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证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宇宙

4 posters

3页/共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步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4-23, 00:21

http://tech.qq.com/a/20140422/003861.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冥王星地表之下也存在神秘的海洋?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4-22 07:57

腾讯科学讯(罗辑)冥王星曾经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处于太阳系的“边缘”轨道上,但在2006年于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之后,冥王星遭到降级,理由里冥王星太小了,且冥王星的行星资格一直以来就受到质疑,于是其被降级为矮行星。那么处于太阳系边缘地带的冥王星上面到底有什么呢?到目前为止,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对冥王星进行了观测,发现冥王星上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以至于其呈现出红色,成分中夹杂着甲烷冰等物质。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最新的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号对冥王星进行调查,这是一艘专门对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展开研究的探测器,此前一直没有专用的探测器对冥王星进行研究。目前新地平线号已经旅行过半,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接近飞出太阳系日光层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预计在2015年抵达冥王星轨道。

天文学家正在猜测冥王星的表面以及近地面会存在哪些物质,由于其距离太阳过于遥远,表面温度极低,显然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很低,但是科学家仍然猜测冥王星上可能存在远古海洋的痕迹,这是因为冥王星与它的最大卫星卡戎的身世之谜仍然没有揭开,目前的理论认为冥王星与卡戎形成于一次较大的天体撞击事件,之后产生了大量热量,以至于将冥王星上的冰层融化了,这就提供了一个潜在海洋的存在时期。

但是寒冷的轨道环境绝不允许这个海洋存在太长的时间,因此地下环境仍然有助于延长海洋的存在时间,科学家认为浓度较高的物质有助于降低冰点,这就像我们在冬天时往道路上撒盐一样,因此地下的液态环境可以在降低的温度环境中保持。同时,科学家还期待新地平线号能探测到冥王星表面出现大尺度冰盖位移和断层结构,这是因为冥王星的卫星卡戎距离它太近了,在引力作用最强的时候就会导致冥王星表面构造发生变化。

总之,冥王星调查是一个令人非常期待的发现,这是位于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事实上太阳系中的矮行星数量并不多,美国宇航局即将调查的谷神星算是主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冥外天体也将是新地平线号的调查目的地之一,这里尘封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奥秘。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4-28, 00:09

http://tech.qq.com/a/20140427/004477.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太阳爆发最高级别风暴:全球电网受威胁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罗辑2014-04-27 08:16

[摘要]国东部时间2014年4月24日晚上8:27,太阳爆发了X1.4级耀斑,这是级别最高的耀斑,可能对全球电网构成威胁。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4月24日晚上8:27,空间天文台观测发现太阳黑子AR12035出现爆发,并捕捉到一次X级耀斑事件,准确值为X1.4耀斑,这可是太阳发出的最强级别的耀斑之一,科学家警告地球上的无线电通讯将进行管制,这场耀斑有可能导致全球电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AR12035区事实上位于太阳的西侧,这里较为偏远,从地球上看的话,AR12035区位置在太阳的边缘,因此这里的耀斑爆发虽然达到了较大的级别,但直接面对地球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小一些。

耀斑事件可引发地球上的电网出现故障,比如停电事故发生的频次可能会更高一些,白天电台的停播或者受干扰时间可以达到一个小时,尤其是在太平洋东部区域或者太平洋的沿岸,受影响的可能性更大。本次做出太阳耀斑预报的仍然是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该空间望远镜专门对太阳表面爆发的事件进行研究,太阳耀斑算是较大规模的太阳能量释放事件,并且伴随着较强的辐射。

当然有害辐射并不是穿过地球大气层对地面的人们构成危害,但是如果足够强烈的话,仍然可以干扰到大气层通讯,比如全球定位系统和一些通讯等。耀斑对地面活动的影响显然要小于对卫星的影响,科学家认为耀斑如果损坏了卫星,那么我们将会面临巨大的财务成本,对于在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而言,耀斑对其影响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因为空间站具有一定的辐射屏蔽功能。如果宇航员暴露在空间站之外,或者空间行走,那么危害就大得多了,载人航天任务虽然位于较低的轨道上,但在耀斑发生时进行舱外行走并不是个好主意。

X级耀斑被认为是最强烈的耀斑,X1.2耀斑在今年初发生过,而3月29日发生的耀斑事件却达到了X4.9,有时候太阳也会出现M级的耀斑,当然该级别的能量释放会小很多,但地球上仍然可以看到极光的出现。在太阳能量爆发事件中,科学家已经做好准备研究耀斑的发生机制,进一步了解太阳内部的奥秘。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4-29, 00:44

http://tech.qq.com/a/20140428/006204.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人类登陆火星的最大障碍是宇宙射线辐射
天文航天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4-28 07:52

[摘要]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二十年人类或将登陆火星,但是宇宙射线辐射将对长期太空生活的宇航员构成生命威胁。

专家指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的最大障碍是宇宙射线辐射,可能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近日,专家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一次讨论会上指出,未来二十年可实现载人火星登陆任务。但是最新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未来载人火星登陆任务最大的障碍是宇宙射线辐射。

报告指出,国际空间站女宇航员工作18个月、男宇航员工作24个月身体遭受的太空辐射已超过生命承受极限,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任务而言,漫长太空之旅将承受更长时间的深太空辐射。

宇宙射线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辐射,很难进行屏蔽。这项最新研究指出,宇航员承受过多的宇宙射线辐射将形成癌症,对生命构成一定的威胁。

美国内华达大学辐射专家弗朗西斯-库西诺塔(Francis Cucinotta)说:“宇宙射线离子导致的肿瘤比其它辐射线更具威胁。”

这则新闻并非完全糟糕,太阳活动周期某一时期,星系宇宙射线将显著减少,目前,生物学家正在精确计算哪一种药物可以降低宇宙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例如:抗氧化剂、阿司匹林等。但更重要的是,库西诺塔和其他辐射研究专家建议美国宇航局收集关于宇航员暴露太空环境潜在健康危机的更多数据。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4-29, 01:02

http://news.qq.com/a/20140428/028343.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中国首个"月球站"占地36平方米 今年对外开放
军事要闻中国新闻网 [微博] 2014-04-28 16:28

