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证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古贤预言

2 posters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5-11-02, 09:37

皇极经世书 -- 观物外篇衍义
玄奇世界辑 邵雍撰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一
天数五,地数五,合而为十,数之全也。天以一而变四,地以一而变四,四者有体也,而其一者无体也,是谓有无之极也。天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地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是故无体之一以况自然也,不用之一以况道也,用之者三以况天地人也。 
体者八变,用者六变,是以八卦之象不易者四,反易者二,以六卦变而成八也。
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也。
故爻止於六,卦尽於八,策穷於三十六,而重卦极於六十四也。卦成於八,重於六十四,爻成於六,策穷於三十六而重於三百八十四也。
天有四时,一时四月,一月四十日。四四十六而各去其一,是以一时三月,一月三十日也。四时体数也,三月三十日用数也。体虽具四而其一常不用也,故用者止於三而极於九也。体数常偶,故有四有十二。用数常奇,故有三有九。
大数不足而小数常盈者何也?以其大者不可见而小者可见也。故时止乎四,月止乎三,而日盈乎十也。是以人之肢体有四而指有十也。
天见乎南而潜乎北,极於六而馀於七,是以人知其前,昧其後,而略其左右也。
天体数四而用三,地体数四而用三,天克地地克天而克者在地,犹昼之馀分在地也,是以天三而地四,天有三辰,地有四行也。然地之火且见且隐,其馀分之谓耶?
乾七子,兑六子,离五子,震四子,巽三子,坎二子,艮一子,坤至阴,故无子。
乾七子,坤六子,兑五子,艮四子,离三子,坎二子,震一子,巽刚,故无子。
天有二正,地有二正,而共用二变以成八卦也。天有四正,地有四正,共用二十八变以成六十四卦也。是以小成之卦正者四,变者二,共六卦也。大成之卦正者八,变者二十八,共三十六卦也。乾坤坎离为三十六卦之祖,兑震巽艮为二十八卦之祖也。
乾坤七变,是以昼夜之极不过七分也。艮兑六变,是以月止於六,共为十二也。离坎五变,是以日止於五,共为十也。震巽四变,是以体止於四,共为八也。
卦之正变共三十六,而爻又有二百一十六,则用数之策也。三十六去四则三十二也,又去四则二十八也,又去四则二十四也,故卦数三十二位,去四而言之也。天数二十八位,去八而言之也。地数二十四位,去十二而言之也。四者乾坤坎离也,八者并颐中孚大小过也,十二者兑震泰既济也。
日有八位而用止於七,去乾而言之也。月有八位而用止於六,去兑而言之也。星有八位而用止於五,去离而言之也。辰有八位而用止於四去震而言之也。日有八位而数止於七,去泰而言之也。
月自兑起者,月不能及日之数也。故十二月常馀十二日也。
乾阳中阳,不可变,故一年只举十二月也。震阴中阴,不可变,故一日之十二时不可见也。兑阳中阴,离阴中阳,皆可变,故日月之数可分也。是以阴数以十二起,阳数以三十起,而常存二六也。
举年见月,举月见日,举日见时,阳统阴也。是天四变含地四变,日之变含月与星辰之变也。是以一卦含四卦也。
日一位,月一位,星一位,辰一位。日有四位,月有四位,星有四位,辰有四位,四四十有六位,尽此一变而日月之数穷矣。
天有四变,地有四变,变有长也,有消也,十有六变而天地之数穷矣。
日起於一,月起於二,星起於三,辰起於四,引而伸之,阳数常六,阴数常二,十有二变而大小之运穷矣。
三百六十变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十二万九千六百变为一百六十七■九千六百一十六万,一百六十七■九千六百一十六万变为二万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以三百六十为时,以十二万九千六百为日,以一百六十七■九千六百一十六万为月,以二万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一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为年,则大小运之数立矣。
二万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一万七千四百五十六■分而为十二,前六限为长,後六限为消,以当一年十二月之数,而进退三百六十日矣。
一百六十七■九千六百一十六万分而为三十,以当一月三十日之数,随大运消长而进退六十日矣。
十二万九千六百分而为十二,以当一日十二时之数,而进退六日矣。
三百六十以当一时之数,随小运之进退以当昼夜之时也。
十六变之数去其交数,取其用数,得二万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一万七千四百五十六■,分为十二限,前六限为长,後六限为消,每限得十三■九千九百六十八万之一百六十七■九千六百一十六万。每一百六十七■九千六百一十六万年开一分,进六十日也。六限开六分,进三百六十日也。犹有馀分之一,故开七分,进三百六十六日也。其退亦若是矣。
十二万九千六百,去其三者,交数也,取其七者,用数也。用数三而成於六,加馀分故有七也。七之得九万七百二十年,半之得四万五千三百六十年,以进六日也。日有昼夜,数有  ,以成十有二日也。每三千六百年进一日,凡四万三千二百年进十有二日也。二千一百六十年以进馀分之六,合交数之二千一百六十年,共进十有二分以为闰也。故小运之变凡六十,而成三百六十有六日也。
六者三天也,四者两地也。天统乎体而托地以为体,地分乎用而承天以为用。天地相依,体用相附。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二
乾为一,乾之五爻分而为大有,以当三百六十之数也。乾之四爻分而为小畜,以当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也。乾之三爻分而为履,以当一百六十七■九千六百一十六万之数也。乾之二爻分而为同人,以当二万八千二百一十一兆九百九十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之数也。乾之初爻分而为 ,以当七秭九千五百八十六万六千一百十垓九千九百四十六万四千八京八千四百三十九万一千九百三十六兆之数也。是谓分数也。分大为小,皆自上而下,故以阳数当之。
一生二为 ,当十二之数也。二生四为大壮,当四千三百二十之数也。四生八为泰,当五■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之数也。八生十六为临,当九百四十四兆三千六百九十九万六千九百一十五■二千之数也。十六生三十二为复,当二千六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七十垓三千六百六十四万八千八百京二千九百四十七万九千七百三十一兆二千万■之数也。三十二生六十四为坤,当无极之数也。是谓长数也,长小为大,皆自下而上,故以阴数当之。
天统乎体,故八变而终於十六。地分乎用,故六变而终於十二。天起於一,而终於七秭九千五百八十六万六千一百一十垓九千九百四十六万四千八京八千四百三十九万一千九百三十六兆。地起於十二,而终於二百四垓六千九百八十万七千三百八十一京五千四百 九十一万八千四百九十九兆七百二十万■也。
有地然後有二,有二然後有昼夜。
二三以变,错综而成,故易以二而生数,以十二而起,而一非数也,非数而数以之成也。天行不息,未尝有昼夜,人居地上以为昼夜,故以地上之数为人之用也。
天自临以上,地自师以上,运数也。天自同人以下,地自 以下,年数也。运数则在天者也,年数则在地者也。天自贲以上,地自艮以上,用数也。天自明夷以下,地自否以下,交数也。天自震以上,地自晋以上,有数也。天自益以下,地自豫以下,无数也。天之有数起乾而止震,馀入於无者,天辰不见也。地去一而起十二者,地火常潜也,故天以体为基而常隐其基,地以用为本而常藏其用也。
一时止於三月,一月止於三十日,皆去其辰数也。是以八八之卦六十四而不变者八,可变者七。七八五十六,其义亦由此矣。
阳爻昼数也,阴爻夜数也,天地相 ,阴阳相交,故昼夜相杂,刚柔相错。
春夏阳多也,故昼数多夜数少,秋冬阴多也,故昼数少夜数多。
体数之策三百八十四,去乾坤坎离之策为用数三百六十。体数之用二百七十,去乾与坎离之策为用数之用二百五十二也。
体数之用二百七十,其一百五十六为阳,一百十四为阴,去离之策,得一百五十二阳,一百一十二阴,为实用之数也。
盖阳去离而用乾,阴去坤而用坎也。是以天之阳策一百十二,去其阴也。地之阴策一百十二,阳策四十,去其南北之阳也。极南大暑,极北大寒,物不能生,是以去之也。其四十为天之馀分耶?阳侵阴,昼侵夜,是以在地也。合之为一百五十二阳,一百十二阴也。
阳去乾之策,阴去坎之策,得一百四十四阳,一百八阴,为用数之用也。
阳三十六,三之为一百八。阴三十六三之为一百八。三阳三阴,阴阳各半也。阳有馀分之一为三十六,合之为一百四十四阳,一百八阴也,故体数之用二百七十,而实用者二百六十四,用数之用二百五十二也。
卦有六十四而用止乎三十六,爻有三百八十四而用止乎二百一十六也。六十四分而为二百五十六,是以一卦去其初上之爻亦二百五十六也,此生物之数也,故离坎为生物之主,以离四阳,坎四阴,故生物者必四也。阳一百一十二,阴一百一十二,去其离坎之爻则二百一十六也,阴阳之四十共为二百五十六也。是以八卦用六爻,乾坤主之也。六爻用四位,离坎主之也。故天之昏晓不生物而日中生物,地之南北不生物而中央生物也。
体数何为者也?生物者也。用数何为者也?运行者也,运行者天也,生物者地也。
天以独运,故以用数自相乘,而以用数之用为生物之时也。地偶而生,故以体数之用阳乘阴,为生物之数也。
天数三,故六六而又六之,是以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地数两,故十二而十二之,是以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也。乾用九,故三其八为二十四,而九之亦二百一十六,两其八为十六,而九之亦百四十有四。坤用六,故三其十二为三十六,而六之亦二百一十六,两其十二为二十四,而六之亦百四十有四也。
坤以十二之三,十六之四,六之一与半为乾之馀分,则乾得二百五十二,坤得一百八也。
阳四卦,十二爻八阳四阴。以三十六乘其阳,以二十四乘其阴,则三百八十四也。
体有三百八十四而用止於三百六十何也?以乾坤坎离之不用也。乾坤坎离之不用所以成三百六十之用也。故万物变易而四者不变也,夫惟不变,是以能变也。用止於三百六十而有三百六十六何也?数之赢也。数之赢则何用也?乾之全用也。乾坤不用则离坎用半也。乾全用者何也?阳主赢也。乾坤不用者何也?独阳不生,专阴不成也。离坎用半何也?离东坎西,当阴阳之半,为春秋昼夜之门也。或用乾或用离坎何也?主阳而言之,故用乾也。主赢分而言之,则阳侵阴昼侵夜,故用离坎也。阳主赢,故乾全用也。阴主虚,故坤全不用也。阳侵阴阴侵阳,故坎离用半也。是以天之南全见而北全不见,东西各半见也。离坎阴阳之限也,故离当寅,坎当申,而数常 之者,盖阴阳之溢也。然用数不过乎寅,交数不过乎申。
乾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为阴所克。坤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为所克之阳也。故乾得三十六而坤得十二也。阳主进,是以进之为三百六十日。阴主消,是以十二月消十二日也。
顺数之,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数之,震一,离兑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也。
乾四十八,兑三十,离二十四,震十。坤十二,艮二十,坎三十六,巽四十。乾三十六,坤十二,离兑巽二十八,坎艮震二十。
圆数有一,方数有二,奇偶之义也。六即一也,十二即二也。
天圆而地方,圆者数之起一而积六,方者数之起一而积八,变之则起四而积十二也。六者常以六变,八者常以八变,而十二者亦以八变,自然之道也。八者天地之体也,六者天之用也,十二者地之用也。天变方为圆而常存其一,地分一为四而常执其方。天变其体而不变其用也,地变其用而不变其体也。六者并其一而为七,十二者并其四而为十六也。阳主进,故天并其一而为七。阴主退,故地去其四而止於十二也,是阳常存一而阴常晦一也,故天地之体止於八,而天之用极於七,地之用止於十二也。圆者裁方以为用,故一变四,四去其一则三也。三变九,九去其三则六也。
方者展圆以为体,故一变三,并之四也,四变十二,并之十六也。
故用数成於三而极於六,体数成於四而极於十六也。是以圆者径一而围三,起一而积六。方者分一而为四,分四而为十六,皆自然之道也。
一役二以生三,三去其一则二也。三生九,九去其一则八也,去其三则六也。故一役三,三复役二也。三役九,九复役八与六也。是以二生四,八生十六,六生十二也。三并一则为四,九并三则为十二也,十二又并四则为十六。故四以一为本,三为用。十二以三为本,九为用。十六以四为本,十二为用。
圆者六变,六六而进之,故六十变而三百六十矣。方者八变,故八八而成六十四矣。阳主进,是以进之为六十也。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三
蓍数不以六而以七,何也?并其馀分也。去其馀分则六,故策数三十六也。是以五十者,六十四卦闰岁之策也。其用四十有九者,六十卦一岁之策也,归奇挂一犹一岁之闰也。卦直去四者何也?天变而地效之,是以蓍去一则卦去四也。
圆者径一围三,重之则六。方者径一围四,重之则八也。
裁方而为圆,天所以运行。分大而为小,地所以生化。故天用六变,地用四变也。
一八为九,裁为七。八裁为六,十六裁为十二,二十四裁为十八,三十二裁为二十四,四十裁为三十,四十八裁为三十六,五十六裁为四十二,六十四裁为四十八也。一分为四,八分为三十二,十六分为六十四,以致九十六分为三百八十四也。
一生六,六生十二,十二生十八,十八生二十四,二十四生三十,三十生三十六,引而伸之,六十变而生三百六十矣,此运行之数也。四生十二,十二生二十,二十生二十八,二十八生三十六,此生物之数也。故乾之阳中策三十六,兑离巽之阳策二十八,震坎艮之阳策二十,坤之阳策十二也。
圆者一变则生六,去一则五也。二变则生十二,去二则十也。三变则生十八,去三则十五也。四变则二十四,去四则二十也,五变则三十,去五则二十五也。六变则三十六,去六则三十也。是以存之则六六,去之则五五也。五则四而存一也,四则三而存一也,三则二而存一也,二则一而存一也,故一生二,去一则一也。二生三,去一则二也。三生四,去一则三也。四生五,去一则四也。是故二以一为本,三以二为本,四以三为本,五以四为本,六以五为本。
方者一变而为四,四生八,并四而为十二。八生十二,并八而为二十。十二生十六,并十二而为二十八。十六生二十,并十六而为三十六也。
易之大衍何?数也。圣人之倚数也。天数二十五,合之为五十。地数三十,合之为六十。故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五十者蓍数也,六十者卦数也。五者蓍之小衍,故五十为大衍也。八者卦之小成,则六十四为大成也。
蓍德圆,以况天之数,故七七四十九也,五十者存一而言之也。卦德方,以况地之数,故八八六十四也,六十者去四而言之也。蓍者用数也,卦者体数也。用以体为基,故存一也。体以用为本,故去四也。圆者本一,方者本四,故蓍存一而卦去四也。蓍之用数七,并其馀分,亦存一之义也。挂其一,亦去一之义也。
蓍之用数,挂一以象三,其馀四十八则一卦之策也。四其十二为四十八也,十二去三而用九,四三十二所去之策也。四九三十六所用之策也。以当乾之三十六阳爻也。十二去五而用七,四五二十所去之策也,四七二十八所用之策也,以当兑离之二十八阳爻也。十二去六而用六,四六二十四所去之策也,四六二十四所用之策也,以当坤之二十四阴爻也。十二去四而用八,四四十六所去之策也,四八三十二所用之策也,以当坎艮之二十四爻,并上卦之八阴为三十二爻也。是故七九为阳,六八为阴也。九者阳之极数,六者阴之极数,数极则反,故为卦之变也。震巽无策者,以当不用之数。天以刚为德,故柔者不见。地以柔为体,故刚者不生,是以震巽无策也。
乾用九,故其策九也,四之者以应四时,一时九十日也。坤用六,故其策亦六也。
奇数四,有一有二有三有四,策数四,有六有七有八有九,合而为八数,以应方数之八变也。归奇合挂之数有六,为五与四四也,九与八八也,五与四八也,九与四八也,五与八八也,九与四四也,以应圆数之六变也。乾并馀分七为七政?
奇数极於四而五不用,策数极於九而十不用,五则一也,十则二也,故去五十而用四十九也。奇不用五,策不用十,有无之极也,以况自然之数也。
卦有六十四而用止於六十者何也?六十卦者,三百六十爻也。故甲子止於六十也,六甲而天道穷矣。是以策数应之。三十六与二十四合之则六十也,三十二与二十八合之亦六十也。
乾四十八,坤十二,震二十,巽四十,离兑三十二,坎艮二十八,合之为六十。
蓍数全,故阳策三十六与二十八合之为六十四也。卦数去其四,故阴策二十四与三十二合之为五十六也。
九进之为三十六,皆阳数也,故为阳中之阳。七进之为二十八,先阳後阴也,故为阳中之阴。六进之为二十四,皆阴数也。故为阴中之阴。八进之为三十二,先阴後阳也。故为阴中之阳。
蓍四进之则百,卦四进之则百二十,百则十也,百二十则十二也。
归奇合卦之数得五与四四,则策数四九也。得九与八八,则策数四六也。得五与八八,得九与四八,则策数皆四七也。得九与四四,得五与四八,则策数皆四八也。为九者一变以应乾也,为六者一变以应坤也,为七者二变以应兑与离也,为八者二变以应艮与坎也。五与四四去挂一之数则四三十二也,九与八八去挂一之数则四六二十四也,五与八八,九与四八去挂一之数则四五二十也,九与四四,五与四八去挂一之数则四四十六也。故去其三四五六之数以成九八七六之策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也,如天地之相 ,昼夜之相交也。一者数之始,而非数也。故二二为四,三三为九,四四为十六,五五为二十五,六六为三十六,七七为四十九,八八为六十四,九九为八十一,而一不可变也。百则十也,十则一也,亦不可变也。是故数去其一而极於九,皆用其变者也。五五二十五,天数也。六六三十六,乾之策数也。七七四十九,大衍之用数也。八八六十四,卦数也。九九八十一,玄范之数也。
大衍之数,其算法之源乎?是以算数之起,不过乎方圆曲直也。乘数生数也。除数消数也。算法虽多,不出乎此矣。
阴无一,阳无十。阳得阴而生,阴得阳而成,故蓍数四而九,卦数六而十也,犹干支之相错,干以六终而支以五终也。
三四十二也,二六亦十二也,二其十二二十四也,三八亦二十四也,四六亦二十四也。三其十二三十六也,四九亦三十六也,六六亦三十六也。四其十二四十八也,三其十六亦四十八也,六八亦四十八也。五其十二六十也,三其二十亦六十也,六其十亦六十也,皆自然之相符也。
四九三十六也,六六三十六也,阳六而又兼阴六之半,是以九也。故以二卦言之,阴阳各三也。以六爻言之,天地人各二也。阴阳之中各有天地人,天地人之中各有阴阳,故参天两地而倚数也。
阳数一,衍之而十,十干之类是也。阴数二,衍之为十二,十二支十二月之类是也。
一变而二,二变而四,三变而八卦成矣。四变而十有六,五变而三十有二,六变而六十四卦备矣。
易有真数三而已矣,参天者三三而九,两地者倍三而六。
参天两地而倚数,非天地之正数也。倚者拟也,拟天地正数而生也。
易之生数一十二万九千六百,总为四千三百二十世,此消长之大数,衍三十年之辰数即其数也。岁三百六十日,得四千三百二十辰,以三十乘之,得其数矣,凡甲子甲午为世首,此为经世之数,始於日甲月子星甲辰子。又云。此经世日甲之数,月子星甲辰子从之也。
一十百千万■,为奇天之数也。十二百二十千二百万二千■二万,为偶地之数也。
五十分之则为十,若参天两之则为六,两地又两之则为四,此天地分太极之数也。
复至乾凡百有十二阳, 至坤凡八十阳。 至坤凡百有十二阴,复至乾凡八十阴。
阳数於三百六十上盈,阴数於三百六十上缩。


