因,抑制这种基因可以使牵牛花寿命延长一倍。
牵牛花是一种盛开时间短暂的花卉,通常早上盛开,傍晚萎谢。日本鹿儿岛大学遗传学家Kenichi Shibuya教授称,通过抑制Ephmeral基因,每种牵牛花的寿命将增加一倍。基因未改变的牵牛花盛开时间为13小时,基因改良之后盛开时间可以延长至24小时。我们得出结论是Ephmeral1基因与花瓣衰老密切相关,这项研究有助于研究新的方法延长鲜切花的寿命。
Kenichi Shibuya教授指出,我们不太可能修改所有类型花卉的基因,但是我们可以寻求其它途径抑制目标基因,例如:使鲜切花吸收一种可以抑制Ephmeral1基因活性的溶液。
对于一些花卉,例如:康乃馨,花匠使用化学物质抑制乙烯,这是一种促进花朵成熟的植物激素。但是乙烯与一些受欢迎的花卉衰败凋谢没有关系,例如:百合花、郁金香和鸢尾花。
Kenichi Shibuya教授称,一种类似于Ephmeral1的基因与植物凋谢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抑制该基因可以延长植物寿命。(悠悠/编译)
科技前沿腾讯科技[微博]悠悠2014-07-06 07:18
[摘要]科学家发现一种方法能够延长植物寿命,通过抑制植物“Ephmeral1”基因可以延长植物“寿命”。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对于人类是一个好消息,一种基因改良技术可以延长植物寿命。目前,日本遗传学家发现通过改变基因,可以延长寿命一倍,虽然对象是花卉,并不是人类。
这项突破性技术使花束保鲜时间更长,有助于揭晓如何阻止其它生物体细胞衰老的秘密。日本筑波市国家农业和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发现一种叫做“Ephmeral1”的基因,抑制这种基因可以使牵牛花寿命延长一倍。
牵牛花是一种盛开时间短暂的花卉,通常早上盛开,傍晚萎谢。日本鹿儿岛大学遗传学家Kenichi Shibuya教授称,通过抑制Ephmeral基因,每种牵牛花的寿命将增加一倍。基因未改变的牵牛花盛开时间为13小时,基因改良之后盛开时间可以延长至24小时。我们得出结论是Ephmeral1基因与花瓣衰老密切相关,这项研究有助于研究新的方法延长鲜切花的寿命。
Kenichi Shibuya教授指出,我们不太可能修改所有类型花卉的基因,但是我们可以寻求其它途径抑制目标基因,例如:使鲜切花吸收一种可以抑制Ephmeral1基因活性的溶液。
对于一些花卉,例如:康乃馨,花匠使用化学物质抑制乙烯,这是一种促进花朵成熟的植物激素。但是乙烯与一些受欢迎的花卉衰败凋谢没有关系,例如:百合花、郁金香和鸢尾花。
Kenichi Shibuya教授称,一种类似于Ephmeral1的基因与植物凋谢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抑制该基因可以延长植物寿命。(悠悠/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人类特征进化始于400万年前南猿祖先物种
生命奥秘腾讯科技[微博]悠悠2014-07-06 07:11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特征进化源自400万年前南猿祖先,他们逐渐进化形成体积较大的大脑、长腿,以及具备制作工具的能力。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曾认为,人类较大的大脑、较长的腿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源自24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的时期,但是最新气候模型和化石证据表明,这些人类显著特征起源更早,出现于400万年前的南猿祖先物种。
同时,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特征并不是“整体式”形成,而是在非常长的时期内分别进化完成。虽然科学家数十年前已识别这些特征,但直到目前才重新考虑这些特征的真实进化因素。
人类进化较大体积的大脑、较长的腿部、制造工具的能力和延长成熟期被认为与非洲草原扩张和地球气候变得寒冷和干燥密切相关,这项最新分析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小组推断早期人类行为能力的进化改变使得直立人逐渐具有更强的生存适应能力,并从185万年前从非洲大陆向欧亚大陆扩散。
古人类学家理查德-波茨(Richard Potts)博士首先设计了一个非洲东部气候框架模型,从250万年前至150万年前。结果表明,该时期具有较强气候不稳定性,每年潮湿干燥季节变化较显著。
这个气候框架模型是基于地球天文循环周期,同时以研究报告中关键性报告作为基础,结果显示多种直立人分支共存,伴随着环境变化共同生活在某一地理区域。波茨说:“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人类祖先的进化,我们分析认为人类进化历程与环境改变的适应性密不可分。”
之后研究人员评估了有关直立人起源的完整人体化石样本,能够更好地理解早期人类是如何进化的。美国纽约大学人类学家苏珊-安顿(Susan Anton)教授说:“我们能够发现直立人的头骨外型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他们的面孔和颚骨,这些头骨结构差异表明早期直立人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直立人会采用略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与南猿相比,直立人拥有较大的大脑和身体。”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早期人类特征进化具有独立性,除了研究气候和化石样本,研究小组还评估远古石质工具,分析牙齿化石同位素,以及非洲东部动物骨骼上的刀痕。
温纳-格林人类学研究基金会主席莱斯利-艾洛(Leslie Aiello)强调称,这些数据综合表明,早期直立人在饮食选择方面比其它早期人类分支更具多样灵活性。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人类祖先成功适应不稳定环境,以及提高离开非洲大陆之后的生存能力。
波茨博士强调,未来我们应当聚焦研究新的人类骨骼化石和考古学发现,更好地识别早期直立人特殊的适应特征,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进化。(悠悠/编译)
生命奥秘腾讯科技[微博]悠悠2014-07-06 07:11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特征进化源自400万年前南猿祖先,他们逐渐进化形成体积较大的大脑、长腿,以及具备制作工具的能力。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曾认为,人类较大的大脑、较长的腿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源自24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的时期,但是最新气候模型和化石证据表明,这些人类显著特征起源更早,出现于400万年前的南猿祖先物种。
同时,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特征并不是“整体式”形成,而是在非常长的时期内分别进化完成。虽然科学家数十年前已识别这些特征,但直到目前才重新考虑这些特征的真实进化因素。
人类进化较大体积的大脑、较长的腿部、制造工具的能力和延长成熟期被认为与非洲草原扩张和地球气候变得寒冷和干燥密切相关,这项最新分析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小组推断早期人类行为能力的进化改变使得直立人逐渐具有更强的生存适应能力,并从185万年前从非洲大陆向欧亚大陆扩散。
古人类学家理查德-波茨(Richard Potts)博士首先设计了一个非洲东部气候框架模型,从250万年前至150万年前。结果表明,该时期具有较强气候不稳定性,每年潮湿干燥季节变化较显著。
这个气候框架模型是基于地球天文循环周期,同时以研究报告中关键性报告作为基础,结果显示多种直立人分支共存,伴随着环境变化共同生活在某一地理区域。波茨说:“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人类祖先的进化,我们分析认为人类进化历程与环境改变的适应性密不可分。”
之后研究人员评估了有关直立人起源的完整人体化石样本,能够更好地理解早期人类是如何进化的。美国纽约大学人类学家苏珊-安顿(Susan Anton)教授说:“我们能够发现直立人的头骨外型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他们的面孔和颚骨,这些头骨结构差异表明早期直立人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直立人会采用略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与南猿相比,直立人拥有较大的大脑和身体。”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早期人类特征进化具有独立性,除了研究气候和化石样本,研究小组还评估远古石质工具,分析牙齿化石同位素,以及非洲东部动物骨骼上的刀痕。
温纳-格林人类学研究基金会主席莱斯利-艾洛(Leslie Aiello)强调称,这些数据综合表明,早期直立人在饮食选择方面比其它早期人类分支更具多样灵活性。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人类祖先成功适应不稳定环境,以及提高离开非洲大陆之后的生存能力。