中新网重庆4月28日电(记者 连肖)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李光亚27日在重庆图书馆接受采访称,虽国家尚未立项或公布明确时间表,但毋庸置疑,中国探月工程的最终目标将是登月、驻月。

李光亚说,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步走,分别是探月、登月、驻月。目前正在进行的探月阶段代号“嫦娥工程”,其中,嫦娥一号探测器已实现“绕月”目标,嫦娥二号探测器完成了勘探月面环境、采集高清晰度照片等任务,在此基础上,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

“嫦娥三号在月面软着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在全球震动极大。”李光亚说,嫦娥三号是继1976年前苏联探测器登陆月球后首个重返月球的人类探测器,前苏联月球探测器经过12次尝试才安全着陆,美国月球探测器第4次尝试才获成功。

李光亚称,嫦娥工程完成“绕”、“落”之后,目前正在准备“回”。按照国家公布的时间表,中国2017年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目标是让其携带探月成果成功返回地球。为此,今年6月左右,中国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个嫦娥五号试验器,探索解决嫦娥五号返回是否能适应大气层高温,以及是否能成功变轨等问题。

驻月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的“月球站”。李光亚对此透露,中国的“月球站”现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完成,代号“月宫一号”,面积36平米。“它虽然不大,但已经具备人类在月球上生活的条件,据我了解,"月宫一号"今年将向社会公开。”

李光亚从事中国航天事业30余年,多次率领火箭发射队参加重大型号发射,先后担任神舟三号、神舟四号飞船和某重点型号发射队党委书记。

李光亚27日走进重庆图书馆“三峡大讲坛·百姓课堂”,作主题为《中国航天精神与中国梦》的讲座。他通过数据、图片等资料,讲述了中国航天的历史变迁、两大主业和产业布局、辉煌成就等,诠释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的航天精神。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4-29, 23:59

http://tech.qq.com/a/20140429/007458.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宇宙空间可能处于“超流”状态
天文航天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4-29 08:23

[摘要]科学家认为宇宙可能是一种超流态介质,光子、电磁波可以在该介质中畅通无阻地运行,其粘度可能接近于零。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的宇宙可能是超流体,这说明我们可能生活在“水下”,新的研究显示时空可能是性质如同流体的质态,可以认为是一种超流体,该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但可以为光子提供一个新的介质,就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一样。有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这种可“承载”光子运动的介质存在,那么其粘度应该为零,这将为我们开启一个新的理论,通过量子引力论来解释这奇怪的现象。

空间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空间是“空”的,但空间却承载了光子、电磁波等一切物质的移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对此,科学家认为时空本身可能是一种超流体,这个解释可以用来解读一些物质的运动情况,如果该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能会重新审视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认为时空被认为是超流体的理论为超流体真空论,其发展建立在此前科学家对时空的研究基础上,如果要证明超流体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就要首先解决粘度的问题。

研究时空的问题需要涉及到量子理论,即从普朗克尺度上看时空,为了做到这一点,科学家开始将引力理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形成量子引力论。科学家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光子、电磁波能穿过时空,时空可能也是某种未知的介质,就像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一样,这种介质是否存在一直是个迷。

当前宇宙存在四种基本力,即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引力,除了引力外,其他的力可以用量子力学来进行解释,研究人员认为量子引力论的形成可以解释宇宙目前的超流态,如果宇宙是超流态的模型,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宇宙的粘度和耗散效应,其需要满足光子和其他粒子在该介质中的运行,其粘度可能要接近于零。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4-30, 00:04

http://tech.qq.com/a/20140429/007279.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迷你版太阳系发育过程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4-29 07:46

[摘要]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到年轻恒星系统的演化过程,科学家发现其中正在形成五大行星。

哈勃望远镜对HD 141943天体系统的观测图像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哈勃空间望远镜再一次为我们呈现出惊人的天体演化奥秘,在1999年时,哈勃拍摄到HD 141943天体系统的图像,到了2006年时,哈勃再次对其进行观测,发现其中有新的行星正在形成,也就是说在短短七年的时间内,该天体系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个发现显然是哈勃24年观测生涯中的一个辉煌案例。

哈勃望远镜24年的观测生涯存储了大量的行星和恒星数据,科学家认为其存档中还有许多以前未被发现的行星盘,如果对其数据库进行深入分析,将发现更多关于行星系统的演化之谜。哈勃太空望远镜可在近红外和可见光波段上对宇宙进行观测,如果配合一些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那么就可以发现更多的天体演化过程。此外,美国宇航局的红外天文卫星、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等也会配合哈勃望远镜进行观测,前者可通过红外波段观测宇宙尘埃背后的天体演化过程,与可见光图像叠加后会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在本次发现行星形成过程的观测任务中,红外观测数据也显示该天体系统中可能有行星正在形成,但是科学家之前通过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光谱仪等没有看到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后来通过最新的图像处理技术就发现了行星形成的痕迹,这也是科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一直想寻找的事件。

天文学家认为其实我们已经捕捉到行星形成过程的图像了,其发生过程一直在那儿,只不过我们缺乏相关技术来发现它们。最新的研究显示该系统中出现了五个新的行星盘结构,显示这里可能会形成五大行星,如果我们拥有更加清晰的观测技术,甚至可以判断出行星盘的形状。科学家还发现,这颗恒星与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行星盘存在不对称的特点,这表明其中一颗行星的引力作用把其他盘结构扭曲了。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4-30, 23:24

http://tech.qq.com/a/20140430/008147.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p=1
美国火星车将在火星钻孔 探寻隐匿的生命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05, 23:07


http://tech.qq.com/a/20140505/005485.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操控宇宙秩序的神级外星文明可能存在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05 07:59

[摘要]从科学家发现开普勒-186f行星开始,就一直在讨论宇宙文明的发展问题,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存在如同“上帝之手”的隐性机制,协调宇宙文明的发展。
如果我们发现了外星生命,那可能说明人类文明未来将面临重大事件,事件将阻止文明的兴起,甚至是灭绝文明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声称寻找外星生命可能引发人类文明的灭绝,大规模寻找类地行星的计划可能发现比我们更加高级的外星生物,一旦发现外星生命,那就说明宇宙中不止存在人类,而且演化为智慧生命的途径是多种多样。对此,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隐性的机制,可阻止文明向智慧文明或者高级文明方向发展,该机制被称为“大过滤器”,旨在协调宇宙文明的发展。

