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g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s
Gaug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s
In contrast to the strong interaction, the weak interaction operates between all particles.
It causes reactions which make these particles ultimately decay into the stable
leptons and hadrons, that is, electrons, neutrinos, and protons. Characteristic in these
reactions is the change in charge of the particles which undergo the reactions. The
small strength of the weak interaction goes along with its small range. Unlike all other
interactions, the weak interaction does not produce bound states, as do the strong
interaction,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atomic nuclei,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which binds together atoms and molecules, and gravity, which is the
source of binding of objects on an astronomical scal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our modern theory of the weak interaction it is convenient to start with a short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its discovery.
The Universal Fermi Interaction
In the year 1896 Henri Becquerel discovered that uranium crystals are able to taint
a photographic film if they are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it. In subsequent years Becquerel,
Kaufmann, and Rutherford succeeded in showing that uranium ore – like
some other materials – emits fast, electrically charged rays (so-called beta rays), which
are electrons moving with approximately the speed of light. As we know today, these
beta rays originate from the decay of protactinium 234 91 Pa into uranium 234 92 U and other nuclear decay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concept of atomic structure
(nucleus and electron cloud) around 1910, it was first assumed that the electrons emitted
in the beta decay with energies up to 2.5 MeV were present in the nucleus before
the decay. This wa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ecause according to Bohr’s model of the
atom the electrons ought to move predominantly in orbits well outside the nucleus.
With the discovery of the neutron (Chadwick 1932) it became evident that the electron
is created at the instant that the neutron transforms into a proton, which made this
problem obsolete.
Another difficulty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β decay consis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electrons are emitted with a continuous energy spectrum. Since the initial and final
nuclei have well-defined energies, this would mean a viol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t causes reactions which make these particles ultimately decay into the stable
leptons and hadrons, that is, electrons, neutrinos, and protons. Characteristic in these
reactions is the change in charge of the particles which undergo the reactions. The
small strength of the weak interaction goes along with its small range. Unlike all other
interactions, the weak interaction does not produce bound states, as do the strong
interaction,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atomic nuclei,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 which binds together atoms and molecules, and gravity, which is the
source of binding of objects on an astronomical scal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our modern theory of the weak interaction it is convenient to start with a short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its discovery.
The Universal Fermi Interaction
In the year 1896 Henri Becquerel discovered that uranium crystals are able to taint
a photographic film if they are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it. In subsequent years Becquerel,
Kaufmann, and Rutherford succeeded in showing that uranium ore – like
some other materials – emits fast, electrically charged rays (so-called beta rays), which
are electrons moving with approximately the speed of light. As we know today, these
beta rays originate from the decay of protactinium 234 91 Pa into uranium 234 92 U and other nuclear decay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concept of atomic structure
(nucleus and electron cloud) around 1910, it was first assumed that the electrons emitted
in the beta decay with energies up to 2.5 MeV were present in the nucleus before
the decay. This wa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ecause according to Bohr’s model of the
atom the electrons ought to move predominantly in orbits well outside the nucleus.
With the discovery of the neutron (Chadwick 1932) it became evident that the electron
is created at the instant that the neutron transforms into a proton, which made this
problem obsolete.
