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证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植物的特异功能

2 posters

向下

植物的特异功能 Empty 植物的特异功能

帖子 由 一马当先 2013-08-09, 10:34

相关搜索: 植物, 特异功能
本帖最后由 井冈山 于 2012-12-11 08:02 编辑

黄双红 2011年11月29日 18:48http://www.cpst.net.cn/xkxj/khggd/2011_11/322563724.html

万物皆有灵。植物虽然不会发声,不会走路,但它们却有灵性。自然界中有这么一些植物,它们有特异功能,如有的植物会预报地震;有的植物能预报天气;有的植物能当人类寻找矿产的好帮手;还有的植物竟然能提炼出矿物来;还有的植物是净化污水和监测污染的好帮手。
1. 预报地震



蒲公英提前开花



杏树提前开花

  地震前夕,植物会有异常反应。1975年12月,辽宁海城有许多杏树提前开花,两个月后的1976年2月,这里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1970的初冬,宁夏吉西发生地震的前一个月,在离震中六十多千米的地方,蒲公英开了花。1977年,长江口外、东海海面上发生过一次地震,发生之前,上海郊区田野里的地瓜藤突然开花了。


知识窗
植物预报地震解秘

  地震在发生之前,会产生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在特殊的地质结构中被挤到地球表面,在空气中产生一种带电悬浮粒子或离子。有些植物会对这做出反应,产生异常现象。



2. 预报天气



  当外界的天气发生变化时,植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在阴雨天时,如果南瓜藤多数往上翘,预示着天气就会转晴。如果南瓜藤多数都朝下,天气转阴,要下雨了。


超有趣 在广西忻城县有种叫青冈树的树,叶片的颜色会随天气而发生变化。如果叶子变成深绿色,说明天气要转晴;如果树的叶子变红了,明后天将会下雨。


3. 找矿的好参谋

  植物能告诉人们土壤中含有什么样的金属,当找矿藏的参谋。有些植物在吸收了金属离子后,会改变它的细胞液的酸碱度,导致植物正常花色的改变,从而指示人们寻找矿藏。





  A.中国北部的海州香薷喜欢生长在酸性土的铜矿脉上,有香薷的地方就可能有铜矿。









C.三色堇长得特别茂盛,开的花色彩特别鲜艳的地方,含锌量较高。



  D.凤眼兰生长茂盛的地方,地下往往藏有金矿。



  E.忍冬生长茂盛的地方,往往指引人们找到银矿。

  4. 会冶金的植物



  把植物烧成灰,从灰里能提炼出铅、铜、锌、镍等金属来,你信吗?世界上真存在这样的植物,因为有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某些金属元素。如,紫云英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硒,从每公顷紫云英中可以提炼2500克硒。紫苜蓿能吸收土壤中的钽,人们利用蜜蜂从苜蓿花中把钽富集到蜂蜜中,然后从蜂蜜中提取宝贵的钽。

  你不知道的 在北美洲有个地方叫气味山谷,人和野兽进入后常会莫名其妙地死去。这是因为这里的地层和土壤里含有大量的有毒的硒,人和动物吃了含大量硒的植物会中毒而死。


5. 污染监测者
  植物对污染物质特别敏感,一旦感受到空气中有污染就会产生多种反应。利用植物这一特性,人们可以来监测环境的污染状况。如,二氧化硫的浓度在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五时,人才感觉到它的气味,而敏感的植物在百万分之零点几就能产生明显症状。毒性很大的有机氟,因无色无臭,人很难察觉,而许多植物却能及时表露出一定的症状。
  
  A.有些植物对臭氧很敏感,如烟草、矮牵牛、丁香、葡萄等。
  
  B.凤眼莲对砷敏感。
  
  C.有些植物对氟化氢非常敏感,如唐昌蒲、郁金香、雪松、杏李、葡萄、萱草等。
  
  D.对氯气敏感的植物有萝卜、白菜、桃、百日草、葱、韭菜等。
  
  E、有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敏感,如向日葵、芝麻、百日草、艾、一年蓬、枫杨、地衣等。
  6. 净化污水的植物
  
  有一些水生植物能净化污水。水葱净化污水的能力就很强。它能够吸收十几种浓度很高、能使鱼类致死的有机化合物。凤眼莲有很高的吸收积累锌的能力,浮萍、金鱼藻也能积累很多的锌。
  7. 净化空气的能手
  有许多植物是净化空气的能手。它们在污染的环境中长大,对污染物质有很强的耐受性和抗性,而且还能吸收一部分有害气体。有的植物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硫后,便能迅速转化成亚硫酸盐,植物能把亚硫酸盐转变为硫酸盐,使植物的叶子不受伤害。植物吸收氟化氢的能力也很强。
  


  
  
  A.许多植物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是所占面积的土地的八倍以上。如夹竹桃、山茶、女贞、棕榈、广玉兰等。
  
  
  
  B.通常植物的叶子就含有氟化氢,如果大气受氟化氢污染时,有些植物的叶子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大量的氟化氢。吸收能力较强的植物有美人蕉、向日葵、棕榈、水仙、一串红、鸡冠花等。
  不可不知的
  A 核爆炸后散落的放射性物质、化学毒剂和工业、交通运输工具等排出的有害气体,这些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来源。
  B 污染大气的物质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含重金属的气体、放射性物质、灰尘等。
  来源: 原载《聪明泉》

2# [植物的特异功能].(美)彼得.汤普金斯.(美)克里斯托弗.伯德
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397599.html

说明:
本书主要介绍了植物与超感官知觉、植物知道你的思想、植物敞开大门、太空来客、放大一亿倍的植物生命、植物的变异、植物为你的愉快而生长、特斯基吉的巫师、植物的奥秘与人类的辉光、田园里的点金术、使植物健康的魔杖、辐射杀虫、物体心灵感应等一些相关知识等。