由一星于2015-12-09, 04:30进行了最后一次编辑,总共编辑了1次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5-11-02, 09:39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四
人为万物之灵,寄类於走走阴也。故百二十。
有一日之物,有一月之物,有一时之物,有一岁之物,有十岁之物,至於百千万皆有之,天地亦物也,亦有数焉。
卦之反对皆六阳六阴也,在易则六阳六阴者,十有二对也。去四正则八阳四阴,八阴四阳者,各六对也。十阳二阴,十阴二阳者,各三对也。
圆者星也,历纪之数其肇於此乎?方者土也,画州并土之法其仿於此乎?
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
太极既分,两丁立矣。阳下交於阴,阴上交於阳,四象生矣。阳交於阴,阴交於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於柔,柔交於刚,而生地之四象,於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後万物生焉。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故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也。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是故乾以分之,坤以翕之,震以长之,巽以消之,长则分,分则消,消则翕也。
乾坤定位也,震巽一交也,兑离坎艮再交也,故震阳少而阴尚多也,巽阴少而阳尚多也,兑离阳浸多也,坎艮阴浸多也,是以辰与火不见也。
一气分而阴阳判,得阳之多者为天,得阴之多者为地,是故阴阳半而形质具焉,阴阳偏而性情分焉,形质又分,则多阳者为刚也,多阴者为柔也,性情又分,则多阳者阳之极也,多阴者阴之极也。
兑离巽,得阳之多者也。艮坎震,得阴之多者也,是以为天地用也。乾阳极,坤阴极,是以不用也。
乾四分取一以与坤,坤四分取一以奉乾,乾坤合而生六子,三男皆阳也,三女皆阴也。兑分一阳以与艮,坎分一阴以奉离,震巽以二相易,合而言之,阴阳各半,是以水火相生而相克,然後既成万物也。
乾坤之名位不可易也,坎离名可易而位不可易也,震巽位可易而名不可易也,兑艮名与位皆可易也。
离肖乾,坎肖坤,中孚肖乾,颐肖离,小过肖坤,大过肖坎,是以乾坤坎离中孚颐大小过皆不可易者也。
离在天而当夜,故阳中有阴也。坎在地而当昼,故阴中有阳也。震始交阴而阳生,巽始消阳而阴生,兑阳长也,艮阴长也。震兑在天之阴也,巽艮在地之阳也,故震兑上阴而下阳,巽艮上阳而下阴。天以始生言之,故阴上而阳下,交泰之义也。地以既成言之,故阳上而阴下,尊卑之位也。
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
由下而上谓之升,自上而下谓之降。升者生也,降者消也,故阳生於下,阴生於上,是以万物皆反生。阴生阳,阳生阴,阴复生阳,阳复生阴,是以循环而无穷也。
阴阳生而分二丁,二丁交而生四象,四象交而生八卦,八卦交而生万物,故二丁生天地之类,四象定天地之体。四象生日月之类,八卦定日月之体。八卦生万物之类,重卦定万物之体。类者生之序也,体者象之交也。推类者必本乎生,观体者必由乎象。生则未来而逆推,象则既成而顺观。是故日月一类也,同出而异处也,异处而同象也。推此以往,物焉逃哉。
天变时而地应物,时则阴变而阳应,物则阳变而阴应,故时可逆知,物必顺成,是以阳盈而阴随,阴逆而阳顺。
语其体则天分而为地,地分而为万物,而道不可分也。其终则万物归地,地归天,天归道,是以君子贵道也。
有变则必有应也,故变於内者应於外,变於外者应於内,变於下者应於上,变於上者应於下也。天变而日应之,故变者从天,而应者法日也。是以日纪乎星,月会於辰,水生於土,火潜於石,飞者栖木,走者依草,心肺之相联,肝胆之相属无他,变应之道也。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故变之与应,常反对也。
阳交於阴,而生蹄角之类也。刚交於柔,而生根 之类也。阴交於阳,而生羽翼之类也。柔交於刚,而生支干之类也。天交於地,地交於天,故有羽而走者,足而腾者,草中有木,木中有草也。各以类而推之,则生物之类不过是矣。走者便於下,飞者利於上,从其类也。
陆中之物水中必具者,犹影象也,陆多走,水多飞者,交也。是故巨於陆者必细於水,巨於水者必细於陆也。
虎豹之毛犹草也,鹰 之羽犹木也。
木者星之子,是以果实象之。
叶阴也,华实阳也。枝叶软而根干坚也。
人之骨巨而体繁,木之干巨而枝叶繁,应天地之数也。
动者体横,植者体纵,人宜横而反纵也。
飞者有翅,走者有趾,人之两手翅也,两足趾也。
飞者食木,走者食草,人皆兼之而又食飞走也。故最贵於万物也。
体必交而後生,故阳与刚交而生心肺,阳与柔交而生肝胆,柔与阴交而生肾与膀胱,刚与阴交而生脾胃,心生目,胆生耳,脾生 ,肾生口,肺生骨,肝生肉,胃生髓,膀胱生血,故乾为心,兑为脾,离为胆,震为肾,坤为血,艮为肉,坎为髓,巽为骨,泰为目,中孚为 ,既济为耳,颐为口,大过为肺,未济为胃,小过为肝,否为膀胱。
天地有八象,人有十六象,何也?合天地而生人,合父母而生子,故有十六象也。
心居肺,胆居肝,何也?言性者必归之天,言体者必归之地。地中有天,石中有火,是以心胆象之也。心胆之倒垂何也?草木者,地之体也。人与草木皆反生,是以倒垂也。
口目横而 耳纵,何也?体必交也。故动者宜纵而反横,植者宜横而反纵,皆交也。
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支,是以指节可以观天,掌文可以察地,天地之理具指掌矣,可不贵之哉!
神统於心,气统於肾,形统於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道也。
人之四肢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应天数也。
心藏神,肾藏精,脾藏,胆藏魄。
胃受物而化之,传气於肺,传血於肝,而传水 於脬肠矣。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五
天圆而地方,天南高而北下。是以望之如倚盖,然地东南下,西北高。是以东南多水,西北多山也。天覆地,地载天,天地相函。故天上有地,地上有天。
天浑。浑於上而不可测也。(game.mihua.net)故观斗数以占天也。斗之所建,天之所行也。◇建子,杓建寅,星以寅为昼也。斗有七星,是以昼不过乎七分也。
天行所以为昼夜,日行所以为寒暑,夏浅冬深,天地之交也。左旋右行,天日之交也。
日朝在东,夕在西,随天之行也。夏在北,冬在南,随天之交也。天一周而超一星,应日之行也。春酉正,夏午正,秋卯正,冬子正,应日之交也。
日以迟为进,月以疾为退,日月一会而加半日减半日,是以为闰馀也。日一大运而进六日,月一大运而退六日,是以为闰差也。日行阳度则盈,行阴度则缩,宾主之道也。月去日则明生而迟,近日则魄生而疾,君臣之义也。
阳消则生阴,故日下而月西出也。阴盛则敌阳,故月望而东出也。天为父,日为子,故天左旋,日右行。日为夫,月为妇,故日东出,月西生也。
日月之相食,数之交也。日望月则月食,月掩日则日食,犹水火之相克也。是以君子用智,小人用力。
日随天而转,月随日而行,星随月而见,故星法月,月法日,日法天。天半明半晦,日半赢半缩,月半盈半亏,星半动半静,阴阳之义也。
天昼夜常见,日见於昼,月见於夜而半不见,星半见於夜,贵贱之等也。
月昼可见也,故为阳中之阴,星夜可见也,故为阴中之阳。
天奇而地耦,是以占天文者,观星而已,察地理者,观山水而已,观星而天体见矣,观山水而地体见矣。天体容物,地体负物,是故体几於到也。
极南大暑,极北大寒,故南融而北结,万物之死地也。夏则日随斗而北,冬则日随斗而南,故天地交而寒暑和,寒暑和而物乃生焉。
天以刚为德,故柔者不见,地以柔为体,故刚者不生,是以震,天之阴也。巽,地之阳也。有阳而阴效之,故至阴者辰也,至阳者日也,皆在乎天,而地则水火而已,是以地上皆有质之物。阴伏阳而形质生,阳伏阴而性情生,是以阳生阴,阴生阳,阳克阴,阴克阳。阳之不可伏者,不见於地。阴之不可克者,不见於天。伏阳之少者,其体必柔,是以畏阳而为阳所用。伏阳之多者,其体必刚,是以御阳而为阴所用,故水火动而随阳,土石静而随阴也。
阳生阴,故水先成。阴生阳,故火後成。阴阳相生也,体性相须也。是以阳去则阴竭,阴尽则阳灭。
金火相守则流,火木相得则然,从其类也。
水遇寒则结,遇火则竭,从其所胜也。
阳得阴而为雨,阴得阳而为风,刚得柔而为云,柔得刚而为雷,无阴则不能为雨,无阳则不能为雷。雨柔也,而属阴,阴不能独立,故待阳而後兴。雷刚也,而属体,体不能自用,必待阳而後发也。
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为泰,坎离交而为既济也。乾生於子,坤生於午,坎终於寅,离终於申,以应天之时也。置乾於西北,退坤於西南,长子用事而长女代母,坎离得位,震兑为耦,以应地之方也,王者之法其尽於是矣!
乾坤天地之本,坎离天地之用,是以易始於乾坤,中於坎离,终於既未济。而否泰为上经之中,咸 当下经之首,皆言乎其用也。
坤统三女於西南,乾统三男於东北,上经起於三,下经终於四,皆交泰之义也。故易者用也。乾用九,坤用六,大衍用四十九,而潜龙勿用也。大哉用乎!吾於此见圣人之心矣。
乾坤交而为泰,变而为杂卦也。
乾坤坎离为上篇之用,兑艮震巽为下篇之用也。颐中孚大小过为二篇之正也。
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震兑始交者也,故当朝夕之位。离坎交之极者也,故当子午之位。巽艮虽不交而阴阳犹杂也。故当用中之偏位。乾坤纯阴阳也,故当不用之位。
乾坤纵而六子横,易之本也。震兑横而六卦纵,易之用也。天之阳在南而阴在北,地之阴在南而阳在北,人之阳在上而阴在下,既交则阳下而阴上。
辰数十二,日月交会谓之辰。辰,天之体也,天之体,无物之气也。
天之阳在南,故日处之。地之刚在北,故山处之,所以地高西北,天高东南也,天之神栖乎日,人之神发乎目,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栖肾,所以象天,此昼夜之道也。
云行雨施,电发雷震,亦各从其类也。吹喷吁呵呼,风雨云雾雷,言相类也。万物各有太极两丁四象八卦之次,亦有古今之象。云有水火土石之异,他类亦然。
二至相去东西之度凡一百八十,南北之度凡六十。冬至之月,所行如夏至之日。夏至之月,所行如冬至之日。四正者,乾坤坎离也。观其象无反覆之变,所以为正也。阳在阴中阳逆行,阴在阳中阴逆行,阳在阳中,阴在阴中,则皆顺行。此真至之理,按图可见之矣。草类之细入於坤。五行之木,万物之类也。五行之金,出乎石也。故水火土石不及金木,金木生其间也。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六
得天气者动,得地气者静。
阳之类圆,成形则方。阴之类方,成形则圆。
木之枝干,土石之所成也,所以不易。叶花,水火之所成,故变而易也。
东赤,南白,西黄,北黑,此正色也。验之於晓午暮夜之时,可见之矣。
冬至之子中,阴之极。春分之卯中,阳之中。夏至之午中,阳之极。秋分之酉中,阴之中。凡三百六十,中分之则一百八十,此二至二分相去之数也。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天之道也。阳中之阳,日也,暑之道也。阳中之阴,月也,以其阳之类,故能见於昼。阴中之阳,星也,所以见於夜。阴中之阴,辰也,天壤也。
辰之於天犹天地之体也,地有五行,天有五纬,地止有水火,天复有日月者,月为真水,日为真火,阴阳真精,是生五行,所以天地之数各五,阳数独盈于七也。是故五藏之外又有心包,络命门而七者,真心离火,命门坎水,五藏生焉,精神之主,性命之根也。
干者干之义,阳也。支者枝之义,阴也。干十而支十二,是阳数中有阴,阴数中有阳也。
鱼者水之族也,虫者风之族也。
目口凸而耳 窍,窍者受声嗅气,物或不能闭之,凸者视色别味,物则能闭之也,四者虽象於一,而各备其四矣。
水者火之地,火者水之气。黑者白之地,寒者暑之地。
草伏之兽毛如草之茎,林栖之鸟羽如林之叶,类使之然也。石之花,盐消之类也。水之物无异乎陆之物,各有寒热之性,大较则陆为阳中之阴,而水为阴中之阳。
日月星辰共为天,水火土石共为地,耳目 口共为首,髓血骨肉共为身,此乃五之数也。
火生於无,水生於有。
辰至日为生,日至辰为用,盖顺为生而逆为用也。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真天文也。
鹰 之类食生,而鸡之类不专食生。虎豹之类食生,而猫犬之类食生又食 ,以类推之,从可知矣。
马牛皆阴类,细分之则马为阳而牛为阴。
飞之类喜风而敏於飞上,走之类喜土而利於走下。
禽虫之卵,果 之类也, 之类多子,虫之类亦然。
蚕之类,今岁蛾而子,来岁则子而蚕。芜菁之类,今岁根而苗,来岁则苗而子,此皆一岁之物也。
天之气运北而南则治,南而北则乱,乱久则复北而南矣,天道人事皆然,推之历代,可见消长之理也。
在水者不瞑,在风者瞑。走之类上睫接下,飞之类下睫接上,类使之然也。
在水而鳞,飞之类也,龟獭之类,走之类也。
夫四象,若错综而用之,日月天之阴阳,水火地之阴阳,星辰天之刚柔,土石地之刚柔。
飞之走,鸡凫之类是也,走之飞,龙马之属是也。
阳主舒长,阴主惨急,日入盈度,阴从於阳。日入缩度,阳从於阴。
神者人之主,将寐在脾,熟寐在肾,将寤在肝,正寤在心。
天地之大寤在夏,人之神则存於心。
水之族以阴为主,阳次之,陆之类以阳为主,阴次之,故水类出水则死,风类入水则死。然有出入之类,龟蟹鹅凫之类是也。
天地之交十之三。
天火无体之火也,地火有体之火也。火无体,因物以为体。金石之火烈於草木之火者,因物而然也。
气形盛则魄盛,气形衰则魄亦从而衰矣。
随气而变,魄随形而止,故形在则魄存,形化则魄散。
星为日馀,辰为月馀。星之至微如沙尘者,陨而为堆阜。
藏者天行也,府者地行也,天地并行则配为八卦。
八卦相错者,相交错而成六十四卦也。
夫易,根於乾坤而生於 复,盖刚交柔而为复,柔交刚而为 ,自兹而无穷矣。
龙能大能小,然亦有制之者,受制於阴阳之气,得时则能变化,变变则不能也。
一岁之闰六阴六阳,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年一闰。五年六十日,故五岁再闰。
先天图中,环中也。
月体本黑,受日之光而白。水在人之身为血,土在人之身为肉。
胆与肾同阴,心与脾同阳,心主目,脾主 。
阳中阳日也,阳中阴月也,阴中阳星也,阴中阴辰也。柔中柔水也,柔中刚火也,刚中柔土也,刚中刚石也。
 之气目见之,口之言耳闻之,以类应也。
倚盖之说,昆仑四垂而为海,推之理则不然,夫地直方而静,岂得如圆动之天乎?
动物自首生,植物自根生,自首生命在首,自根生命在根。
海潮者,地之喘息也,所以应月者,从其类也。
震为龙,一阳动於二阴之下,震也,重渊之下有动物者,岂非龙乎?
风类水类,大小相反。
天之阳在东南,日月居之。地之阴在西北,火石居之。
起震终艮一节,明文王八卦也。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错者,明交错而成六十四也。数往者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云数往也。知来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旋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来也。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
尧典三百六旬有六日,夫日之馀盈也六,则月之馀盈也亦六,若去日月之馀十二,则有三百五十四,乃日行之数,以十二除之,则得二十九日。
素问肺主皮毛,心脉,脾肉,肝筋,肾骨,上而下,外而内也。心血肾骨交法也,交即用也。
乾为天之类,本象也。为金之类,别象也。
天地并行则藏府配,四藏天也,四府地也。
乾奇也,阳也,健也,故天下之健莫如天。坤耦也,阴也,顺也,故天下之顺莫如地,所以顺天也。震起也,一阳起也,起动也,故天下之动莫如雷。坎陷也,一阳陷於二阴,陷下也,故天下之下莫如水。艮止也,一阳於是而止也,故天下之止莫如山。巽入也,一阴入二阳之下,故天下之入莫如风。离丽也,一阴离於二阳,其卦错,然成文而华丽也,故天下之丽莫如火,又如附丽之丽。兑说也,一阴出於外而说於物,故天下之说莫如泽。
火内暗而外明,故离阳在外,火之用,用外也。水外暗而内明,故坎阳在内,水之用,用内也。
人寓形於走类者何也,走类者,地之长子也。
自泰至否,其间则有蛊矣。自否至泰,其间则有随矣.  
天有五辰,日月星辰与天为五。地有五行,金木水火与土为五。
有温泉而无寒火,阴能从阳而阳不能从阴也。
有雷则有电,有电则有风,雨生於水,露生於土,雷生於石,电生於火,雷与风同为阳之极,故有电必有风。
木之坚非雷不能震,草之柔非露不能润。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七
阳尊而神,尊故役物,神故藏用,是以道生天地万物而不自见也,天地万物亦取法乎道矣。
阳者道之用,阴者道之体,阳用阴,阴用阳,以阳为用则尊阴,以阴为用则尊阳也。
阴几於道,故以况道也。六变而成三十六矣,八变而成六十四矣,十二变而成三百八十四矣,六六而变之,八八六十四变而成三百八十四矣,八八而变之,七七四十九变而成三百八十四矣。
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有象之後阳分阴也,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父,故母孕长男而为复,父生长女而为 ,是以阳起於复而阴起於 也。
性非体不成,体非性不生,阳以阴为体,阴以阳为体,动者性也,静者体也。在天则阳动而阴静,在地则阳静而阴动。性得体而静,体随性而动,是以阳舒而阴急也。
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後立,故阳以阴为基。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後见,故阴以阳为唱。阳知其始而享其成,阴效其法而终其劳。
阳能知而阴不能知,阳能见而阴不能见也。能知能见者为有,故阳性有而阴性无也。阳有所不遍而阴无所不遍也,阳有去而阴常居也,无不遍而常居者为实,故阳体虚而阴体实也。天地之本,其起於中乎!是以乾坤屡变而不离乎中。人居天地之中,心居人之中,日中则盛,月中则盈,故君子贵中也。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故二者一而已矣。四者二而已矣,六者三而已矣,八者四而已矣。是以言天不言地,言君不言臣,言父不言子,言夫不言妇也。然天得地而万物生,君得臣而万化行,父得子,夫得妇而家道成。故有一则有二,有二则有四,有三则有六,有四则有八。
有意必有言,有言必有象,有象必有数,数立则象生,象生则言著彰,言著彰则意显,象数则筌蹄也,言意则鱼兔也,得鱼兔而忘筌蹄可也,舍筌蹄而求鱼兔,则未见其得也。
天变而人效之,故元亨利贞,易之变也。人行而天应之,故吉凶悔吝,易之应也。以元亨为变,则利贞为应,以吉凶为应,则悔吝为变。元则吉,吉则利应之,亨则凶,凶则应之以贞,悔则吉,吝则凶,是以变中有应,应中有变也。变中之应,天道也,故元为变则亨应之,利为变则应之以贞。应中之变,人事也,故变则凶,应则吉,变则吝,应则悔也。悔者吉之先,而吝者凶之本,是以君子从天不从人。
元者,春也,仁也,春者时之始,仁者德之长,时则未盛而德足以长人,故言德不言时。亨者,夏也,礼也,夏者时之盛,礼者德之文,盛则必衰而文不足救之,故言时不言德。故曰。大哉乾元而上九有悔也。利者,秋也,义也,秋者时之成,义者德之方,万物方成而获利,义者不通於利,故言时不言德也。贞者,冬也,智也,冬者时之末,智者德之衰,贞则吉,不贞则凶,故言德而不言时也。故曰。利贞者,性情也。
道生天,天生地,及其功成而身退,故子继父禅,是以乾退一位也。
象起於形,数起於质,名起於言,意起於用。天下之数出乎理,违乎理则入於术,世人以数而入术,故失於理也。
天可以理尽而不可以形尽,浑天之术以形尽天,可乎?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不精义则不能入神,不能入神则不能致用。
为治之道必通其变,不可以胶柱,犹春之时不可行冬之令也。
自然而然,不得而更者,内象内数也,他皆外象外数也。
天道之变,王道之权也。
卦各有性有体,然皆不离乾坤之门,如万物受性於天,而各为其性也。其在人则为人之性,在禽兽则为禽兽之性,在草木则为草木之性。
天以气为主,体为次。地以体为主,气为次,在天在地者亦如之。
气则养性,性则乘气,故气存则性存,性动则气动也。
尧之前,先天也。尧之後,後天也。後天乃效法耳。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八
天之象数则可得而推,如其神用则不可得而测也。
自然而然者,天也,唯圣人能索之。效法者,人也,若时行时止,虽人也,亦天也。
生者性,天也。成者形,地也。日入地中,交精之象。
体四而变六,兼神与气也。气变必六,故三百六十也。
凡事为之极,几十之七则可止矣。盖夏至之日止於六十,兼之以晨昏,分可辨色矣。庶几乎十之七也。
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气一而已,主之者乾也,神亦一而已,乘气而变化,出入於有无死生之间,无方而不测者也。
不知乾,无以知性命之理。
时然後言,乃应变而言,言不在我也。仁配天地谓之人,唯仁者真可以谓之人矣。
生而成,成而生,易之道也。
气者,神之宅也。体者,气之宅也。
天六地四,天以气为质,而以神为神,地以质为质,而以气为神,唯人兼乎万物而为万物之灵,如禽兽之声,以其类而各能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亦莫不然,唯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谓之贵矣!天地与其贵而不自贵,是悖天地之理,不祥莫大焉。
灯之明暗之境,日月之象也。
月者,日之影也。情者,性之影也。心性而胆情,性神而情鬼。
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形可分,神不可分。
阴事大半,盖阳一而阴二也。
冬至之後为呼,夏至之後为吸,此天地一岁之呼吸也。
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此发而中节者也。不我物则能物物。
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矣。潜天潜地,不行而至,不为阴阳所摄者,神也。
天之孽,十之一犹可违。人之孽,十之九不可逭。
先天之学,心也。後天之学,迹也。出入有无死生者,道也。
神无所在,无所不在,至人与他心通者,以其本於一也。
道与一,神之强名也。以神为神者,至言也。
身地也,本静,所以能动者,血气使之然也。
生生长类,天地成功。别生分类,圣人成能。
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
阳主辟而出,阴主翕而入。
日在於水则生,离则死,交与不交之谓也。
阴对阳为二,然阳来则生,阳去则死,天地万物生死主於阳,则归之于一也。
神无方而性有质。
发於性则见於情,发於情则见於色,以类而应也。
以天地生万物,则以万物为万物。以道生天地,则天地亦万物也。
人之贵,兼乎万物,自重而得其贵,所以能用万类。
凡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此君子所以慎独也。气变而形化。
人之类,备乎万物之性。人之神则天地之神,人之自欺,所以欺天地,可不戒哉?人之畏鬼亦犹鬼之畏人,人积善而阳多,鬼亦畏之矣,积恶而阴多,鬼不畏之矣。大人者,与鬼神合其吉凶,夫何畏之有?
至理之学非至诚则不至,物理之学或有所不通,不可以强通,强通则有我,有我则失理而下入於数矣。
心一而不分,则能应万物,此君子所以虚心而不动也。圣人利物而无我。明则有日月,幽则有鬼神。夫圣人六经,浑然无迹,如天道焉。春秋录实事,而善恶形于其中矣。
中庸之法,自中者天也,自外者人也。韵法辟翕者律天,清浊者吕地,先闭後开者,春也。纯开者,夏也。先开後闭者,秋也。冬则闭而无声。东为春声,阳为夏声,此见作韵者亦有所至也。 凡冬声也。
寂然不动,反本复静,坤之时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阳动於中,间不容发,复之义也。不见动而动,妄也。动乎否之时,是也。见动而动则为无妄,然所以有灾者,阳微而无应也。有应而动则为益矣。
精气为物,形也。游为变,神也。又曰。精气为物,体也。游为变,用也。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馀事也。
 割者,才力也。明辨者,智识也。宽洪者,德器也,三者不可阙一。无德者责人,怨人,易满,满则止也。
能循天理动者,造化在我也。学不№天人,不足谓之学。人必有德器,然後喜怒皆不妄为,卿相为匹夫,以至学问高天下,亦若无有也。
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不独润心,至于性命亦润。
历不能无差,今之学历者但知历法,不知历理,能布算者落下闳也,能推步者甘公石公也。落下闳但知历法,扬雄知历法又知历理。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皆情也,非性也。不至於性命不足谓之好学。
扬雄作玄,可谓见天地之心者也。
易无体也。曰。既有典常,则是有体也,恐遂以为有体,故曰不可为典要。既有典常,常也。不可为典要,变也。庄周雄辩,数千年一人而已。如庖丁解牛曰踟蹰四顾,孔子观吕梁之水曰蹈水之道无私,皆至理之言也。
夫易者,圣人长君子消小人之具也。及其长也,辟之於未然。及其消也,阖之於未然。一消一长,一辟一阖,浑浑然无迹,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
大过本末弱也,必有大德大位然後可救,常分有可过者,有不可过者,大德大位,可过者也,伊周其人也,不可惧也。有大德无大位,不可过者也,孔孟其人也,不可闷也,其位不胜德耶?大哉位乎!待时用之宅也。
复次剥,明治生於乱乎? 次 ,明乱生於治乎?时哉时哉,未有剥而不复,未有 而不 者,防乎其防,邦家其长,子孙其昌,是以圣人贵未然之防,是谓易之大纲。
先天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
所行之路不可不宽,宽则少碍。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始为知易。孟子著书,未尝及易,其间易道存焉,但人见之者鲜耳。人能用易,是为知易,如孟子可谓善用易者也。
所谓皇帝王伯者,非独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而已,但用无为则皇也,用恩信则帝也,用公正则王也,用知力则伯也。鬼神无形而有用,其情状可得而知也,於用则可见之矣。若人之耳目 口手足,草木之枝叶花实颜色,皆鬼神之所为也。福善祸淫,主之者谁耶?聪明正直,有之者谁耶?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任之者谁耶?皆鬼神之情状也。
易有意象,立意皆所以明象,统下三者。有言象,不拟物,而直言以明事。有像象,拟一物以明意。有数象,七日八月三年十年之类是也。
易之数穷天地始终,或曰,天地亦有始终乎?曰。既有消长,岂无终始?天地虽大,是亦形器,乃二物也。
易有内象,理致是也。有外象,指定一物而不变者是也。
在人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在物则乾道成阳,坤道成阴。
神无方则易无体,滞於一方则不能变化,非神也。有定体则不能变通,非易也。易虽有体,体者象也,假象以见体,而本无体也。
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能安分则谓之道,不能安分谓之非道。
正音律数行至於七而止者,以夏至之日出於寅而入於戌,亥子丑三时则日入於地,而目无所见,此三数不行者,所以比於三时也。故生物之数亦然,非数之不行也,有数而不见也。
六虚者,六位也,虚以待变动之事也。六爻六卦,有形则有体,有性则有情。天主用,地主体,圣人主用,百姓主体,故日用而不知。
法始乎伏羲,成於尧,革於三王,极於五伯,绝於秦。万事治乱之迹无以逃此矣。
神者,易之主也,所以无方。易者,神之用也,所以无体。
循理则为常,理之外则为异矣。
火以性为主,体次之。水以体为主,性次之。
阳性而阴情,性神而情鬼。
易之首於乾坤,中於坎离,终於水火之交不交,皆至理也。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於神也。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九
诸卦不交於乾坤者,则生於否泰,否泰,乾坤之交也。乾坤起自奇偶,奇偶生自太极。
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
朔易以阳气自北方而生,至北方而尽,谓变易循环也。
春阳得权,故多旱。秋阴得权,故多雨。
元有二,有生天地之始者,太极也。有万物之中各有始者,生之本也。
天地之心者,生万物之本也。天地之情者,情状也,与鬼神之情状同也。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此尽己之性能尽物之性也。非鱼则然,天下之物则然。若庄子者,可谓善通物矣。
老子知易之体者也。无思无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太极,道之极也。太玄,道之元也。太素,色之本也。太一,数之始也。太初,事之初也。其成功则一也。
太羹可和,玄酒可漓,则是造化亦可和可漓也。
易地而处则无我也。
诚者主性之具,无端无方者也。至哉留侯,善藏其用。
素问密语之类,於术之理可谓至矣。
瞽瞍杀人,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圣人虽天下之大,不能易天性之爱。
或问显诸仁藏诸用,曰,若日月之照临,四时之成岁,是显仁也。其度数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藏用也。
君子於易玩象,玩数,玩辞,玩意。
兑说也,其他皆有所害,惟朋友讲习无,说於此,故言其极者也。
中庸非天降地出,揆物之理,度人之情,行其所安,是为得矣。
元亨利贞之德各包吉凶悔吝之事。虽行乎德,若违於时,亦或凶矣。
汤放桀,武王伐纣,而不以为弑者,若孟子言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则援之以手,权也。故孔子既尊夷 ,亦与汤武,夷 仁也,汤武义也,然唯汤武则可,非汤武则是篡也。
阴者阳之影,鬼者人之影也。
秦穆公有功於周,能迁善改过,为伯者之最。晋文侯世世勤王,迁平王於洛,次之。 威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又次之。楚庄强大,又次之。宋襄公虽伯而力微,会诸侯而为楚所执,不足论也。治春秋者不先定四国之功过,则事无统理,不得圣人之心矣。春秋之间,有功者未见大於四国,有过者亦未见大於四国也,故四者功之首,罪之◇也。人言春秋非性命书,非也。至於书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此因鲁事而贬之也。圣人何容心哉?无我故也。岂非由性命而发言也?又云春秋皆因事而褒贬,岂容人特立私意哉?又曰春秋圣人之笔,削为天下之至公,不知圣人之所以为公也。如因牛伤则知鲁之潜郊,因初献六羽则知旧潜八佾,因新作雉门则知旧无雉门,皆非圣人有意於其间,故曰春秋尽性之书也。
易之为书,将以顺性命之理者,循自然也。孔子绝四从心,一以贯之,至命者也。颜子心斋屡空,好学者也。子贡多积以为学,■度以求道,不能刳心灭见,委身於理,不受命者也。春秋循自然之理而不立私意,故为尽性之书也。
初与上同,然上亢,不及初之进也。二与五同,然二之阴中不及五之阳中也。三与四同,然三处下卦之上,不若四之近君也。
人之贵,兼乎万物,自重而得其贵,所以能用万类。
至理之学非至诚则不至。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5-11-02, 09:41