“大过滤器”机制是制约宇宙文明演化的重要“门槛”,如果仅仅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无法判断该机制会在哪个时候出现,因为这道门槛可能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出现,制约我们进一步向星际文明方向发展,也可能人类文明已经突破了该机制的约束,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几乎不会受到限制。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判断“大过滤器”机制已经发生了还是在未来等待着人类文明,在就需要研发更强大的望远镜

根据望远镜技术,如果我们发现系外行星上存在生命,那么就说明“大过滤器”很可能在我们的未来出现,因为生命的诞生毕竟是有一定概率的,如果这个限制因素不是在生命诞生的初级阶段,那么就有可能在文明发展的某个时期,不论是人类文明还是外星文明都将面临这个瓶颈。

上周,科学家宣布在天鹅座方向上发现了开普勒-186f行星,距离我们大约492光年,其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该行星的大小与地球非常相似,同样位于宜居带上,这说明该行星上很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有可能存在生命。物理学家费米曾经提出一个悖论,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外星人?尽管银河系内拥有无数个恒星系统,但是在太阳系周围却没有其他文明存在,如果按照费米的假说,要么宇宙中只有人类文明,要么外星人已经到达了地球。

如果我们没有发现外星智慧文明,那可以说明一点,星际旅行是一个“过滤器”,宇宙文明无法突破这个限制,只能在其所在的恒星系统附近存在,文明的联系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这个假说可推出一个恐怖的结论,要么智慧文明极其罕见,要么宇宙各个文明终究将面临灭绝的命运。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07, 00:10

太阳系中存在海洋的星球又增加一颗

天文航天腾讯科技[微博]2014-05-06 07:43



[摘要]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认为木卫三可能存在生命,其拥有与众不同的地下分层海洋。



宇宙 - 页 3 103014685



木卫三地下海洋的示意图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木卫三是我们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科学家近日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木卫三上可能存在生命。上月初,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对土星的卫星进行了调查,发现土卫二表面存在表面冰层,暗示其表面下方可能存在海洋,那么现在木卫三这颗天体又是一个潜在的生命乐园。土星和木星拥有数量众多的卫星,有些卫星体积较大,拥有岩质核心,只不过体积和重量比地球要小很多,此前科学家已经在木卫二和土卫六上发现了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显然它们都是太阳系中非常有趣的星球。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最新报告,木卫三是可能存在地下海洋,木卫三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如果这个发现被证实,那么木星和土星卫星群是一片潜藏生命的世界,这意味着木卫二、土卫二这些星球上可能隐藏生命。有趣的是,木卫三上的地下海洋有些与众不同,有点像分层蛋糕,如图中所示,地下海洋被包裹在一些地下结构之中,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将其比喻为“三明治海洋”。

科学家对木卫三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地下海洋与其他结构相互叠加,这就像一个大三明治拥有两种以上的不同“口味”,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史蒂夫·万斯认为木卫三的地下岩层中覆盖的海洋可能是咸水,而不是冰,并且有一些新的证据来支持这个发现。史蒂夫·万斯所在的研究小组在去年已经提出了层状海洋的理论,并且对在其中加入了盐度的模型,验证盐度较高的环境中是否有助于形成大规模的液态水海洋。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盐度较高的条件下可以避免海水冻结,这样就有助于分层海洋的形成。当然,这只是对木卫三海洋的猜测,如果要进一步调查这里是否存在生命,就需要发射探测器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科学家同时也认为,最好不要对木卫三的生命有太多的期望,因为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木卫二、土卫二这样的潜在拥有生命的星球进行调查,更不用说飞往木卫三了。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惜缘 2014-05-07, 19:21

科学家发现40亿年前月球曾向地球展示不同一面
2014-05-07 11:22:44 来源: 新华网 有20人参与

分享到

核心提示:日本科学家发现,约40亿年前,月球与地球一样存在大规模磁场,其自转轴与今天存在数十度的差异,当时月球应是以与现在不同的一面朝向地球。
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所以它总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但日本科学家发现,约40亿年前,月球与地球一样存在大规模磁场,其自转轴与今天存在数十度的差异,当时月球应是以与现在不同的一面朝向地球。
地球内部存在因高温熔化的铁核,这产生了大规模磁场,地球因此拥有北极和南极。拥有40多亿年历史的月球虽然现已完全冷却,但研究人员推测月球曾经存在一个与地球一样的熔融状态的铁核并具有大规模磁场。


日本九州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期刊《自然·地学》上报告说,他们认为月球表面局部残存的磁场,记录了过去大规模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通过分析2007年9月升空的日本“月亮女神”探测器在2009年6月受控撞月前获得的大量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在约40亿年前,月球也存在大规模磁场,在偏离现在的月球极地纬度约30度至45度的地区存在磁极。
地球和水星等拥有大规模磁场的行星,其磁极和自转轴的极点基本一致。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在约40亿年前,月球是以与现在不同的一面朝着地球自转的。
研究小组带头人、九州大学副教授高桥太推测说,可能是由于巨大陨石的撞击等事件导致月球自转轴出现移动。月球出现巨变,也会给地球带来影响,上述发现有助于了解当时的月球和地球发生了哪些互动变化。
惜缘
惜缘

帖子数 : 952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10, 23:58

5月11日“土星冲日” 迎来最佳观测时刻

天文航天新华网2014-05-09 20:11



[摘要]5月11日土星将上演“冲日”表演,感兴趣的公众可对其进行观测。



宇宙 - 页 3 103412746



新华网天津5月9日电,5月11日土星将上演“冲日”表演,当晚美丽的“指环王”整夜可见,感兴趣的公众可对其进行观测。

土星是夜空最美丽的星球之一,它是肉眼易见的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远的,在望远镜中,其外形像一顶草帽,被誉为“指环王”。

“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此时土星与地球距离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的最佳时机。当天太阳落下后土星就会从东方天空升起,子夜时分到达正南,日出时在西方落下,整晚均可观测。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今年土星冲日时,土星位于天秤座,亮度约+0.1星等。在冲日后的几天里,月亮慢慢从西边运行到这片天区,依次从角宿一和土星旁边经过。14日晚上7点左右,月亮离土星最近,二者相距只有1°左右。届时,感兴趣的公众可欣赏到星月相伴的美丽画面。