3# 植物的特异功能
[美] 彼得。汤普金斯 克里斯托弗。伯德著 伍江等译

巴克斯特关于“植物是有意识的”发现 ,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映。

此一大胆行动始于1966年。巴克斯特当时在他的训练学校为了测谎器试验机通
宵达旦地工作. 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警官和特工人员传授测谎技术。他一时心血来潮,决定把一部测谎器的电极连在他办公室的“龙舌兰“的叶子上。龙舌兰是一种热带植物.与棕榈相似,大叶,一簇簇小花。 由于人所共知的神话。即它的树脂是流出来的龙血,因而称之为“龙树” 。巴克斯特想知道.给它根部浇水时对叶子有什么影响,如果有.究竟是怎样影响和会延续多长时间。

植物***地将水分吸至茎时, 巴克斯特大吃一惊.电流计没有像预料中那样,显示较小的电阻 在电流计图纸上, 自动记录笔不是向上,而是向下记下一大堆锯形的图形。


龙舌兰的表现使巴克斯特十分惊喜。这犹如人在短暂的感情冲动时所表现的情景一样。难道植物能表现出感情吗?


在人身上试验时,要使电流订的指针跳起来,最有效的方法是侵害他的身体。巴克斯特决定用这种方法来试验植物。他把龙舌兰的一 片叶子浸在恒温的热咖啡杯中.指针无反应。巴克斯特对此研究了几分钟,然后在心中想要采取一次严重的威胁行动;他要把连在电极上的那片叶子烧掉。他一瞬间在心中想象着这一燃烧的景象, 当他要去取火柴时,图纸上的示踪图 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表格上久久地向上扫描。巴克斯特根本没有动.既没伸手向植物,也没伸向记录机,难到植物懂得他的想法吗?


巴克斯特离开屋子,拿了根火柴回来.他发现图录上做出现一次突然上升,很明显.这是由于他决定要执行他的威胁行动而引起的 他做不想烧这片叶子了,这日 . 图表上出现了下降的图录。后来,他假装要烧这片叶子.但图表上没有这种反应。植物似乎能区别真的还是假的意图。

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全国各地的其他机构, 用其他植物和其他机器作了类似的观察。他们对2种不同的植物和果树进行试验,包括莴苣、葱、橘、香蕉等。相同的观察结果,对于生命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给科学界带来爆炸性的启示。

巴克斯特认为,他的植物能抓住他的意图是“超感官知觉”的某种表现形式。“超感官知觉”被认为是超出不同的五种感觉官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由于无法证明植物有眼、嘴、鼻、耳. 同时. 自从迭尔文时代以来,植物学家从不认为植物具有神经系绕, 巴克斯特结论认为,感觉应该是最基本的。

这导致巴克斯特假定,人类五种感官可能是使人受限制有因素,它压住了更为 原始的感觉力” ,而这可能是自然界万物的共性。巴克斯特推测: 植物虽无眼睛,可能看得更好,比人类用眼睛还看得好。” 人类具有5种基本官能,他可以按意愿对感官作选择.少感觉一些.或者全然不去感觉。

巴克斯特的观察表明,如果一株植物遇上极大的危险和损害,它的自卫性反应几乎同鼹(负鼠)—— 也可说同人— — 一样“失去知觉 .或是行将昏厥。这天, 位加拿大心理学家来到巴克斯特的实验室. 要亲眼看看他的植物对自己曲反应。第一株植物怎么也没有反应,第二株没有.第三株也没有。巴克斯特检查了他的示踪仪器,对第四株、第五株进行实验时仍没有反应.最后在第六株植物上,明显的反应显示出这种现象。


巴克斯特想要知道,是否有什么原因影响其他植物,他问道: “你的工作是否损害过植物?”

“是的. ”心理学家回答, “我弄死了我实验的植物,我把他们放在炉子里烤.分析它们干枯后的重量 ”

这种试验帮助巴克斯特认识到,植物可以由人有意识地使它们进入睡眠.这在某些方面与杀牲祭祀的宗教仪式上使被杀的动物进入的状态相似 屠夫与牲灵沟通联系,他使动物安息,进入一种平静的死亡状态.以防止它的血肉中带有一种“化学恐怖” 而引不起顾客的食欲.或是使顾客感到腥臭味。这就出现了一种可能性:植物以及多汁的水果“愿意”被吃掉,但是只是要在某种人们喜爱它们的场合,在食者和被食者之间有一种真正的联系的时候—— 有点像基督教举行的圣餐礼典—— 而不是通常残忍的弱肉强食。

巴克斯特说: 蔬菜也许愿意转为另一种生命形式,而不愿烂在地里.正如人死时认为自己将到另一个更高的王国而体验到解脱之感。”

为了证实植物是否能记忆,巴克斯特想了个办法,要在两株植物中由一株植物来证明谁是毁掉另一株植物的人。巴克斯特的6名学习测谎机的学生志愿来作试验。学生蒙上了眼睛,从一顶帽子里抓阍,.其中有一人抓中,由他将屋中两株植物中的一株连根拔起,完全毁掉它,但巴克斯特和其他5个学生都不知道是轮到谁去干这件事.只有另一株植物知道。


于是,他把活着的那株植物联上测谎器电流,然后让学生们一个一个从它身边走过.植物对5个学生都无反应,只有在那个毁坏植物的学生经过时, 电流计拼命地波动起来。巴克斯特认真地指出,植物可以认出并反映罪犯的犯罪心理,即使这个人是为了科学试验并不是特意犯罪的情况下也有反应。这就说明植物可以记忆并认识严重伤害它同伴的人。在另一系列观察中, 巴克斯特提出.在植物和它的养植者之间似乎可以建立一种特殊的感情交流和共鸣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因距离远而受影响。