素问阴符,七国时书也。
显诸仁,藏诸用,孔子善藏其用乎?
庄荀之徒失之辩。
伯夷义不食周粟,至饿且死,只得为仁而已。
三人行必有师焉,至於友一乡之贤,天下之贤,以天下为未足,又至於尚论古人,无以加焉。
义重则内重,利重则外重。
能医人能医之疾,不得谓之良医,医人之所不能医者,天下之良医也。能处人所不能处之事,则能为人所不能为之事也。
人患乎自满,满则止也。故禹不自满,假所以为贤,虽学亦当常若不足,不可临深以为高也。
人 用心,必有所得,独有多寡之异,智识之有浅深也。
理穷而後知性,性尽而後知命,命知而後知至。
凡处失在得之先,则得亦不喜。若处得在失之先,则失难处矣,必至於陨获。
人必内重,内重则外轻, 内轻,必外重,好利好名无所不至。
天下言读书者不少,能读书者少,若得天理真乐,何书不可读,何坚不可破,何理不可精?
天时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
资性得之天也,学问得之人也。资性,由内出者也。学问,由外入者也。自诚明,性也,自明诚学也。
伯夷柳下惠得圣人之一端,伯夷得圣人之清,柳下惠得圣人之和,孔子时清时和,时行时止,故得圣人之时。
太玄九日当两卦,馀一卦当四日半。
用兵之道,必待人民富,仓廪实,府库充,兵强名正,天时顺,地利得,然後可举。
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
今有人登两台,两台皆等则不见其高,一台高,然後知其卑下者也。一国一家一身皆同,能处一身则能处一家,能处一家则能处一国,能处一国则能处天下。心为身本,家为国本,国为天下本。心能运身, 心所不欲,身能行乎?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  於外,则鲜有不败者。如利刃,物来则 之,若恃刃之利而求割乎物,则刃与物俱伤矣。
言发於真诚,则心不劳而逸,人久而信之。作伪任数,一时或可以欺人,持久必败。
人贵有德,小人有才者有之矣,故才不可恃,德不可无。
天地日月,悠久而已。故人当存乎远,不可见其迩。
君子处畎亩,则行畎亩之事。居庙堂,则行庙堂之事,故无入不自得。
智数或能施於一朝,盖有时而穷,惟至诚与天地同久。
天地无则至诚可息, 天地不能无,则至诚亦不息也。
室中造车,天下可行,轨辙合故也, 顺义理,合人情,日月所照皆可行也。
敛天下之善则广矣,自用则小。
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得一端者也。权,所以平物之轻重,圣人行权,酌其轻重而行之,合其宜而已,故执中无权者,犹为偏也。王通言春秋王道之权,非王通莫能及此。故权在一身,则有一身之权,在一乡,则有一乡之权,以至於天下,则有天下之权,用虽不同,其权一也。
夫弓固有强弱,然一弓二人张之,则有力者以为弓弱,无力者以为弓强,故有力者不以己之力有馀而以为弓弱,无力者不以己之力不足而以为弓强,何不思之甚也?一弓非有强弱也,二人之力强弱不同也。今有食一杯在前,二人大馁而见之,若相逊,则均得食也。相夺则争,非徒争之而已,或不得其食矣。此二者皆人之情也,知之者鲜,知此则天下之事皆如是也。
先天学主乎诚,至诚可以通神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
良药不可以离手,善言不可以离口。
事必量力,量力故能久。
学以人事为大,今之经典,古之人事也。
春秋三传之外,陆淳啖助可以兼治。
季札之才近伯夷,叔向子产晏子之才相等,管仲用智数,晚识物理,大抵才力过人也。
五霸者,功之首,罪之◇也,春秋者,孔子之刑书也,功过不相掩,圣人先褒其功,後贬其罪,故罪人有功亦必录之,不可不恕也。新作两观,新者,贬之也,诛其旧无也,初献六羽,初者,褒之也,以其旧潜八佾也。
某人受春秋於尹师鲁,师鲁受於穆伯长,某人後复攻伯长,曰,春秋无褒,皆是贬也。田述古曰,孙复亦云,春秋有贬而无褒。曰。春秋礼法废,君臣乱,其间有能为小善者,安得不进之也?况五霸实有功於天下,且五霸固不及於王,不犹愈於潜窃乎?安得不与之也!治春秋者,不辩名实,不定五霸之功过,则未可言治春秋。先定五霸之功过而治春秋,则大意立。若事事求之,则无绪矣。
凡人为学,失於自主张太过。
平王名虽王,实不及一国之诸侯, 晋虽侯而实潜王,皆春秋之名实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羊名也,理实也,名存而实亡,犹愈於名实俱亡。 存其名,安知後世无王者作?是以有所待也。
春秋为君弱臣强而作,故谓之名分之书。
圣人之难在不失仁义忠信而成事业,何如则可,在於绝四。
有马者借人乘之,舍己从人也。
或问才难,何谓也。曰。临大事然後见才(www.dongdui.com)之难也。曰。何独言才?曰。才者天之良质也,学者所以成其才也。曰。古人有不由学问而能立功业者,何必曰学?曰。周勃霍光能成大事,唯其无学,故未尽善也。人而无学则不能烛理,不能烛理则固执而不通。
人有出人之才必有刚克,中刚则足以立事业,处患难,若用於他,反为邪恶,故孔子以申枨为焉得刚,既有欲心,必无刚也。
君子喻於义,贤人也。小人喻於利而已。义利兼忘者,唯圣人能之。君子畏义而有所不为,小人直不畏耳。圣人则动不 矩,何义之畏乎?
为学养心患在不由直道,去利欲,由直道,任至诚,则无所不通。天地之道直而已,当以直求之,若用智数,由径以求之,是屈天地而循人欲也,不亦难乎?
事无巨细,皆有天人之理,修身人也,遇不遇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行险侥幸是逆天也。求之者人也,得之与否天也,得失不动心所以顺天也,强取必得是逆天理也,逆天理者患祸必至。
鲁之两观,郊天大 ,皆非礼也。诸侯 有四时之 ,以为常祭可也,至於五年大 ,不可为也。
仲弓可使南面,可使从政也。
谁能出不由户?户,道也。未有不由道而能济者也。不由户者,锁穴 之类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虽多闻,必择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识,别也,虽多见必有以别之。
落下闳改颛帝历为太初历,子云准太初而作太玄,凡八十一卦,九分共二卦,凡一五隔一四,细分之则四分半当一卦,气起於中心,故首中卦。
元亨利贞,变易不常,天道之变也。吉凶悔吝,变易不定,人道之应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无声无形不可得而见者也,故假道路之道而为名。人之有行必由於道。一阴一阳,天地之道也,物由是而生,由是而成也。
显诸仁者,天地生万物之功,则人可得而见也。所以造万物,则人不可得而见,是藏诸用也。
十干天也,十二支地也,支干配天地之用也。
易始於三皇,书始於二帝,诗始於三王,春秋始於五霸。
自乾坤至坎离,以天道也。自咸 至既济未济,以人事也。
人谋人也,鬼谋天也,天人同谋而皆可,则事成而吉也。
变从时而便天下之事,不失礼之大经。变从时而顺天下之理,不失义之大权者,君子之道也。
五星之说自甘公石公始也。
人智强则物智弱。
庄子著盗 篇,所以明至恶,虽圣贤亦莫能化,盖上智与下愚不移故也。
鲁国之儒一人者,谓孔子也。
天下之事始过於重犹卒於轻,始过於厚犹卒於薄,况始以轻始以薄者乎?故鲜失之重,多失之轻。鲜失之厚,多失之薄。是以君子不患过乎重,常患过乎轻,不患过乎厚常患过乎薄也。
庄子 物未免较量,较量则争,争则不平,不平则不和。无思无为者,神妙致一之地也,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当仁不让於师者,进仁之道也。
秦穆公伐郑败,而有悔过自誓之言,此非止霸者之事,几於王道,能悔则无失也。此圣人所以录於书末也。
刘绚问无为。对曰。时然後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後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後取,人不厌其取,此所谓无为也。
文中子曰。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或曰,天下皆争利弃义,吾独若之何?子曰。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若此之类,理义之言也,心迹之判久矣,若此之类,造化之言也。
庄子气豪,若吕梁之事,言之至者也。盗 言事之无可奈何者,虽圣人亦莫如之何。渔父言事之不可强者,虽圣人亦不可强,此言有为无为之理,顺理则无为,强则有为也。
金 百链然後精,人亦如此。
佛氏弃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岂自然之理哉?
志於道者,统而言之,志者,潜心之谓也,德者,得於己,有形故有据,德主於仁,故曰依。
庄子曰。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此君子思不出其位,素位而行之义也。
晋狐射姑杀阳处父,春秋书晋杀其大夫阳处父,上漏言也,君不密则失臣,故书国杀。
人得中和之气则刚柔均,阳多则偏刚,阴多则偏柔。
作易者其知盗乎?圣人知天下万物之理而一以贯之。
以尊临卑曰临,以上观下曰观。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合而言之则一,分而言之则二,合而言之则二,分而言之则四,始於有意,成於有我,有意然後有必,必生於意,有固然後有我,我生於固,意有,心必先期,固不化我,有己也。
记问之学未足以为事业。
学在不止,故王通云,没身而已。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5-12-09, 04:34

烧饼歌
http://www.letv.com/ptv/vplay/23794843.html?ch=360_kan

《烧饼歌》相传为明刘伯温所著,全文共计1912字,用40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谶、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易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烧饼歌》是明代明朝开国功臣刘基与明太祖朱元璋口头对话,当朝史官记录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现存内容较不完整,前小段为事件起因,后大段推测国运。

作者简介

刘基(1311- 1375年),别名刘伯温、刘诚意,谥号文成大师,明代浙江行省青田县南田镇(今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人,明朝开国功臣,官至上护军。

原文及解译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

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开视果然。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
刘基猜碗中烧饼

基曰:"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基谢恩毕。

(明朝↓)

基曰:"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

帝曰:"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

基曰:"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子飞来。"

随作歌三首: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

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灵明日月振边疆。"

帝曰:"此时天下若何?"

基曰:"天下大乱矣。"

帝曰:"朕之天下,有谁乱者?"

基曰:

"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

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拣金精尤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

阉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帝曰:"八千女鬼乱朕天下者何?"

基曰:

"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

救得蛟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难顺当。"

帝曰:"莫非父子争国乎?"

基曰:"非也!

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

至此天下未已。"

帝曰:"何谓未已?"

基曰:

"万子万孙层叠层,祖宗山上贝衣行;

公侯不复朝金阙,十八孩儿难上难。"

基又曰:

"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

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

戊子已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

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

帝曰:"偶遇饥荒,平常小丑!天下已乎?"

基曰:

"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

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

月缺两二吉在中,奸人机发去西东;

黄河涉过开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

帝曰:"莫非梅花山作乱乎?从今命人看守何如?"

基曰:"非也!

'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

运至六百半,梦奇有字得心惊。'"

帝曰:"有六百年之国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

帝又曰:"天机卿难言明,何不留下锦囊一封,藏在库内。世世相传勿遗也,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基曰:"臣亦有此意。

'九尺红罗三尺刀,劝君任意自游遨;

阉人尊贵不修武,惟有胡人二八狄。'

臣封柜内,俟后开时自验!
《烧饼歌》抄本

基又曰:

"桂花开放好英雄,拆缺长城尽孝忠;

周家天下有重复,摘尽李花枉劳功。

(清朝↓)

黄牛背上鸭头绿,安享国家珍与粟;

云盖中秋迷去路,胡人依旧胡人毒;

反覆从来折桂枝,水浸月宫主上立;

禾米一木并将去,二十三人八方居。"

帝曰:"二十三人乱朕天下?八方安居否?"

基曰:"臣该万死,不敢隐瞒,至此大明天下亡之久矣。"

帝大惊,即问:"此人生长在何方?若何衣冠?称何国号?治天下何如?"