波茨博士强调,未来我们应当聚焦研究新的人类骨骼化石和考古学发现,更好地识别早期直立人特殊的适应特征,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进化。(悠悠/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709/008533.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科学家发现翼展达七米的远古巨鸟化石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09 07:59
[摘要]考古学家发现迄今最大鸟类,翼展达到7米,体型庞大,体重达到81.5公斤,必须在下坡逆风助跑才能离开地面,颇似悬挂式滑翔机。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考古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迄今最大的鸟类,它的翼展达到7米,体重达到81.5公斤,飞行时颇似悬挂式滑翔机,其历史可追溯至2800万年前。
计算机模拟显示,这种类似秃鹫的史前鸟类——Pelagornis sandersi,只有在下坡逆风助跑才能离开地面。它一旦进入空中非常擅长飞行,它的翼展是现今最大飞鸟信天翁的两倍。
基于头骨、翅膀和腿骨化石,研究人员推算出这种史前鸟类的体型大小,并模拟评估出可能的飞行类型,其中包括:拍打翅膀和滑行。虽然它的体重可达到81.5公斤,但研究人员表示对Pelagornis sandersi的飞行能力毫无置疑。
它具有极薄的中空骨骼、粗短腿部,翅膀外型类似于现今飞行的鸟类,这使得它着陆时非常麻烦。但是它的翼展超过了之前研究发现的最大翼展鸟类(4.5米),研究人员并不确信它是如何起飞和空中飞行的。
1983年Pelagornis sandersi骨骼化石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挖掘发现,当时建筑工人建造查尔斯顿国际机场,这种骨骼化石非常庞大,必须使用JCB挖掘。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鲁斯科学博物馆馆长丹-克赛普卡(Dan Ksepka)博士说:“仅是它的上翼骨就是人类手臂长。”
依据其庞大的体型和独特喙部,表明它属于之前发现的pelagornithid种属,这是一种灭绝的巨大海鸟物种,被认为是鹈鹕和鹳的祖先。同时,他们发现Pelagornis sandersi下颚长着骨骼“牙齿”。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查尔斯顿博物馆退休馆长艾伯特-桑德斯(Albert Sanders)博士曾是该项挖掘工作的负责人,他指出,Pelagornis sandersi生活在2800万年前,当时恐龙已灭绝,但早期人类还未在该地区出现。(悠悠/编译)
科学家发现翼展达七米的远古巨鸟化石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09 07:59
[摘要]考古学家发现迄今最大鸟类,翼展达到7米,体型庞大,体重达到81.5公斤,必须在下坡逆风助跑才能离开地面,颇似悬挂式滑翔机。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考古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迄今最大的鸟类,它的翼展达到7米,体重达到81.5公斤,飞行时颇似悬挂式滑翔机,其历史可追溯至2800万年前。
计算机模拟显示,这种类似秃鹫的史前鸟类——Pelagornis sandersi,只有在下坡逆风助跑才能离开地面。它一旦进入空中非常擅长飞行,它的翼展是现今最大飞鸟信天翁的两倍。
基于头骨、翅膀和腿骨化石,研究人员推算出这种史前鸟类的体型大小,并模拟评估出可能的飞行类型,其中包括:拍打翅膀和滑行。虽然它的体重可达到81.5公斤,但研究人员表示对Pelagornis sandersi的飞行能力毫无置疑。
它具有极薄的中空骨骼、粗短腿部,翅膀外型类似于现今飞行的鸟类,这使得它着陆时非常麻烦。但是它的翼展超过了之前研究发现的最大翼展鸟类(4.5米),研究人员并不确信它是如何起飞和空中飞行的。
1983年Pelagornis sandersi骨骼化石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挖掘发现,当时建筑工人建造查尔斯顿国际机场,这种骨骼化石非常庞大,必须使用JCB挖掘。美国康涅狄格州布鲁斯科学博物馆馆长丹-克赛普卡(Dan Ksepka)博士说:“仅是它的上翼骨就是人类手臂长。”
依据其庞大的体型和独特喙部,表明它属于之前发现的pelagornithid种属,这是一种灭绝的巨大海鸟物种,被认为是鹈鹕和鹳的祖先。同时,他们发现Pelagornis sandersi下颚长着骨骼“牙齿”。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查尔斯顿博物馆退休馆长艾伯特-桑德斯(Albert Sanders)博士曾是该项挖掘工作的负责人,他指出,Pelagornis sandersi生活在2800万年前,当时恐龙已灭绝,但早期人类还未在该地区出现。(悠悠/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科学家找到人类的“灵魂开关”
腾讯科学2014年07月10日07:52
[摘要]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人体“大脑开关”,有助于昏迷患者恢复知觉。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大脑开关”,这是一个特殊的大脑区域——屏状核,通过刺激该组织有助于恢复昏迷患者的知觉。
[size]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的“开关装置”,能够帮助昏迷患者恢复意识。
美国科学家穆罕默德-考贝西(Mohamad Koubeissi)教授和同事在研究癫痫患者时,意外发现对大脑一个特殊区域进行电脉冲刺激,能够使患者进入重复场景“睡眠状态”。一旦停止对大脑刺激,将使患者脱离植物人状态,同时,患者无法回忆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意识是一种人们感知周围环境的存在状态,通常进入睡眠时将缺失,意识是如何工作的仍是一个谜团。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大脑意识“开关”,这将非常有用,可适用于医学研究领域。该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上。
在临床测试中,研究人员使用低频深度脑刺激去尝试帮助降低患者癫痫病发作,研究小组负责人考贝西发现低频深度刺激在不损害患者记忆能力的前提下,能够减少92%癫痫发作。他说:“这是一项创新临床试验,旨在确定新颖的方法来减少颞叶癫痫症发作。”据悉,颞叶癫痫症是一种难治的医学疾病,患者面临着手术移除颞叶,记忆力减退的危险。
考贝西说:“未来几年,我们希望这项研究结果类似于之前的研究,将对患者群体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当他们至高频电脉冲刺激,吃惊地发现“大脑开关”。
一位54岁患者大脑屏状核(大脑中心下方 一个较薄的神经组织)受到高频刺激时,研究人员发现患者失去知觉处于昏迷状态。这意味着她无法响应外界指令、两眼发直和呼吸减慢,一旦对屏状核的高频刺激停止,这位患者将恢复知觉,同时对于刚才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
在接下来的两天,研究人员每次对患者屏状核进行刺激实验,出现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同时,研究证实这并非是癫痫症的副作用。考贝西将这种效果比作汽车点火装置,它将启动汽车其它部件。
当患者处于昏迷低意识状态,刺激大脑屏状核将有助于恢复知觉。科学家下一步将在其它患者进行实验,进而确定屏状核对于意识知觉的真实作用。(悠悠/编译)[/size]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712/008754.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黑猩猩智力源自天生 基因决定其聪明程度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7-12 07:33
[摘要]智力是天生所得还是通过教育获得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似乎已经得到解决,至少黑猩猩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答案。
科学家已经发现,黑猩猩的智力水平源自基因,而非教育。
腾讯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已经发现,成为一只聪明的灵长类动物源自于基因而非教育,这就表明自然而非教育决定着我们这些最近亲属的聪明行为。研究人员已经对人类智力的遗传基础争论了数十年,但是现在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最主要受其基因决定而非它的环境背景。
这项研究有可能对我们了解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控制黑猩猩聪明行为的这些基因可能和控制人类智力的基因有着类似的起源。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William Hopkins称:“同人类一样,当谈及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时,基因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复杂。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决定认知能力的唯一因素,但是它们是不能忽视的。”