Another difficulty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β decay consisted in the fact that the
electrons are emitted with a continuous energy spectrum. Since the initial and final
nuclei have well-defined energies, this would mean a viol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Gaug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s
弱相互作用[编辑]
[size][ltr]
弱相互作用(又称弱力或弱核力)是自然的四种基本力中的一种,其余三种为强核力、电磁力及万有引力。次原子粒子的放射性衰变就是由它引起的,恒星中一种叫氢聚变的过程也是由它启动的。弱相互作用会影响所有费米子,即所有自旋为半奇数的粒子。
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弱相互作用的理论指出,它是由W及Z玻色子的交换(即发射及吸收)所引起的,由于弱力是由玻色子的发射(或吸收)所造成的,所以它是一种非接触力。这种发射中最有名的是β衰变,它是放射性的一种表现。重的粒子性质不稳定,由于Z及W玻色子比质子或中子重得多,所以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非常短。这种相互作用叫做“弱”,是因为它的一般强度,比电磁及强核力弱好几个数量级。大部份粒子在一段时间后,都会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弱相互作用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性——那就是夸克味变——其他相互作用做不到这一点。另外,它还会破坏宇称对称及CP对称。夸克的味变使得夸克能够在六种“味”之间互换。
弱力最早的描述是在1930年代,是四费米子接触相互作用的费米理论:接触指的是没有作用距离(即完全靠物理接触)。但是现在最好是用有作用距离的场来描述它,尽管那个距离很短。在1968年,电磁与弱相互作用统一了,它们是同一种力的两个方面,现在叫电弱力。
弱相互作用在粒子的β衰变中最为明显,在由氢生产重氢和氦的过程中(恒星热核反应的能量来源)也很明显。放射性碳定年法用的就是这样的衰变,此时碳-14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成氮-14。它也可以造出辐射冷光,常见于超重氢照明;也造就了β伏这一应用领域(把β射线的电子当电流用)[1]。
[/ltr][/size]
[size][ltr]
性质[编辑]
[/ltr][/size][size][ltr]
弱相互作用有如下的数项特点:
[/ltr][/size]
[size][ltr]
由于弱相互作用载体粒子(W及Z玻色子)质量很大(约 90 GeV/c2[2]),所以他们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约为 3 × 10-25秒[3]。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相互作用强度的一个指标)介乎10−7与10−6之间,而相比下,强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约为1[4],故就强度而言,弱相互作用是弱的[5]。弱相用作用的作用距离很短(约为10−17–10−16 m[5])[4]。在大约10−18米的距离下,弱相互作用的强度与电磁大约一致;但在大约3×10−17的距离下,弱相互作用比电磁弱一万倍[6]。
在标准模型中,弱相互作用会影响所有费米子,还有希格斯玻色子;弱相互作用是除引力相互作用外唯一一种对中微子有效的相互作用[5]。弱相互作用并不产生束缚态(它也不需要束缚能)——引力在天文距离下这样做,电磁力在原子距离下这样做,而强核力则在原子核中这样做[7]。
它最明显的过程是由第一项特点所造成的:味变。比方说,一个中子比一个质子(中子的核子拍档)重,但它不能在没有变味(种类)的情况下衰变成质子,它两个“下夸克”中的一个需要变成“上夸克”。由于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都不允许味变,所以它一定要用弱相互作用;没有弱相互作用的话:夸克的特性,如奇异及魅(与同名的夸克相关),会在所有相互作用下守恒。因为弱衰变的关系,所以所有介子都不稳定[8]。在β衰变这个过程下,中子里面的“下夸克”,会发射出一个虚W−
玻色子,它随即衰变成一电子及一反电中微子[9]。
由于玻色子的大质量,所以弱衰变相对于强或电磁衰变,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因此发生得比较慢。例如,一个中性π介子在通过电磁衰变时,寿命约为10-16秒;而一个带电π介子的通过弱核力衰变时,寿命约为10-8秒,是前者的一亿倍[10]。相比下,一个自由中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寿命约为15分钟[9]。