基曰:

"还是胡人二八秋,二八胡人二八忧;

二八牛郎二八月,二八嫦娥配土牛。"

帝曰:"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乃此竟有二百余年之运耶?"

基曰:

"雨水草头真主出,赤头童子皆流血;

倒置三元总才说,须是川水页台阙;

十八年间水火夺,庸人不用水火臣;

此中自己用汉人,卦分气数少三数;

亲上加亲又配亲。"

帝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夺火灭,亲上加亲,莫非驸马作乱乎?"

基曰:"非也!胡人英雄,水火既济,安享太平,有位有势。时值升平,称为盛世,气数未尽,还有后继。

'宝剑重磨又重磨,抄家灭族可奈何;

阉人社稷藏邪鬼,孝弟忠奸诛戮多;

李花结子正逢春,牛鸣二八倒插丁;

六十周甲多一甲,螺角倒吹也无声;

点画佳人丝自分,一止当年嗣失真;

泥鸡啼叫空无口,树产灵枝枝缺魂;

朝臣乞来月无光,叩首各人口渺茫;

一见生中相庆贺,逍遥周甲乐饥荒。'"

帝曰:"胡人到此败亡否?"

基曰:"未也!虽然治久生乱,值此困苦,民怀异心,然气数未尽也。

'廿岁力士开双口,人又一心度短长;

时俺寺僧八千众,火龙渡河热难当;

叩首之时头小兀, 娥虽有月无光;

太极殿前卦对卦,添香禳斗闹朝堂;

金羊水猴饥荒岁,犬吠猪鸣汨两行;

洞边去水台用水,方能复正旧朝网;

火烧鼠牛犹自可,虎入泥窝无处藏。

草头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儿作主张;

二四八旗难蔽日,辽阳思念旧家乡;

东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狮;

分南分北分东西,偶逢异人在楚归;

马行万里寻安歇,残害中女四木鸡;

六一人不识,山水倒相逢。

(民国↓)

黄鬼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

饥荒灾害皆并至,一似风登民物同;

得见金龙民心开,刀兵水火一齐来;

文钱斗米无人要粜,父死无人兄弟抬;

金龙绊马半乱甲,二十八星问士人;

蓬头少女蓬头嫁,揖让新君让旧君。'"

帝曰:"胡人至此败亡否?"

基曰Sad民国·抗日和内战↓)

"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胡人方罢休;

可怜难渡雁门关,摘尽李花灭尽胡;

黄牛山下有一洞,可投拾万八十众;

先到之人得安稳,后到之人半路送;

难恕有罪无不罪,天下算来民尽瘁。

(共和国↓)

火风鼎,两火初兴定太平;

火山旅,银河织女让牛星。

火德星君来下界,金殿楼台尽丙丁;

一个胡子大将军,按剑驰马察情形;

除暴去患人多爱,永享九州金满盈。"

帝曰:"胡人此时尚在否?"

基曰:"胡人至此,亡之久矣。

'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咸亨一样形;

琴瑟和谐成古道,左中兴帝右中兴;

五百年间出圣君,周流天下贤良辅。

(共和国·两岸统一时期↓)

气运南方出将臣,圣人能化乱渊源;

八面夷人进贡临,宫女勤针望夜月。

乾坤有象重黄金,北方胡掳害生灵;

更会南军诛戮行,匹马单骑安国外。

(民主制国家一↓)

众君揖让留三星,上元复转气运开;

大修文武圣主裁,上下三元无倒置;

衣冠文物一齐来,七元无错又三元;

大开文风考对联,猴子沐盘鸡逃架。

(民主制国家二↓)

犬吠猪鸣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

流离散乱皆逃民,爱民如子亲兄弟;

创立新君修旧京。'

(结语↓)

千言万语知虚实,留与苍生长短论。"

折叠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因为预言得比较准确,而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预言"之一。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贞诚 2016-02-15, 11:54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82/92/82/2_1.html
凤凰卫视2016年2月13日晚上的节目:凤凰大视野,播出了有关推背图预言的专题节目:《天机乍泄》,分析了推背图有关中国国运的预言。


网友在网上搜凤凰卫视推背图就行,2013年已有一辑,前晚是新一辑总述


节目中说到:

三十五象中,清代的北京被英法联军攻陷,同时南方太平天国战争、咸丰离京后驾崩而不能还都,其后曾国藩、李鸿章、左中棠同治中兴竟都算出了!




现在提到推背图,系统不删了,2013和2014年的时候,网络上提到推背图这三字,系统全给删了


但观众不知的是:这个节目毕竟比较敏感,因此,并没有将推背图的全部分析播出来了。




没有播出的部分如下:



第三十五象 戊戌(火烧圆明园)【图片】

谶曰 

西方有人 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 三台扶倾

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 
帝子临河 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 
中兴曾见有奇才

金圣叹注解:「此象疑有出狩事,亦乱兆也。」



第三十七象 庚子(建立中华民国)【图片】

谶曰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 和衷和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 
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注解:「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第三十九象 壬寅(日本侵华)【图片】

谶曰 
鸟无足 山有月
旭初升 人都哭

颂曰 
十二月中气不和
南山有雀北山罗
一朝听得金鸡叫
大海沉沉日已过

金圣叹注解:「此象疑一外夷扰乱中原,必至酉年始得平也。」



第四十四象 丁未(中国领袖世界)【图片】

谶曰 
日月丽天 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 双羽四足

颂曰 
中华而今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注解:「此象乃圣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第四十五象 戊申(第二次中日战争)【图片】

谶曰 
有客西来 至东而止
木火金水 洗此大耻

颂曰 
炎运宏开世界同 
金乌隐匿白洋中 
从此不敢称雄长 
兵气全销运已终

金圣叹注解:「此象于太平之世复见兵戎,当在海洋之上,自此之后,更臻盛世矣。」



第四十六象 己酉(推翻军人统治)【图片】

谶曰 
黯黯阴霾 杀不用刀
万人不死 一人难逃

颂曰 
有一军人身带弓 
只言我是白头翁 
东边门里伏金剑 
勇士后门入帝宫

金圣叹注解:「此象疑君王昏 ,一勇士仗义兴兵为民请命,故曰万人不死一人难逃。」



第四十七象 庚戌(中国总统直选)【图片】

谶曰 
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 一言为君

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 
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 
义言一出见英明

金圣叹注解:「此象有贤君下士,豪杰来归之兆,盖辅助得人,而帝不居德,王不居功,蒸蒸然有无为而治之盛。此一治也。」



四十八象 辛亥(未来)【图片】

谶曰 
卯午之开 厥象维离
八牛牵动 雍雍熙熙

颂曰
水火既济人民吉 
手执金戈不杀贼 
五十年中一将臣 
青青草自田间出

金圣叹注解:「此象疑一朱姓和一苗姓争朝纲,而朱姓有以德服人之化,龙蛇相斗,想在辰巳之年,其建都或在南方。」



第四十九象 壬子(未来)【图片】

谶曰 
山谷少人口 欲剿失其巢
帝王称弟兄 纷粉是英豪

颂曰 
一个或人口内啼 
分南分北分东西 
六爻占尽文明见 
棋布星罗日月济

金圣叹注解:「久分必合,久合必分,理数然也,然有文明之象,当不如割据者之纷扰也。」



第五十象 癸丑(未来)【图片】

谶曰 
水火相战 时穷则变
贞下起元 兽贵人贱

颂曰 
虎头人遇虎头年 
白米盈仓不值钱 
豺狼结队街中走 
拨尽风云始见天

金圣叹注解:「此象遇寅年遭大乱,君昏臣暴,下民无生息之日,又一乱也。」



第五十一象 甲寅(未来)【图片】

谶曰 
阴阳和 化以正 
坤顺而感 后见尧舜

颂曰 
谁云女子尚刚强 
坤德居然感四方 
重见中天新气象 
卜年一六寿而康

金圣叹注解:「此象乃明君得贤后之助,化行国内,重见升平,又一治也。卜年一六,或在位七十年。」



第五十二象 乙卯(未来)【图片】

谶曰 
慧星乍见 不利东北
踽踽何之 赡彼乐国

颂曰
枪一点现东方 
吴楚依然有帝王
门外客来终不久
乾坤再造在角亢

金圣叹注解:「此象主东北被夷人所扰,有迁都南方之兆。角亢南极也。其后有明君出,驱逐外人,再度升平。」



第五十三象 丙辰(未来)【图片】

谶曰 
阙中天子 礼贤下士
顺天休命 半老有子

颂曰 
一个孝子自西来 
手掘干纲天下安 
域中两见旌旗美 
前人不及后人才

金圣叹注解:「此象有一秦姓名孝者,登极关中,控制南北,或以秦为国号,此一治也。」



第五十四象 丁巳(未来)【图片】

谶曰 
磊磊落落 残棋一局
啄息苟安 虽笑亦哭

颂曰 
不分牛鼠和牛羊 
去毛存尚称强 
寰中自有真龙出 
九曲黄河水不黄

金圣叹注解:「此象有实去名存之兆,或为周末时,号令不行,尚颁止朔:亦久合必分之征也。」



第五十五象 戊午(未来)【图片】

谶曰 
惧则生戒 无远勿届 
水边有女 对日自拜

颂曰 
觊觎神器终无用 
系翼小心有臣众 
转危为安见节义 
未必河山自我送

金圣叹注解:「此象有一石姓或刘1姓一统中原,有一姓汝者谋篡夺之,幸有大臣尽忠王室,戒谨惕励,一切外侮不灭自灭,虽乱而亦治也。」



第五十六象 己未(未来高科技战争)【图片】

谶曰 
飞者非鸟 潜者非鱼
战不在兵 造化游戏
贞诚
贞诚

帖子数 : 126
注册日期 : 14-01-03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6-09-11, 07:12

奇异8:跨越时空的先知预言 隐藏惊天秘密奇异8 09-09 08:03


中国这片被称为“神州”的土地,似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图片来源:nanbeiyou)
纵观中国历史,似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从周朝的《乾坤万年歌》,汉朝的《马前课》,唐朝的《推背图》,宋朝的《梅花诗》,再到明朝的《烧饼歌》,每一个汉人统治的长治久安的朝代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个准确而系统的预言。更为神秘的是,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义,再到明朝的刘伯温,每一个真命天子的身边谋臣又都是道士。
这似乎是每一个古老民族留给我们的共同神话,也是千古以来最神秘的预言。神何时回来?在这段等神归来的日子里,人类社会将发生什么?一个个古老的文明就这样给我们留下了中间这段巨大的空白。也许我们还需要从中原这片神秘的土地和她详尽的史料、绵绵不绝的文明历程中寻找答案。
公元前210年,十月。旌旗蔽日,车马辚辚,秦始皇率领着他庞大的文武百官和侍从队伍离开咸阳,踏上了第五次巡行天下的征途。当秦始皇最后回望咸阳城那巍巍宫殿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这一去,他就再也回不来了。
一年前秋天的夜晚,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经过华阴平舒道,一个人手持玉璧拦住他的去路说,“请替我把这块玉璧交给始皇。”又趁便说道:“今年祖龙死。”使者很奇怪,正要问个究竟,这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见了。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把事情经过报告给始皇,始皇默然良久,后命人到御府一查,发现这块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时沉入水中的那块儿。
车马在寒冬的风中缓缓前行,苍茫大地,衰草枯杨。曾经威武刚烈的秦始皇如今已近油尽灯枯。回想当年一统天下、叱诧风云的豪情,始皇的心中恐怕也不能不感叹人生的短暂。在死神面前,人实在是太微渺了。他想起了那因为谏阻他活埋儒生而被发配到上郡和蒙恬一起镇守边关的长子扶苏,就写下诏命给扶苏说:“请回咸阳治丧。”始皇可能终于想通了那句莫名其妙的“今年祖龙死”到底是什么意思。“龙”者,被称为真龙天子的皇帝是也。“祖”者,始祖是也。“祖龙”不就是指他秦始皇吗?
大限已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这样死了。他所最宠信宠爱的三个人--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赵高立即就背叛了他。他们篡改诏书,命令扶苏和蒙恬自杀,并扶立胡亥为帝,这就是秦二世。
秦二世是个只知吃喝享乐的花花公子,不但没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其奢侈荒淫犹有过之。就在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百姓群起而响应。原来的六国诸侯后代纷纷复国,刘邦和项羽也各自拉起了一支人马。
二世三年,秦王朝的天下早已支离破碎。赵高这个祸国殃民的太监,蒙蔽了秦二世整整三年,耍弄权术整整三年,安享富贵也整整三年。如今大势已去,赵高深恐二世追究他的罪恶,在耍弄了一个“指鹿为马”的游戏后,命阎乐在望夷宫刺死了二世。随后,赵高召集诸位公子和大臣说,“秦国本来是个诸侯国,因为始皇统一了天下,所以称帝。现在六国纷纷复国,秦国的地盘是越来越小了,再顶着个皇帝的空名儿不合适,还是称王吧。”
就这样,赵高立了子婴为秦王。秦始皇要传之子孙,万世不绝的帝位就画上了句号。这又应验了一句曾让秦始皇寝食难安的预言--“亡秦者胡也”。那是在秦始皇称帝六年,正当春秋鼎盛时,被派出去寻仙访道的卢生带回的谶讳:“亡秦者胡也。”始皇认为定然是胡人匈奴为患,于是命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开始修筑万里长城。谁知天道玄远,若隐若现,预言的实际意思是,“秦王朝将亡于二世胡亥之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这两则预言,其准确程度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但是且慢,中华民族的智慧似乎要在这一点上一再展现出她的神秘不凡来。
就在二世死前的几个月,秦国著名将领章邯统领三十万大军在黄河以北的巨鹿城围住了刚刚复国的赵王歇。章邯本人身经百战,手下又有英勇善战的名将苏角,足智多谋的名将王离,兵强马壮,粮草丰足。前来救援赵国的诸侯结成十几座营垒,却没有一人敢与秦军决战。
就在这时,项羽挺身而出,和楚军一起抱着“此次决战,不胜则死”的决心渡过黄河。随后破釜沉舟,烧毁军营,只带着三天的干粮,向秦军冲去。项羽身穿红色战袍,骑乌骓马,手持长戟,带头冲锋陷阵,当者披靡。虽然秦军有三十万之众,而楚军只有七万,但装备精良、久经战阵的秦军做梦也没有想到,项羽的军队作战英勇,气势如虹。身穿黑衣的秦军,很快被身穿红袍的楚军分割、包围、歼灭。战鼓之声惊天动地。那些做壁上观的诸侯军队一个个伸出舌头、屏住呼吸,看着这场极其惨烈的战斗。狭路相逢勇者胜,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苏角兵败身亡,全军覆没。项羽命令士兵饱餐一顿之后继续进攻。楚军一路兵不留行,长驱直入,锐不可挡,九战九胜,生擒王离,逼得秦将涉间自焚而死,章邯大败而逃。
项羽随后召诸侯相见,大家都跪在地下爬着进去,连头也不敢抬起来,并颂扬项羽说“上将军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到今没有第二个。我们情愿听从您的指挥。”诸侯的军队分路进兵,很快就攻灭了秦国。鸿门宴后,项羽封了刘邦等十八人为王,又自称西楚霸王,兵威之盛、天下莫及,一时无人敢与争锋。
谁料历史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被发配到蜀中的汉王刘邦得到了在项羽那里郁郁不得志的韩信,筑坛拜将。韩信不负刘邦所托,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又虏魏王豹,擒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南败楚兵二十万,杀了名将龙且。最后在九里山摆下绝机阵,十面埋伏,杀尽楚军数十万。
项羽数度冲击,无法冲出重围,乃退回垓下。当夜,项羽听到四面都是楚歌之声,大惊失色道:“难道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吗?”随着他南征北战的美人虞姬手捧一杯酒献给项羽。项羽一饮而尽,仰天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以歌和之:“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歌罢,拔剑自刎。
第二天清早,项羽率领衷心追随他的最后八百壮士突出重围,来到乌江边。面对滔滔江水,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地方千里,民众数十万,足以称王。请大王速速渡江吧。”项羽眼望着大汉追兵的滚滚烟尘,苦笑着说,“当年我率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征,而今一个人都没有回来。我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啦!”他把战马送给了乌江亭长,徒步与汉兵交战,力杀数百人,最后自刎身亡。
“虞兮一剑霸图空,原草千年带血红。子弟八千消灭尽,独留荒冢纪秋风。”西楚霸王就这样死了。在当年分封诸王、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可能不会想到,他根本就不是天命称帝之人。无论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还是拔山扛鼎的项羽,人力再大,也无可回天。
让我们在乌江边上,再把时间倒转八百年,回到商朝末年的渭水之滨。周文王在这里请到了元始天尊的弟子姜子牙,并以师礼视之。正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预言--《乾坤万年歌》,预言了从周代以后数千年的王朝兴替。对于周朝到汉朝的历史,姜子牙写道:“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天下由来不固久。二十年间不能守。卯坐金头带直刀。削尽天下木羊首。”
第一句“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指周朝享有八百年的天下。第二句“串去中直传天下。却是春禾换日头。”其中“串去中直”是个字谜,谜底是“吕”,这里指大商人吕不韦暗中用自己的儿子篡夺了秦王天下之事(其事详见《史记·吕不韦列传》)。“春禾换日头”也是字谜,用“禾”换去“春”下的“日”,谜底是“秦”,表示秦国一统天下。秦国统一只有十几年,这就是第三句中所说的“天下由来不固久。二十年间不能守”。最后一句,“卯坐金头带直刀”也是个字谜,正是繁体的“刘”字。《史记·项羽本纪》上也记载说,刘邦破了咸阳后,屯兵鸿门,范增对项羽说:“刘邦的云气五色斑斓,呈龙虎之状,这是天子的瑞气啊。必须马上杀掉他。”项羽于是设鸿门宴,欲杀刘邦,谁知王者不死,最后刘邦还是全身而退了。
汉朝建立四百年,历经王莽篡汉、光武中兴,至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乱国,天下再度大乱,几十路诸侯拥兵自重、各霸一方。刘备寄居新野,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后得徐庶走马荐诸葛。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感刘备诚意,出山辅佐,大展经纶补天之手:联合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接着席卷荆襄、夺取西川、东川,让刘备在西蜀称帝。
诸葛亮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官方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上也记载着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的宏论。后人在佩服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时,可能不会料到,他是个和姜子牙一样的预言家,并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系统预言身后朝代兴衰的《马前课》。该预言一共十四卦,每一卦讲述一个朝代。
清朝光绪年间,白鹤山的老和尚守元逐条破译了《马前课》中一直到光绪以前的预言。他破译的关于清朝的预言说:“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守元和尚解释道:“‘水月有主’是个‘清’字,‘古月’是个‘胡’字,胡人为君,殆亦天数不可强欤?”随后他又自述道:“老僧生于嘉庆十年(公元1806年),今年八十有六,过此后不敢妄议。”如果这个老和尚再能等上十几年,就会亲眼看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黯然退位,对这一课的解释就会完整了:“统”指“宣统”,“十传绝统”是指清朝从顺治入关称帝到宣统一共经历了十个皇帝。
对于清朝的预言是《马前课》的第九卦。第十卦就是关于中华民国的了。预言上说:“豕后牛前,千人一口”。“豕”是“猪”的意思,应在“辛亥年”,“千人一口”是个“和”字,应在宣统退位后,孙中山缔造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
就在诸葛亮仙去以后,三分天下归于一统。随之而起的就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国力大衰。北方匈奴乘机而起,灭掉西晋,开始了北有五胡乱华,南有东晋偏安的百年混战,接下来就是征尘不断,长达一百六十年的南北朝对峙。公元581年,北周皇帝的岳父杨坚篡位后建立隋朝。二十六年以后,因隋炀帝奢侈无度、横征暴敛,李渊在太原起兵,同年攻破长安,一年以后隋朝终于被唐朝取代,应了《马前课》中的预言“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十八男儿”即“十八子”,为“李”字)。
无论《乾坤万年歌》还是《马前课》,其预言之准确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中华历史那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这样伟大的预言家竟然是每个朝代都出现一个!
李渊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他扫清七十二处狼烟,收伏一十八处蛮洞,改号武德,建文学馆以延一十八学士,造凌烟阁以绘二十三功臣,任用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为宰相,天下大治,四海升平。太宗皇帝手下的司天监李淳风和隐士袁天罡共同写下了《推背图》。
唐朝和五代年间,《推背图》在民间已极为流行。正史《旧唐书》记载: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说:“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就召见李淳风,询问详情。李淳风回答说:“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而且此人就在陛下的宫中,身为您的眷属,三十年后当称帝,并诛戮您的子孙。”太宗说道:“那么把可疑的人都杀了,怎么样?”李淳风回答说:“这是天命,无可祈禳回避,且王者不死,白白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三十年后,此人年纪大了,就会仁慈起来。现在如果杀了她,上天还会让她转生称帝,三十年后她正当壮年,性情更为狠毒,您的子孙就都会被她杀光了。”太宗觉得有理,就没有再追究下去。
李淳风随后将未来推算到了一千多年以后,并上呈太宗皇帝御览。预言以谶、颂和图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传说当李淳风推算到第59象的时候,他的好友袁天罡推了一下他的后背说:“天机不可泄漏,就推算到这里吧”。于是李淳风就把此事画作了最后一象,并题诗说:“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这部预言也就因此称为《推背图》。
《推背图》中对于武则天称帝和安史之乱等的预言准确得几乎让人怀疑是后人在历史过后伪造的。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最流行的版本--清朝顺治年间的才子金圣叹亲手注释的《推背图》吧。
《推背图》第三十四象的谶语是“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又有颂诗说:“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章成里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东金田发动起义后,一路北伐,于1853年攻克南京,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乱,执白旗的北王韦昌辉屠杀了东王杨秀清全家及其部下和士兵2万多人。随后,洪秀全又将韦昌辉及亲信200多人处死。《推背图》第三十四象就是对这段历史的预言。“头有发”指太平天国的民众留长发,但不按满清规定结辫,被称为“长毛”。“衣怕白”和“太平时,王杀王”“洪水滔天苗不秀”都喻指天王洪秀全让北王韦昌辉屠杀东王杨秀清之事。“五色章成裹外衣”:此句意指太平天国以五色旗为标志。“中原曾见梦全非”指太平天国最终败于曾国藩的湘军手下。
死于清朝初年的金圣叹当然无法批注这件他死后整整200年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但李淳风和袁天罡何以对历史有如此深刻而准确的洞察力,却成了一个最大的谜团。似乎对他们这些跨越时空的先知来说,未来一览无遗。
就在李淳风写下《推背图》大约250年以后,凶恶奸诈的大将军朱温废了唐昭宣帝,自己登基,改国号为梁,开始了50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大宋。50多年以后,到北宋真宗四年,在河北诞生了一代伟大的易学家邵雍,他以十首诗预言了身后直至今天的历史大事,总名《梅花诗》。
宋朝是中国所有统一王朝中最弱的一个。北宋刚刚建国就向辽国割让了燕云十六州。北宋末年,女真族人崛起,打败辽国后在黄龙府建立了金国。公元1125年,金国平灭辽国,随后就把兵锋直指大宋,两年以后在靖康俘虏了宋朝的徽钦二帝。这就是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的“靖康耻”。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泥马渡江,在南京建立了南宋政权,后迁都杭州。大约150年后,南宋被忽必烈的铁骑征服。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赵丙投海而死,其他随身将士和皇妃也都被飓风淹没在大海中。对于这段历史,《梅花诗》中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以及“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来预言。其中“山河虽好非完璧”指北宋割让燕云十六州之事;“黄金”者,定都黄龙府的大金是也。“三百年来终一日”指北宋在公元960年建立政权,至公元1279年灭亡,共享国祚300多年。“长天碧水叹弥弥”喻赵丙投海而死。
忽必烈定都北京,建立元朝,灭亡大宋后又享国祚70年,至公元1367年被明太祖朱元璋所灭。朱元璋改元洪武,定都南京,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大明朝。明太祖手下的大谋士刘伯温也是个预言家。有一次太祖正在吃烧饼,刚刚咬了一口,内监报告刘伯温求见。太祖就把烧饼扣在一个碗下,然后让伯温进来。太祖问伯温:“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伯温掐指一算,说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这是个烧饼啊。”太祖大惊,没有想到刘伯温的推算其验如神,就开始向他询问身后大事。君臣彼此问答,一直讲到今天历史上将要发生的大事,这就是《烧饼歌》。
中国这片被称为“神州”的神秘土地,难道真是神选中的土地,以那一个个精心策划的预言为蓝本,在这里上演了三千多年蓝天为幕,黄土为台的历史剧吗?他难道仅仅是为了教导我们“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还是警示我们神以他无边的法力智慧操纵着历史前行的每一个脚步?
“神走了,神还会回来。”难道神真的走了吗?还是他化作和我们一样的人一次次乘愿而来,帮我们书写历史,一步步地带着我们走向一件最后注定要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历史大事?
限于篇幅,对于秦汉以下的历史都是一带而过,没有展开去讲。对于每一则预言,也只解释了其中很有限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该预言已经在社会上大面积流传后发生的历史大事对预言的应验,所以读者可能会发现整个文章描述的历史年代会有跳跃。
每个朝代一个系统预言的现象,却是非常发人深思的。这种现象在其他文明古国都没有,这就尤其显出中国文化的特殊来。尤其是这些预言对于时间、地点和人物的预测又与历史几乎没有任何出入,这种跨越时空的先知难道不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科技吗?
搜罗世界各地奇人异事,满足你的好奇心。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奇异8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6-09-11, 07:27