这项研究对99只年龄在9到54岁的圈养黑猩猩进行了行为测试。每一只黑猩猩的表现都通过一些列的认知测试标准进行。研究人员发现,大约一半的变化源自基因因素,而大约半数源自非基因影响。Hopkins博士称:“我们对哪些特殊基因导致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尚不清楚,但是探索这一问题或许可以让我们发现与人类认知相关的某些特殊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这些黑猩猩是由人类饲养员黑猩猩母亲养大,它们完成这些测试的智力水平并不受到性别或者养育史的影响。对黑猩猩的智力进行研究比对人类研究更具优势,因为它们的行为不会因为文化、教育或者其它的社会因素影响,而人类在IQ测试中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过客/编译)
黑猩猩智力源自天生 基因决定其聪明程度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7-12 07:33
[摘要]智力是天生所得还是通过教育获得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似乎已经得到解决,至少黑猩猩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答案。
科学家已经发现,黑猩猩的智力水平源自基因,而非教育。
腾讯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已经发现,成为一只聪明的灵长类动物源自于基因而非教育,这就表明自然而非教育决定着我们这些最近亲属的聪明行为。研究人员已经对人类智力的遗传基础争论了数十年,但是现在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最主要受其基因决定而非它的环境背景。
这项研究有可能对我们了解人类智力和认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控制黑猩猩聪明行为的这些基因可能和控制人类智力的基因有着类似的起源。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William Hopkins称:“同人类一样,当谈及黑猩猩的认知能力时,基因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复杂。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决定认知能力的唯一因素,但是它们是不能忽视的。”
这项研究对99只年龄在9到54岁的圈养黑猩猩进行了行为测试。每一只黑猩猩的表现都通过一些列的认知测试标准进行。研究人员发现,大约一半的变化源自基因因素,而大约半数源自非基因影响。Hopkins博士称:“我们对哪些特殊基因导致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尚不清楚,但是探索这一问题或许可以让我们发现与人类认知相关的某些特殊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这些黑猩猩是由人类饲养员黑猩猩母亲养大,它们完成这些测试的智力水平并不受到性别或者养育史的影响。对黑猩猩的智力进行研究比对人类研究更具优势,因为它们的行为不会因为文化、教育或者其它的社会因素影响,而人类在IQ测试中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过客/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717/011269.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科学家发现距今约一万年的种族冲突遗骸
考古发现腾讯科学2014-07-17 08:18
[摘要]科学家们正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调查1.3万年以前最古老种族战争的遗迹。
发现于撒哈拉沙漠的人类遗骸源自最古老的种族冲突。
腾讯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与英国博物馆合作的法国科学家们一直在对撒哈拉沙漠边缘发现的数十具遗骸进行调查。这些遗骨是已知最古老的人类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受害者,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被使用石尖弓箭杀死的。
这些遗骸是1964年被杰出的美国人类学家Fred Wendorf发现的,但是从未借助21世纪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检测。其中一些遗骨作为了英国博物馆埃及展厅中的永久性展品。在过去的两年中,波尔多大学的人类学家发现了数十个之前未发现的箭头撞击痕迹,以及受害者骨头周围的石箭头碎片。
现在英国博物馆的科学家正计划更多的对这些遗骨进行检查。之前未发现的箭头撞击痕迹以及石箭头碎片都表明这些人是被敌对的弓箭手杀死,然后被自己人埋葬的。此外最新研究也证实,这场战争持续了数月或者数年时间。
多年来的研究也对这些受害人的种族进行了探索。利物浦约翰梅尔斯大学、阿拉斯加大学和杜兰大学的研究表明,这些遗骨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原始种族,也就是现代非洲黑人的祖先。然而,了解杀死他们的敌人有点不太容易。研究人员认为这场巨大的种族战争,或许源自于资源的争夺。
科学家发现距今约一万年的种族冲突遗骸
考古发现腾讯科学2014-07-17 08:18
[摘要]科学家们正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调查1.3万年以前最古老种族战争的遗迹。
发现于撒哈拉沙漠的人类遗骸源自最古老的种族冲突。
腾讯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与英国博物馆合作的法国科学家们一直在对撒哈拉沙漠边缘发现的数十具遗骸进行调查。这些遗骨是已知最古老的人类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受害者,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被使用石尖弓箭杀死的。
这些遗骸是1964年被杰出的美国人类学家Fred Wendorf发现的,但是从未借助21世纪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检测。其中一些遗骨作为了英国博物馆埃及展厅中的永久性展品。在过去的两年中,波尔多大学的人类学家发现了数十个之前未发现的箭头撞击痕迹,以及受害者骨头周围的石箭头碎片。
现在英国博物馆的科学家正计划更多的对这些遗骨进行检查。之前未发现的箭头撞击痕迹以及石箭头碎片都表明这些人是被敌对的弓箭手杀死,然后被自己人埋葬的。此外最新研究也证实,这场战争持续了数月或者数年时间。
多年来的研究也对这些受害人的种族进行了探索。利物浦约翰梅尔斯大学、阿拉斯加大学和杜兰大学的研究表明,这些遗骨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原始种族,也就是现代非洲黑人的祖先。然而,了解杀死他们的敌人有点不太容易。研究人员认为这场巨大的种族战争,或许源自于资源的争夺。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721/010297.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好奇号”发现火星远古土壤与地球酷似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7-21 08:05
[摘要]“好奇号”在火星加勒陨坑拍摄图像显示土壤裂纹面非常类似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环境,暗示着远古火星土壤与地球非常近似。
“好奇号”火星车最新发现火星加勒陨坑远古土壤与地球土壤非常相似,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陨坑深处37亿年前土壤样本提供了生命存活于火星的重要线索,近期,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在加勒陨坑拍摄图像发现火星陨坑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通常这样的土壤存在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化学分析显示,火星土壤样本类似于地球上包含微生物活动性的土壤,一位专家宣布这项最新研究,并指出该项研究表明火星当前或者曾经存在生命的真实可能性。美国俄勒冈大学地质学家格雷戈里-雷塔拉克(Gregory Retallack)基于好奇号火星车拍摄的图像和数据获得这项最新发现,该研究强调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曾生存在火星。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地质学杂志》上。
雷塔拉克研究分析了好奇号火星车勘测的火星土壤矿物质和化学数据,他说:“好奇号拍摄的照片提供了第一线索,但是相关数据提供了更确凿的信息。这项发现的关键在于好奇号先进的化学和矿物质分析能力,最新数据显示清晰的化学风化动态过程,以及粘土沉积中橄榄石矿损耗情况,这与地球土壤的状况十分接近。”
土壤裂纹剖面中的磷损耗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地球土壤也存在这种现象,是由于微生物活跃性所致。雷塔拉克说:“这些火星远古土壤样本并不能证实火星曾经存活生命,但却进一步提供证据表明火星早期曾是温暖潮湿的,远古时期火星环境比现今更具宜居性。”