据了解,土星的公转周期是29.5年,会合周期是378天,也就是1年零13天。因此,土星冲日的日期每年比前一年推迟13天左右,如2010年3月22日、2011年4月4日、2012年4月16日、2013年4月28日都是土星冲日的日期。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11, 23:07

过去1000年内地球遭到大量不明天体撞击

科学腾讯科技[微博]2014-05-11 09:22



[摘要]研究人员通过公开的小行星撞击数据汇集了过去1000年内全球各地受到的小行星撞击影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撞击坑的位置和大小。



宇宙 - 页 3 103461592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将过去1000年内地球所遭受到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在30秒内呈现出来,最新的交互式动画惊人揭示了地球曾经受到的“伤”。西蒙•罗杰斯将过去1000年内小行星撞击的数据进行了收集,并在全球地图上进行了标记,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撞击坑的位置和大小,让我们感受到地球在小行星撞击面前显得非常脆弱,撞击点周围如果存在生命,那么它们无疑将遭到灭顶之灾。

事实上,撞击地球的天体来源较广,比如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行星主要来源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这里充满了年代久远的大型空间岩石,甚至可追溯到太阳系诞生之初。彗星则是一种表面覆盖着大量冰和尘埃物质的天体,有少量的甲烷和其他化合物,它们的轨道几乎呈现大椭圆形,从太阳系的边缘进入太阳系的内侧轨道,从地球附近飞掠而过,有些彗星的轨道距离地球较近,可对地球构成一定的影响。还有一种天体撞击是流星,其体积较小,在大气中一闪而过,如果流星体的体积较大,那么可在穿过大气层后坠落到地面上。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估计,太阳系内的小行星数量非常庞大,我们大约只发现了其中的1%,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我们不得而知,如果这些小行星存在危险的撞击轨道,那么我们对此一无所知。事实上,地球时常受到小行星的撞击,只不过撞击地点不在人口密集区,而是在遥远的大洋或者内陆无人区,而且撞击天体的体积都不大,没有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来自B612基金会的科学家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小行星防御机制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小行星撞击,但美国宇航局认为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算法来识别小行星,快速检测出哪些小行星对地球构成威胁。到目前为止,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巴林杰撞击坑是美国最大的撞击坑,直径在1.186公里,大约形成于5万年前,撞击天体直径达到50米,而袭击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陨石直径只有17米。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惜缘 2014-05-13, 12:19

美国发现太阳"失散多年兄弟" 形成于同一气体云
2014-05-13 11:55:42 来源: 网易探索 有212人参与
[url=#tiePostBox][/url]
分享到

  • 网易微博 23
  • 易信
  • 新浪微博
  • 腾讯空间
  • 人人网
  • 有道云笔记

核心提示:一组天文学家日前宣布已经找到太阳“失散多年的兄弟”,这个星体和太阳形成于同一个气体云。甚至有可能,太阳的这位“兄弟”会有可支持生命存活的行星绕行。新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寻找地外生命。
一组天文学家日前宣布已经找到太阳“失散多年的兄弟”,这个星体和太阳形成于同一个气体云。甚至有可能,太阳的这位“兄弟”会有可支持生命存活的行星绕行。新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寻找地外生命,同时更容易找出其他恒星的“双胞胎兄弟”,并有助于阐释我们的太阳最初形成时的奥秘。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公众新闻网AllVoices 5月11日消息称,太阳的这位“兄弟”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伊万·拉米雷斯和他的团队发现,被命名为HD 162826,质量比太阳要重15%,位于距离地球110光年之外的武仙座。该恒星用肉眼无法看到,但使用低功率天文望远镜很容易就观测到,距离明亮的织女星并不很远。
太阳的这位“兄弟”甚至可能有支持生命存活的行星绕行。研究人员认为几率并不太大,但即使最终事实证明该“兄弟星系”在生命问题上一片贫瘠,上述发现也能帮助天文家更好地找到此类恒星,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太阳最初形成时的状况。
拉米雷斯称,人们一直都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科学家能搞清楚太阳形成于银河系的哪一部分,那就可以了解太阳系早期的环境及条件,帮助理解为什么我们恰好出现在彼时彼刻。团队成员认为,太阳诞生于一个拥有数千或数万颗恒星构成的星团,星团形成早于45亿年前,但后来解体,分崩离析的恒星们随后开始在自己的轨道上绕银河系中心运行。


在最初时期,行星相互碰撞后出现大块碎块,它们可能在各恒星系之间游荡,这可能就是地球出现原始生命的原因。同样,地球的碎块也有可能把生命运往其他行星,譬如说,一颗正环绕太阳的“兄弟恒星”运行的行星。亦因此,这些“兄弟”们正是我们寻找地外生命方面的关键。
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出现了太阳的一个“兄弟恒星”已足以令人兴奋,但该项目还包含更大的目标:创建一个可识别多个太阳“兄弟恒星”的路线图。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底升空、正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数以十亿计的恒星进行测量的“盖亚”卫星,有望很快传回海量相关数据。
“‘盖亚’卫星覆盖的数据并不会仅限于太阳附近。”拉米雷斯称,“而可供我们研究的恒星数量,将成万倍地增长。”(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张梦然)
惜缘
惜缘

帖子数 : 952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14, 00:12

月球飞船拍摄到地球“升起”靓照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13 07:48



[摘要]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探测器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地球“升起”照片,与阿波罗8号飞船宇航员拍到的“地出”如出一辙。



宇宙 - 页 3 103571132



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地出”



宇宙 - 页 3 103571139



阿波罗8号飞船宇航员比尔•安德森拍摄到的“地出”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月球勘测轨道探测器在2014年2月1日拍摄的地球“升起”的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只是右下方的一个微小蓝色球体,月球表面上的撞击坑清晰可见。这张照片也是21世纪版的“地出”照片。在此之前,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8号飞船宇航员比尔·安德森也拍摄过类似的照片,当然他的位置也处于月球轨道上,且地球位于月球的背后,当阿波罗8号飞船掠过月球轨道时,地球如同升起的“太阳”,从月球背后“升起”,也因此得名“地出”。