在另一系列观察中,巴克斯特提出,在植物和它的养殖者之间似乎可以建立一种特殊的感情交流和共鸣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因距离远而受影响。

巴克斯特有一次外出讲课,讲到他在1966年开始进行观察的所得时,也放映了摄有那棵龙舌兰的幻灯片。他回到纽约他的办公室里发现,正是在他放映幻灯讲学时,这株植物在图录上做作出了反应。

植物同某人的关系建立之后,似乎能与此人保持某种联系,不论这个人是外出,还是杂在干百人之中。一个除夕晚上, 巴克斯特在纽约走进了时代广场喧闹的人群中,手臂夹着一个记事本和一个记时表 他走在人群中,记下他当时的各种行动和行动的时间,例如走、跑、经过地下铁道的台阶到地下,以及和报赈拌嘴等。回到试验室,他发现他的3株植物都曾对他的轻微的情绪变化记下了同样的反应。

为了试验地是否能在更远的地方引起植物的反应,巴克斯特和一位女性朋友一同进行试验,看看她的植物在她乘飞机越过美国大陆作700英里飞行时,能否仍然同她协调。在同步示波器上,他发现植物对他朋友每次在飞机将着陆时的紧张心情,都作出了明确的反应。

有一天, 巴克斯特不慎割破了手指,擦了点碘酒,联在电流计上的植物立即作出反应。这显然是对巴克斯特手指上某些细胞的死亡作出的反应,虽然它也可能是对巴克斯特见到血引起的情绪变化,或者是对碘酒的气味作出的反应。但巴克斯特不久在图纸上发现一种可辨认的图像,植物只要看到某些活组织死亡时,都反应这种图像。

巴克斯特不明白,难道植物能如此敏感,对它周围环境中的细胞组织,一直到单个细胞的死亡都能察觉出来吗?

巴克斯特最后选定的试验,是在任意选择的时间用自动设备杀死活的细胞,看看无人在场,甚至远离办公室时植物是否有反应。


巴克斯特用作牺牲物的是海虾。3株植物在3间不同的屋子里。

巴克斯特希望能肯定一种假设,用他的行话来说,就是; “植物生命中存在着一种至今未肯定的‘原觉' ,动物生命作为终端可以为显示植物的这种知觉能力的存在提供远距离的激发源。植物的这种知觉就可以在人类不在场时独立表现出来。”试验结果表明,3株植物对海虾死于开水中同时作出强烈反应。

7000多位科学家要求重印巴克斯特的原始研究。美国20多所大学表示,他们只要得到必需的装置就立即重复此类试验,一些基金会表示要为进一步试验提供经费。这件事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力,从部长们一直到家庭主妇都在议论着他们培养的植物,龙舌兰则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

读者们对这类说法惊奇不已:一株橡树在伐木人到来日会自行爆炸, 胡萝 见到免子时会战惊不已同时, 《国家野生动物》杂志的编辑们关心的是, 一些人申请将“巴克斯特现象” 用于医疗诊断、罪犯调查,而某些部门,例如间谍、特工部门却十分蝗恐,以致不敢再发表此类文章。


4# 生命的季节:生生不息背后的生物节律 /罗素福斯特/上海科

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5096627.html

基本信息

书名:生命的季节:生生不息背后的生物节律

原价: 26.00元

作者:罗素?福斯特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2月22日

ISBN:9787542853196

字数:

页码:273页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标识:asinB006OY1J6A

编辑推荐


--------------------------------------------------------------------------------

植物和动物需要知道一天中的时间来预期环境的日常变化,同样的,它们也需要知道一年中的时节来预期光照、温度、雨量和湿度的年度变化,以安排生长、开花、繁殖、迁徙、休眠的季节和时间。甚至我们人类也受到季节更迭的影响。当我们脱离大自然的阳光雨露,生活在现代化的照明和空调之中,*身体依然在遵循古老的节律运行,而且,这个节律对*身心健康一如既往地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罗素·福斯特等编著的《生命的季节》介绍了动植物的“日历”,即年度节律的相关知识及其学科发展史,为我们理解植物、动物和人类季节性行为的生物基础提供了必要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研究生态平衡、气候变化,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等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内容提要


--------------------------------------------------------------------------------

植物和动物需要知道一天中的时间,以便预期环境的日常变化;同样的,它们也需要知道一年中的时节,以便预期光照、温度、雨量和湿度的年度变化。历经数百万年,植物和动物已经进化出卓越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来应对季节变化,并实现了其生活周期与地球公转之间的同步。
植物和动物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它们如何知道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比如,鸟类迁徙、松鼠冬眠、昆虫破蛹而出、植物开花?生物如何预期繁殖的最佳时机?人类的幸福安康是否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我们出生的季节是否影响了我们未来的生活际遇?
当地的气温或降雨并不是判定季节的可靠指标。我们使用日历来安排生活,植物和动物同样如此。《生命的季节》(Seasons of Life)讲述了那些旨在揭示生物钟如何像日历一样计时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植物、动物和人类季节性行为的生物基础提供了必要的科学知识。本书解释了季节如何塑造人类进化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标记如何保留到了当今社会。*身体依然在遵循古老的节律运行,而且,这个节律对*身心健康一如既往地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命的季节》由罗素·福斯特等编著。

目录


--------------------------------------------------------------------------------

中文版序
译者序
序言
致谢
引言 1
第一章 季节的产生 9
第二章 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25
第三章 植物对季节变化的预测 39
第四章 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季节性繁殖 69
第五章 坚守严寒: 冬眠和滞育 99
第六章 择时迁徙 129
第七章 季节和人类进化 151
第八章 人类的生殖时间选择 163
第九章 出生月效应 181
第十章 疾病和季节性时序 195
第十一章 季候型情感紊乱 215
第十二章 死亡的季节性 235
第十三章 物候学 249
词 汇 表 263
附 录 Ⅰ 271