弱同位旋与弱超荷[编辑]
主条目:弱超荷
[/ltr][/size]标准模型中的左手费米子[11]
[size][ltr]
弱同位旋(T3)是所有粒子都拥有的一种性质(量子数),决定了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该如何反应[12]。对于弱相互作用来说,弱同位旋的作用跟电磁相互作用中的电荷,或者是强相互作用中的色荷一样。所有费米子的弱同位旋均为+1⁄2或-1⁄2,例如上夸克的弱同位旋为+1⁄2,而下夸克的弱同位旋则为-1⁄2。另一方面,在弱衰变的前后,夸克的T3永远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T3 = +1⁄2的上型夸克(上、魅及顶),在弱衰变后必须变为T3 = −1⁄2的下型夸克(下、奇及底),反之亦然。
[/ltr][/size][size][ltr]
弱同位旋是守恒的:反应产物的弱同位旋总和,等于反应物的弱同位旋总和。例如,一左手π+
介子,弱同位旋为+1,一般衰变成一ν
μ(+1⁄2)及一μ+
(+1⁄2,因为是右手反粒子)[10]。
在电弱理论中,粒子有一种新的性质,称为弱超荷。它的数值由粒子的电荷及弱同位旋决定:
,
其中YW为粒子的弱超荷,Q为电荷(以基本电荷为单位)及T3为弱同位旋。弱超荷是U(1)部份生成元的规范群[13]。
对称破缺[编辑]
[/ltr][/size][size][ltr]
长久以来,人们以为自然定律在镜像反射后会维持不变,镜像反射等同把所有空间轴反转。也就是说在镜中看实验,跟把实验设备转成镜像方向后看实验,两者的实验结果会是一样的。这条所谓的定律叫宇称守恒,经典引力、电磁及强相互作用都遵守这条定律;它被假定为一条万物通用的定律[14]。然而,在1950年代中期,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可能会破坏这一条定律[15]。吴健雄与同事于1957年发现了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16],为杨振宁与李政道带来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7]。
尽管以前用费米理论就能描述弱相互作用,但是在发现宇称不守恒及重整化理论后,弱相互作用需要一种新的描述手法。在1957年罗伯特·马沙克(Robert Marshak)与乔治·苏达尚(George Sudarshan)[18],及稍后理查德·费曼与默里·盖尔曼[19],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V−A(矢量V减轴矢量A或左手性)拉格朗日量。在这套理论中,弱相互作用只作用于左手粒子(或右手反粒子)。由于左手粒子的镜像反射是右手粒子,所以这解释了宇称的最大破坏。有趣的是,由于V−A开发时还未有发现Z玻色子,所以理论并没有包括进入中性流相互作用的右手场。
然而,该理论允许复合对称CP守恒。CP由两部份组成,宇称P(左右互换)及电荷共轭C(把粒子换成反粒子)。1964年的一个发现完全出乎物理学家的意料,詹姆斯·克罗宁与瓦尔·菲奇以K介子衰变,为弱相用作用下CP对称破缺提供了明确的证据,二人因此获得198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小林诚与益川敏英于1972年指出,弱相互作用的CP破坏,需要两代以上的粒子[21],因此这项发现实际上预测了第三代粒子的存在,而这个预测在2008年为他们带来了半个诺贝尔物理学奖[22]。跟宇称不守恒不一样,CP破坏的发生概率并不高,但是它仍是解答宇宙间物质反物质失衡的一大关键;它因此成了安德烈·萨哈罗夫的重子产生过程三条件之一[23]。
相互作用类型[编辑]
弱相互作用共有两种。第一种叫“载荷流相互作用”,因为负责传递它的粒子带电荷(W+
或W−
),β衰变就是由它所引起的。第二种叫“中性流相互作用”,因为负责传递它的粒子,Z玻色子,是中性的(不带电荷)。
载荷流相互作用[编辑]
[/ltr][/size][size][ltr]
在其中一种载荷流相互作用中,一带电荷的轻子(例如电子或μ子,电荷为−1)可以吸收一W+
玻色子(电荷为+1),然后转化成对应的中微子(电荷为0),而中微子(电子、μ及τ)的类型(代)跟相互作用前的轻子一致,例如:
同样地,一下型夸克(电荷为−1⁄3)可以通过发射一W−
玻色子,或吸收一W+
玻色子,来转化成一上型夸克(电荷为+2⁄3)。更准确地,下型夸克变成了上型夸克的量子叠加态:也就是说,它有着转化成三种上型夸克中任何一种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由CKM矩阵所描述。相反地,一上型夸克可以发射一W+
玻色子,或吸收一W−
玻色子,然后转化成一下型夸克:
由于W玻色子很不稳定,所以它寿命很短,很快就发生衰变。例如:
W玻色子可以衰变成其他产物,可能性不一[24]。