目前,好奇号火星车正在探索加勒陨坑中地势较高、地质形成年代较年轻的土壤层,这种环境的土壤并不适宜生命存活。雷塔拉克称,下一步新的任务需要探索较古老的土壤层,以及更多的黏土地形。隐藏土壤深处的表面裂缝暗示存在着土块,具有多孔中空结构,并且硫酸盐浓度较高,以上两个特征符合地球沙漠土壤。但是在火星年轻土壤层却未发现以上特征。
这项最新发现提供了更多关于火星远古时期宜居土壤的信息,其历史可追溯至37亿年前,这应当是火星早期良性水循环向现今火星酸性和干旱环境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未参与这项最新研究的澳大利亚天体生物学中心马尔科姆-沃尔特(Malcolm Walter)指出,加勒陨坑土壤化石将增大火星曾经存活微生物的可能性。(悠悠/编译)
“好奇号”发现火星远古土壤与地球酷似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7-21 08:05
[摘要]“好奇号”在火星加勒陨坑拍摄图像显示土壤裂纹面非常类似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环境,暗示着远古火星土壤与地球非常近似。
“好奇号”火星车最新发现火星加勒陨坑远古土壤与地球土壤非常相似,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火星陨坑深处37亿年前土壤样本提供了生命存活于火星的重要线索,近期,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在加勒陨坑拍摄图像发现火星陨坑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通常这样的土壤存在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化学分析显示,火星土壤样本类似于地球上包含微生物活动性的土壤,一位专家宣布这项最新研究,并指出该项研究表明火星当前或者曾经存在生命的真实可能性。美国俄勒冈大学地质学家格雷戈里-雷塔拉克(Gregory Retallack)基于好奇号火星车拍摄的图像和数据获得这项最新发现,该研究强调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曾生存在火星。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地质学杂志》上。
雷塔拉克研究分析了好奇号火星车勘测的火星土壤矿物质和化学数据,他说:“好奇号拍摄的照片提供了第一线索,但是相关数据提供了更确凿的信息。这项发现的关键在于好奇号先进的化学和矿物质分析能力,最新数据显示清晰的化学风化动态过程,以及粘土沉积中橄榄石矿损耗情况,这与地球土壤的状况十分接近。”
土壤裂纹剖面中的磷损耗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地球土壤也存在这种现象,是由于微生物活跃性所致。雷塔拉克说:“这些火星远古土壤样本并不能证实火星曾经存活生命,但却进一步提供证据表明火星早期曾是温暖潮湿的,远古时期火星环境比现今更具宜居性。”
目前,好奇号火星车正在探索加勒陨坑中地势较高、地质形成年代较年轻的土壤层,这种环境的土壤并不适宜生命存活。雷塔拉克称,下一步新的任务需要探索较古老的土壤层,以及更多的黏土地形。隐藏土壤深处的表面裂缝暗示存在着土块,具有多孔中空结构,并且硫酸盐浓度较高,以上两个特征符合地球沙漠土壤。但是在火星年轻土壤层却未发现以上特征。
这项最新发现提供了更多关于火星远古时期宜居土壤的信息,其历史可追溯至37亿年前,这应当是火星早期良性水循环向现今火星酸性和干旱环境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未参与这项最新研究的澳大利亚天体生物学中心马尔科姆-沃尔特(Malcolm Walter)指出,加勒陨坑土壤化石将增大火星曾经存活微生物的可能性。(悠悠/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729/034076.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地球或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期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29 08:16
[摘要]地球目前的生物多样性源自于35亿年反复进化的结果,而且处于生命史的最高点,但是研究人员称,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或许正接近一个临界点。
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威胁。
腾讯科学 据《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警告称,动物的灭亡和减少正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奏。从1500年开始,超过320个陆栖脊椎动物物种灭绝。剩余物种也表现出了平均25%的衰退,这种现状在无脊椎动物中也极其类似。
虽然之前的大灭绝是由地球的自然变化或者灾难性的小行星撞击导致的,但是目前的灭绝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这种现状被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Rodolfo Dirzo命名为“人类世去共栖物”时代。
在脊椎动物当中,全球估计有16%到33%的物种遭受威胁或者濒危,而大型动物面临着最高的衰退率,这种趋势与之前的大灭绝事件相匹配。体型较大的动物趋向于拥有较低的种族生长率,而且繁殖后代较少。它们需要更大的栖息地来维持种族生存。
它们的体型和含肉量使它们更容易成为人类的猎杀目标。尽管这些物种代表了相对较少的处于危险中的动物,但是它们的灭亡将产生滴漏效应,这就会动摇其它物种的稳定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人类健康。
比如说,之前在肯尼亚进行的试验表明,缺少大型动物的试验区域很快就被啮齿动物所侵占。草、灌木的增加以及土壤压实率的降低,使啮齿动物更容易获得食物并建造巢穴,因而被捕食的风险也会降低。啮齿动物数量的加倍也会导致许多携带疾病的皮外寄生虫数量加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人类种群数量在过去的35年里已经加倍,而同时蝴蝶、甲壳虫以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已经减少了45%。昆虫大约为全世界75%的粮食作物进行授粉,估计会对全世界食物供应带来10%的经济价值。昆虫也在营养循环和有机材料分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存在确保了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仅在美国,天敌捕食带来的害虫防治价值每年估计达到了45亿美元。(过客/编译)
地球或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期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29 08:16
[摘要]地球目前的生物多样性源自于35亿年反复进化的结果,而且处于生命史的最高点,但是研究人员称,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或许正接近一个临界点。
大象、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威胁。
腾讯科学 据《科学》杂志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警告称,动物的灭亡和减少正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前奏。从1500年开始,超过320个陆栖脊椎动物物种灭绝。剩余物种也表现出了平均25%的衰退,这种现状在无脊椎动物中也极其类似。
虽然之前的大灭绝是由地球的自然变化或者灾难性的小行星撞击导致的,但是目前的灭绝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这种现状被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Rodolfo Dirzo命名为“人类世去共栖物”时代。
在脊椎动物当中,全球估计有16%到33%的物种遭受威胁或者濒危,而大型动物面临着最高的衰退率,这种趋势与之前的大灭绝事件相匹配。体型较大的动物趋向于拥有较低的种族生长率,而且繁殖后代较少。它们需要更大的栖息地来维持种族生存。
它们的体型和含肉量使它们更容易成为人类的猎杀目标。尽管这些物种代表了相对较少的处于危险中的动物,但是它们的灭亡将产生滴漏效应,这就会动摇其它物种的稳定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影响人类健康。
比如说,之前在肯尼亚进行的试验表明,缺少大型动物的试验区域很快就被啮齿动物所侵占。草、灌木的增加以及土壤压实率的降低,使啮齿动物更容易获得食物并建造巢穴,因而被捕食的风险也会降低。啮齿动物数量的加倍也会导致许多携带疾病的皮外寄生虫数量加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人类种群数量在过去的35年里已经加倍,而同时蝴蝶、甲壳虫以及蜘蛛等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已经减少了45%。昆虫大约为全世界75%的粮食作物进行授粉,估计会对全世界食物供应带来10%的经济价值。昆虫也在营养循环和有机材料分解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存在确保了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仅在美国,天敌捕食带来的害虫防治价值每年估计达到了45亿美元。(过客/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s://lzlt.longluntan.com/t55p70-topic