作者介绍


--------------------------------------------------------------------------------

暂无

文摘


--------------------------------------------------------------------------------


生命中真正的快乐是看着季节在眼前逐渐展现。
——凯斯(Mary(;ase),《怀特岛上的养蜂人》(A Beekeeper。0n the Isle 0f Wight,2008)
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数十亿年前,太阳光能养活了最早的光合细菌,为大气提供了氧气,之后又养活了那些后来变为石油的植物。今天,阳光仍为地球上所有的光合生物提供着能量。太阳驱动着天气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手段。关于能量的数据是令人咋舌的:仅仅百万分之一秒之内,太阳就能辐射出相当于全人类一年所产生的能量。如果我们能连续采集从太阳表面0.1平方千米范围内辐射出的能量,就足够满足当今世界日常的能量需求。
在这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地球的表面不断发生着变化:构造板块移动、山脉隆起、海岛下沉、大陆反复形成、气候变暖或变冷、火山产生又消失、湖?白干涸、森林退化成沙漠、沙漠变为森林。在地表物理条件变化的同时,气流、洋流也改变着方向。气候变化不是新的概念。地球和月亮的轨道形成后的数十亿年问,地球自转周期逐渐放慢到现在的每天24小时左右,并同时以每年365天多一点的周期围绕太阳公转。在一年当中,白天有节奏地消长,与这些变化相伴而生的便是季节。
季节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地球上某点所获得的光能在一年之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光线与地面的倾角改变,从而导致辐射地面的光照强度发生变化造成的。除此之外,还有昼长的变化,离赤道越远,变化越大。
这种接收能量的年度节律源于地球和太阳的空间关系。季节是由行星的一些基本特征决定的,包括它绕太阳的轨道、它的几何形态、陆地和水体的分布。季节不是随机事件,它以一种有序的方式在地球上产生而又消失,周而复始。不论是冬天的雪,雨季的雨,还是夏日的炎热,*环境每年持续并可预测地变化着。这些显著的变化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发生。这种季节性变化造就了动植物的生活周期,使它们努力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它们能否适应这些有规律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能否成功生存和繁殖。
以上对我们人类同样适用,差别只是我们通过改变生活环境来适应季节变化,包括房屋、衣服,以及现在的空调和暖气。我们已按自身的需要改变了环境。正是这种能力使得人类得以在巨大的地理范围内生存。不可否认,海狸建巢穴过冬,蜜蜂筑蜂窝,白蚁住土堆,很多动物都在洞穴中度过部分甚至全部生命。但总的说来,动植物改变的是它们的生活周期、适应性及行为规律,而不是它们居住的环境。比方说,非人的灵长类只限于生活在它们天生就适应的环境中。大型猿类(黑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只生活在赤道附近20。纬度范围内,并且至今在欧洲和北美洲没有土生土长的灵长类。
但通过改变世界,我们已经失去了与自然以及它的时间体系的联系。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我们在大规模地向城市迁徙时,已经脱离了与季节的密切联系。我们与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原住民——斯阔米什人相比,就差得太远了。他们相信歌鸫(Hylocichla ustulata)的呜叫导致了美莓(Rubus spectabilis)的成熟。他们对一年中的各个时节都有类似的标记,并借此由一个自然事件推测另一个的到来。他们的日历就在他们周围,在树林中、在天空中、在河流中、在大地上,只要你懂得其中的奥妙。
很多原住民对他们当地环境的动态变化都有深人的了解。当法国探险家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于1605年到达科德角时,万帕诺亚格人告诉他,种植玉米的最好时节是自橡树(Quercus alba)的叶子与红松鼠(Tamiasciurus hudsonicus)的足印一样大的时候(Lantz&Turner,2003)。数百年后,波得金(Frances Bodkin),澳大利亚塔尔瓦斯原住民的后裔同时是悉尼安南山植物园的植物学家,仍为他先祖的知识深深打动:
当今的科学家通过测量和实验进行研究。原住民同样是好的科学家,只不过他们靠的是观察和经验。当1788年英国定居者第一次到达悉尼时,在对当地气候格局缺乏真正了解的情况下,他们照搬了欧洲的一年四季体系,原住民则按照基于当地各种植物开花时间而定的一年六季生活(Reuters,2003)。
在动植物生活周期中,与季节变化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物候事件。英国《泰晤士报》(T/rues)每年照例报道春天第一只布谷鸟的出现。这正是一个物候事件,正如黄水仙第一次开花。物候学本质上就是研究自然界中反复出现的现象的时间的科学。维多利亚大学的兰茨(Trevor Lantz)和特纳(Nan。cy Turner)指出:
一个事件的到来预示着另一个事件的逼近。这些数据在林业、农业、渔业中都可以作为有价值的预测工具。加拿大西部的渔民很早就意识到,狗鱼(Esox lucius)群总是在棉白杨(Populus balsamifera)种子落地时出现,而在加拿大东海岸,渔民只有等到唐棣(Amelanc-hier)开花后才会开始捕捞美洲西鲱(Alosa sapidissima)(Lantz&Tumer,2003)。
原住民知道季节性事件按可预期的规律发生,但不出所料,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在安第斯山居住的盖丘亚人相信,当太阳口渴的时候(即干季)它就会缩小,而当它喝下河水后(即雨季)就会膨胀。这种解释本身很可爱,类似的解释在其他很多文化中也很常见,但都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本以为*大学生会做得好些。位于美国东海岸42°N的波士顿,深冬时节其白天的平均气温只在冰点附近徘徊,虽然自有记录以来曾降至一28℃。仲夏时节,这里气温适宜,稍有些潮湿,一般在25℃左右,只是偶尔会有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这种季节变化为每个当地居民所熟知,包括那些哈佛毕业生。
但当25名哈佛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被问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何夏天比冬天热”时,只有3人回答正确。其中22人,包括那些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答案。他们不知道季节是如何产生的(Schneps&Sadler-,1987)。不过说实话,不仅仅是哈佛毕业生对他们周围的世界这么一无所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为何有季节。他们主要认为地球在夏天比冬天离太阳近,而事实上现在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几乎接近圆形。在1月初,地球到达离太阳最近的1.47亿千米处,在7月初到达最远的1.52亿千米处。全球平均下来,7月初落在地球上的阳光虽比1月初稍弱一点,但对温度只产生很小的影响。P9-12