在中子所谓的β衰变中(见上图),中子内的一下夸克,发射出一虚W−
玻色子,并因此转化成一上夸克,中子亦因此转化成质子。由于过程中的能量(即下夸克与上夸克间的质量差),W−
只能转化成一电子及一反电中微子[25]。在夸克的层次,过程可由下式所述:
中性流相互作用[编辑]
在中性流相互作用中,一夸克或一轻子(例如一电子或μ子)发射或吸收一中性Z玻色子。例如:
跟W玻色子一样,Z玻色子也会迅速衰变[24],例如:
电弱理论[编辑]
主条目:弱电相互作用
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描述中,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方面,叫弱电相互作用,这套理论在1968年发表,开发者为谢尔登·格拉肖[26]、阿卜杜勒·萨拉姆[27]与史蒂文·温伯格[28]。他们的研究在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肯定[29]。希格斯机制解释了三种大质量玻色子(弱相互作用的三种载体)的存在,还有电磁相互作用的无质量光子[30]。
根据电弱理论,在能量非常高的时候,宇宙共有四种无质量的规范玻色子场,它们跟光子类似,还有一个复矢量希格斯场双重态。然而在能量低的时候,规范对称会出现自发破缺,变成电磁相互作用的U(1)对称(其中一个希格斯场有了真空期望值)。虽然这种对称破缺会产生三种无质量玻色子,但是它们会与三股光子类场融合,这样希格斯机制会为它们带来质量。这三股场就成为了弱相互作用的W+
、W−
及Z玻色子,而第四股规范场则继续保持无质量,也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30]。
虽然这套理论作出好几个预测,包括在Z及W玻色子发现前预测到它们的质量,但是希格斯玻色子本身仍未被发现。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辖下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它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生产出希格斯玻色子[31]。 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稿,正式宣布探测到新的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ltr][/size]
[size][ltr]
弱相互作用(又称弱力或弱核力)是自然的四种基本力中的一种,其余三种为强核力、电磁力及万有引力。次原子粒子的放射性衰变就是由它引起的,恒星中一种叫氢聚变的过程也是由它启动的。弱相互作用会影响所有费米子,即所有自旋为半奇数的粒子。
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弱相互作用的理论指出,它是由W及Z玻色子的交换(即发射及吸收)所引起的,由于弱力是由玻色子的发射(或吸收)所造成的,所以它是一种非接触力。这种发射中最有名的是β衰变,它是放射性的一种表现。重的粒子性质不稳定,由于Z及W玻色子比质子或中子重得多,所以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非常短。这种相互作用叫做“弱”,是因为它的一般强度,比电磁及强核力弱好几个数量级。大部份粒子在一段时间后,都会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弱相互作用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性——那就是夸克味变——其他相互作用做不到这一点。另外,它还会破坏宇称对称及CP对称。夸克的味变使得夸克能够在六种“味”之间互换。
弱力最早的描述是在1930年代,是四费米子接触相互作用的费米理论:接触指的是没有作用距离(即完全靠物理接触)。但是现在最好是用有作用距离的场来描述它,尽管那个距离很短。在1968年,电磁与弱相互作用统一了,它们是同一种力的两个方面,现在叫电弱力。
弱相互作用在粒子的β衰变中最为明显,在由氢生产重氢和氦的过程中(恒星热核反应的能量来源)也很明显。放射性碳定年法用的就是这样的衰变,此时碳-14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成氮-14。它也可以造出辐射冷光,常见于超重氢照明;也造就了β伏这一应用领域(把β射线的电子当电流用)[1]。
[/ltr][/size]
[size][ltr]
性质[编辑]
[/ltr][/size][size][ltr]
弱相互作用有如下的数项特点:
[/ltr][/size]
[size][ltr]