科学家计划把维基百科写入苹果树DNA中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31 07:40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计划将一个译码版在线维基百科添加在4000年前苹果树DNA中,
美国一位生物艺术家将在线维基百科前5万页内容DNA编码注入4000年前苹果树中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实验室的乔伊-戴维斯(Joe Davis)设计一种数学公式,将数据层添加至DNA中。目前,他计划将一个译码版在线维基百科添加在4000年前苹果树DNA中,这将培育出最接近《圣经》中的禁果。
戴维斯培育的禁果命名为“马吕斯教堂(Malus ecclesia)”,Malus是拉丁语苹果的意思,意味着这是“魔鬼苹果树”, ecclesia是拉丁语中教堂的意思,具有一些宗教色彩,同时这是戴维斯实验室的名称。
今年63岁的戴维斯和同事们对4000年前苹果树的根茎和树叶进行深入研究,意识到可以进行这项研究工作,他说:“我提出一种方法不仅将信息层放置在基因结构中,还能以多层形式大量添加,就像头巾娃娃一样。”
每个DNA分子具有3页维基百科信息数据,这是因为DNA可以由3个不同数字来表达,一个数字是DNA自身,蛋白质转换成为另一个数字,还有一个多余的密码子。
戴维斯称,他希望培育出“诱惑魔鬼”的水果。由于维基百科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他和研究小组仅选择性地译码在线维基百科前5万页信息数据,这是用户经常访问的50%内容。
这些数据相当于350MB,戴维斯指出,禁果基因像是一个7.5亿个字母构成的书籍,由四个DNA字母构成——A,T,C 和G。这些字母使用一种数学代码翻译成文字,类似于机械莫尔斯代码和速记精简字法。
一旦编码成功,这些字母将由细菌“编入”苹果之中,经过细菌壁植入基因组,通过在DNA间隙输入这些信息,戴维斯表示不会影响苹果的口味和纹理。据悉,戴维斯之前使用相同的方法将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编码在一只苍蝇的基因中。
科学家计划把维基百科写入苹果树DNA中
生命奥秘腾讯科学2014-07-31 07:40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计划将一个译码版在线维基百科添加在4000年前苹果树DNA中,
美国一位生物艺术家将在线维基百科前5万页内容DNA编码注入4000年前苹果树中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实验室的乔伊-戴维斯(Joe Davis)设计一种数学公式,将数据层添加至DNA中。目前,他计划将一个译码版在线维基百科添加在4000年前苹果树DNA中,这将培育出最接近《圣经》中的禁果。
戴维斯培育的禁果命名为“马吕斯教堂(Malus ecclesia)”,Malus是拉丁语苹果的意思,意味着这是“魔鬼苹果树”, ecclesia是拉丁语中教堂的意思,具有一些宗教色彩,同时这是戴维斯实验室的名称。
今年63岁的戴维斯和同事们对4000年前苹果树的根茎和树叶进行深入研究,意识到可以进行这项研究工作,他说:“我提出一种方法不仅将信息层放置在基因结构中,还能以多层形式大量添加,就像头巾娃娃一样。”
每个DNA分子具有3页维基百科信息数据,这是因为DNA可以由3个不同数字来表达,一个数字是DNA自身,蛋白质转换成为另一个数字,还有一个多余的密码子。
戴维斯称,他希望培育出“诱惑魔鬼”的水果。由于维基百科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他和研究小组仅选择性地译码在线维基百科前5万页信息数据,这是用户经常访问的50%内容。
这些数据相当于350MB,戴维斯指出,禁果基因像是一个7.5亿个字母构成的书籍,由四个DNA字母构成——A,T,C 和G。这些字母使用一种数学代码翻译成文字,类似于机械莫尔斯代码和速记精简字法。
一旦编码成功,这些字母将由细菌“编入”苹果之中,经过细菌壁植入基因组,通过在DNA间隙输入这些信息,戴维斯表示不会影响苹果的口味和纹理。据悉,戴维斯之前使用相同的方法将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著作编码在一只苍蝇的基因中。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72/36/52/9_1.html#
精子营养之谜---纵欲
精子的研究是我们提出的性行为淫乱会损害智商的理论的基础。由于精子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排精量对男人的身体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美国科学家罗宾.贝克的《精子战争》一书中对男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排精量的深入的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资料的补充,使我们能够完成我们的研究的架构。
真的是非常幸运,现在对性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而互联网的便利使我们能够收集到足够的资料,特别是各种族的性方面的知识,没有这些旅游者发的资料,我们只知道性对人类的身体与智商构成巨大的损害,却不能够精确地估计其危害程度,而这些资料与林恩教授的智商研究,使我们能够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危害可以进行精确的估计,而研究的精确化是现代科学的精髓。这是我们能够提出我们的理论的支柱。
下面我向读者介绍我们对精子的研究结果。
精子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有着奇怪的特性。而且,高等动物的精子与低等动物的精子有着本质的差异。一般来说,高等动物的精子要在雌性的体内受精,参加一场极激烈的受精权角逐,所以,在精子中配备了丰富的资源。正所谓“精子是男人的精华”。经过性兴奋排出体外的精子具有丰富的最珍稀的营养成分,对人的健康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们经过多年的合作研究,对人的精子进行了深入的达五年之久的深入钻研,发现了精子的秘密。
众所周知,性生活对男人来说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负担。因为性交后的疲劳是十分严重的。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及调查显示,性交过程中的运动的激烈程度是不高的,能量的消耗很少。能量的消耗很少而疲劳程度很高,是“低能高耗”现象,是极端异常的。
性交过程中,男人还排出了一样物质——精子。按现已公佈的资料,精子中含有蛋白质、核酸和氨水等。这些都是人体能大量摄入或大量合成的物质。排出少量(一次不超过5毫升)对人体毫无影响。所以有的科学家说精子是十分廉价的。但精子真的只含有这些无关紧要的廉价资源吗?
我们做过苍蝇的研究,雄性苍蝇在交配前的状态无论如何好,在性交活动后,都马上死亡。而它们的交配动作简单极了:雄性抱住雌性,生殖器插入,射精,就完事,连抽插动作都没有。说这样的动作所消耗的能量能致命,只能说是骇人听闻。
一般苍蝇都是在完成变形后2~3天就交配,之后马上死亡。我们以控制苍蝇们的蛋白质(鲜鱼)的摄入量,即不喂鲜鱼来观察它们,发现苍蝇在没有充足的蛋白质的情况下,不发生交配行为,从而在15天的时间里,仍然没有雄性苍蝇死亡。之后我们给它们餵食鲜鱼后,不到24小时,苍蝇即发生交配行为,之后雄性苍蝇马上死亡。
以现有的生物学知识,尚不足以解释的生命现象不可胜数。仅仅知道一种物质中的宏量物质含量而对微量物质一无所知就对它妄下结论显然是一种十分武断的行为。而现有的资料中并未公佈精子的微量物质含量,显然是不充分的。在资料不充分时的推断往往是错误的。
按现已公佈的资料,显然男人在性交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浪费”。而因为生物的生存竞争异常激烈,很少量的资源浪费都将招致最严厉的惩罚——淘汰!但不巧的是,性交后雄性异常疲劳的动物都是高等动物——哺乳类、昆虫类。特别是昆虫类,雄性在交配后往往死亡(如苍蝇、蜂类、蟑螂等)。而这两种动物恰好分别是嵴椎动物和无嵴椎动物在进化树上的最后一枝,也就都是在进化竞争中的最后胜利者。很显然地,这种“浪费”不但不是浪费,而且对提高物种的进化竞争力是十分有利的。
很显然地,在性现象中,有某种尚未被科学家们发现的奥秘。
奥秘在哪里呢?显然不在性交的运动上。因为调查显示,性交时间长短对性交后的疲劳程度影响很小。如果是运动造成异常疲劳,则疲劳程度应该和性交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而事实上却几乎没有关系。调查显示,性交1分钟和性交30分钟射精后的疲劳程度相差不大。有时,性交1分钟射精后的疲劳比性交30分钟射精后的疲劳时间更长,更加难以恢復。
我们把目标锁定在精子上。
我们收集了男人手淫后的精子,对成年母鸡作喂服实验。
母鸡服用后毛色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服用4天后十分明显,而7天后则毛色比对照组亮许多。