5# 周期
百科名片


 基本解释
  [period;cycle] 事物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钟摆的周期。
  详细解释  
1. 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称为周期。
  元 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一:“阴阳相配之物,而老少又必相当。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老阳也;坤之策,百四十有四,老阴也。老阴老阳相得为三百六十,则周期之日也。”期,一本作“ 朞 ”。《人民日报》1982.3.8:“近二三十年来,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2. 物体作圆周运动或往复运动(振动)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如: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叫做交流电的周期。
  3. 周年。
  清 钱泳《履园丛话·梦幻·贺氏第》:“阶下有苍头祝曰:‘主人远宦在外,今届太夫人二十周期,老奴具酒馔冥资,望来受享。’” 清 曾国藩《复陈虎臣书》:“ 国藩 量移畿甸,已及周期,地瘠民贫,无可设施。”
  4. 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5. 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事物多次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重复出现的时间叫做周期.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其连续两次之间的时间;也指事物进程中其重复出现的一次现象从头至尾经历一遍所需要的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小麦生长周期。
编辑本段
化学周期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一种分类.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一系列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并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横行,也就是七个周期。第一、二、三周期称短周期;第四、五、六周期称长周期;第七周期尚未填满,称不完全周期。一般每周期以活泼金属元素开始,逐步过渡到活泼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编辑本段
生物周期

  4.物体本身自发的或生物被动的活动,从开始到结束称为一个周期,如天体运动,地球绕太阳旋转一个周期是一年.生物的细胞分裂,从细胞准备开始分裂的分裂间期经过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回到分裂间期,为一个周期.单摆从最高点滑下到达最低点在回到起始点的过程叫一个周期。
编辑本段
物理周期

  1.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所谓周期性,是指运动物体经过一定时间后,又重复回到原来的位置,瞬时速度也重复回到原来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周期用符号T表示,周期也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长说明物体运动的慢,周期短说明物体运动的快.
  周期T的单位:s 角速度ω的单位:rad/s
  V(线速度)=2πr/T ω(角速度)=2π/T
  2.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物体或物理量(如交变电流、电压等)完成一次振动(或振荡)所经历的时间。在各种周期运动或周期变化中,物体或物理量从任一状态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一个周期或周期的整数倍时间后,总是回复到开始的状态。
  物理:交流电完成一次完整的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常用T表示。周期的单位是秒(s),也常用毫秒(ms)或微秒(us)做单位。1s=1000ms,1s=1000000us。
编辑本段
数学周期

  对于一个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这个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对于一个函数f(x)=Asin(ωx+φ)中,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是T=2π/|ω|.
  对于一个函数f(x)=Atan(ωx+φ)中,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是T=π/|ω|.
  f(x+2)=-f(x-2)括号内相减为定值 则此值f(x)的周期T=4 
  周期函数的实质:两个自变量值整体的差等于周期的倍数时,两个自变量值整体的函数值相等。如
  f( x+6) =f( x-2)则函数周期为T=4.
  交流电的物理量——周期
  周期
  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用字母T表示,单位为秒(s)。显然正弦交流电流或电压相邻的两个最大值(或相邻的两个最小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周期。
  周期
  人或者事物在某以特定时间段内的名称,这个时间段可以是自然规则所定 亦可是人为所设定的。

6# 劫数

 基本解释  
[inexorable doom] 原为佛教语。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运,大难,大限
  详细解释  
亦作“刧数”。亦作“刦数”。亦作“刼数”。原为佛教语。指极漫长的时间。后亦指厄运,灾难,大限。
  五代 齐己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诗:“法王遗制付仁王,难得难持劫数长。”《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个个延经刼数,日日不离寳树。”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那两个船家是将钱觅到,也都在刦数里不能逃。”《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襄刼七十七万七千七百年,释教已尽,此是刼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如蝗蝻非人力所能捕尽,惟委于刧数之未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述流寇事颇悉,相与叹劫数难移。”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八篇:“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劫数。”
编辑本段
概述

  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后会毁灭一次,然后重新开始。这一生一灭被称为“一劫”。而在佛教教义中,劫数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坏劫时会有水灾、风灾和火灾出现,甚至导致世界毁灭。
  不能简单的说这是迷信,其实这里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事物都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有生即有灭,过程或长或短,总是轮回变化,不可抗拒。
  人生真爱,即使无奈,也是无悔!是为一劫!珍惜缘,面对劫,都是人生的组成!