由于弱相互作用载体粒子(W及Z玻色子)质量很大(约 90 GeV/c2[2]),所以他们的寿命很短:平均寿命约为 3 × 10-25秒[3]。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相互作用强度的一个指标)介乎10−7与10−6之间,而相比下,强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约为1[4],故就强度而言,弱相互作用是弱的[5]。弱相用作用的作用距离很短(约为10−17–10−16 m[5])[4]。在大约10−18米的距离下,弱相互作用的强度与电磁大约一致;但在大约3×10−17的距离下,弱相互作用比电磁弱一万倍[6]。
在标准模型中,弱相互作用会影响所有费米子,还有希格斯玻色子;弱相互作用是除引力相互作用外唯一一种对中微子有效的相互作用[5]。弱相互作用并不产生束缚态(它也不需要束缚能)——引力在天文距离下这样做,电磁力在原子距离下这样做,而强核力则在原子核中这样做[7]。
它最明显的过程是由第一项特点所造成的:味变。比方说,一个中子比一个质子(中子的核子拍档)重,但它不能在没有变味(种类)的情况下衰变成质子,它两个“下夸克”中的一个需要变成“上夸克”。由于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都不允许味变,所以它一定要用弱相互作用;没有弱相互作用的话:夸克的特性,如奇异及魅(与同名的夸克相关),会在所有相互作用下守恒。因为弱衰变的关系,所以所有介子都不稳定[8]。在β衰变这个过程下,中子里面的“下夸克”,会发射出一个虚W−
玻色子,它随即衰变成一电子及一反电中微子[9]。
由于玻色子的大质量,所以弱衰变相对于强或电磁衰变,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因此发生得比较慢。例如,一个中性π介子在通过电磁衰变时,寿命约为10-16秒;而一个带电π介子的通过弱核力衰变时,寿命约为10-8秒,是前者的一亿倍[10]。相比下,一个自由中子(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寿命约为15分钟[9]。
弱同位旋与弱超荷[编辑]
主条目:弱超荷
[/ltr][/size]
电子 | μ子 | τ子 | ||||||
电中微子 | μ中微子 | τ中微子 | ||||||
上夸克 | 粲夸克 | 顶夸克 | ||||||
下夸克 | 奇夸克 | 底夸克 | ||||||
所有左手反粒子的弱同位旋均为零。右手反粒子的弱同位旋与左手粒子相反。 |
弱同位旋(T3)是所有粒子都拥有的一种性质(量子数),决定了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该如何反应[12]。对于弱相互作用来说,弱同位旋的作用跟电磁相互作用中的电荷,或者是强相互作用中的色荷一样。所有费米子的弱同位旋均为+1⁄2或-1⁄2,例如上夸克的弱同位旋为+1⁄2,而下夸克的弱同位旋则为-1⁄2。另一方面,在弱衰变的前后,夸克的T3永远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T3 = +1⁄2的上型夸克(上、魅及顶),在弱衰变后必须变为T3 = −1⁄2的下型夸克(下、奇及底),反之亦然。
[/ltr][/size][size][ltr]
弱同位旋是守恒的:反应产物的弱同位旋总和,等于反应物的弱同位旋总和。例如,一左手π+
介子,弱同位旋为+1,一般衰变成一ν
μ(+1⁄2)及一μ+
(+1⁄2,因为是右手反粒子)[10]。
在电弱理论中,粒子有一种新的性质,称为弱超荷。它的数值由粒子的电荷及弱同位旋决定:
,
其中YW为粒子的弱超荷,Q为电荷(以基本电荷为单位)及T3为弱同位旋。弱超荷是U(1)部份生成元的规范群[13]。
对称破缺[编辑]
[/ltr][/size][size][ltr]
长久以来,人们以为自然定律在镜像反射后会维持不变,镜像反射等同把所有空间轴反转。也就是说在镜中看实验,跟把实验设备转成镜像方向后看实验,两者的实验结果会是一样的。这条所谓的定律叫宇称守恒,经典引力、电磁及强相互作用都遵守这条定律;它被假定为一条万物通用的定律[14]。然而,在1950年代中期,杨振宁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可能会破坏这一条定律[15]。吴健雄与同事于1957年发现了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16],为杨振宁与李政道带来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7]。
尽管以前用费米理论就能描述弱相互作用,但是在发现宇称不守恒及重整化理论后,弱相互作用需要一种新的描述手法。在1957年罗伯特·马沙克(Robert Marshak)与乔治·苏达尚(George Sudarshan)[18],及稍后理查德·费曼与默里·盖尔曼[19],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V−A(矢量V减轴矢量A或左手性)拉格朗日量。在这套理论中,弱相互作用只作用于左手粒子(或右手反粒子)。由于左手粒子的镜像反射是右手粒子,所以这解释了宇称的最大破坏。有趣的是,由于V−A开发时还未有发现Z玻色子,所以理论并没有包括进入中性流相互作用的右手场。