很显然地,精子中含有丰富的一种功能很强大的营养物质——珍稀生物小分子(精子素),我们小组以前将之称作“体能素”!因为该物质和人的体能关系密切,一旦大量消耗就会使人十分疲劳。而在性交时,男人通过性兴奋而将它大量转移给精子排出,当然会异常疲劳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种的产生是以进化的方式从低等到高等演变的。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这种变异通过生殖传给后代。同时,因为自然资源有限,所以它们的生存竞争异常激烈,淘汰比例也非常高。基本上,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都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方面的确是因为自然资源有限,但是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并不是同步的,为了保持本物种的优良性状,它们也不得不以高比例的淘汰来进行物种的优化,以保证本物种的竞争力,从而保证本物种的延续。
我们知道,低等生物都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对后代进行淘汰。淘汰的方式十分残酷,淘汰比例非常高。
但是,生物进化到了像哺乳动物这样高的阶段时,像鱼类一样极高淘汰比例是它们无法承受的(鱼类通常是上万个后代中仅能生存一个)。因为对它们来说,每一个后代的诞生,都要消耗极其巨大的资源,这样高比例的淘汰是极其巨大的资源浪费,是不堪忍受的。同时,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类也比较有感情,这样的高淘汰比例也使他们在感情上无法承受(对人类而言,后代的死亡是一种几乎要崩溃的痛苦)。但是,他们在物种性状方面,却是和低等生物一样,在进化过程中也是不同步的,为了保持本物种的优良性状,他们同样不得不以极高比例的淘汰来进行物种的优化,以保证本物种的竞争力,从而保证本物种的延续。因此,高等动物增加了另一种对后代的淘汰方式——精子阶段的残酷淘汰(这是一种主动的淘汰方式。而自然选择则是一种被动的淘汰方式),从而极大降低自然淘汰对本物种的淘汰比例,减少资源的浪费。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可见后代的数量和品质的不同。高等生物一般可见后代的数量远远低于低等生物,但是最后成长成年的数量相差并不远。可见,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在可见后代的淘汰比例是完全不同的。同时,高等生物中雄性产生的精子数量丝毫不少于低等生物产生的生殖细胞,也就是说,在精子阶段,高等生物就已经进行了极其残酷的淘汰。从而使可见后代的数量极大地减少。从而保证了后代的品质(因为精子只是一种生殖细胞,不能算是可见后代,高比例的淘汰所浪费的资源十分有限,也不会伤感情。)
众所周知,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类在生殖上是有非常明确的选择性的,精子在和卵子结合之前,往往都要经过雌性生殖道的重重考验、淘汰(数亿精子争夺一个到十余个受精机会,特别是人类,有时即使在排卵期性交,也不一定能怀孕,数亿精子被全部淘汰),以确保后代的品质。为了淘汰不合格的后代,有时还不得不自然流产。这是比较伤身和伤感情的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以清除漏网之鱼)。
精子要通过众多的考验,其优胜者才能和卵子结合,完成其受精的使命。所以,高等动物的精子要具备十分完善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免疫能力,承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才能顺利达到其受精的目的。所以,高等动物的精子必然含有十分丰富的精子素。
同时,由于精子素太过珍稀,而雄性高等动物生成精子的能力很强,交配权争夺激烈,很多雄性都没有参与交配,精子都是浪费掉。生成精子时就配备精子素不但会导致浪费,也影响了雄性的其他能力。为了保证不浪费,雄性高等动物採用了现用现转的方式,在性交时才将精子素转移,从而杜绝浪费。
在性交时现用现转地将一大批如此珍贵的资源给予精子排出,自然会导致雄性高等动物(男人)在性交后异常疲劳了。
众所周知,阉鸡要比公鸡羽毛亮丽得多。这是因为阉鸡没有性能力,不会将精子素转移给精子排掉。精子素的积累比常常交配的公鸡要多得多,从而有更多的资源装饰羽毛,显得更加亮丽。
众所周知,女人比男人长寿。但据《健康,男女有别》(《参考消息》2004,3,15,第7版)所述,女性的免疫能力比男性低,更易患免疫系统疾病。在有的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医疗卫生条件都比男性低,但女性一样比男性长寿。
这是因为男性的精子素以精子携带式转移,不断转移给女性的缘故。男性的精子素积累比女性少,自然比女性更容易衰老,死亡;而精子素的不断补充使女性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自然比男性更不易衰老,死亡。
“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是有着深刻的科学根据的。而且,这样的形容对精子的珍贵还远远不够的。精子还对人的寿命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医说纵欲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过度纵欲甚至会“脱阳”而死,是那些纵欲而不知自制的人在性行为中经常会发生的事。就算没有这么严重,也会导致“阳痿”、“腰酸背痛”,“性中风”即民间所说的“上马风”,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的性行为必须有一定的限制。
既然精子是如此珍贵,那么它的排出量就对男人的身体构成巨大的影响。《精子战争》一书中对男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排出的精子量进行了精确的研究。与不同的性伴侣做爱会使男人体内的精子数增多80%左右,不常与性伴侣腻在一起也会提高男人的精子数目。而偷情时男人要射出6亿个甚至更多精子来进行精子战争。与固定的女性做爱则只要维持她体内的精子库满仓就好,这就使他最多每3天射出2亿个精子,平均一天就6667万个(西方欧洲人种)。这个数量已经是很大的了,高智商男性往往低于这个射精量。而最令人惊奇的是,男性的身体似乎的确能够极精确地调节其射出的精子数量。东亚人种每3天的射精量是欧洲人种的一半,约为1亿个,即平均一天3333万个。
也就是说,男人与同一个女性做爱,次数多少与射精量没有紧密关系,多次性交与较少次数的性交对他的射精量没有多少影响。恩爱的夫妻的性交的射精量刚好能让女性体内的精子库维持满仓。这样一来,适度的性交次数就有利于增进夫妻间的感情,而不会造成身体方面的损害。
而偷情做爱每次都要射出6亿个甚至更多精子来进行精子战争,这相当于9天的射精量(东亚人种18天)。如果偷情做爱的次数过多,那么他的射精量就非常惊人了,这样一来,他们的资源就会在精子战争中损耗,身体机制就不得不将资源向睾丸集中,从而导致大脑的资源不足,生长发育就大受影响,从而导致智商水准下降。
当全社会的性关系非常淫乱的情况下,男人无论和那个女性做爱都要射出6亿个甚至更多精子来进行精子战争,那么他们就会将资源向睾丸集中,从而导致智商水准下降。严重的会导致丧失学习和工作能力。日本的“都市隐者”多如牛毛,就是在精子战争中损耗光了他们的元气,他们早就变成废物了!
精子营养之谜---纵欲
精子的研究是我们提出的性行为淫乱会损害智商的理论的基础。由于精子是非常珍贵的,所以,排精量对男人的身体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美国科学家罗宾.贝克的《精子战争》一书中对男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排精量的深入的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资料的补充,使我们能够完成我们的研究的架构。
真的是非常幸运,现在对性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入,而互联网的便利使我们能够收集到足够的资料,特别是各种族的性方面的知识,没有这些旅游者发的资料,我们只知道性对人类的身体与智商构成巨大的损害,却不能够精确地估计其危害程度,而这些资料与林恩教授的智商研究,使我们能够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危害可以进行精确的估计,而研究的精确化是现代科学的精髓。这是我们能够提出我们的理论的支柱。
下面我向读者介绍我们对精子的研究结果。
精子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有着奇怪的特性。而且,高等动物的精子与低等动物的精子有着本质的差异。一般来说,高等动物的精子要在雌性的体内受精,参加一场极激烈的受精权角逐,所以,在精子中配备了丰富的资源。正所谓“精子是男人的精华”。经过性兴奋排出体外的精子具有丰富的最珍稀的营养成分,对人的健康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们经过多年的合作研究,对人的精子进行了深入的达五年之久的深入钻研,发现了精子的秘密。
众所周知,性生活对男人来说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负担。因为性交后的疲劳是十分严重的。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及调查显示,性交过程中的运动的激烈程度是不高的,能量的消耗很少。能量的消耗很少而疲劳程度很高,是“低能高耗”现象,是极端异常的。
性交过程中,男人还排出了一样物质——精子。按现已公佈的资料,精子中含有蛋白质、核酸和氨水等。这些都是人体能大量摄入或大量合成的物质。排出少量(一次不超过5毫升)对人体毫无影响。所以有的科学家说精子是十分廉价的。但精子真的只含有这些无关紧要的廉价资源吗?