一马当先
一马当先

帖子数 : 666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植物的特异功能 Empty 回复: 植物的特异功能

帖子 由 一星 2014-03-02, 03:10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植物看得见你


2014-01-06 14:56
 来源:南报网


植物的特异功能 1388991145583

【基本信息】

作者: [美] 丹尼尔•查莫维茨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What a Plant Knows: A Field Guide to the Senses

译者: 刘夙 

出版年: 2014-1-31

页数: 248

定价: 35.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5470522

【作者简介】

作者:丹尼尔•查莫维茨, 成长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并在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获得遗传学的哲学博士,现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他对植物和果蝇的研究成果曾发表在顶级科学期刊上,《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他多年研究成果。

译者:刘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业余从事科普写作和科学传播活动,现为互动百科新知社植物组专家成员,为“自然之友”植物组指导老师和科普杂志《新知客》专栏作者,并在《新京报》、《牛顿科学世界》等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数十篇。

【内容简介】

一个只有宁静心灵才能倾听的世界: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

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吸引我们将其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结果发现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目录】

序 /1

一、植物能看到什么

植物学家达尔文 / 006

马里兰猛犸:不停生长的烟草 / 010

奇妙的光周期现象 / 013

遗传学时代的失明植物 / 017

植物和人类一样有“视觉” / 021

二、植物能嗅到什么

未有解释的现象 / 033

菟丝子的喜好 / 036

“会说话的树” / 041

植物的嗅觉很灵敏 / 052

三、植物能感受到什么

捕蝇草 / 065

含羞草的电运动 / 070

起负面作用的触碰 / 074

植物和人类的触觉 / 080

四、植物能听到什么

摇滚植物学 / 089

聋子基因 / 100

植物是聋子? / 105

五、植物如何知道身在何处

植物也能分辨上下 / 118

运动激素 / 127

跳舞的植物 / 130

有平衡感的植物 / 137

六、植物能记住什么

捕蝇草的短时记忆 / 148

对创伤的长时记忆 / 152

植物也要经历春化 / 156

“记忆”也会遗传? / 162

植物也有智力? / 165

结语 /169

致谢 /178

索引 /182


【章节试读】

一 植物能看到什么

你是否想过,植物能看到你?

实际上,植物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它周围可以看到的环境。植物知道你是否走近,知道你什么时候站到它们旁边。植物还知道你穿的衬衫是蓝色的还是红色的,知道你是否给房子刷过颜色,知道你是否曾把它栖息的花盆从客厅的一端搬到另一端。

当然,植物并不能像你我那样能“看到”画面。植物不能区别一位轻微谢顶的中年男子和一位长着棕色卷发的微笑着的小女孩。但是,它们的确能够通过多种办法看到光,还能看到一些我们只能在脑子里想象的颜色。植物能看到灼伤我们皮肤的紫外线,看到让我们感到暖和的红外线。植物可以察觉什么时候光线微弱如烛火,什么时候是正午,什么时候太阳将要落山。植物知道光线是来自左面、右面,还是上面。它们知道是否有别的植物长过了它们的头顶,遮住了本应照在自己身上的光。它们还知道周围的灯光究竟亮了多久。

那么,这些能被认为是“植物视力”吗?首先我们要清楚人类的视力是什么。假设有一个人生来就失明,生活在完全的黑暗之中。现在,假定这个人有了区别光亮和黑暗的能力,于是他可以区分夜晚与白天、室内与室外。这些新的感觉可以看成是初等的视觉,可以使这个人拥有新的能力。现在,再假定这个人可以区分颜色,他能看到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

显然,比起完全的黑暗或仅仅有明暗感来说,这又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我想我们都会同意,对这个人来说,从完全的黑暗到能够看到颜色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他因此有了“视力”。

韦氏词典2 对“视觉”的定义是:“眼睛接受光刺激之后,大脑对光刺激进行解释,将其构建为由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形状、亮度和通常同时具备的颜色构成的图像的生理感觉。”我们看到的光,是术语称之为“可见光谱”的东西。光实际上是电磁波光谱的可见波段日常使用的、易于理解的同义词。这意味着光和所有其他类型的电磁信号共有一些性质,其他类型的电磁信号比如微波和无线电波。调频广播所用的无线电波,其波长非常长,几乎有半英里。这就是为什么广播天线要有几层楼高的缘故。与此相反,X 射线的波长却极其短,是无线电波的一万亿分之一,所以它能够这样轻而易举地穿透人体。

光波位于这两者中间的某个位置上,其波长在0.0000004米到0.0000007 米3 之间。蓝紫光的波长最短,红光最长,绿光、黄光和橙光则介于其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彩虹的颜色排列总是朝着同一个方向——从蓝紫色这样的短波长颜色直到红色这样的长波长颜色)。这些就是我们能“看到”的电磁波,原因在于我们的眼中有叫作光受体4 的特殊蛋白质,它们可以接受和吸收这些光的能量,就像天线吸收无线电波一样。

眼球后方有一层膜叫视网膜,上面覆盖着成列成列的光感受器,好比平板电视里成列成列的发光二极管(LED),或是数码相机里成列成列的传感器。视网膜上的每一处都含有对所有光敏感的视杆细胞和对不同颜色的光敏感的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或视杆细胞都能对聚焦于其上的光产生反应。人类视网膜含有大约1.25 亿个视锥细胞和600 万个视杆细胞,它们集中分布在相当于护照照片大小的面积里。这相当于一部130 兆像素的数码相机。在如此小的面积中分布着如此巨大数量的感受器使我们具有很高的视觉分辨率。作为比较,分辨率最高的户外LED 显示屏每平方米只有大约一万个LED,普通的数码相机也只有大约800 万像素的分辨率。

视杆细胞对光更为敏感,可以使我们在夜间和低光照条件下视物,但看不到颜色。而因为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三种光敏感,它们可以使我们在亮光下看到各种颜色。这两种不同的光感受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含的特殊化学物质不同。视杆细胞中含有视紫红质,视锥细胞中则含有光视蛋白,这些化学物质都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蓝光可为视紫红质和感蓝光视蛋白所吸收;红光可为视紫红质和感红光视蛋白所吸收;紫红色光可为视紫红质、感蓝光视蛋白和感红光视蛋白所吸收,但不能为感绿光视蛋白所吸收,其余类推。一旦视杆细胞或视锥细胞吸收了光,它就向大脑发送信号。大脑再把来自上亿光感受器的信号处理成单一连贯的画面。