然而,该理论允许复合对称CP守恒。CP由两部份组成,宇称P(左右互换)及电荷共轭C(把粒子换成反粒子)。1964年的一个发现完全出乎物理学家的意料,詹姆斯·克罗宁与瓦尔·菲奇以K介子衰变,为弱相用作用下CP对称破缺提供了明确的证据,二人因此获得198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小林诚与益川敏英于1972年指出,弱相互作用的CP破坏,需要两代以上的粒子[21],因此这项发现实际上预测了第三代粒子的存在,而这个预测在2008年为他们带来了半个诺贝尔物理学奖[22]。跟宇称不守恒不一样,CP破坏的发生概率并不高,但是它仍是解答宇宙间物质反物质失衡的一大关键;它因此成了安德烈·萨哈罗夫的重子产生过程三条件之一[23]。
相互作用类型[编辑]
弱相互作用共有两种。第一种叫“载荷流相互作用”,因为负责传递它的粒子带电荷(W+
或W−
),β衰变就是由它所引起的。第二种叫“中性流相互作用”,因为负责传递它的粒子,Z玻色子,是中性的(不带电荷)。
载荷流相互作用[编辑]
[/ltr][/size][size][ltr]
在其中一种载荷流相互作用中,一带电荷的轻子(例如电子或μ子,电荷为−1)可以吸收一W+
玻色子(电荷为+1),然后转化成对应的中微子(电荷为0),而中微子(电子、μ及τ)的类型(代)跟相互作用前的轻子一致,例如:
同样地,一下型夸克(电荷为−1⁄3)可以通过发射一W−
玻色子,或吸收一W+
玻色子,来转化成一上型夸克(电荷为+2⁄3)。更准确地,下型夸克变成了上型夸克的量子叠加态:也就是说,它有着转化成三种上型夸克中任何一种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由CKM矩阵所描述。相反地,一上型夸克可以发射一W+
玻色子,或吸收一W−
玻色子,然后转化成一下型夸克:
由于W玻色子很不稳定,所以它寿命很短,很快就发生衰变。例如:
W玻色子可以衰变成其他产物,可能性不一[24]。
在中子所谓的β衰变中(见上图),中子内的一下夸克,发射出一虚W−
玻色子,并因此转化成一上夸克,中子亦因此转化成质子。由于过程中的能量(即下夸克与上夸克间的质量差),W−
只能转化成一电子及一反电中微子[25]。在夸克的层次,过程可由下式所述:
中性流相互作用[编辑]
在中性流相互作用中,一夸克或一轻子(例如一电子或μ子)发射或吸收一中性Z玻色子。例如:
跟W玻色子一样,Z玻色子也会迅速衰变[24],例如:
电弱理论[编辑]
主条目:弱电相互作用
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描述中,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方面,叫弱电相互作用,这套理论在1968年发表,开发者为谢尔登·格拉肖[26]、阿卜杜勒·萨拉姆[27]与史蒂文·温伯格[28]。他们的研究在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肯定[29]。希格斯机制解释了三种大质量玻色子(弱相互作用的三种载体)的存在,还有电磁相互作用的无质量光子[30]。
根据电弱理论,在能量非常高的时候,宇宙共有四种无质量的规范玻色子场,它们跟光子类似,还有一个复矢量希格斯场双重态。然而在能量低的时候,规范对称会出现自发破缺,变成电磁相互作用的U(1)对称(其中一个希格斯场有了真空期望值)。虽然这种对称破缺会产生三种无质量玻色子,但是它们会与三股光子类场融合,这样希格斯机制会为它们带来质量。这三股场就成为了弱相互作用的W+
、W−
及Z玻色子,而第四股规范场则继续保持无质量,也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30]。
虽然这套理论作出好几个预测,包括在Z及W玻色子发现前预测到它们的质量,但是希格斯玻色子本身仍未被发现。欧洲核子研究组织辖下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它其中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生产出希格斯玻色子[31]。 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稿,正式宣布探测到新的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ltr][/size]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回复: Gaug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s
分类:电弱理论
[ltr]
此页面分类的主条目是电弱理论。
分类“电弱理论”中的页面
以下14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14个页面。[/ltr]
[size=34]真有比光速还快的东西?实验已证实此物质比光每秒多跑6公里[/size]
原创 宇宙万能镜 2016-10-12 09:10
我们都知道光速最快,每秒钟近30万公里,宇宙中光速最快基本是一条常识,那么就没有比光速还快的东西吗?