《马前课》预言详解
马前课非常简洁明了,只有十四课,每一课预言一个历史时代,而且每一课都按顺序排列。每一个历史时代过去后,人们回头一看就会发现诸葛亮的预言准确得惊人,其中,《马前课》的前十课已经发生。
──第一课──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这一课是诸葛亮对他自己的预言,诸葛亮早已知道汉朝气数已尽,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他还是要尽己之力辅佐蜀汉,不负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诸葛亮于西元227、228、229、231、234年共五次北伐曹魏,力图恢复中原,再兴大汉江山。结果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病逝于陕西渭水南岸五丈原,就如他在《出师表》中所写的,为了再兴汉室,耗尽心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诸葛亮逝世后,宦官黄皓在后主刘禅身边掌握大权,国事日乱、小人当道,可谓「阴居阳拂」,大将姜维也只能维持残局。
西元263年,曹魏大将锺会大举南征,姜维据守剑门关(四川剑阁北),战事胶着。曹魏的另一位大将邓艾却从阴平郡(甘肃文县),深入万山,直取蜀汉重镇江油(四川江油),进入成都平原。后主刘禅听说敌军已距成都不远,根本没有想到抵抗,也没有想到姜维大军仍完整的屯镇在前方,就迫不及待地投降曹魏,蜀汉至此终结。「八千女鬼」合起来,就是一个「魏」字。
──第二课──
火上有火光烛中土
称名不正江东有虎
这一课预言的是晋朝。司马家族在曹魏掌握大权,宰相司马昭已成为实质上的统治者。西元265年宰相司马昭逝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立即下令让曹魏最后一任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司马炎建立晋朝,首都设在洛阳。「火上有火」就是「炎」字,指武帝司马炎。
西元280年,晋朝军队攻陷建业(现江苏南京,西晋末年改称建康),把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孙皓活捉。晋朝一统天下,可谓「光烛中土」。因为司马炎的晋朝实质上是篡夺曹魏而建立的,因此「称名不正」。
西元291年,八王之乱开始,中原被少数民族占据。西元317年镇守建康的亲王司马睿宣布继位称帝,并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建康地处江东,故曰「江东有虎」。
──第三课──
扰扰中原山河无主
二三其位羊终马始
这一课预言的是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代,时间横跨二百九十八年(西元291年~589年)。
西元290年,司马炎逝世,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惠帝。惠帝十分昏庸,听见大臣说民间饥荒,有人没饭吃而饿死,他竟回说:「为什么不吃肉?」由此可见其无能与无知。
惠帝继位的第二年,爆发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八个司马家族的亲王为了权力和皇位而互相残杀,中原从此大乱。从西元291年第一个亲王司马亮被杀,到西元311年第八个亲王司马越死去,历时二十一年,结束了晋王朝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局面。
西元304年,八王之乱正高潮时,五胡十六国(又称五胡乱华)时代来临。「胡」是古代汉人对汉民族以外,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五胡,当时指的是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五胡乱华期间,除东晋外,各政权按建立时间排列如下(灭亡时间标于括号中):
西元304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宣布建立成汉(亡于347年);同年,匈奴族人刘渊建立汉
赵,定都平阳(山西临汾)(亡于329年)。
西元319年,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亡于351年)。
西元320年,汉人张茂在凉州(甘肃武威)称王建立前凉(亡于376年)。
西元337年,鲜卑族人慕容就在棘城(辽宁义县)建立前燕(亡于370年)。
西元350年,汉人冉闵建立冉魏(亡于352年)。
西元351年,氐族人苻坚建立前秦,定都长安(亡于394年)。
西元384年,鲜卑族人慕容垂建立后燕(亡于407年);鲜卑族人慕容泓建立西燕(亡于394
年);羌族人姚苌建立后秦(亡于417年)。
西元385年,鲜卑族人乞伏国仁在勇士堡(甘肃榆中),建立西秦(亡于400年)。
西元386年,氐族人吕光建立后凉(亡于403年);同年,鲜卑族人拓拔珪建立北魏,定都
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亡于534年)。
西元397年,鲜卑族建立南凉(亡于414年);同年,匈奴族建立北凉(亡于439年)。
西元398年,鲜卑族人慕容德在滑台(河南滑县)建立南燕(亡于410年)。
西元400年,西凉建立(亡于421年),定都敦煌(甘肃敦煌)。
西元405年,东晋的益州(四川)兵变,谯纵建立西蜀王国(亡于413年)。
西元407年,匈奴族人赫连勃勃在朔方地区(河套)建立胡夏(亡于431年);同年,高句
丽人高云建立北燕(亡于436年)。
西元409年,西秦复国(亡于431年)。
南北朝时代,各朝按南北顺序排列如下︰
西元420年,东晋大将把皇帝司马德文罢黜。刘裕当了皇帝,建立刘宋。西元439年,北魏统一北中国,南北朝时代拉开序幕。
在南中国,西元479年,萧道成篡夺刘宋建立南齐;西元502年,萧衍命篡夺南齐建立南梁;西元557年,南梁大将陈霸先篡夺南梁建立南陈。
在北中国,北魏在西元534年分为东魏和西魏两朝。西元550年,东魏被高洋篡位,建立北齐。西元557年,西魏被宇文觉篡位,建立北周。西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西元581年,北周被国舅杨坚篡位,改称隋。西元589年,隋灭南陈。南北朝时代结束。
从以上排列可以看出,在这298年中,无论五胡十六国还是南北朝,各朝、各国的国运都很短,长的几十年,短的才几年(「二三其位」)。只有北魏国运稍长,但也只有148年,果真应了:「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二三其位」之句。「马始」指天下大乱起于司马家族的晋朝,「羊终」的「羊」是杨的谐音,暗指大乱结束于杨坚建立的隋朝。
──第四课──
十八男儿起于太原
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这一课是预言隋朝末年,李唐起于太原。西元604年杨广弒父继位,称为隋炀帝。杨广残暴无德,西元611年起,天下始乱。反王一十八,烟尘三十六,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西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国运将终,决意起兵平定天下。「十八男儿」就是李字(十八合起来是木字,男儿就是子,木子合起来是李字)。「起于太原」指李渊是太原留守,起兵平天下也是始于太原。
李渊因为和隋炀帝是表亲,所以不愿起兵。当时有谣言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杨广对他很忌讳,太原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当时如不起兵则很有可能被李密、杜伏威等反王消灭;起兵则生,不起兵则死,李渊当时面对的形势真可谓「动则得解」。所以李渊不得不冒险起兵,死中求生。
李渊次子李世民是一代英雄,先后击败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反王,打下了大唐江山。西元626年,李渊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后,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臣,政治廉洁,风调雨顺,农业上每年都是大丰收,社会安定而繁荣。西元632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共390人,年终,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受死(古时秋天行刑)。西元633年9月,390人全部回狱,无一人逃亡。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天下大治,可谓「日月丽天」,这段历史被称为「贞观之治」。
不过「日月丽天」也可理解为武则天当政,因为武则天为自己造了一个新字「曌」作为自己的名字,该字上半截是明字,即日月,下半截是空字,即天字,含义为日月当空。
──第五课──
五十年中其数有八
小人道长生灵荼毒
这一课是预言大唐末年,藩镇割据演变来的五代大乱。
西元907年,唐朝宗亲、宦官、当朝士太夫均在李克用、黄巢旧属朱温(后降唐,被封宣武节度使,并赐名全忠)的恶斗中诛杀殆尽,哀帝成了唐室孑遗,于天佑四年(西元907年)下诏「禅位」于朱温,唐室正式灭亡。朱温改国号后为梁太祖,五代历史就此展开。从朱温篡唐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西元960年),经过了五十年左右,故曰「五十年中」。
在这「五十年中」,中原地区先后有朱温建立的后梁(西元907年~923年);李存勖建立的后唐(西元923年~936年);石敬瑭建立的后晋(西元936年~946年);刘知远建立的后汉(西元946年~979年,其在950年后只局限在太原一带);郭威建立的后周(西元951年~960年)这5个短命王朝,故曰「五代」。
「五代」共有八个姓氏(家族)的人当上皇帝:后梁皇帝姓朱;后唐就复杂了,李存勖是唐朝大将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还有一个干儿子李嗣源,李存勖死于兵变,全族被屠,李嗣源就当上了皇帝。李嗣源死后由他的儿子李从厚继承皇位。不久,李从厚的义兄李从珂起兵杀掉了李从厚,自己当上了皇帝。这样一来,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虽然都姓李,但事实上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算下来后唐就有三个李姓家族的人当皇帝;后晋皇帝姓石;后汉皇帝姓刘;后周也复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全家都被后汉皇帝所杀,郭威只得将柴荣收为养子,改姓为郭,因此后周事实上是郭、柴二姓组成,而也就恰好应了「其数有八」这句话。
五代都是短命王朝,五个朝代加起来只有五十三年(西元907~960年),很多大臣都是今日效忠这个皇上、明天投靠那位皇上,古时那种大臣忠心无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忠义都不再被人推崇了。
比如后唐有个大臣叫冯道,可算是后唐开国元老。石敬瑭灭了后唐,冯道毫不畏惧,打了个包衭就投奔后晋。不久后契丹大军压境而来,攻入开封,擒了后晋皇帝,冯道又去归附契丹。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归附了后汉,后来又归附后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五代的皇帝几乎全是昏君,所以国运都不长。特别是石敬瑭为称帝向契丹国(辽国)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作为报酬,还称契丹皇帝为「父」,自称为「儿」,人称「儿皇帝」;后汉的皇帝也要依靠契丹,称「侄皇帝」,故曰「小人道长」。五代大乱,兵连祸结,其结果自然是「生灵荼毒」。
──第六课──
惟天生水顺天应人
刚中柔外土乃生金
这一课预言的是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西元960年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创立大宋,赵光义于西元979年一统天下。西元961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根绝了兵变之源。大宋创立以来,对前代各朝各国的皇帝、大臣均未大加杀戮,对平民百姓也能实行仁政,修生养息,怀柔以安天下,平民百姓渴望的天下太平得以实现。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水性至柔」,故而本课首句为「惟天生水,顺天应人」。
但到了北宋末年时,皇帝昏庸,对平民的赋税日益加重,早已不复宋朝初年太平景象。宋徽宗常常微服出宫,夜宿娼门,还在宫中设小市场,宫女们扮成商贩卖酒卖茶,徽宗扮成乞丐挨门行乞,大家取乐,昏君心中早已不存大宋二百年家国,数千里锦绣河山。徽宗时大兴花石纲、生辰纲等这纲、那纲(纲就是民间向皇上进贡的财物)弄得********,反抗四起,如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替天行道,即是小说反应民间的例子。当时民间出现了因为百姓们无法忍受花石纲的搜刮劫掠而导致的方腊起义,徽宗命军队残酷镇压,而不是使用怀柔政策,可谓对内用刚(纲),「刚」字其实是一语双关。
在军事上,宋朝从创立以来一直就力量薄弱。文职人员担任军队统帅,负责实际作战的将领则是临时委派,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西元1004年辽国南征,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朝居然要向辽国每年进贡十万两白银,二十四万匹绸缎。西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西夏。宋朝与西夏几乎每战必败,只好每年向西夏缴纳绸缎十三万匹,白银五万两,茶叶二万斤。可谓对外用柔,宋朝内外政策可用「刚中柔外」来形容。
本课首句为「惟天生水」代指宋朝,按五行学说土克水,那么土所生的金朝就是宋朝的克星,故曰「土乃生金」。
西元1120年,金、宋达成对辽国的夹击密约。在金、宋夹击下,辽国灭亡。西元1125年,金灭辽后对宋发动攻击,西元1126年,北宋灭亡,金军把宋徽宗、宋钦宗全体皇族三千余人掳往金朝──这就是靖康之耻,在历史上被视为汉民族的奇耻大辱。唯一漏网的皇族康王赵构逃往临安(浙江杭州)建立南宋。
──第七课──
一元复始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尔西我东
这一课预言的是元朝。「一元复始」暗指元朝国号。
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是十分严厉的。蒙古人把汉人列为三等和四等的国民(一等国民是蒙古人,二等国民是色目人,即中亚人)。元朝规定每二十家编为一「甲」,首长称「甲主」,由蒙古人担任,并严厉规定:禁止汉人打猎,禁止汉人学习武术,禁止汉人持有兵器,禁止汉人集会拜神,禁止汉人赶集赶场作买卖,禁止汉人夜间走路。故曰「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是指元朝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脱欢帖木儿为止,共有十位皇帝,五五相加即为十。
蒙古人从成吉思汗开始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面积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空前巨大的蒙古帝国,分成各个汗国,由蒙古大汗统辖。蒙古大汗忽必烈把蒙古帝国首都迁到中国,并起国号为「元」,任中国皇帝。元朝灭亡,各个汗国也分崩离析,不久即各自消亡,故曰「尔西我东」。
──第八课──
日月丽天其色若赤
绵绵延延凡十六叶
这一课预言的是明朝。「日月丽天」是指明朝国号,日月合起来就是「明」字。「其色若赤」暗指明朝开国皇帝的姓氏为「朱」,「赤」就是红色,「朱」也有红色的意思。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有十六位皇帝,排列如下:
1、明太祖(西元1328年~1398年)
2、惠帝(西元1399年~1402年)
3、成祖(西元1403年~1424年)
4、仁宗(西元1425年)
5、宣宗(西元1426年~1435年)
6、英宗(西元1436年~1449年,1457年~1464年)
7、景帝(西元1450年~1456年)
8、宪宗(西元1465年~1487年)
9、孝宗(西元1488年~1505年)
10、武宗(西元1506年~1521年)
11、世宗(西元1522年~1566年)
12、穆宗(西元1567年~1572年)
13、神宗(西元1573年~1620年)
14、光宗(西元1620年)
15、熹宗(西元1621年~1627年)
16、思宗(西元1628年~1644年)
明朝在李自成攻克北京、思宗自缢后,皇室与大臣南逃江南,一连串立了三个皇帝,但都不计算在内,因为此时下一个正统王朝清朝已经开始。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正好应了「绵绵延延,凡十六叶」这句话。
──第九课──
水月有主古月为君
十传绝统相敬若宾
这一课是预言清朝。「水月有主」就好像是一个字谜,谜底为「清」字,是下一个朝代的国号。「水」为「清」字的水字旁(三点水);「月」为「清」字右半边的「青」字的下半截;「主」字形就如「清」字右半边的「青」字的上半截。
「古月」合起来就是一个「胡」字,「胡」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统称。「古月为君」是指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也确是东北的满族建立的。
清朝入关以来共有十位皇帝,按其年号依次排列如下:顺治(西元1644年~1661年)、康熙(西元1662年~1722年)、雍正(西元1723年~1735年)、乾隆(西元1736年~1796年)、嘉庆(西元1797年~1820年)、道光(西元1821年~1850年)、咸丰(西元1851年~1861年)、同治(西元1862年~1874年)、光绪(西元1875年~1908年)、宣统(西元1909年~1911年)。「十传」就是指这十位皇帝,「绝统」是指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年号为「宣统」。
西元1912年2月13日,宣统正式颁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正式走下历史舞台,新的国民政府宣布优待清朝王室成员,允许退位的清帝依然住在皇宫里面,给予其访华外国元首的待遇,而且全国上下对满族人民也没有歧视,宣布中华民国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故曰「相敬若宾」。
──第十课──
豕后牛前千人一口
五二倒置朋来无咎
这一课预言的是中华民国。西元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10月29日山西太原新军起义,阎锡山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10月30日,昆明新军起义,成立了以蔡锷为总督的军政府;10月31日,南昌新军起义,也成立了军政府;其它各地也纷纷通电独立,大清王朝四面楚歌,摇摇欲坠。西元1912年2月13日清帝正式退位,大清王朝结束,「豕后牛前」指的就是这件事:西元1911年是辛亥年,也是猪年,豕即是指猪,而西元1913年是牛年,因此西元1912年清帝退位之年就是「豕后牛前」之年。
「千人一口」是个字谜,「千、人、口」三字合起来就是共和的「和」字。中华民国是共和国,推行民主制度。
「五二倒置」是形容共和国的国体和制度,在共和国里一切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叫总统,总统是民选的,人民不满意了可以弹劾他,这一切和帝王专制的国家是倒过来的。君主在过去被形容为「九五之尊」,故诸葛亮用「五二倒置」来描绘这一切。
「朋来无咎」是指中华民国在统治大陆期间,因积贫积弱,民国草创,故而在国际上受欺负,受到了日本等国的侵略。「朋」,外邦也。
到此为止,《马前课》的前十课已经完全破解出来,而诸葛亮预言的准确率则达百分之百。
《马前课》前十课的内容在今天看来都已是历史了,而且是一朝一课,脉络很分明。我们在卷二第四章已经介绍了前十课,而后四课的内容则是关于当代和不久的未来。
第十一课
四门乍辟突如其来
晨鸡一声其道大衰
这一课是关于中共的兴衰,不做过多的解释。
第十二课
拯患救难是唯圣人
阳复而治晦极生明
说到「拯患救难,是唯圣人」,就涉及到了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国预言都提到了会有圣人出现,而人类将经历恐怖的大磨难后进入世界大同的承平盛世等等,并以此作为预言的结束。有关磨难恐怖程度各个预言都有不同的描述,其中《格庵遗录》、圣经《启示录》非常详细,《马前课》虽然只用了四个字,足以凸显灾难严重!
后两句「阳复而治,晦极生明」,有物极必反之意。在玛雅预言中,其中讲到1992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是本次太阳纪的最后一个周期,其间一切都将面临净化与更新,然后人类就将进入新纪元。这与前面《推背图》里的「乾坤再造在角亢」应当是指同一件事,「角亢」是指龙,而2012年正是龙年。如果这不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一定是全球范围的大事件,那也许就是诸多中国预言所谈到的盛世来临吧!
《马前课》第十二课是预言新旧时代交接的历史大事,而十三课就是讲进入新纪元以后的事了。
当然了,在历史还没有走过这一段之前,对预言的解释一定是见仁见智的。让我们静观历史的发展,但我们相信离预言真相大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中外预言都谈到了与旧恶势力为伍的人将面临审判,甚至被历史淘汰。警醒世人要进入未来盛世,千万不能与旧恶势力为伍啊!
第十三课
贤不遗野天下一家
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是历来人们称颂、向往的盛世,正是新世纪景象。这一课的预言也和《推背图》第五十九象不谋而合。《推背图》第五十九象谶曰:「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治臻大化」,指在经历磨难的深刻教训后,人类道德普遍回升后,人们不再互相算计,而能互敬互爱。接下来「无名无德」是说人们都能发自内心地行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信赖,亲如兄弟,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过去道家也说「上德不德」,这和「无名无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光耀中华」是说能使天下一家、贤不遗野、万物新生将源自中国东土,中华文化也将因此兴盛。近代预言家凯西也预言中国将有一天成为全世界信仰的发源地,因为中国将出现一种对神佛的信仰,中国将会成为全人类共同信仰的摇篮,这与「光耀中华」是异曲同工的表达。
再来看看《推背图》第五十九象颂曰:「一人为大世界福,手执签筒拔去竹,红黄黑白不分明,东南西北尽和睦」,这里「一人为大」应该是指前面所讲的圣人。他将使全世界人民都受益,各个人种(红黄黑白)、国家、民族(东南西北)之间的隔阂矛盾消失,世界和平。
第十四课
占得此课易数乃终
前古后今其道无穷
这一课是讲,占卜的卦象到此,预言也就到此结束。故曰「占得此课,易数乃终」。这与《推背图》相应,在第六十象中的颂说「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都是同一个意思,是说一切都有定数、有安排。前古后今永远不变的「道」,是永远不变的宇宙法则,故曰「前古后今,其道无穷」。在《推背图》第六十象中的谶也很类似:「一阴一阳,无始无终,终者自终,始者自始」。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谶中「一阴一阳」就指「道」,是「无始无终」,是长存的。人们常说善恶有报,可能就是「终者自终,始者自始」所指的意思吧!