这一过程包含很多阶段,任一阶段发生问题,都可以引发视觉缺陷——有时是因为视网膜结构上出现了生理问题;有时是不能对光产生感知(比如说视紫红质或光视蛋白出了问题);有时是不能把信息传达给脑。以红色色盲为例,具有这种视觉缺陷的人没有感红视锥细胞。因此他们的眼睛完全不能吸收红色信号,更不能把它传达给脑。人类视觉牵涉到吸收光的细胞和处理光信息的脑,脑在处理完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那么,植物又如何呢?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植物的特异功能 Empty 回复: 植物的特异功能

帖子 由 一星 2014-03-02, 03:15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植物看得见你

【书评】

我记得豆瓣上曾经有一个很好玩的帖子,内容只有两句话: 

向日葵白天跟着太阳转,从东边到西边,那晚上干什么呢? 

而且太阳下山时它头在西边,第二天早上怎么回到东边去?一个甩~~~头吗??? 

迅速脑补后,大家纷纷被戳中笑点,当然也有观众认真去解答了这个问题。向日葵当然不会甩头,由于植物有向光性,又有生长素的作用,所以向日葵会随着日照而改变自己朝向,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即48分钟。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 

如果你满足这个答案,说明你好奇心还不是非常强烈。好奇心强烈的人应该不满足于此,应该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们用什么来看到光。生长素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是如何作用于植物的。等等等等。历史上拥有这些好奇心的家伙很多成为出色的植物学家,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丰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植物学常识,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得到那个结论,背后所蕴含的过程与智慧是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读这本《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会给你一种探索新地图的感觉,它不光告诉你结论,他会告诉你这个结论是如何一点点得出来的,每一点点的进步都需要科学家有一颗细致的心和强大的科学思维以及一点点运气。接下来我举个例子。 

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姿势,但是肉眼是看不清的。达尔文通过长时间的留意发现植物并不是静止的,它的茎尖貌似在做运动。于是达尔文把一块板子挂在一株植物的上面,然后隔几分钟就记录一下茎尖的位置。连续几天下来,就得到一群不同位置的点,按照时间顺序可以明显勾勒出来,茎尖在做一种回旋式转头运动。(那时候还没有延时摄影) 

有一些植物的这种运动还很疯狂。比如蚕豆苗,它画的圆圈半径有10厘米。而另外一些植物就略呆滞,比如草莓的枝条只能以毫米计。郁金香大约四个小时转一圈,一种叫做拟南芥的茎转一圈短的要15分钟,长的要24小时。 

而且更有趣的是这种运动还会受外界因素影响,比如一个波兰科学家玛丽亚•斯托拉尔兹就很奇葩,她用打火机去烧向日葵的叶子,然后发现向日葵绕圈的速度竟然加速了。 

达尔文发现这个旋转的特点后,得出一个拟人化的结论,他认为植物回旋转头是植物运动的驱动力。因为植物会摇头,所以表现出明显的向光性和向地性。 

研究植物是个冷门,达尔文的这个结论估计也没多少人太在意。直到大约80年之后,这一假说才受到挑战。隆德技术研究所的多纳尔德•伊斯雷尔森和安德尔斯•约翰森提出了一个替代的假说,认为植物的摇摆运动不是向地性的结果。 

这和达尔文的观点正好相反。这两人认为在植物生长时,茎的位置发生变化后,每变动一点点,植物有一个反应的时间。比如植物正在向下长,本来应该向上,但是有延迟,等到反应过来已经超过了向下的线,于是以此类推,就这样来回矫枉过正,循环往复造成了这个摇摆运动。 

好了,那矛盾来了: 

达尔文认为,这种回旋式转头是所有植物的内秉行为; 

但伊斯雷尔森和约翰森则认为:外力(包括重力)驱动了植物的圆圈舞。 

如果是你,怎么办? 

这时候科学思维就起作用了。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这种运动是内驱的,那么即使没有重力,回旋转头运动也会继续进行;如果伊斯雷尔森和约翰森是正确的,那么植物的回旋转头运动在失重的情况下将不复存在。 

但是怎么制造失重的条件,这就确实需要一定的运气了。这个问题抛出来如果太空技术不到位,那么同时代的人就没办法验证这个想法。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得等到20世纪。1983年,一个叫阿兰•布朗的植物生理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他的植物实验。宇航员在轨飞行的时候监测了向日葵幼苗的运动,结果几乎百分之百的幼苗都展现出旋转生长的运动形态!也就是说在几乎无重力的条件下。向日葵幼苗仍然像它们在地球上那样继续打着旋儿运动。 

所以,达尔文胜利了。 

但不要着急。 

日本航天局的高桥忠幸及其同事曾经监测过一种特殊的牵牛花。这个牵牛花特殊在什么地方呢?没有内皮层,内皮层是牵牛花感知重力的重要部分。(植物感知重力靠的是体内一种叫平衡石的东西,科学家们曾经用磁场来改变平衡石在植物体内的位置,改变了位置后,那些正常生长的植物还真得就像豆瓣曾经的歪脖风一样,植物们清一色偏向一侧长。)失去内皮层的这个特殊的牵牛花不能进行这种螺旋运动。这个实验结果有意思了,因为这正好支持伊斯雷尔森和约翰森则的理论:回旋转头和向地性有关。 

到底是内禀行为,还是外力导致的呢?高桥忠幸就这两个矛盾结论给了一个推断:飞船上的实验是用在地球上已经萌发的种子做的,地球上形成的种子很可能和太空中形成的种子有不同的性状,在哥伦比亚号上进行的实验可能因为时间受限而影响了实验结果。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上的实验持续了10天左右。 