我们做过苍蝇的研究,雄性苍蝇在交配前的状态无论如何好,在性交活动后,都马上死亡。而它们的交配动作简单极了:雄性抱住雌性,生殖器插入,射精,就完事,连抽插动作都没有。说这样的动作所消耗的能量能致命,只能说是骇人听闻。
一般苍蝇都是在完成变形后2~3天就交配,之后马上死亡。我们以控制苍蝇们的蛋白质(鲜鱼)的摄入量,即不喂鲜鱼来观察它们,发现苍蝇在没有充足的蛋白质的情况下,不发生交配行为,从而在15天的时间里,仍然没有雄性苍蝇死亡。之后我们给它们餵食鲜鱼后,不到24小时,苍蝇即发生交配行为,之后雄性苍蝇马上死亡。
以现有的生物学知识,尚不足以解释的生命现象不可胜数。仅仅知道一种物质中的宏量物质含量而对微量物质一无所知就对它妄下结论显然是一种十分武断的行为。而现有的资料中并未公佈精子的微量物质含量,显然是不充分的。在资料不充分时的推断往往是错误的。
按现已公佈的资料,显然男人在性交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浪费”。而因为生物的生存竞争异常激烈,很少量的资源浪费都将招致最严厉的惩罚——淘汰!但不巧的是,性交后雄性异常疲劳的动物都是高等动物——哺乳类、昆虫类。特别是昆虫类,雄性在交配后往往死亡(如苍蝇、蜂类、蟑螂等)。而这两种动物恰好分别是嵴椎动物和无嵴椎动物在进化树上的最后一枝,也就都是在进化竞争中的最后胜利者。很显然地,这种“浪费”不但不是浪费,而且对提高物种的进化竞争力是十分有利的。
很显然地,在性现象中,有某种尚未被科学家们发现的奥秘。
奥秘在哪里呢?显然不在性交的运动上。因为调查显示,性交时间长短对性交后的疲劳程度影响很小。如果是运动造成异常疲劳,则疲劳程度应该和性交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而事实上却几乎没有关系。调查显示,性交1分钟和性交30分钟射精后的疲劳程度相差不大。有时,性交1分钟射精后的疲劳比性交30分钟射精后的疲劳时间更长,更加难以恢復。
我们把目标锁定在精子上。
我们收集了男人手淫后的精子,对成年母鸡作喂服实验。
母鸡服用后毛色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服用4天后十分明显,而7天后则毛色比对照组亮许多。
很显然地,精子中含有丰富的一种功能很强大的营养物质——珍稀生物小分子(精子素),我们小组以前将之称作“体能素”!因为该物质和人的体能关系密切,一旦大量消耗就会使人十分疲劳。而在性交时,男人通过性兴奋而将它大量转移给精子排出,当然会异常疲劳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种的产生是以进化的方式从低等到高等演变的。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这种变异通过生殖传给后代。同时,因为自然资源有限,所以它们的生存竞争异常激烈,淘汰比例也非常高。基本上,自然界中的生物进化,都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方面的确是因为自然资源有限,但是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并不是同步的,为了保持本物种的优良性状,它们也不得不以高比例的淘汰来进行物种的优化,以保证本物种的竞争力,从而保证本物种的延续。
我们知道,低等生物都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对后代进行淘汰。淘汰的方式十分残酷,淘汰比例非常高。
但是,生物进化到了像哺乳动物这样高的阶段时,像鱼类一样极高淘汰比例是它们无法承受的(鱼类通常是上万个后代中仅能生存一个)。因为对它们来说,每一个后代的诞生,都要消耗极其巨大的资源,这样高比例的淘汰是极其巨大的资源浪费,是不堪忍受的。同时,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类也比较有感情,这样的高淘汰比例也使他们在感情上无法承受(对人类而言,后代的死亡是一种几乎要崩溃的痛苦)。但是,他们在物种性状方面,却是和低等生物一样,在进化过程中也是不同步的,为了保持本物种的优良性状,他们同样不得不以极高比例的淘汰来进行物种的优化,以保证本物种的竞争力,从而保证本物种的延续。因此,高等动物增加了另一种对后代的淘汰方式——精子阶段的残酷淘汰(这是一种主动的淘汰方式。而自然选择则是一种被动的淘汰方式),从而极大降低自然淘汰对本物种的淘汰比例,减少资源的浪费。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可见后代的数量和品质的不同。高等生物一般可见后代的数量远远低于低等生物,但是最后成长成年的数量相差并不远。可见,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在可见后代的淘汰比例是完全不同的。同时,高等生物中雄性产生的精子数量丝毫不少于低等生物产生的生殖细胞,也就是说,在精子阶段,高等生物就已经进行了极其残酷的淘汰。从而使可见后代的数量极大地减少。从而保证了后代的品质(因为精子只是一种生殖细胞,不能算是可见后代,高比例的淘汰所浪费的资源十分有限,也不会伤感情。)
众所周知,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类在生殖上是有非常明确的选择性的,精子在和卵子结合之前,往往都要经过雌性生殖道的重重考验、淘汰(数亿精子争夺一个到十余个受精机会,特别是人类,有时即使在排卵期性交,也不一定能怀孕,数亿精子被全部淘汰),以确保后代的品质。为了淘汰不合格的后代,有时还不得不自然流产。这是比较伤身和伤感情的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以清除漏网之鱼)。
精子要通过众多的考验,其优胜者才能和卵子结合,完成其受精的使命。所以,高等动物的精子要具备十分完善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免疫能力,承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才能顺利达到其受精的目的。所以,高等动物的精子必然含有十分丰富的精子素。
同时,由于精子素太过珍稀,而雄性高等动物生成精子的能力很强,交配权争夺激烈,很多雄性都没有参与交配,精子都是浪费掉。生成精子时就配备精子素不但会导致浪费,也影响了雄性的其他能力。为了保证不浪费,雄性高等动物採用了现用现转的方式,在性交时才将精子素转移,从而杜绝浪费。
在性交时现用现转地将一大批如此珍贵的资源给予精子排出,自然会导致雄性高等动物(男人)在性交后异常疲劳了。
众所周知,阉鸡要比公鸡羽毛亮丽得多。这是因为阉鸡没有性能力,不会将精子素转移给精子排掉。精子素的积累比常常交配的公鸡要多得多,从而有更多的资源装饰羽毛,显得更加亮丽。
众所周知,女人比男人长寿。但据《健康,男女有别》(《参考消息》2004,3,15,第7版)所述,女性的免疫能力比男性低,更易患免疫系统疾病。在有的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医疗卫生条件都比男性低,但女性一样比男性长寿。
这是因为男性的精子素以精子携带式转移,不断转移给女性的缘故。男性的精子素积累比女性少,自然比女性更容易衰老,死亡;而精子素的不断补充使女性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自然比男性更不易衰老,死亡。
“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是有着深刻的科学根据的。而且,这样的形容对精子的珍贵还远远不够的。精子还对人的寿命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医说纵欲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过度纵欲甚至会“脱阳”而死,是那些纵欲而不知自制的人在性行为中经常会发生的事。就算没有这么严重,也会导致“阳痿”、“腰酸背痛”,“性中风”即民间所说的“上马风”,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们的性行为必须有一定的限制。
既然精子是如此珍贵,那么它的排出量就对男人的身体构成巨大的影响。《精子战争》一书中对男人在不同的情形下排出的精子量进行了精确的研究。与不同的性伴侣做爱会使男人体内的精子数增多80%左右,不常与性伴侣腻在一起也会提高男人的精子数目。而偷情时男人要射出6亿个甚至更多精子来进行精子战争。与固定的女性做爱则只要维持她体内的精子库满仓就好,这就使他最多每3天射出2亿个精子,平均一天就6667万个(西方欧洲人种)。这个数量已经是很大的了,高智商男性往往低于这个射精量。而最令人惊奇的是,男性的身体似乎的确能够极精确地调节其射出的精子数量。东亚人种每3天的射精量是欧洲人种的一半,约为1亿个,即平均一天3333万个。
也就是说,男人与同一个女性做爱,次数多少与射精量没有紧密关系,多次性交与较少次数的性交对他的射精量没有多少影响。恩爱的夫妻的性交的射精量刚好能让女性体内的精子库维持满仓。这样一来,适度的性交次数就有利于增进夫妻间的感情,而不会造成身体方面的损害。
而偷情做爱每次都要射出6亿个甚至更多精子来进行精子战争,这相当于9天的射精量(东亚人种18天)。如果偷情做爱的次数过多,那么他的射精量就非常惊人了,这样一来,他们的资源就会在精子战争中损耗,身体机制就不得不将资源向睾丸集中,从而导致大脑的资源不足,生长发育就大受影响,从而导致智商水准下降。
当全社会的性关系非常淫乱的情况下,男人无论和那个女性做爱都要射出6亿个甚至更多精子来进行精子战争,那么他们就会将资源向睾丸集中,从而导致智商水准下降。严重的会导致丧失学习和工作能力。日本的“都市隐者”多如牛毛,就是在精子战争中损耗光了他们的元气,他们早就变成废物了!