拍摄这张照片的探测器为月球勘测轨道器,其隶属于美国宇航局,发射时间为2009年6月,到目前为止已经在轨道轨道上运行了5年左右,这艘月球飞船也是美国宇航局近10年来为数不多的月球探测计划。月球勘测轨道器的任务在于对月球上的资源分布进行重新定位,这些信息将被用于下次载人登月任务,绘制出更加详细的月球三维地图,可提供备选登月点。月球勘测轨道器还有寻找月球上水资源的任务,通过探测器撞击任务观测月球表面下方的水资源储备,为后续的登月基地建立提供依据。

2014年2月1日拍摄的地球“升起”使用了探测器上搭载的广角相机,拍摄过程显然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探测器将相机方向对准地球即将“升起”的位置,同时凭借广角相机优点减少可能遗漏的位置。此外,科学家还通过各种波长的图像进行叠加,使得最后结果接近彩色照片,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地球升起的样子,拍摄的前一天正好是月球位于近地点,大约为34万公里左右。

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的“地出”与阿波罗宇航员拍摄的有所不同,并不是咔嚓一声就能完成的,探测器成像机构还需要不同的滤光器。阿波罗宇航员所拍摄到的“地出”使用手持式相机,其拍摄的方法与探测器类似,其实是飞船进行环月轨道运行时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事实上在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地球,地球永远“挂”在月球的天空中。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16, 23:58

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失散多年的兄弟”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16 07:55



[摘要]天文学家相信他们已经发现了太阳“失散多年的兄弟”,这颗恒星与我们的太阳形成于同一片气体云。



宇宙 - 页 3 103798937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太阳的一颗兄弟恒星。研究人员称,这颗太阳兄弟恒星甚至有可能拥有存活生命的行星。但是,即使这个兄弟太阳系被证实是荒无人烟的,这一发现也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搜寻太阳其它的兄弟恒星,它们最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如何形成。

德克萨斯大学的Ivan Ramirez教授称:“我们想要了解太阳出生自哪里?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太阳形成于银河系的哪一部分,我们就能够限定早期太阳系的状况。那就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为何我们的太阳位于这里。”

在恒星形成早期阶段的碰撞可能撞下了大块的碎片,而且这些碎片可能在太阳系之间旅行。这些碎片有可能为地球带来了原始生命。或者有可能,地球的碎片将生命带到了围绕兄弟太阳运转的星球。Ramirez教授称:“可以说,太阳的兄弟恒星可能是搜寻地外生命的关键。”

研究团队将这颗恒星称作HD 162826,它的质量超太阳15%,位于110光年外的武仙座星群。虽然它是肉眼观察不到的,但是通过低倍数的双筒望远镜就能轻易观察到,它就在明亮的织女星附近。

虽然发现一颗太阳的兄弟恒星是非常有趣的,但Ramirez教授指出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建如何识别太阳兄弟星球的图谱。Ramirez教授称他们现在能够研究的恒星数量将增加到一万颗,而研究团队的图谱将加速对太阳兄弟恒星可能位置的筛选。

一旦更多的太阳兄弟恒星被鉴定出来,天文学家将进一步了解太阳如何形成以及来自哪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力学专家将通过模拟所有已知太阳兄弟恒星的运行轨道找到它们的出生地。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19, 23:42

http://tech.qq.com/a/20140519/005700.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p=1

近期最佳科学图片:155光年外发现巨大行星



宇宙 - 页 3 9458583_980x1200_960

[size=30]1/10[/size]
遥远的巨人:这是一位艺术家对155光年外一颗巨大的气体巨星的描述。这颗星球成为了通过直接影像发现的系外行星。(腾讯科学 过客/编译)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24, 01:18

美国宇航局发现一处神秘的宇宙“黑域”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5-23 07:41



[摘要]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发现一处神秘的宇宙“黑域”,科学家认为这是大质量恒星形成初期的情景。



宇宙 - 页 3 104297112



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观测图像中出现的神秘“黑域”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的观测图像中出现一块神秘的“黑域”,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块黑色的暗斑十分怪异,尤其是周围存在大量的发光天体。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神秘“黑域”大约距离我们1.6万光年,其中存在大量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云,其结构和质量说明阴影部分有可能在未来演化成新的恒星系统,在该黑域周围存在一些恒星集群,它们的形成长期困扰着科学家,从中可以窥视出恒星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对生命元素的诞生构成影响。

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迈克尔·巴特勒为本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其论文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文中提到研究人员通过对星际气体云、尘埃结构和质量的计算推出可能与大质量恒星、星团形成有关的细节。科学家根据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发现这里聚集的天体质量相当庞大,大约相当于将7万个太阳质量集中在不到50光年的时空内,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恒星的材料将这片区域“变成”了黑色,厚厚的尘埃云、气体进一步阻止了多个波段的观测成像。

宇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恒星形成环境,我们的宇宙学理论对低质量恒星集群的研究较为充分,那么大质量的恒星集群是如何形成的依然缺乏可靠的研究数据支撑。因此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所发现的“黑域”将为我们提供大质量恒星集群的早期画面,同时也有助于揭示O型恒星的形成过程,其至少也有16倍以上的太阳质量,表面释放出耀眼的白蓝色光芒,表面温度可超过3万摄氏度。

O型恒星的寿命较短,很快进入超新星爆发阶段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形成生命所需要的重元素。关于大质量恒星及其集群的形成理论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充分,科学家认为未来我们将对“黑域”中的气体云质量进行测量,促进新理论的形成。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5-25, 00:23

3.6亿光年外发现迄今最大最亮的恒星爆发

科学腾讯科技[微博]2014-05-24 07:05




[摘要]帕瑞纳天文台等观测发现了距离地球大约3.6亿光年外的神秘超新星爆发,科学家确认前身星为沃尔夫·拉叶星,这是宇宙中最大、最亮的一类恒星。



宇宙 - 页 3 104368156



左边的为斯隆数字巡天图像,右边为帕瑞纳天文台60英寸望远镜观测图像,可以明显看出沃尔夫•拉叶星的超新星爆发极为明亮。

腾讯科学讯(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超新星爆发是宇宙中强大的能量释放事件之一,其意味着恒星的死亡,科学家在距离地球大约3.6亿光年外发现了UGC 9379星系中出现的超新星爆发事件,最新的观测证据显示这是一颗体积巨大、十分明亮的恒星,甚至可称为最大、最明亮的恒星爆发死亡事件。研究人员认为本次超新星爆发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宇宙成分和生命演化的信息。