高桥忠幸不太服气。 

长时间实验的条件,直到千禧年后国际空间站慢慢健全才满足。2007年安德尔斯•约翰森和他的挪威同事在空间站上进行了一项为期数月的实验,他们把在空间站上萌发的拟南芥植株,种在一个设计好的密闭容器中。然后监测他们的运动。最终发现在失重条件下,拟南芥植株仍然展现出了螺旋状的运动,只是幅度很小而已。但是这个圆周运动的半径和运动速度都要比地球上的情况小,说明重力是增强这种内秉运动的必需条件。 

科学家还做了对照实验,这些失重的植物被放在了离心机里,主要是用来模拟重力环境。科学家们又发现一旦离心机启动,植物的回旋运动就比较夸张,一旦停下来幅度就会变小。最终完美证明重力不是运动的必需条件,而是修饰和放大植物这种内在运动的必需条件。 

达尔文是对的。 

整个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是多么经典啊!那些赶上科技进步的科学家是多么幸运啊! 

当然,这本《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并非只是冰冷的硬科普,它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简直是无处不在。在这本书里作者展示一个只有宁静心灵才能倾听的世界: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这不是胡言乱语,每一个结论都有真实专业的科学依据! 

最后我想说的是,人们对植物的这些好奇心,其实体现出来的是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举个例子来说,你能看到满世界的植物,但只有当你把植物与人类类比,你才会有一些疑问产生,比如植物能看,能听,或者他们有触觉和味觉吗?而正是这样的好奇心驱使,历代科学家才逐渐给我们揭示出一个令人惊叹的植物世界来。 

这本书会让你增长知识,我相信他也会触及你的灵魂。当你喝咖啡时,在纸上写字时,盖着被子取暖时,你可能会意识到这口咖啡是出自哪里的咖啡豆呢,那张白纸又融合了多少植物的细胞壁,这暖融融的被子里的棉花在几年前也许正旺盛地长在中国北方的某片农田里吧?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植物的特异功能 Empty 回复: 植物的特异功能

帖子 由 一星 2014-03-02, 03:39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人體百分之七十是由水組成的,我們終其一生,不論身體或外在生活都與水息息相關!水蘊藏著生命的答案,您相信嗎?且看看水的奧妙吧!
在「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一書(註)中,作者江本勝博士在他所做的實驗中證實,心念的力量可以改變水的分子結構,使水結晶呈現不同的面貌。他發現將水冷凍至攝氏零下五度,以各種能夠影響情緒的字眼,或讓水分別聽各種不同的音樂後,透過顯微鏡,將有結晶的冰
,用200至500倍的倍率,拍攝水的頂端部位,取得其結晶照片。實驗結果發現,水結晶所呈現出來的面貌別別不同,原來,生命的答案,水真的知道!
清淨的山泉水結晶優於一般的自來水,因為有些自來水用氯消毒,破壞了水原本的清淨;如果水源污染,水不但無法形成結晶,反而呈現扭曲的現象。當水看到二次大戰進行大屠殺的「希特勒」的名字,水所呈現的結晶
,竟然和看到了「煩死了,殺死你」的結晶相似;看到一生努力為印度貧苦無依的窮人貢獻心力的仁者「德雷莎」修女的名字時,水所呈現的結晶,竟與她少女時代的善良容顏相似;當水看到寫有「愛與感謝」的字時,水在歡愉之餘,竟也綻放出花朵般美的絢爛結晶。
日本科學家發現了心念的力量足以改變許多物理現象,他們繼續做實驗。將一杯東京品川的自來水,擺在辦公室,通知各個不同地方的五百人,同時為這一杯水發出「我們愛你、喜歡你、感謝你」的祈禱與祝福,十分鐘後,拿到顯微鏡下觀察,這杯水的結晶是最美的,原來意念集中祈禱的力量不可思議,尤其是在同一時間祈禱



植物的特异功能 Cover-2
植物的特异功能 Cover-3
火冒三丈,宰了你
愛與感謝
[size][color][font]


西元一九九九年七月,江本勝博士擔任召集人,發起淨化琵琶湖的集會,並在高齡九十七歲的鹽谷先生指導下
,三百五十人共同齊聲高誦「世界和平」,對琵琶湖發出衷心的感謝。在集會順利結束的一個月後,琵琶湖發生了不可思議的現象,每年覆蓋在湖面並散發惡臭的藻類,奇蹟似地不見蹤影,同時在這一年也未聞湖水臭氣薰人的抱怨!
從江本勝博士他的實驗結果顯示,水能感受到心念的力量,而產生不同的結晶,善的結晶美麗,惡的結晶則醜陋。在我們體內,分分秒秒都有眾多的水分子不停地流動,它同樣會隨著我們所接收到外在的種種訊息,同時我們自已不同的心念,也不間斷地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心懷善念,常懷感恩心,身體所有的水結晶都是美好的、健康的。內在的水分子晶瑩美麗,散發於外就是精神熠熠、笑容可掬,快樂、健康的訊息也在無形中影響著周圍的人,他們也會帶著你所傳遞的美麗訊息,處處散發!這是多麼美好的良善循環啊!


[/font][/color][/size]
植物的特异功能 Cover-4
植物的特异功能 Cover-5
祈禱前的水結晶
祈禱後的水結晶
[size][color][font]






只要我們能體會善心善行的不可思議,地震水災、病毒瘟疫、地球污染、社會動亂也都有解。「愛」只要有開始,人與人之間瑰麗的漣漪就能相續不斷!SARS 固然可怕,善的心靈力量更是無窮!


[/font][/color][/size]
植物的特异功能 Space
植物的特异功能 Cover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作者:江本 勝
 翻譯:長安靜美
 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
植物的特异功能 Space


 
資料來源:福智文教基金會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