由一星于2014-08-08, 00:49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http://tech.qq.com/a/20140802/008653.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琥珀完好保存古老倭蝗 获英知名人士名字命名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8-02 07:29
[摘要]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琥珀研究中发现了2千万年以前的古老倭蝗,并且以英国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的名字为其命名。
腾讯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50年前发现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批琥珀。他们已经发现了数十种新物种,其中包括苍蝇、无刺蜂、蚊子、蚂蚁、黄蜂、小蠹虫、螨虫以及蜘蛛,它们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令人着迷的进化快照。
这只保存于琥珀中的倭蝗被称作Electrotettix attenboroughi,它是以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的名字命名的。David Attenborough先生声称,他非常高兴有一只2千万年前的古老蚱蜢能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是来自自然主义者的最佳赞誉。
伊利诺伊大学的古生物学家Sam Heads称:“蚱蜢在琥珀中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个样本保存的非常完好。David先生对于琥珀有着个人爱好,而且他也是我的偶像之一,因此我决定以他的名字为其命名。”
引起研究人员兴趣的是,这只倭蝗展现了这种生物失去翅膀的历史转折点。Sam Heads称:“化石昆虫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物种特性和行为的进化,而且它们能够让我们了解历史时期,它们是我们了解古老世界、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巨大资源。”
扫描琥珀的过程是复杂而且缓慢的,许多琥珀都因为氧化而变得浑浊,而且研究人员必须仔细的在上面切割出“窗口”来更清晰的观察厘米保存的东西。这一发现也已经发表在《动物之谜》杂志上。
琥珀完好保存古老倭蝗 获英知名人士名字命名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8-02 07:29
[摘要]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琥珀研究中发现了2千万年以前的古老倭蝗,并且以英国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的名字为其命名。
腾讯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50年前发现于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一批琥珀。他们已经发现了数十种新物种,其中包括苍蝇、无刺蜂、蚊子、蚂蚁、黄蜂、小蠹虫、螨虫以及蜘蛛,它们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令人着迷的进化快照。
这只保存于琥珀中的倭蝗被称作Electrotettix attenboroughi,它是以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David Attenborough的名字命名的。David Attenborough先生声称,他非常高兴有一只2千万年前的古老蚱蜢能够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是来自自然主义者的最佳赞誉。
伊利诺伊大学的古生物学家Sam Heads称:“蚱蜢在琥珀中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个样本保存的非常完好。David先生对于琥珀有着个人爱好,而且他也是我的偶像之一,因此我决定以他的名字为其命名。”
引起研究人员兴趣的是,这只倭蝗展现了这种生物失去翅膀的历史转折点。Sam Heads称:“化石昆虫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物种特性和行为的进化,而且它们能够让我们了解历史时期,它们是我们了解古老世界、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巨大资源。”
扫描琥珀的过程是复杂而且缓慢的,许多琥珀都因为氧化而变得浑浊,而且研究人员必须仔细的在上面切割出“窗口”来更清晰的观察厘米保存的东西。这一发现也已经发表在《动物之谜》杂志上。
由一星于2014-08-08, 00:43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宇宙万物质能生命与信息
未来十年内有望发现地外生命的痕迹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8-07 07:45
[摘要]麻省理工学院行星科学家认为未来十年我们将对系外行星的大气进行研究,试图发现外星生命代谢的信号。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系外行星开普勒-186f的发现让科学家非常惊讶,这是第一颗太阳系之外与地球大小非常接近的行星,更重要的是该行星位于其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区内,因此科学家希望未来能发现更多此类的行星,增大了发现外星生命的概率。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太阳系外存在1700多颗系外行星,其中一小部分的行星处于可居住带上,这些行星都属于有望存在液态水的星球,同时也意味着可能出现生命。
从统计学上看,银河系内的恒星世界周围轨道上至少都存在一颗行星,而且还分布着许多较小的岩质天体,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萨拉·西格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的论文指出,我们银河系内大约有千亿颗恒星,即便生命出现的概率很低,乘以如此巨大的数字后仍然可以得出可观的结果,因此对于科学家而言,银河系内应该存在地外生命,而且数量还很庞大。
那么我们该如何寻找这些潜在拥有生命的星球呢,萨拉·西格认为可以对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进行研究,因为地外生命的代谢活动可对系外行星的大气构成影响,我们可通过光谱分析探测到这些神秘的成分,而且有些物质只能通过生物过程产生,如果我们探测到类似的分子,那么这颗行星很有可能存在生命。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左右,科学家希望能对系外行星的大气光谱进行分析,到目前为止已经调查了超过三十多颗系外行星大气,发现了云彩、雾等有趣的现象。
2018年之后,美国宇航局将发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当系外行星过境时就能探测到行星的大气光谱,如果观测条件非常理想,我们甚至可以“拍摄”到系外行星,当然这里的拍摄效果与哈勃望远镜的图像不一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系外行星与恒星。系外行星直接成像的技术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恒星光太亮了,如果按亮等计算,恒星光至少是系外行星的百亿倍以上,要在如此明亮的环境中筛选出行星的影子,其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百亿倍这个类比较为抽象,那么这也相当于在从美国东海岸观察西海岸一盏探照灯附近的萤火虫,寻找系外行星本来就较为困难,拍摄系外行星难度更大,需要更加精确的观测指向,体现到反射镜面的精度要达到纳米级,美国宇航局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已经具备这一能力,其升空后将为我们揭开更多关于系外行星的奥秘。(罗辑/编译)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8-07 07:45
[摘要]麻省理工学院行星科学家认为未来十年我们将对系外行星的大气进行研究,试图发现外星生命代谢的信号。
系外行星开普勒-186f的想象图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系外行星开普勒-186f的发现让科学家非常惊讶,这是第一颗太阳系之外与地球大小非常接近的行星,更重要的是该行星位于其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区内,因此科学家希望未来能发现更多此类的行星,增大了发现外星生命的概率。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太阳系外存在1700多颗系外行星,其中一小部分的行星处于可居住带上,这些行星都属于有望存在液态水的星球,同时也意味着可能出现生命。
从统计学上看,银河系内的恒星世界周围轨道上至少都存在一颗行星,而且还分布着许多较小的岩质天体,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萨拉·西格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的论文指出,我们银河系内大约有千亿颗恒星,即便生命出现的概率很低,乘以如此巨大的数字后仍然可以得出可观的结果,因此对于科学家而言,银河系内应该存在地外生命,而且数量还很庞大。
那么我们该如何寻找这些潜在拥有生命的星球呢,萨拉·西格认为可以对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进行研究,因为地外生命的代谢活动可对系外行星的大气构成影响,我们可通过光谱分析探测到这些神秘的成分,而且有些物质只能通过生物过程产生,如果我们探测到类似的分子,那么这颗行星很有可能存在生命。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左右,科学家希望能对系外行星的大气光谱进行分析,到目前为止已经调查了超过三十多颗系外行星大气,发现了云彩、雾等有趣的现象。
2018年之后,美国宇航局将发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当系外行星过境时就能探测到行星的大气光谱,如果观测条件非常理想,我们甚至可以“拍摄”到系外行星,当然这里的拍摄效果与哈勃望远镜的图像不一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出系外行星与恒星。系外行星直接成像的技术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恒星光太亮了,如果按亮等计算,恒星光至少是系外行星的百亿倍以上,要在如此明亮的环境中筛选出行星的影子,其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百亿倍这个类比较为抽象,那么这也相当于在从美国东海岸观察西海岸一盏探照灯附近的萤火虫,寻找系外行星本来就较为困难,拍摄系外行星难度更大,需要更加精确的观测指向,体现到反射镜面的精度要达到纳米级,美国宇航局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已经具备这一能力,其升空后将为我们揭开更多关于系外行星的奥秘。(罗辑/编译)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