图中显示的两张对比图像来自两次观测,左边的为斯隆数字巡天计划,右边为帕瑞纳天文台60英寸望远镜观测图像,可以看出这颗超新星爆发产生了极为明亮的光,其前身星为宇宙中的顶级恒星,这就是沃尔夫·拉叶星,被喻为恒星中的“高富帅”,此类恒星在体积和亮等上属于恒星家族中的顶尖水平,质量至少可达到太阳的20倍以上,目前天文学家发现了数百颗此类恒星,但沃尔夫·拉叶星的寿命较短。

沃尔夫·拉叶星可产生强大的恒星风,由此可失去较多的质量,几乎可达到每年一个地球的质量,而且恒星风的速度可达到560万英里每小时,大约为900万公里每小时,天文学家一直怀疑沃尔夫·拉叶星是一种可自我毁灭的恒星,并产生宇宙中超强的超新星爆发事件,其释放的光可以在瞬间超过一整个星系,释放的重元素将成为行星、宇宙生命产生的基石。

有观点认为沃尔夫·拉叶星有可能“悄悄地”坍缩成一个黑洞,而不是成为一颗超级亮的超新星爆发,但现在科学家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显示沃尔夫·拉叶星通过超新星爆发而“死亡”,科学家将这次超新星爆发命名为SN 2013cu,位于牧夫座方向上,距离我们大约3.6亿光年,属于IIb型超新星爆发,这意味它将在极端的时间内坍缩成一个致密的天体,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认为随着观测能力的进步,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出超新星爆发警报,下一步我们将对超新星爆发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沃尔夫·拉叶星的前世今生,这可是宇宙中顶级的大质量恒星。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6-07, 00:59

科学家发现115亿岁行星 距离地球仅13光年

天文航天腾讯科技[微博]2014-06-06 07:51




[摘要]科学家通过欧洲南方天文台拉西拉站等望远镜发现距离地球仅13光年左右的“卡普坦”星周围存在潜在可居住的系外行星,该行星年龄更是达到了115亿岁!



宇宙 - 页 3 105139491



艺术家绘制的卡普坦c天体轨道景象,其背景是半人马座球状星团

腾讯科学(罗辑/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系外行星大规模发现时代仍然没有到来,但是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近千颗系外行星,其中大多数是巨型气态行星,从生命诞生理论上看,类地行星是潜在拥有生命的星球。2014年6月3日,科学家公布最新的系外行星发现成果,在半人马座ω方向上发现一颗可能支持生命的星球,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候选者为卡普坦b,从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颗开普勒探测器观测计划之外发现的系外行星,其距离我们大约13光年,年龄却高达115亿岁!

要知道宇宙的年龄也仅为137亿年左右,这意味着这颗星球起源非常非常早,比地球的年龄大2.5倍左右,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20亿年左右时间就存在了,如此长的存在期暗示这颗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或者曾经存在过生命。除了卡普坦b外,该天体系统中还存在一颗被命名为卡普坦c的天体,这两个天体的轨道都很接近该系统中的红矮星,但科学家认为卡普坦b是潜在可居住的系外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五倍左右,是一颗超级地球,而卡普坦c很可能表面温度极低,无法适合居住。

天文学家发现该系外行星是通过观测“卡普坦星”存在微小的引力摆动,正是由于其周围存在行星系统,因此“卡普坦星”会出现微小摆动,这就会被位于欧洲南方天文台拉西拉天文台HARPS光谱仪捕捉到,此外位于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高分辨率观测设备以及位于智利的麦哲伦望远镜也发现了类似的信号。

对于研究小组而言,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在卡普坦星周围发现了潜在的宜居星球,该恒星的质量仅为太阳的三分之一,而且如此接近地球,我们通过业余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其位于绘架座方向上,如果这里被证实存在可居住的系外行星,那么必然是人类向深空进军的太阳系外首个前哨站。卡普坦b位于其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区内,支持液态水的存在,轨道周期为48天,更远的卡普坦c轨道周期为121天,因此卡普坦c的表面更加寒冷。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6-24, 00:40

宇宙“暴涨”重大发现有可能存在错误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6-23 08:24

[摘要]三个月前发现宇宙原初引力波团队的科学家承认,该发现不排除存在错误的可能性。

新华社网华盛顿6月20日电(记者林小春)三个月前公布的一项“诺贝尔奖级”重大发现——宇宙“暴涨”证据也许存在问题。同一科研团队在20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承认,不能排除他们有关宇宙原初引力波的发现错了。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新一期《物理学评论通讯》上报告说,他们依然坚持最初的结论,即他们利用架设在南极的BICEP2望远镜,在宇宙大爆炸的“余烬”——微波背景辐射中,观测到一种叫做B模式的特殊偏振模式,这种偏振模式是长期寻找的原初引力波的“独特印记”。

但是这一团队也承认,“不能排除”这种偏振模式是部分或完全由银河系尘埃造成的可能性。

原初引力波是爱因斯坦于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它是宇宙诞生之初的一种时空波动,随着宇宙的演化而被削弱。原初引力波如果存在,将证实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暴涨”理论。该理论认为,140亿年前宇宙在一次大爆炸中诞生,而在大爆炸之初一段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宇宙曾经历了快到无法想象的急剧膨胀。

发现B模式偏振,证实了原初引力波的存在,从而有望帮助弄清宇宙诞生之谜。因此这一发现被认为“可以跻身过去25年最重要的宇宙学发现之列”,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然而,该成果在天体物理学界引起广泛争议,多名科学家认为,这种特殊偏振模式有可能是银河系中的尘埃造成的。

《物理学评论通讯》本周在一份声明中说,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BICEP2科研团队在该期刊上发表了最新论文,“直面这些问题,修改、删除并增加了一些分析,但他们承认,不能排除引力波样信号部分或完全由尘埃造成的可能性”。声明说,研究人员期望今后的数据能够解决有关问题。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6-29, 06:11

http://tech.qq.com/a/20140628/009120.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40亿光年外发现三黑洞群:绕行速度超核弹头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6-28 09:55