科学家通过对基本粒子的研究发现,有一种东西或比光速还快,这种东西就是中微子。
中微子又译作微中子,是轻子的一种,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它不带电,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光子打在物体上会被阻挡,但中微子不会,或许它比光子更小,它竟能穿越物体而过,就是穿过地球,也几乎丝毫不受影响。
那么中微子的速度有多快呢上世纪80年代早期,科学家就对中微子的速度进行过侦测,主要是透过从脉冲质子束射击而产生的脉冲π介子束来测量中微子的速度。当带电的π介子衰变,就会产生渺子中微子或电子中微子。透过在射击方向的异处检测中微子出现的时间,就可测量出中微子的速度。结果显示中微子的速度是光速,与假设相符。
后来又有人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测量中微子的方法改用了MINOS侦测器,实验测出了一颗能量为3 GeV的中微子的速度达1.000051(29) c(C为光速)。由于这个速度的中间值比光速还要快,科学家当时认为实验的不确定性太大,并且认为中微子的速度应该不可能超过光速。
后来人们观测到超新星SN 1987A的爆发,这样的爆发事件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当时世界各地有三台中微子侦测器各自探测到5到11个中微子,一共测到24个,这数量相对平时是十分高的。但更有趣的是:这些侦测器是在SN 1987A爆发的光线来到地球之前3小时侦测到的。针对此现象,当时科学家把它解说为因为“中微子于超新星爆发时比可见光更早被发射出来,而不是中微子比光速快”,而这个速度亦与光速接近。然而此说并不太令人信服,对于拥有更高能量的中微子是否仍然符合标准模型扩展仍然有争议。
到了2011年9月时,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旗下的OPERA实验室进行了中微子速度实验,研究人员观测到中微子的移动速度比光速还快。根据这项对渺中微子的研究,发现当平均能级达到17 GeV的渺中微子从CERN走到LNGS,所需的时间比光子在真空移动的速度还要快 60.7 纳秒,这些中微子以光速的 1.0000248 倍运行,是实验的标准差10纳秒的六倍,说明了这种能量级下的中微子速度“比光速快6公里”。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微子比光子更小,质量更轻。所以受到的阻力就越小,速度更快。因为同样不带电荷,质量又轻,可能体积也更小,所以在与其它物质相遇时损失很少,通常越基本,越小的基本粒子,在传递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小。所以中微子比光束快是有可能的。
[ltr]
此页面分类的主条目是电弱理论。
分类“电弱理论”中的页面
以下14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14个页面。[/ltr]
* C W X | X 续 中 冷 弱 | 标 汤 温 费 |
[size=34]真有比光速还快的东西?实验已证实此物质比光每秒多跑6公里[/size]
原创 宇宙万能镜 2016-10-12 09:10
我们都知道光速最快,每秒钟近30万公里,宇宙中光速最快基本是一条常识,那么就没有比光速还快的东西吗?
科学家通过对基本粒子的研究发现,有一种东西或比光速还快,这种东西就是中微子。
中微子又译作微中子,是轻子的一种,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它不带电,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光子打在物体上会被阻挡,但中微子不会,或许它比光子更小,它竟能穿越物体而过,就是穿过地球,也几乎丝毫不受影响。
那么中微子的速度有多快呢上世纪80年代早期,科学家就对中微子的速度进行过侦测,主要是透过从脉冲质子束射击而产生的脉冲π介子束来测量中微子的速度。当带电的π介子衰变,就会产生渺子中微子或电子中微子。透过在射击方向的异处检测中微子出现的时间,就可测量出中微子的速度。结果显示中微子的速度是光速,与假设相符。
后来又有人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测量中微子的方法改用了MINOS侦测器,实验测出了一颗能量为3 GeV的中微子的速度达1.000051(29) c(C为光速)。由于这个速度的中间值比光速还要快,科学家当时认为实验的不确定性太大,并且认为中微子的速度应该不可能超过光速。
后来人们观测到超新星SN 1987A的爆发,这样的爆发事件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当时世界各地有三台中微子侦测器各自探测到5到11个中微子,一共测到24个,这数量相对平时是十分高的。但更有趣的是:这些侦测器是在SN 1987A爆发的光线来到地球之前3小时侦测到的。针对此现象,当时科学家把它解说为因为“中微子于超新星爆发时比可见光更早被发射出来,而不是中微子比光速快”,而这个速度亦与光速接近。然而此说并不太令人信服,对于拥有更高能量的中微子是否仍然符合标准模型扩展仍然有争议。
到了2011年9月时,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旗下的OPERA实验室进行了中微子速度实验,研究人员观测到中微子的移动速度比光速还快。根据这项对渺中微子的研究,发现当平均能级达到17 GeV的渺中微子从CERN走到LNGS,所需的时间比光子在真空移动的速度还要快 60.7 纳秒,这些中微子以光速的 1.0000248 倍运行,是实验的标准差10纳秒的六倍,说明了这种能量级下的中微子速度“比光速快6公里”。
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微子比光子更小,质量更轻。所以受到的阻力就越小,速度更快。因为同样不带电荷,质量又轻,可能体积也更小,所以在与其它物质相遇时损失很少,通常越基本,越小的基本粒子,在传递中损失的能量就越小。所以中微子比光束快是有可能的。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