《马前课》预言详解
马前课非常简洁明了,只有十四课,每一课预言一个历史时代,而且每一课都按顺序排列。每一个历史时代过去后,人们回头一看就会发现诸葛亮的预言准确得惊人,其中,《马前课》的前十课已经发生。
──第一课──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这一课是诸葛亮对他自己的预言,诸葛亮早已知道汉朝气数已尽,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他还是要尽己之力辅佐蜀汉,不负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诸葛亮于西元227、228、229、231、234年共五次北伐曹魏,力图恢复中原,再兴大汉江山。结果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病逝于陕西渭水南岸五丈原,就如他在《出师表》中所写的,为了再兴汉室,耗尽心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诸葛亮逝世后,宦官黄皓在后主刘禅身边掌握大权,国事日乱、小人当道,可谓「阴居阳拂」,大将姜维也只能维持残局。
西元263年,曹魏大将锺会大举南征,姜维据守剑门关(四川剑阁北),战事胶着。曹魏的另一位大将邓艾却从阴平郡(甘肃文县),深入万山,直取蜀汉重镇江油(四川江油),进入成都平原。后主刘禅听说敌军已距成都不远,根本没有想到抵抗,也没有想到姜维大军仍完整的屯镇在前方,就迫不及待地投降曹魏,蜀汉至此终结。「八千女鬼」合起来,就是一个「魏」字。
──第二课──
火上有火光烛中土
称名不正江东有虎
这一课预言的是晋朝。司马家族在曹魏掌握大权,宰相司马昭已成为实质上的统治者。西元265年宰相司马昭逝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立即下令让曹魏最后一任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司马炎建立晋朝,首都设在洛阳。「火上有火」就是「炎」字,指武帝司马炎。
西元280年,晋朝军队攻陷建业(现江苏南京,西晋末年改称建康),把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孙皓活捉。晋朝一统天下,可谓「光烛中土」。因为司马炎的晋朝实质上是篡夺曹魏而建立的,因此「称名不正」。
西元291年,八王之乱开始,中原被少数民族占据。西元317年镇守建康的亲王司马睿宣布继位称帝,并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建康地处江东,故曰「江东有虎」。
──第三课──
扰扰中原山河无主
二三其位羊终马始
这一课预言的是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代,时间横跨二百九十八年(西元291年~589年)。
西元290年,司马炎逝世,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惠帝。惠帝十分昏庸,听见大臣说民间饥荒,有人没饭吃而饿死,他竟回说:「为什么不吃肉?」由此可见其无能与无知。
惠帝继位的第二年,爆发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八个司马家族的亲王为了权力和皇位而互相残杀,中原从此大乱。从西元291年第一个亲王司马亮被杀,到西元311年第八个亲王司马越死去,历时二十一年,结束了晋王朝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局面。
西元304年,八王之乱正高潮时,五胡十六国(又称五胡乱华)时代来临。「胡」是古代汉人对汉民族以外,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五胡,当时指的是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五胡乱华期间,除东晋外,各政权按建立时间排列如下(灭亡时间标于括号中):
西元304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宣布建立成汉(亡于347年);同年,匈奴族人刘渊建立汉
赵,定都平阳(山西临汾)(亡于329年)。
西元319年,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亡于351年)。
西元320年,汉人张茂在凉州(甘肃武威)称王建立前凉(亡于376年)。
西元337年,鲜卑族人慕容就在棘城(辽宁义县)建立前燕(亡于370年)。
西元350年,汉人冉闵建立冉魏(亡于352年)。
西元351年,氐族人苻坚建立前秦,定都长安(亡于394年)。
西元384年,鲜卑族人慕容垂建立后燕(亡于407年);鲜卑族人慕容泓建立西燕(亡于394
年);羌族人姚苌建立后秦(亡于417年)。
西元385年,鲜卑族人乞伏国仁在勇士堡(甘肃榆中),建立西秦(亡于400年)。
西元386年,氐族人吕光建立后凉(亡于403年);同年,鲜卑族人拓拔珪建立北魏,定都
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亡于534年)。
西元397年,鲜卑族建立南凉(亡于414年);同年,匈奴族建立北凉(亡于439年)。
西元398年,鲜卑族人慕容德在滑台(河南滑县)建立南燕(亡于410年)。
西元400年,西凉建立(亡于421年),定都敦煌(甘肃敦煌)。
西元405年,东晋的益州(四川)兵变,谯纵建立西蜀王国(亡于413年)。
西元407年,匈奴族人赫连勃勃在朔方地区(河套)建立胡夏(亡于431年);同年,高句
丽人高云建立北燕(亡于436年)。
西元409年,西秦复国(亡于431年)。
南北朝时代,各朝按南北顺序排列如下︰
西元420年,东晋大将把皇帝司马德文罢黜。刘裕当了皇帝,建立刘宋。西元439年,北魏统一北中国,南北朝时代拉开序幕。
在南中国,西元479年,萧道成篡夺刘宋建立南齐;西元502年,萧衍命篡夺南齐建立南梁;西元557年,南梁大将陈霸先篡夺南梁建立南陈。
在北中国,北魏在西元534年分为东魏和西魏两朝。西元550年,东魏被高洋篡位,建立北齐。西元557年,西魏被宇文觉篡位,建立北周。西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西元581年,北周被国舅杨坚篡位,改称隋。西元589年,隋灭南陈。南北朝时代结束。
从以上排列可以看出,在这298年中,无论五胡十六国还是南北朝,各朝、各国的国运都很短,长的几十年,短的才几年(「二三其位」)。只有北魏国运稍长,但也只有148年,果真应了:「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二三其位」之句。「马始」指天下大乱起于司马家族的晋朝,「羊终」的「羊」是杨的谐音,暗指大乱结束于杨坚建立的隋朝。
──第四课──
十八男儿起于太原
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这一课是预言隋朝末年,李唐起于太原。西元604年杨广弒父继位,称为隋炀帝。杨广残暴无德,西元611年起,天下始乱。反王一十八,烟尘三十六,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西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国运将终,决意起兵平定天下。「十八男儿」就是李字(十八合起来是木字,男儿就是子,木子合起来是李字)。「起于太原」指李渊是太原留守,起兵平天下也是始于太原。
李渊因为和隋炀帝是表亲,所以不愿起兵。当时有谣言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杨广对他很忌讳,太原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当时如不起兵则很有可能被李密、杜伏威等反王消灭;起兵则生,不起兵则死,李渊当时面对的形势真可谓「动则得解」。所以李渊不得不冒险起兵,死中求生。
李渊次子李世民是一代英雄,先后击败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反王,打下了大唐江山。西元626年,李渊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后,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臣,政治廉洁,风调雨顺,农业上每年都是大丰收,社会安定而繁荣。西元632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共390人,年终,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受死(古时秋天行刑)。西元633年9月,390人全部回狱,无一人逃亡。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天下大治,可谓「日月丽天」,这段历史被称为「贞观之治」。
不过「日月丽天」也可理解为武则天当政,因为武则天为自己造了一个新字「曌」作为自己的名字,该字上半截是明字,即日月,下半截是空字,即天字,含义为日月当空。
──第五课──
五十年中其数有八
小人道长生灵荼毒
这一课是预言大唐末年,藩镇割据演变来的五代大乱。
西元907年,唐朝宗亲、宦官、当朝士太夫均在李克用、黄巢旧属朱温(后降唐,被封宣武节度使,并赐名全忠)的恶斗中诛杀殆尽,哀帝成了唐室孑遗,于天佑四年(西元907年)下诏「禅位」于朱温,唐室正式灭亡。朱温改国号后为梁太祖,五代历史就此展开。从朱温篡唐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西元960年),经过了五十年左右,故曰「五十年中」。
在这「五十年中」,中原地区先后有朱温建立的后梁(西元907年~923年);李存勖建立的后唐(西元923年~936年);石敬瑭建立的后晋(西元936年~946年);刘知远建立的后汉(西元946年~979年,其在950年后只局限在太原一带);郭威建立的后周(西元951年~960年)这5个短命王朝,故曰「五代」。
「五代」共有八个姓氏(家族)的人当上皇帝:后梁皇帝姓朱;后唐就复杂了,李存勖是唐朝大将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还有一个干儿子李嗣源,李存勖死于兵变,全族被屠,李嗣源就当上了皇帝。李嗣源死后由他的儿子李从厚继承皇位。不久,李从厚的义兄李从珂起兵杀掉了李从厚,自己当上了皇帝。这样一来,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虽然都姓李,但事实上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算下来后唐就有三个李姓家族的人当皇帝;后晋皇帝姓石;后汉皇帝姓刘;后周也复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全家都被后汉皇帝所杀,郭威只得将柴荣收为养子,改姓为郭,因此后周事实上是郭、柴二姓组成,而也就恰好应了「其数有八」这句话。
五代都是短命王朝,五个朝代加起来只有五十三年(西元907~960年),很多大臣都是今日效忠这个皇上、明天投靠那位皇上,古时那种大臣忠心无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忠义都不再被人推崇了。
比如后唐有个大臣叫冯道,可算是后唐开国元老。石敬瑭灭了后唐,冯道毫不畏惧,打了个包衭就投奔后晋。不久后契丹大军压境而来,攻入开封,擒了后晋皇帝,冯道又去归附契丹。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归附了后汉,后来又归附后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五代的皇帝几乎全是昏君,所以国运都不长。特别是石敬瑭为称帝向契丹国(辽国)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作为报酬,还称契丹皇帝为「父」,自称为「儿」,人称「儿皇帝」;后汉的皇帝也要依靠契丹,称「侄皇帝」,故曰「小人道长」。五代大乱,兵连祸结,其结果自然是「生灵荼毒」。
──第六课──
惟天生水顺天应人
刚中柔外土乃生金
这一课预言的是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西元960年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创立大宋,赵光义于西元979年一统天下。西元961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根绝了兵变之源。大宋创立以来,对前代各朝各国的皇帝、大臣均未大加杀戮,对平民百姓也能实行仁政,修生养息,怀柔以安天下,平民百姓渴望的天下太平得以实现。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水性至柔」,故而本课首句为「惟天生水,顺天应人」。
但到了北宋末年时,皇帝昏庸,对平民的赋税日益加重,早已不复宋朝初年太平景象。宋徽宗常常微服出宫,夜宿娼门,还在宫中设小市场,宫女们扮成商贩卖酒卖茶,徽宗扮成乞丐挨门行乞,大家取乐,昏君心中早已不存大宋二百年家国,数千里锦绣河山。徽宗时大兴花石纲、生辰纲等这纲、那纲(纲就是民间向皇上进贡的财物)弄得********,反抗四起,如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替天行道,即是小说反应民间的例子。当时民间出现了因为百姓们无法忍受花石纲的搜刮劫掠而导致的方腊起义,徽宗命军队残酷镇压,而不是使用怀柔政策,可谓对内用刚(纲),「刚」字其实是一语双关。
在军事上,宋朝从创立以来一直就力量薄弱。文职人员担任军队统帅,负责实际作战的将领则是临时委派,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西元1004年辽国南征,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朝居然要向辽国每年进贡十万两白银,二十四万匹绸缎。西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西夏。宋朝与西夏几乎每战必败,只好每年向西夏缴纳绸缎十三万匹,白银五万两,茶叶二万斤。可谓对外用柔,宋朝内外政策可用「刚中柔外」来形容。
本课首句为「惟天生水」代指宋朝,按五行学说土克水,那么土所生的金朝就是宋朝的克星,故曰「土乃生金」。
西元1120年,金、宋达成对辽国的夹击密约。在金、宋夹击下,辽国灭亡。西元1125年,金灭辽后对宋发动攻击,西元1126年,北宋灭亡,金军把宋徽宗、宋钦宗全体皇族三千余人掳往金朝──这就是靖康之耻,在历史上被视为汉民族的奇耻大辱。唯一漏网的皇族康王赵构逃往临安(浙江杭州)建立南宋。
──第七课──
一元复始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尔西我东
这一课预言的是元朝。「一元复始」暗指元朝国号。
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是十分严厉的。蒙古人把汉人列为三等和四等的国民(一等国民是蒙古人,二等国民是色目人,即中亚人)。元朝规定每二十家编为一「甲」,首长称「甲主」,由蒙古人担任,并严厉规定:禁止汉人打猎,禁止汉人学习武术,禁止汉人持有兵器,禁止汉人集会拜神,禁止汉人赶集赶场作买卖,禁止汉人夜间走路。故曰「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是指元朝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脱欢帖木儿为止,共有十位皇帝,五五相加即为十。
蒙古人从成吉思汗开始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面积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空前巨大的蒙古帝国,分成各个汗国,由蒙古大汗统辖。蒙古大汗忽必烈把蒙古帝国首都迁到中国,并起国号为「元」,任中国皇帝。元朝灭亡,各个汗国也分崩离析,不久即各自消亡,故曰「尔西我东」。
──第八课──
日月丽天其色若赤
绵绵延延凡十六叶
这一课预言的是明朝。「日月丽天」是指明朝国号,日月合起来就是「明」字。「其色若赤」暗指明朝开国皇帝的姓氏为「朱」,「赤」就是红色,「朱」也有红色的意思。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有十六位皇帝,排列如下:
1、明太祖(西元1328年~1398年)
2、惠帝(西元1399年~1402年)
3、成祖(西元1403年~1424年)
4、仁宗(西元1425年)
5、宣宗(西元1426年~1435年)
6、英宗(西元1436年~1449年,1457年~1464年)
7、景帝(西元1450年~1456年)
8、宪宗(西元1465年~1487年)
9、孝宗(西元1488年~1505年)
10、武宗(西元1506年~1521年)
11、世宗(西元1522年~1566年)
12、穆宗(西元1567年~1572年)
13、神宗(西元1573年~1620年)
14、光宗(西元1620年)
15、熹宗(西元1621年~1627年)
16、思宗(西元1628年~1644年)
明朝在李自成攻克北京、思宗自缢后,皇室与大臣南逃江南,一连串立了三个皇帝,但都不计算在内,因为此时下一个正统王朝清朝已经开始。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正好应了「绵绵延延,凡十六叶」这句话。
──第九课──
水月有主古月为君
十传绝统相敬若宾
这一课是预言清朝。「水月有主」就好像是一个字谜,谜底为「清」字,是下一个朝代的国号。「水」为「清」字的水字旁(三点水);「月」为「清」字右半边的「青」字的下半截;「主」字形就如「清」字右半边的「青」字的上半截。
「古月」合起来就是一个「胡」字,「胡」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统称。「古月为君」是指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也确是东北的满族建立的。
清朝入关以来共有十位皇帝,按其年号依次排列如下:顺治(西元1644年~1661年)、康熙(西元1662年~1722年)、雍正(西元1723年~1735年)、乾隆(西元1736年~1796年)、嘉庆(西元1797年~1820年)、道光(西元1821年~1850年)、咸丰(西元1851年~1861年)、同治(西元1862年~1874年)、光绪(西元1875年~1908年)、宣统(西元1909年~1911年)。「十传」就是指这十位皇帝,「绝统」是指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年号为「宣统」。
西元1912年2月13日,宣统正式颁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正式走下历史舞台,新的国民政府宣布优待清朝王室成员,允许退位的清帝依然住在皇宫里面,给予其访华外国元首的待遇,而且全国上下对满族人民也没有歧视,宣布中华民国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故曰「相敬若宾」。
──第十课──
豕后牛前千人一口
五二倒置朋来无咎
这一课预言的是中华民国。西元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10月29日山西太原新军起义,阎锡山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10月30日,昆明新军起义,成立了以蔡锷为总督的军政府;10月31日,南昌新军起义,也成立了军政府;其它各地也纷纷通电独立,大清王朝四面楚歌,摇摇欲坠。西元1912年2月13日清帝正式退位,大清王朝结束,「豕后牛前」指的就是这件事:西元1911年是辛亥年,也是猪年,豕即是指猪,而西元1913年是牛年,因此西元1912年清帝退位之年就是「豕后牛前」之年。
「千人一口」是个字谜,「千、人、口」三字合起来就是共和的「和」字。中华民国是共和国,推行民主制度。
「五二倒置」是形容共和国的国体和制度,在共和国里一切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叫总统,总统是民选的,人民不满意了可以弹劾他,这一切和帝王专制的国家是倒过来的。君主在过去被形容为「九五之尊」,故诸葛亮用「五二倒置」来描绘这一切。
「朋来无咎」是指中华民国在统治大陆期间,因积贫积弱,民国草创,故而在国际上受欺负,受到了日本等国的侵略。「朋」,外邦也。
到此为止,《马前课》的前十课已经完全破解出来,而诸葛亮预言的准确率则达百分之百。
《马前课》前十课的内容在今天看来都已是历史了,而且是一朝一课,脉络很分明。我们在卷二第四章已经介绍了前十课,而后四课的内容则是关于当代和不久的未来。
第十一课
四门乍辟突如其来
晨鸡一声其道大衰
这一课是关于中共的兴衰,不做过多的解释。
第十二课
拯患救难是唯圣人
阳复而治晦极生明
说到「拯患救难,是唯圣人」,就涉及到了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国预言都提到了会有圣人出现,而人类将经历恐怖的大磨难后进入世界大同的承平盛世等等,并以此作为预言的结束。有关磨难恐怖程度各个预言都有不同的描述,其中《格庵遗录》、圣经《启示录》非常详细,《马前课》虽然只用了四个字,足以凸显灾难严重!
后两句「阳复而治,晦极生明」,有物极必反之意。在玛雅预言中,其中讲到1992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是本次太阳纪的最后一个周期,其间一切都将面临净化与更新,然后人类就将进入新纪元。这与前面《推背图》里的「乾坤再造在角亢」应当是指同一件事,「角亢」是指龙,而2012年正是龙年。如果这不是一个巧合的话,那一定是全球范围的大事件,那也许就是诸多中国预言所谈到的盛世来临吧!
《马前课》第十二课是预言新旧时代交接的历史大事,而十三课就是讲进入新纪元以后的事了。
当然了,在历史还没有走过这一段之前,对预言的解释一定是见仁见智的。让我们静观历史的发展,但我们相信离预言真相大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中外预言都谈到了与旧恶势力为伍的人将面临审判,甚至被历史淘汰。警醒世人要进入未来盛世,千万不能与旧恶势力为伍啊!
第十三课
贤不遗野天下一家
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是历来人们称颂、向往的盛世,正是新世纪景象。这一课的预言也和《推背图》第五十九象不谋而合。《推背图》第五十九象谶曰:「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治臻大化」,指在经历磨难的深刻教训后,人类道德普遍回升后,人们不再互相算计,而能互敬互爱。接下来「无名无德」是说人们都能发自内心地行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信赖,亲如兄弟,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过去道家也说「上德不德」,这和「无名无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光耀中华」是说能使天下一家、贤不遗野、万物新生将源自中国东土,中华文化也将因此兴盛。近代预言家凯西也预言中国将有一天成为全世界信仰的发源地,因为中国将出现一种对神佛的信仰,中国将会成为全人类共同信仰的摇篮,这与「光耀中华」是异曲同工的表达。
再来看看《推背图》第五十九象颂曰:「一人为大世界福,手执签筒拔去竹,红黄黑白不分明,东南西北尽和睦」,这里「一人为大」应该是指前面所讲的圣人。他将使全世界人民都受益,各个人种(红黄黑白)、国家、民族(东南西北)之间的隔阂矛盾消失,世界和平。
第十四课
占得此课易数乃终
前古后今其道无穷
这一课是讲,占卜的卦象到此,预言也就到此结束。故曰「占得此课,易数乃终」。这与《推背图》相应,在第六十象中的颂说「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都是同一个意思,是说一切都有定数、有安排。前古后今永远不变的「道」,是永远不变的宇宙法则,故曰「前古后今,其道无穷」。在《推背图》第六十象中的谶也很类似:「一阴一阳,无始无终,终者自终,始者自始」。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谶中「一阴一阳」就指「道」,是「无始无终」,是长存的。人们常说善恶有报,可能就是「终者自终,始者自始」所指的意思吧!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6-09-11, 07:46