[摘要]科学家通过甚长基干涉测量技术发现距离我们大约40亿光年外的空间存在由三个超大质量黑洞组成的天体,相对绕行速度超过核弹头再入速度。

宇宙 - 页 3 106518664

甚长基干涉测量技术使用了部署在四大洲的射电望远镜,组网形成观测阵列,其信号发现能力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0倍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黑洞是宇宙中最恐怖的天体之一,其拥有极端的引力环境,一般情况下星系中央存在超大质量黑洞,如果多个黑洞聚集在一起将出现何种情况?目前科学家发现一个由三个超大质量黑洞组成的天体,距离我们大约40亿光年左右,这三个黑洞相互围绕并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包围圈”,其致密程度超过科学家的想象。本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罗杰•迪恩认为,超大黑洞聚集的现象非常壮观,这里拥有令人恐怖的引力环境,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计算,三颗黑洞的相对绕行速度可达到音速的300倍左右。

一般情况下弹道导弹弹头再入的速度为十几倍音速,显然三黑洞天体相互绕行的速度比核弹头还快,科学家为了观测这些黑洞的行为,使用了部署在四大洲的射电望远镜,并将这个天体系统命名为SDSS J150243.091111557.3。四年前,该天体系统被认为是一个类星体,正在吸积周围的星际物质,但是科学家发现其OIII谱线存在两个峰,这说明该天体系统中不止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并提出了由两个超大质量黑洞组成的天体系统。

就在科学家认定这个活动星系核拥有两个活跃的峰信号时,恩迪认为其中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被尘埃所笼罩,并使用了甚长基干涉测量技术来观测黑洞行为,这是一种将相隔数千公里的射电望远镜组网形成观测阵列,其信号发现能力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0倍,观测结果显示这里还存在另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质量计算证实了这里拥有三个超大质量黑洞。恩迪认为自己也没有想到居然有“第三者”存在,根据位于欧洲的甚长基干涉测量网的数据,科学家认为多黑洞天体系统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加普遍。(罗辑/编译)


由一星于2014-07-10, 06:30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马当先 2014-07-08, 16:22

NASA公布银河系“烟火秀” 成因是黑洞引力
http://sports.sina.com.cn  2014年07月07日10:24  环球网收藏本文  
宇宙 - 页 3 U9408P6T1024D12709F30636DT20140707102457NASA公布银河外星系惊艳“烟火秀”。

宇宙 - 页 3 U9408P6T1024D12709F30637DT20140707102457NASA公布银河外星系惊艳“烟火秀”。

宇宙 - 页 3 U9408P6DT20140707102101NASA公布银河外星系惊艳“烟火秀”。

  【环球网综合报道】美丽短暂的焰火表演,想必大家都看过。那么你看过浩瀚无穷的银河系表演的“烟火秀”吗?美国宇航局(NASA)7月4日透露,一个名叫NGC 4258的星系在当日迎来一场惊艳的“烟火秀”。星系的“烟火秀”通常是由爆炸形成的,而这次“烟火秀”的成因却是黑洞引力,冲击波以及气流。
  美国宇航局的数据显示NGC 4258星系中央的巨大黑洞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高能粒子喷射流研究人员认为,是这些高能粒子流撞击星系盘,从而产生产生了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对周围气体(主要是氢气粒子)进行加热,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美国宇航局还公布了“烟火秀”的其他照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观测台拍到的“烟火”照片是蓝色的,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检测的“烟火”则是红色的。此次“烟火秀”距离地球2300万光年。
  NGC 4258星系距离银河系较近,因此研究人员能够对其内部的黑洞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NGC 4258星系的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其规模是银河系黑洞的10倍,并且一直以巨大的速度吞噬周围物体。这无形中推动了其宿主星系演化的进程。
一马当先
一马当先

帖子数 : 666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7-13, 00:54

http://tech.qq.com/a/20140712/008770.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美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最遥远恒星
科学腾讯科技 [微博] 2014-07-12 07:31

[摘要]哈弗福德学院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最遥远的恒星,距离地球大约70万至90万光年,有趣的是银河系的盘面直径只有10万光年。

宇宙 - 页 3 107364062

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10万光年,而最遥远的恒星距离地球70至90万光年以上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在10万光年,我们的太阳系位于猎户座旋臂上,距离银河系中央大约2.6万光年,算是银河系盘面的中间位置,那么银河系最遥远的恒星在哪儿呢?科学家认为10万光年仅仅是银河系盘面的直径,其实银河系更大,还有一些卫星星系,比如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这两个算是比较大的卫星星系,目前已经发现的银河系卫星星系大约有20多个,因此银河系最遥远的恒星应该在这些卫星星系中确定。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银河系最遥远的恒星,被命名为ULAS J0744+25和ULAS J0015+01,其距离地球大约77.5万光年和90万年,显然这个距离比银河系盘面要大得多,因此我们的银河系边界可能要重新划定了。来自宾夕法尼亚州哈弗福德学院科学家John Bochanski是本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银河系周围还分布着一些疏散的光环,这些游离的天体集群分布在银河系周围数十万光年的位置上,可能是银河系此前与其他星系碰撞后留下的残骸,也可能是离开银河系的边缘天体集群等。

根据科学家的观测,银河系周围疏散分布的恒星环至少可以延伸到50万光年,但确切的数值可能还是未知的,这也是天文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即银河系的边界从哪儿算起。John Bochanski认为这项研究无异于大海捞针,一些红巨星的非常亮,至少是红矮星的一万倍以上,这样我们很容易观测到它们,即便是这样要寻找到银河系边缘的恒星,依然是困难重重。

研究小组使用了UKIRT红外巡天的观测数据,其来源于位于夏威夷的英国红外望远镜,以及斯隆数字巡天,后者使用了位于新墨西哥的望远镜数据,通过比对后科学家发现这两颗距离较远的恒星,它们位于距离地球77万至90万光年之外,而仙女座大星系距离我们大约200万光年,显然银河系最遥远的恒星非常偏远,接近三分之一的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的距离。本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上,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探索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模型,或许银河系的边界需要重新划定了。(罗辑/编译)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7-15, 00:47

欧空局拍摄到太空中花生形状的彗星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7-14 08:10



[摘要]欧洲空间局“罗塞塔”号探测器的相机系统拍摄到最新的格拉希门克彗星照片,外观比较像一个花生,但某个角度看有些像飞碟。



宇宙 - 页 3 107434191



哈勃此前拍摄到的格拉希门克彗星照片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是一颗轨道周期只有6年左右的彗星,其中文名为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将于2015年8月抵达近日点,这也是科学家计划全面调查的目标天体,欧洲空间局已经发射“罗塞塔”号探测器向该彗星方向飞行,计划释放一个着陆器登陆这颗彗星,并希望了解到太阳系形成时期的奥秘,目前科学家已经拍摄到最新的格拉希门克彗星照片,由“罗塞塔”号探测器上搭载的OSIRIS长焦相机在7月4日拍摄,距离该彗星大约3.7万公里。

格拉希门克彗星的外观比较像一个花生,但某个角度看有些像飞碟,有着明显的边缘盘状结构和中央凸起,显示这颗彗星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家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器拍摄的照片分析格拉希门克彗星主要有三个明显的结构,这对即将到来的登陆活动非常有帮助。我们从早期的格拉希门克彗星照片可以看出,该彗星有着不规则的外形,根据OSIRIS相机系统的首席研究员Holger Sierks认为三个巨大的外凸结构是该彗星的特点。

科学家还发现格拉希门克彗星在纵向上显得瘦小,有些像被拉长的小天体,事实上该“罗塞塔”号探测器已经调查过五个彗星核,它们都不是球形,似乎此类天体的内核都是不规则的形状。对此,来自“罗塞塔”号探测器分系统的科学家认为不规则的外形使得着陆计划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罗塞塔”项目来自欧洲空间局,美国宇航局也参与了该项目,“罗塞塔”携带了一个被称为“莱菲”的着陆器,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负责,按照计划,“莱菲”着陆器将登陆格拉希门克彗星。(罗辑/编译)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宇宙 - 页 3 Empty 回复: 宇宙

帖子 由 一星 2014-07-15, 00:49

美行星学会将研制能翱翔宇宙的太阳帆船

天文航天腾讯科学2014-07-14 07:52



[摘要]LightSail系列最新太阳帆飞船将在2015年左右发射入轨,未来数年内太阳帆飞船将进入新的发展期,目前日本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宇宙 - 页 3 107432987



太阳帆飞船将是本世纪最有潜力的太空动力之一,但光压驱动的加速很慢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7月9日,行星学会宣布将在2015年发射一颗全新的太阳帆飞船,其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光压动力驱动,是未来行星际飞行的新颖动力,2015年可能发射的太阳帆飞船被命名为LightSail-A,其与LightSail-B使用了几乎相同的硬件设备,其都是LightSail-1任务下发展出的太阳帆飞船。LightSail-B的运行轨道并不遥远,主要在近地轨道上活动,只需要太阳辐射就能驱动飞船前进,但是这艘太阳帆飞船能否成行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其将由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升空,但该火箭仍然还没准备好。

LightSail-B飞船并不是作为一个直接的载荷进入轨道,其仍然需要另一艘航天器支持,这就是Prox-1号探测器,该平台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一个科技项目,当Prox-1号探测器进入地球轨道后就会释放出LightSail-B飞船,接着展开太阳帆。根据行星协会的消息,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专业的观测工具看到展开的太阳帆,LightSail-B飞船上搭载的太阳帆面积达到344平方英尺,大约为32平方米,显然比一些轨道卫星要大得多,事实上如果观测条件良好,是可以拍到轨道上的航天器。

在LightSail太阳帆项目之前,科学家还开展了一些太阳帆研究项目,比如2005年俄罗斯发射的“宇宙一号”(Cosmos-1)太阳帆飞船,耗资达到400万美元,该飞船由八片巨大的高分子薄膜组成,但是其未能进入轨道。日本JAXA也在2010年测试了太阳帆飞船,目前美、日、欧在太阳帆飞船上都有各自的进展,行星协会认为太阳帆飞船非常具有潜力,相比较传统的飞船而言可以节省很多的燃料,光压驱动的加速很慢,需要非常多的时间用来提升速度,但科学家认为这是非常经济的探索方案,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太阳系内的调查。

LightSail太阳帆飞船的成本也差不多在450万美元左右,但发射日期可能会受到SpaceX公司运载火箭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太阳帆探测器目前处于技术前沿,其研制的太阳帆飞船已经完成行星际飞行,飞掠了金星,此外美国宇航局在地球轨道上部署的NanoSail-D飞船也是一个验证项目,同时也在进行一个名为Sunjammer的项目,预计2015年至2016年将是太阳帆飞船发展高峰期。(罗辑/编译)



“太阳帆”的动力源于太阳微弱的辐射压!

腾讯科学2014年02月14日07:42






宇宙 - 页 3 98874608



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在400年前就曾设想不要携带任何能源,仅仅依靠太阳光能就可使宇宙帆船驰骋太空。但太阳帆飞船这一概念到20世纪20年代才明晰起来。

1924年,俄国航天事业的先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其同事弗里德里希·灿德尔明确提出“用照到很薄的巨大反射镜上的阳光所产生的推力获得宇宙速度”。正是灿德尔首先提出了太阳帆———一种包在硬质塑料上的超薄金属帆的设想,成为今天建造太阳帆的基础。

人们知道,光是由没有静态质量但有动量的光子构成的,当光子撞击到光滑的平面上时,可以像从墙上反弹回来的乒乓球一样改变运动方向,并给撞击物体以相应的作用力。单个光子所产生的推力极其微小,在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上,光在一平方米帆面上产生的推力只有0.9达因,还不到一只蚂蚁的重量。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从阳光中获得加速度,太阳帆必须建得很大很轻,而且表面要十分光滑平整。

如果太阳帆的直径增至300米,其面积则为70686平方米,由光压获得的推力为0.034吨。根据理论计算,这一推理可使重约0.5吨的航天器在二百多天内飞抵火星。若太阳帆的直径增至2000米,它获得的1.5吨的推力就能把重约5吨的航天器送到太阳系以外。

由于来自太阳的光线提供了无穷尽的能源,携有大型太阳帆的航天器最终可以以每小时24万公里的速度前进。这个速度要比当今以火箭推进的最快航天器快4—6倍。即比第二宇宙速度快6倍,比第三宇宙速度快4倍。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3页/共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步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