梅 花 诗

宋·邵康节

梅花诗是宋朝卜卦及易理大师邵康节先生所著,梅花诗共有十首,每首有四句诗文,每一首诗,均以其诗中形容之意境及景象,预言一个朝代如何兴起与如何衰亡。

(一)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荡荡天门万古开

「荡荡」为浩浩荡荡,广大无边。亦为动荡不定,变幻莫测。

此文喻言:天地宇宙,浩浩荡荡,包罗万象,万事万物自古以来,一直在千变万化中,有起有落,兴亡交替。

几人归去几人来

自古风流人物,来来去去,天地事物随著人物的更生,悲欢离合,成败互见,来来去去,新旧交替。

山河虽好非完璧

历朝更迭,久治则乱,久乱则平。唐朝江山虽称太平,但并非永远都是美好安康,完整无瑕。

不信黄金是祸胎

唐朝末年,黄金贼作乱,虽其部将朱温,归降唐朝,并且将功赎罪,剿平了黄巢之乱,但最后还是篡夺唐室江山,改国号为梁。没想到,黄金贼终究是祸根。

第一首诗,邵康节先生称万古以来,历代的更迭,一直是起起落落,兴亡交替,包括唐朝虽有三百年的太平盛世,也有告终的一天,虽然朱温归降,平定黄巢,但黄金贼之乱,还是带来唐朝灭亡的恶运。

邵先生在预言,后世的兴衰治乱之前,以历代的交替,与唐朝的兴亡,做为前言。

(二)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瀰瀰。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此二句预言北宋灭亡。

宋徽宗个性灵巧,多才芸,擅书画。即位后不理朝政,奸臣当道,宣和四年,宋与金结盟,联合灭辽,但宋军失信、背盟。宣和七年,金灭辽后,趁势大举南侵,宋营束手无策,大金已兵临开封城下,徽宗仓皇禅位,正如预言:「湖山一梦事全非」。

湖山为湖光山色,即美好的宋室江山。此文隐喻:平日耽於逸乐,不理朝政,不管江山的昏君,懵懵懂懂中,一梦醒来,大局已变,江山不保。

再见云龙向北飞

钦宗继位后,立即诛除奸臣,力图振作,但金寇深入中原,大势已去,宋军无力回天,但求议和,议和不成,徽、钦二帝被俘,宋都南迁,北宋灭亡。

「再见云龙」一则隐喻双龙,一则隐喻龙去不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瀰瀰。

宋朝传承三百年后,终有灭亡的一天。「终一日」同时隐喻:宋室将告终於一位有日为名的皇帝,正是末帝赵昺,亦称昺帝。

宋朝最后三位幼帝,同为宋朝十五主度宗所生,元灭金后,大举南侵,第一位幼帝被逼到海边被俘。第二位被逼到外岛,惊悸而亡。第三位赵昺,为陆秀夫背负投海而亡。

长天碧水叹瀰瀰

预言:宋朝灭亡时之情景,天天望水兴叹!碧水长天,一片汪洋,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只有死路一条。(三幼帝皆亡於水边)

第二首诗预言:宋朝传承三百年后将灭亡。其中北宋亡於二帝被俘,一去不回。南宋灭於三幼帝,逃到海边而亡。

(三)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天地相乘数一原

天为天干,地为地支,岁月运行,当天干、地支一起来到原起点时(即甲子年),将是新局势来临,新朝代诞生的时刻。

忽逢甲子又兴元

「忽」隐喻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来到甲子年起,将整军力征,开疆辟地,建立元朝帝业。忽必烈继铁木真(元太祖)之后,承接蒙古大汗之位,三年后逢甲子年,忽必烈开始觊觎宋室江山,整军经武,十年后攻克宋都杭州。五年内又相继消灭宋末三幼帝,「至元」十七年(庚辰年)建都北京,国号为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

元朝建国后,不用汉人治国,专主力征,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拔都西征,气势如虹,锐不可挡,远及欧洲、俄国南部、及土耳其,都曾是元朝的版图。

「年华二八乾坤改」之预言:一则应验了八十八年后,江山易主。一则隐喻「二八年华」正值青春,英姿焕发,正鸿图大展之际,却英年早逝。元朝享年不久。

看尽残花总不言

元末惠宗顺帝,怠於政事,深居简出,不理朝政,杜绝言路,赏罚不明,奸人植党,宦官「朴不花」朋比为奸,残害忠良,贤相「脱脱」出征有功,竟遭革职,死於非命。

元末盗贼四起,天下大乱,元朝世代频频用兵,国库空虚,国力单薄。朱元璋之部将常遇春,率兵攻入北京时,都城夜开,无人抵抗,元室举国逃窜,元朝灭亡。

「看尽残花」,为双关语,一则可解读为;看尽这些奸臣,一再残害忠良。一则为;看守朝政,尽是一些残弱宦官,文不文,武不武,弱不禁风。

「总不言」也是双关语,一则,昏君只靠宦官理朝,从不说话,从不闻问。一则,奸臣当道,忠言难进,说了白说,不如不说。

此文短短几个字,却道尽元末,朝庭昏庸,国力空虚,有如残花败柳,随风而逝。

第三首诗预言:忽必烈自甲子年起,将开创元朝大好帝业,元朝武功之盛,疆域之广,胜过历朝。但好景不常,汉、唐、宋、明、清,都有三百年的历史,而元朝却只有八十八年,正如预言诗文:「年华二八乾坤改」。

(四)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皇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毕竟英雄起布衣

此文预言:元末群雄併起,最终将由贫民出身者,获得天下宝座。

元末群雄有:刘福通(神棍)徐寿辉(布商)陈友谅(文士、陈徐寿辉之部将)方国珍(盐商)张士诚(盐商)及朱元璋(赤贫)

朱门不是旧皇畿

「皇畿」为皇都及皇城附近的地方。此文喻言:朱家天下不用旧京城(北京),也不用旧朝制,明太祖朱元璋扫平天下后,建都南京(金陵),开国后废除宰相,改以六部大学士,共理朝政,重科举,定律法,大兴水利,吏治清明,并注重衣冠礼仪,与元朝相比,焕然一新,四海兴隆。

飞来燕子寻常事

此文喻言:燕王起兵,虽篡夺皇位,但不致天下大乱,也不致改朝换代,仍是朱家天下。「寻常事」意指,和往常一样,朱家天下并未发生重大改变。

开到李花春已非

春天开花的果树很多,而当李花开时,春天就要结束了。此文喻言:当采花大盗李自成作乱时,将是明朝的末期了。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縊,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诸室皇子逃到江南,在一些忠臣的拥护下,虽仍有江南半壁江山,但正如此预言:明朝气数已尽,无力回天矣!

十九年后,南明三王,相继灭亡,明朝告终。

「李花」同时隐喻:李闯一群狗党,将是采花大盗,到处姦淫民家妇女,干尽伤天害理之事。

第四首诗预言:元朝灭亡后,将由布衣起家的英雄,争得天下。朱家王朝建都新城,采用新制,雄才大略,大力整顿后,朝政将可焕然一新。

明朝中虽有燕王之难,但只是家变,改朝不改姓,不足惊奇。而当采花大盗作乱时,可就大祸临头,明室岁月不多了。

(五)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胡儿骑马走长安

此文当指,清朝开国时之情景。解读这段诗文,不妨先对照当时的情境;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縊,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满清反客为主,小皇帝「福临」成为大清的开国皇帝。

「胡儿」即满清幼儿(幼帝),「骑马走长安」安为安稳,长为长城。此文喻言:满清小皇帝,安安稳稳骑马走进长城。同时隐喻:安稳进城,不动干戈,轻轻松松建国,从此长治久安,太平盛世。 (周文建注:长安,借指中国首都)

开辟中原海境宽

此文当为清朝建国后之预言。顺治年间,平定李闯之乱,消灭南明诸王。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台湾归降,并征服西藏。乾隆年间,打了十次胜战,号称十大武功。

「开辟中原海境宽」正如辞意;清朝入关后,平定中原,征服四夷,开辟边疆,使清朝疆域更为宽广。

此文同时隐喻:列强入侵后,清朝将陆续开放五口通商,及苏俄、朝鲜的边境通商,「海境宽」,即对海域及边境的管辖,更为放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

此文当指,洪秀全太平天国之乱,有如洪水,到处蔓延,几经折腾后,虽予平定,不料义和团之乱又起,到处骚扰,引发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又是赔款累累,苦不堪言。

此文预言:清朝末期,战乱频频,有如洪水泛滥,一波乍平,一波又起。正如太平天国之乱、中法战争、中俄战争、英法联军、回变之乱、拳匪之乱、及八国联军。一波接一波,灾祸连连,苦不堪言。

清光宜向汉中看

清为满清,同时为清除之意,「清光」有清除满清之意。

全文之预言:一则、当汉中有人起兵作乱时,将是清朝灭亡的时候。一则、清朝灭亡后,很可能又是群雄并起,而起兵于汉中者,将是群雄之王。正如***武昌起义后,在武昌成立国民政府,后迁都南京,完成北伐,统一中原。

「清光」为双关语,同时隐喻清末的贫穷、负债之象。

清末列强入侵,屡战屡败,连连割地赔款,光绪已成为中国史上最穷的皇帝,不但赔光八代祖宗留下的基业,而且负债累累。

八国联军之败,光赔款高达四百五十兆两(分三十八年清偿,息四厘,本利共计超过千兆两)。这么庞大的债务如何清偿?(周文建注:兆,百万。四百五十兆即四点五亿)

正如末句的预言:清光债务,只有期待汉中崛起的新主了。

第五首诗预言:儿皇帝轻松入关,不动干戈,却建立了大清皇朝。清朝年间,与外国关系密切,不但开放海口通商,更开放边疆之贸易。

太平天国之乱,有如洪水猛兽,生灵涂炭,清朝元气大伤,不料一波波的战争,内乱外患,接连不断,终致大清气数衰竭。而且预言清朝来到「光」字的皇帝时(光绪),将留下大笔债务,而耍清光这些债务,只有期待汉中崛起的新主了。

(六)

漫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漫天一白汉江秋

「汉江秋」汉江逢秋,以季节的变化,隐喻朝代的更替外,同时隐喻:往后就是汉人的江山,汉人的岁月了。「漫天一白」为天空一亮,隐喻一夕变天之意。(周文建注:漫天一白,指***青天白日旗)

此文预言:一夕变天,汉人将继统天下。

除了上述的解读外,还有其典故:武昌起义原定於十月十日清晨,一些新军将参加武装革命,不料十月九日傍晚,却有人说:「明早发难的事,似乎已走漏风声」。惊慌之中,有人提议,不如现在立刻动手,于是约于晚饭后不久,开始枪声大作,一阵混战,到了清晨,天空一亮时,武昌督府已被革命志士攻陷,城头上已飘起革命党的党旗。正如此文之预言:天空一亮,一夕变天。

而且此飘扬城头的旗子,正是青天白日的「漫天一白」。

憔悴黄花总带愁

此文当喻言民初的情景。「憔悴黄花」指黄兴带领的革命同志,推翻满清后,虽成立了国民政府,但有如憔悴的黄花,在军阀割据的局面下,虽完成北伐,短暂统一中原,但国共相争又起,且日军压境,国民军在内乱外患中,将难图大局,功亏一柜。

此文以「憔悴黄花」喻言:民国初年将有一个凋零夭折的政权,如国民政府。

吉曜半升箕斗隐

此句当指日军侵华。吉曜为美丽的阳光,美丽的太阳。半升当指辰时时分,此时阳光特强。箕斗为农具。一般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文却说:太阳升起后,拿了农具(畚箕、米斗等)去休息,去隐藏。

此文隐喻:日军侵华,锐不可挡,犹如初升的太阳,无法面视,只有避开,才不为所伤。(正如国民政府避入蜀川,逃过世纪浩劫。)

金乌起灭海山头

金乌为太阳,隐喻日本。此文以太阳的自起、自落,来形容日军侵华的结局。正如,日本遭受美国原子弹攻击后,立刻宣布无条件投降,自动将其庞大的军力,撤离中国。

第六首诗预言:清朝的灭亡,有如一夕变天。江山易主后,汉人继统天下。而推翻满清者,正是青天白日旗的***。但国民军有如憔悴的黄花,群雄併起中,争战不断,却又逢外寇入侵,在内忧外犯中,愁云惨雾,难图大业,功败垂成。

又逢日军进占中原,锐不可挡,只有逃避一途,但其有如太阳的升沉,自起、自落,终将还我河山。

(七)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从前面的解读,可以看出梅花诗每一首诗,均各预言一个朝代的兴起与灭亡。

而来到民国,却发生了国际战争,因而分成两首,第六首预言民国初年,第七首预言民国末年。

此第七首诗,应该是民国末年的预言。对照推背图及姜太公万年歌;

姜太公万年歌预言:民国一百九十年以内,是民主时代。尔后将演变成战国群雄的诸候政治,民国两百九十年后,将发生严重的战争。

推背图则预言:民国一百四十年后,中国富强,称霸天下。一百九十年后,军事政变,军王称帝。尔后分裂成八个小国(对外仍是一个中国)。民国三百年左右的甲寅年,将发生核子战争,人类大量死亡。

梅花诗第七首之诗文,对照之下,亦大致相近;

云雾苍茫各一天

「各一天」当指各有一片天,此时应为分裂的局面。正如推背图第四十九象之预言诗文:「八牛牵动分南分北分东西帝王称兄弟纷纷是英豪」。

「云雾苍茫」,天空一片苍茫,漫天笼罩著一股不祥的晦气,愁云惨雾,战云密佈。隐喻:随时有发生战争的可能。

可怜西北起烽烟

文意非常清楚,西北开始发生战争。可怜,当指百姓无辜,死伤惨重。以现代武器威力之猛烈,死伤必然非常惨烈。

东来暴客西来盗

东来暴徒,西来强盗,除了喻言一场混战,战况激烈外,不无东西夹击,劫数难逃之意。

推背图预言:「时穷则变,水火相战,白米盈仓不值钱。」其解读为:

太平的日子已到了尽头,时局大变,水火相战,人类大量死亡,白米盈仓没人要。

还有胡儿在眼前

胡为北方异族之通称,亦为不清楚,不明事理之意。

此句与上一句连贯,可解读为:东西夹杀之外,还有蛮人恶煞在眼前,强调难逃一死,必死无疑。

梅花诗的诗文中,常崁入一位关键性的人物,「胡儿」或许指某人姓胡,对照推背图之预言,当时已分裂成八个小国,或许「胡儿」,指某国主姓胡,当其儿子掌权时,将在国内发难,加上国外的东西夹击,一场混战中,带来了人类的浩劫。

此文为双关语,其还可解读为:人都死光了,只剩一些胡儿,不知大难临头,不了解时代浩劫已经来临的儿童,尚存人间。

刘伯温之预言:「父死无人」一些父字辈都死光了。

推背图预言:核战前,部份孩童及妇女,将避居山头及山洞内,尚能逃过一劫。

此第七首诗预言:民国末年,将呈分裂局面,战国群雄,水火不容,刀兵相向,战云密佈,愁云惨雾,毁灭性的战争,将带来人类的浩劫。

西北起战火,大祸临头,劫数难逃。人民无辜,大量死亡。只剩下一些即早避难的儿童及妇女,存活人间。

(八)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如棋世事局初残

如果把世间事物,以下棋来作比喻,此时将是初残的局面。(所谓初残,一则残缺不良,到处零乱不堪。一则人口大约只剩三分之一,而且只剩一些老弱妇孺)。

此第八首梅花诗,当喻言核战停息后之情景。核战之后,人间文明、建设、产业,已破坏殆尽,大约仅剩三分之一未遭破坏,或许人口也只剩三分之一。

共济和衷却大难(周文建注:为了抵御大灾难,人类必须和衷共济)

却,为去除。却大难,应为了却这场灾难,清除这些残破的家园。

「却大难」应为双关语:要了却核战后遗留下来的灾难,太难了。

「共济和衷」,当指和衷共济,群策群力,共同团结,和平共荣,隐喻将有一段太平日子。同时隐喻:有一段共和政治的日子。

刘伯温之诗文:「父死无人,兄弟抬」兄弟为昆仲,或许隐喻昆氏上台后,将中国分成数个区域,采行共和政治,彼此有如兄弟。

推背图称:「阴阳和化以正 后见尧舜」当天地核尘落定,日夜调顺,阴阳调和后,中国的历史将再从尧舜之「禅让政治」开始。

刘伯温的诗文与推背图,融合后之解读为:核战之后,中国历史将再度出现禅让之治。昔日大禹治水,采「分流疏导」终能奏效。而此时可能有一昆氏上台后,亦将提出「分区共治」,有效的整治了残破不堪的家园。而且将再行禅让,两代明君,治国有功,传为佳话。

豹死犹留皮一袭

豹虽死了,但还留下一袭华丽而保暖的好皮裘。隐喻:核战严重的破坏下,人们还是保藏了一些重要的文物、科技、种子、基因等等。

最佳秋色在长安

战后,万事万物破坏殆尽,满目沧夷,久久难以重见荣景。此时的景象,只能以秋景来形容之。而此时人间最好的景色,则是:在长期的和平下,人民安居乐业。(周文建注:长安,当指中国西部,因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在核战中被破坏殆尽,西部落后地区反而未遭受太大破坏。妻子同修之佛子们,亦选择山西终南山为出家之处)

推背图称:「重见中天新气象,卜年一六寿而康」,再见盛世景象,大约要一百六十年以后。而这一百六十年内,人民将享福寿安康的日子。

第八首梅花诗预言:核子大战后,大家携手合作,共同收拾残局。还好在核战的破坏中,人们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文物、科技、种子、基因等等,人类在艰困的环境中,将重新塑造长期祥和的社会。

(九)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火龙蛰起燕门秋

火龙为火炮,蛰为蛰伏、冬眠。「火龙蛰起」,当指蛰伏很长一段时间,未再发生的战争又开火了。燕门当指燕门关。

此文隐喻:经历一段长治久安之后,燕门关外,又有异族兴兵作乱,往后又要过一段哀愁的日子了。

原璧应难赵氏收

春秋时代,秦国觊觎赵国的国宝「和氏璧」,愿以十五个城池作为交换,但取得宝玉后,秦国背信。藺相如一番口舌,向秦国要回和氏璧,「完璧归赵」传为佳话。

此文「完璧难归赵」喻言:外寇兴兵,就是为宝玉而来,外寇入侵中原,将极尽其所能,搜刮掠夺中原的各种宝物。

一院奇花春有主 连宵风雨不须愁

解读为:一院珍贵的奇花,引来盗贼的觊觎,虽经连夜的盗取与蹂躏,但春院有主,赶走盗贼后,随即将之复原。「春有主」或许崁入一位明主,其姓名中有个「春」字。

此文隐喻:贼寇进犯中原,一些宝物、机械、科技设备、财物等,大量被搬走,但中原仍有明主,不久即复兴中原,再造美丽家园。

此段对照推背图,与「韩国进犯中原」之预言相近。

推背图第五十二象之诗文为:「慧星乍现,不利东北,瞻彼乐国,蝺蝺何之」

其解读为:中国东北出现煞星,一群贼寇,觊觎中国乐土,长驱直入,进佔中原。

推背图另有诗文:「门外客来终不久,吴楚依然有帝王」。其解读为:来自东北的异邦贼寇,虽入侵中国,但为时不久,江南一带将出现明君,没多久即赶走外寇,再建中华基业。

第九首预言:异邦入侵中国,犹如盗贼一般,国内一些财物、宝物、及现代机械设备等各种重要物资,将被大量掠夺,然而中原仍有明主,不久即赶走贼寇,再造中华基业。

(十)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数点梅花天地春

数点梅花诗,看尽人间几回春。即由梅花诗中,可以看出,人间万事万物的成败兴亡,悲欢离合,有如春来春去,交替循环。

欲将剥复问前因

「剥复」一则为一再分析、解析。一则为剖开与复原,即分与合。(周文建注:剥,复,易经中的两个卦名,剥代表事物开始衰败,复代表食物开始恢复生长)

此文可解读为:若要一再剖析人类的分分合合,问其原因,及最后的结果将如何?

辰中自有承平日

世界自然将会出现天下太平的日子。

四海为家孰主宾

四海一家,世界大同,谁都可以是主人,谁都可以是宾客。

第十首诗预言:人类的历史,不断在战争与和平的演变中,在分分合合的交替中,循环不止,最终将如何呢?

答案是:最终将进入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四海一家,不分主宾的太平盛世。

对照推背图最后一象(六十象),也有相近的预言:人类社会,在历经第三次世界大战(约西元2214年),及第四次世界大战后(约西元2500年后),将进入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诗文为「天下一家,红黄黑白不分明,东南西北尽和睦」。即不分人种,不分地域,天下一家,世界大同。

以上由宋朝邵康节先生之梅花诗,可以看出,每首四句诗文,已叙述了一个朝代的兴起与衰亡,十首诗文,共预言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演变(约西元500年至西元2500年),其诗文用字精辟,意境高深,正反应宋代诗词的超凡与精美。(周文建注:诗词的文学水准很高,而且其中蕴含哲理,并意蕴双关)

邵康节的梅花诗,着重意境的描述,其短短几个字里,不但暗藏玄机,而且对时代变迁的形容刻划,更是诗中有画,词中有典故。

从以上梅花诗预言之精辟,更可看出中华文化之精华,及中国玄学之神奇。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古贤预言 Empty 回复: 古贤预言

帖子 由 一星 2016-09-11, 07:55

《乾坤万年歌》
《乾坤万年歌》,又称《万年乾坤歌》或《万年歌》为中国民间流传的著名预言之一,相传为周朝姜太公所作,每七字一句共一百零六句,文末有“行仁行义立乾坤”“我今只算万年终”两句,故称《乾坤万年歌》。

虽然传言乾坤万年歌作者为姜太公,但全篇使用南北朝末年才开始出现的七言诗格式,而且用词太过浅白,已接近宋朝话本与明清章回小说的水平,不可能出自商末周初的姜太公之手,因此几可断言为后人托名之伪作。

开头为“太极未判昏已过。风后女蜗石上生。三皇五帝已相承。宗派源流应不错。而今天下一统周。礼乐文章八百秋。”从中国古代的创世传说讲起,并说明将从周朝开始预言。

文末以“我今只算万年终。再复循环理无穷。知音君子详此数。今古存亡一贯通。”四句来作为预言的结束,说明世事兴衰乃是依循道理无止境地循环。

本文所据版本是《乾坤万年歌》汉严光注释版,汉严光是清朝人,清朝维持了200多年,这已经被历史证实了。所以说,显然万年歌不是由汉严光假托姜太公之名而杜撰的作品,因为汉严光之后的预言部份依然应验。

《乾坤万年歌》全文如下:

太极未判昏已过 风后女娲石上坐
  三皇五帝已相承 宗派源流应不错
  而今天下一统周 礼乐文章八百秋 (三皇五帝时期、周朝八百年)

串去中直传天下 却是春禾换日头
  天下由来不固久 二十年间不能守 (秦始皇灭周 帝位二十年 )

卯坐金头带直刀 削尽天下木羊首 (刘邦一统天下)
  一土临朝更不祥 改年换国篡平床
  泉中涌出光华主 兴复江山又久长 (王莽篡位 光武帝刘秀兴复东汉)

四百年来更世界 日上一曲怀毒害
  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传两代
  四十年来又一变 相传马上同无半
  两头点火上长安 委鬼山河通一占 (三国到魏晋)

山河既属普无头 离乱中分数十秋
  子中一朱不能保 江东复立作皇州
  相传一百五十载 钊到兔儿平四海 (晋朝一百五十年)

天命当头六十年 肃头盖草生好歹 
  都无真主管江山 一百年前扰几番
  耳东入国人离乱 南隔长安北隔关 (南北朝时代百年分裂)

水龙木易承天命 方得江山归一定
  五六年来又不祥 此时天下又纷争
  木下男儿火年起 一扫烟尘木易已
  高祖世界百余年 虽见干戈不伤体
  子继孙承三百春 又遭离乱似瓜分 (隋唐演义 三百年后又战乱)

五十年来二三往 不真不假乱为君
  金猪此木为皇帝 未经十载遭更易 (五代十国)

肖郎走出在金猴 稳稳清平传几世
  一汴二杭事不巧 却被胡人通占了)
  三百年来棉木终 三闾海内去潜踪 (宋朝赵氏300年)

一兀为君八十载 淮南忽见红光起
  八只牛来力量大 日月同行照天下
  土猴一兀自消除 四海衣冠新彩画 (元朝89年后换明朝)

三百年来事不顺 虎头带土何须问
  十八孩儿跳出来 苍生方得苏危困 (明朝300年后李自成作乱)

以下预言部分,经考究很可能被打乱了,因为万年歌基本上采取四句押韵式成一首的,而前面和下面的部份都可见有些是单句的。还有待高明之士去整理。

相继春秋二百余 五湖云扰又风颠
  人丁口取江南地 京国重新又一迁 (清朝200年后建立民国)

两分疆界各保守 更得相安一百九

那时走出草田来 手执金龙步玉阶
  清平海内中华定 南北同归一统排

谁知不许乾坤久 一百年来天上口
  木边一兔走将来 自在为君不动手

又为棉木定山河 四海无波二百九
  王上有人鸡上火 一番更变不须说

此时建国又一兀 君正臣贤垂黼黻
  平定四海息干戈 二百年来为社稷

二百五十年中好 江南走出钊头卯
  一兀山河又二分 幸不全亡莫嫌小

两人相和百忙中 治世能人一张弓
  江南江北各平定 一统山河四海同

二百年来为正主 一渡颠危猴上水
  别枝开花果儿红 复取江山如旧许

二百年来衰气运 任君保重成何济
  水边田上米郎来 直入长安为皇帝

行仁行义立乾坤 子子孙孙三十世
  我今只算万年终 再复循环理无穷

知音君子详此数 今古存亡一贯通


太极未判昏已过 风后女娲石上坐
解:太极未生成前的混沌状态已过去。人类祖先伏羲(风后)都是坐在石头上的。
(注:“无极生太极,无形为无极,有形为太极。无极时,世界处于“昏”--混沌状态。“昏”过后,万物开始形成。即太极。“风后女娲石上坐”,伏羲(风后)女娲时代,人类还是原始的石器时代。)
三皇五帝已相承 宗派源流应不错
解:中国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代代传承,这样的宗派源流是不会有错的。
(注:“三皇就是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就是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三皇五帝时代是一个大道昌明的时代,八位贤君圣主统领天下,协和万国,为中国其后的五千年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今天下一统周 礼乐文章八百秋
解:如今天下一统归了周,礼乐文章将有八百秋。
(注:姜太公预言周朝一统天下后,“礼乐文章”鼎盛,文化发达,繁荣800年。周朝历时八百七十四年,姜太公是周初的人,对于周朝竟预言的那么准确,令人惊佩。编年:公元前1132年---公元前221年)
串去中直传天下 却是春禾换日头
解:有个串去中间一直的吕氏会篡权天下,国名却叫秦。这二句说继周而有天下者是吕秦。这已被历史所证实了。而且,所谓“串去中直”,也就是说不是靠正直的途径得以承传天下“传天下”,而是用奸险权谋去夺得天下,这正合了吕秦之得天下的方式和过程。
(注:“串去中直”--吕;“春禾换日头”--秦;秦始皇本姓吕,是吕不韦的儿子。)
天下由来不固久 二十年间不能守。
解:秦朝是依靠暴力和权谋得到江山的,所以是“不固久”的。连“二十年”也守不住。
(注:秦始皇在位十二年,秦二世在位三年,子婴在位四十六日,秦朝共存在十五年四十六日。编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卯坐金头带直刀 削尽天下木羊首
解:刘邦在(乙未)年即“木羊”年,就被立为汉王,“削尽天下”群雄,做了首领。以知人善用、大行仁义一统天下。建立西汉215年。
(注:“金”字加一个“卯”字,右边加一直刀,合成繁体的“刘”(劉)字,编年: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一土临朝更不祥 改年换国篡平床泉中涌出光华主 兴复江山又久长
解:王莽“临朝”对汉确实是“更不祥”,“篡平床”就是王莽用毒酒药死平帝于床上,并篡夺了汉政权。改汉的国号为“新”,自称“新皇帝”。刘秀从南阳白水乡起兵,灭王莽而复兴光华汉室,是为东汉。”兴复江山又久长”又维持了汉室二百多年。
(注:“一土合在一起为王字,指王莽;“泉”字分开为“白水”二字。刘秀出自南阳白水乡。东汉一直延续到三国时代,最终被魏所取代。刘秀称“光武帝”他兴复东汉的历史事实完全证实了太公的预言。编年: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四百年来更世界 日上一曲怀毒害
解:四百年后改朝换代,曹氏父子篡汉建魏。
(注:“西汉二百四十年,东汉一百九十六年,两汉共四百一十年。“日上加一曲”合成个“曹”字,指曹操。“怀毒害“,就是指曹氏心怀狠毒篡汉。“日上一曲”说天日上面被弯曲了,指三国时期世道不正,社会黑暗。这个预言也完全应验了。)
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传两代
解:汉刘氏一枝(刘备)流落去西川,三分社稷传了两代。
(注:刘备作为汉家的一枝后代,称帝于西蜀四川,建“蜀汉”政权;“三分社稷”,蜀汉政权正是得天下的三分之一。“传两代”也说对了,蜀汉刘备和刘禅刚好是两代。)
四十年来又一变相传马上同无半两头点火上长安委鬼山河通一占。
解:魏国在这四十年来,将由司马氏篡位,司马炎掌权。曹魏的山河通通被司马炎占去了。
(注:“同无半”,将“同”左边去了一竖就是一个“司”字,与“相传马上”的“马”字合起来就是“司马”二字。“两头点火”,上下两火不就是一个“炎”字吗?这里就是指司马炎了。“委鬼”合成一个“魏”字。编年:公元221年---公元265年)
山河既属普无头 离乱中分数十秋
解:三国归晋,天下群龙无首,西晋五十二年都是离乱的社会状态。
(注:“普无头”(晋),编年:公元265年--公元318年)
子中一朱不能保 江东复立作皇州
解:晋朝开国者的子孙之中有一人不能保全江山社稷,这人是东晋元帝,名睿。是其母夏侯氏与小吏牛金生私通后生来的,本姓牛(朱字应为牛)。东晋元帝因为在原来西晋的地方站立不住,也就是西晋“不能保”了,才迁居江东建立东晋。
(注:西晋愍帝平阳被害,晋元帝在江东建康称帝。)
相传一百五十载 钊到兔儿平四海
解:晋朝传代一百五十载,刘裕改朝平四海。
(注:西晋五十二年,东晋一百零三年,共一百五十五年,预言说的很准确。继东晋之后的,是南北朝中南方的宋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姓刘名裕。卯属兔,“钊”字头上加一个“卯”字是繁体的劉字。编年:公元318年--公元420年)
天命当头六十年 肃头盖草生好歹
解:刘宋政权共八个君主一共六十年。萧道成篡夺了刘宋政权,国号南齐。
(注:“肃头盖草”是个“萧”字。“生好歹”就是做坏事。编年:公元420年--公元479年)
都无真主管江山 一百年来扰几番耳东入国人离乱 南隔长安北隔关
解:两汉之后,中国走入了一个大分裂时代,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齐梁陈三朝代共一百十一年。这一百多年的社会都处于朝代更迭频繁、人民
流离,江山破碎、分裂混乱的状态。
(注:“耳东”为陈字,是指陈霸先。编年:公元479年-- 581年)
水龙木易承天命 方得江山归一定五六年来又不祥 此时天下又纷争
解:继南陈之后取得天下的人,是隋文帝杨坚。杨坚是在北朝的北周灭亡的基础上建立隋朝的,他后来灭南陈而达到了天下一统。隋朝三主共二十九年而被唐朝所灭。
(注:“木易”合为“杨”字,指姓杨的人。“承天命”就是指作天子了。“江山归一定”就是统一天下。“五六年又不祥”,五六相乘为三十。编年:公元590年--公元617年)
木下男儿火年起 一扫烟尘木易已高祖世界百余年 虽见干戈不伤体
解: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他们起兵在丁丑年,(丁属火)。扫除天下的烟尘,“木易已”指李氏一起兵,而杨氏的隋朝就覆灭了。由唐高祖李渊开创的唐朝在一百多年里,虽然有一些战争,但无伤大体。
(注:“木下男儿”“李”字“木易”杨字“已” 覆灭)
子继孙承三百春 又遭离乱似瓜分
解:唐朝江山有三百年左右,然后中国又走向分裂和动荡。
(注:唐朝一共二十一主,共二百八十八年,然后走向另一个分裂时代,就是五代时期。编年:唐朝的年代是: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五十年来二三往 不真不假乱为君
解:“梁唐晋汉周”五代,共五十六年,君主不真不假,有传位给儿子的,有传位给养子的,有传位给妻侄的,不象正统的传位方式。乱七八糟的人都胡乱为君。
(注:“二三”合成五,是指“梁唐晋汉周”五代,共五十六年。“不真不假乱为君”,都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编年: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金猪此木为皇帝 未经十载遭更易
解:后周皇帝郭威在辛亥年(金猪)得天下,传位妻侄柴荣。九年半后宋朝赵匡胤禅位。
后周变为大宋了。
(注:“此木”二字合成“柴”字。)
肖郎走出在金猴 稳稳清平传几世
解:宋太祖赵匡胤“金猴”年得天下,大宋坐了江山三百年,历经十八个皇帝。
(注:“肖郎走出”为“ 趙”;一汴二杭事不巧 却被胡人通占了)
三百年来棉木终 三闾海内去潜踪
解:北宋建都汴梁,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即“一汴二杭”;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一百五十三年,合起来一共三百二十年。被蒙古人灭亡。宋朝末代皇帝是个小孩子,受元兵所逼,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入大海,所以说是“三闾海内去潜踪”。
(注:“棉木”是个“宋”字。编年:公元960年-1279年)
一兀为君八十载 淮南忽见红光起八只牛来力量大 日月同行照天下
土猴一兀自消除 四海衣冠新彩画
解:元朝十个皇帝共八十九年。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率红巾军淮南起义,改朝换代,灭了元朝。天下焕然一新。
(注:“一兀”合成个“元”字;“八只牛”“朱”字;“红光起”朱为“红”;红巾军也为“红”;“日月同行”是一个“明”字,指明朝。编年:公元1280年--公元1368年)
三百年来事不顺 虎头带土何须问十八孩儿跳出来 苍生方得苏危困
解:明朝十七主共270年,很多事情确实都不顺。貌似强大,灰头垢面。天灾人祸,兵荒马乱。祟祯十一年是戊寅年(“虎头带土”——戊),两畿(北京和南京)、山东、河南大旱,蝗灾,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攻陷京师。李自成为盗将,流寇于山西河南等处,苍生在流寇劫掠下遭受危困。五月清兵攻入北京并定都京师。李自成兵败逃出京城,“苍生方得苏危困”。
(注:“苏”为解除的意思;“十八孩儿”是个“李”字,指李自成;“跳”古代读“逃”是逃走的意思;编年: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相继春秋二百余 五湖云扰又风颠
解:“相继春秋二百余”指清朝统治中国有二百多年。此后,中国(即“五湖”)又将是风起云涌的社会状态。
(注:编年:公元1644年--公元1909年)
人丁口取江南地 京国重新又一迁
解:指蒋介石取得江南之地并定都南京,京城与国家都是一次变迁。明清一直是定都北京,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这正是京城的变迁。蒋家天下一直是以江南为中心,在他统治期间,他真正得心应手的统治也是在江南地,其它地方都虽然名义上统一,他的控制力都是很弱的。48年又迁往台湾。京城与国家都是两次搬迁。
(注:“丁口”是“石”字。编年:公元1909年---公元1948年)
两分疆界各保守 更得相安一百九
解:大陆台湾两分疆界各自保守,维持现状,彼此相安一百九十年。
(注:相安一百九应该指的是中国***执政的时间,编年:公元1949年---公元2139年)
那时走出草田来 手执金龙步玉阶 清平海内中华定 南北同归一统非
解:一百九十年后,有个姓苗的掌权 ,以龙的传人名义及物证,统一中华,清平海内外。
(注:“草田”为苗;“手执金龙”龙的传人名义及物证;“步玉阶”坐江山;“一统”统一;“非”是非,分歧。参考推背图48象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谁知不许乾坤久 一百年来天上口木边一兔走将来 自在为君不动手
译:谁知统一不许久,百年分裂吴某某。木边一兔掌大权,依然维持不动手。
(注:“天上口”表面看似是一个“吴”如果结合推背图50象可以得知这儿所说的天上口其实是一个“虞”字, “木边一兔”是“柳”?或指丁卯年 。编年:公元2140----公元2240年)
又为棉木定山河 四海无波二百九
译:又是宋氏定山河,四海平和二百九。
(注:“棉木”是“宋”。编年:公元2240----公元2530年)
王上有人鸡上火 一番更变不须说
 (注:“禽流感”过后会有社会变革?)
又有全氏来变革,三百年后建新国。
译:此时君王又是元,君正制好臣也贤。
(注:编年:公元公元2540年--)
此时建国又一兀 君正臣贤垂黼黻(fǔ fú)
  译:这个时候又有蒙古人统治
(注:黼黻: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君子至止,黻衣绣裳。——《诗.秦风》终南编年:士服(穿)黻,大夫(服)黼。——刘向《说苑》;编年:公元2540年--公元2740年)
平定四海息干戈 二百年来为社稷。二百五十年中好江南走出钊头卯。
一兀山河又二分 幸不全亡莫嫌小。
译:刘氏江南又来反,大好江山分两半。社稷面临存与亡,幸好还留小地盘。
  (注:“钊头卯”是“刘”;一兀有作“大好”)
两人相和百忙中 治世能人一张弓。江南江北各平定。一统山河四海同。
译:两相和谈穿梭中,治世能人便是弘。自此南北各平定,一统山河四海同。
(注:“人”有作“主”, “能人”有作“天子”;编年:公元2740年--公元3000年)
二百年来为正主。一渡颠危猴上水。别枝花开果儿红。复取江山如旧许。
译:二百年来为正统,水猴摇船颠复中。别枝开花果儿红,复取江山归一统。
(注:“猴上水”应该指“壬申年”;编年:公元3200年)
二百年来衰气运。任君保重成何济。
译:再过二百气运衰, 竭力强保也无奈。编年:公元3400年
水边田上米郎来。直入长安加整顿。行仁行义立乾坤。子子孙孙三十世。
(编年:公元3400年后)
我今只算万年终。剥复循环理无穷。知音君子详此数。今古存亡一贯通。
一星
一星

帖子数 : 3787
注册日期 : 13-08-07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